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首页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赘婿出山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慕林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徒儿,下山之后,祸害你老婆去吧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修仙兵王在都市杨辰秦惜金手指泛滥,我靠复制入圣超凡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02章 分肉、卖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方的冬夜总是来得又早又沉,才刚过七点,墨色就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靠山屯的屋顶上。晒场边的老树枝桠光秃秃地戳向夜空,被风刮得呜呜作响,混着远处几声零星的狗吠,倒比白日里更添了几分活气。

此刻的晒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晒场中央,七八个国营单位采购员正围着刚从山里抬回来的野猪红着眼。这些汉子大多穿着厚实的棉袄,领口袖口沾着黑黄的污渍,显然是跑了远路来的。他们手里的麻袋被攥得皱巴巴,麻绳在掌心勒出红痕,甩动时带起的风里,都裹着股急不可耐的火气。

“这头最肥!看这肚腩,油膘得有两指厚,供销社要定了!”穿卡其布褂子的采购员猛地蹲下身,一巴掌拍在野猪油亮的黑皮上,震得那畜生断了气的身体还微微颤了颤。这头野猪足有半人高,脊骨像小丘似的隆起,断了半截的獠牙上还凝着暗红的血痂,显然是在山里经过一番恶斗才被放倒的。

“凭啥你定?”穿蓝工装的汉子往前一撞,肩上的帆布包滑到胳膊肘,露出里面装着的铁钩和油纸,“我们红旗饭店天天客满,一天能卖出去的肉比你们供销社三天的量还多!这头得归我!”

“讲点规矩好不好?”戴灰布帽的小个子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唾沫在冷空气中凝成白星子,“我天不亮就候在村口老树下,你们后脚跟刚到,也好意思抢?”他说着往野猪跟前又挪了半步,后背几乎贴住那硬邦邦的躯体,像是要把整头猪都护在怀里。

推搡声像炸了锅的豆子,在晒场上四处蹦跶。有人的帽檐被挤歪,遮住了半只眼;有人的麻袋被踩破个洞,露出里面垫着的旧报纸;还有人急得扯起了嗓子,声音在风里打着颤,把远处啄食的鸡都惊得扑棱棱飞起来,落在树枝桠上,歪着头往这边瞅。

野猪身上未散的山腥气混着采购员们的汗味,在湿冷的空气里发酵成一种让人心里发躁的气息。蹲在场边抽旱烟的老汉们咂着烟杆,眼神在这群人和那十一头野猪间来回打转——最小的野猪也得有一百七八十斤,除了那头大公猪,其他壮实的那几头怕是要过三百,黑黢黢的躯体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光是看着就让人喉头发紧。

就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一声清冽的“让让”。

江奔宇拨开攒动的人头往里走,军绿色的旧棉袄敞开着,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粗布衬衫。他刚帮着三个后生把最重的那头野猪卸下来,后背上洇着一大片汗渍,像幅深色的地图,在冷风里慢慢凝出白霜。额角的汗珠顺着眉骨往下滑,快到眼尾时,他抬手用手背蹭了蹭,留下道浅灰的印子。

“大家都别吵了。”

他的声音不算洪亮,却像块冰投进滚水里,刚才还沸腾的喧闹“唰”地矮了半截。穿卡其布的手僵在半空,卡其布褂子被风掀起一角;蓝工装张了张嘴,骂人的话卡在喉咙里,化成一声含糊的哼气;戴灰布帽的慢慢直起身,帽檐下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江奔宇。

采购员们纷纷转过头,看清来人时,脸上的火气像被泼了瓢井水,一点点往下褪。谁不知道这古乡村的野物,十有八九是这位知青领着人打的?去年冬天古乡村民可没有这样的收获,现在挖的中草药,采的野果,哪一样不是让周边村镇眼热的好东西?更别说眼前这些野猪——能一次性放倒十二头,除了江奔宇,谁有这本事?

江奔宇走到野猪群旁,脚边的泥地里还留着野猪被拖来时划出的深沟。他弯腰拍了拍最边上那头的脖颈,硬邦邦的肌肉底下能摸到结实的骨头。“这些野猪,一会儿就在这儿现场分解。”他抬手指了指场边那口支在石头上的大铁锅,锅里的水正冒着白汽,是刚才村民们提前烧好的,“纯肉都给你们分了,猪下水、骨头这些,我自己留着就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采购员们的脸,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这冷天里显得格外清晰——有惊讶,有盘算,还有点不敢相信的犹疑。“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江奔宇的声音稳得像晒场边的老树,“分的时候得利落点,别挑肥拣瘦。要是嫌这头瘦了那头油少了,这买卖咱就不做了。”

这话一出,晒场上静得能听见风刮过谷扇的“呜呜”声。采购员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眼里的意外渐渐酿成了明晃晃的喜色。猪下水处理起来多费工啊——肠肚要翻过来反复搓洗,血沫子能溅得满身都是;骨头更是沉,带回去也卖不上价。他们跑乡收肉,图的就是净肉方便,江奔宇这是把最麻烦的活儿全揽了过去。

“江知青,”戴蓝布帽的采购员往前凑了半步,棉袄的纽扣掉了两颗,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毛衣,“您这话……是当真的?”他说话时带着点颤音,像是怕自己听错了,又怕这好事转眼就飞了。

“自然是真的。”江奔宇点头,往旁边挪了挪脚,避开地上一滩刚渗出来的野猪血,“不过我得留两头出来,剩下的你们自己商量着分,怎么分我就不管了。”

采购员们反倒松了口气。这么些野猪肉,留两头再正常不过,剩下的九头足够分了。戴蓝布帽的连忙接话:“江知青敞亮!那您要留的,我们现在就帮着拖到一边去!”他说着就招呼旁边两个同伴,“来,搭把手!”又转头冲江奔宇笑道,“剩下的我们各凭本事挑,挑着肥的算运气好,挑着瘦的也认了!”

他眼珠转了转,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再说了,您给的是纯肉,供销社现在挂牌价是两块钱一斤,我们不能让您吃亏。这样,给两块五一斤,您看怎么样?”

周围几个采购员立刻点头附和。“对,就按这个价!”“两块五一斤,公道!”谁都清楚,这野猪肉比家猪紧实,炖出来喷香,能以这个价拿到净肉,已经是占了大便宜。穿蓝工装的甚至搓着手笑:“江知青要是以后还有这好东西,只管往我们饭店送,价钱保证比今天还高两毛!”

江奔宇没接这话,转头冲不远处的村长喊道:“村长,您过来一下。”

村长正蹲在谷堆旁捋袖子,看那架势是想上来劝架,听见招呼,忙不迭地跑过来。他的老棉袄沾着不少谷糠,裤脚还卷着,露出脚踝上那双打了补丁的解放鞋。“小宇啊,啥事?”他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子,看江奔宇的眼神里满是热络——这江知青自从来了古乡村,除了跟他不对付的人,村里其他人的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强。

“村里一共多少户人家?”江奔宇问道,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

村长愣了愣,伸手在怀里摸了半天,掏出个卷得像烟卷似的小本子,翻开泛黄的纸页数了数:“算上老何家那新分的小两口,一共是一百四十六户。”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有三户是独居的老人,还有20户是去年刚迁来的。”

“那我就留一头三百多斤的,加上一些,给你筹够两百五十二斤,每户两斤。”江奔宇指了指最边上那头壮实的野猪,那畜生趴在地上,比旁边的猪明显大出一圈,“肉就这么些,按人头分肯定不够,具体肥瘦的怎么分您看着安排,算是我给村集体添点东西。”

这话像颗火星子掉进了干草堆,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听的村民瞬间炸开了锅。

“啥?江奔宇同志要给咱分肉?”蹲在树下抽旱烟的林老汉猛地直起腰,烟杆“啪嗒”掉在地上,黄铜烟锅磕出清脆的响。他眯着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浑浊的眼珠里像是落进了冬阳,亮得有些晃眼。

“我没听错吧?一头三百多斤的野猪和一些猪肉,给咱一百四十六户分?”抱着孩子的王婶把怀里的娃搂得更紧了,娃子被她勒得“咿呀”叫了两声,她也没察觉,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那头被江奔宇指过的野猪,嘴唇哆嗦着,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老天爷,这可是野猪肉啊!”旁边的李嫂子拍着大腿,粗布围裙上还沾着刚喂猪的糠渣,“平时供销社的家猪肉都要凭票,更别说这野猪肉了,打着灯笼都难找!”

惊喜像长了翅膀的麻雀,扑棱棱地在晒场周围传开。正在场边帮着拾掇工具的后生们停下了手,手里的木槌“咚”地砸在空木桶上;蹲在家里院里地上纳鞋底的老太太们忘了手里的活计,互相扯着袖子,嘴里“啧啧”地感叹;连那几个刚才还在追逐打闹的半大孩子,也停了下来,竖着耳朵听大人们说话,眼睛里闪着馋光。

消息传到村里时,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了块大石头。原本在家纳鞋底的媳妇们,把针线往鞋底上一扎就往外跑;正给猪圈垫草的汉子们,扔下手里的草叉,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就往晒场赶;最着急的是那些老人,拄着拐杖被小辈扶着,一步一挪地往这边挪,嘴里还不停催:“快点快点,别错过了分肉!”

没过多久,晒场就被涌来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交织成一片白雾,说话声、脚步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比刚才采购员的争吵声还要热闹几分。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抑制不住的喜气,盖过了野猪的腥气和泥土的湿味。

江奔宇和村长敲定分肉的事时,那边几个手脚麻利的村民已经烧起了大铁锅。干柴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光映红了蹲在灶前添柴的二柱子的脸。滚滚的热水冒着白汽,在冷空气中凝成一团团白雾,飘到人的脸上,带着点湿润的暖意。

“水开咯!”二柱子扯开嗓子喊了一声,手里的火钳往灶膛里捅了捅,火星子溅出来,落在潮湿的地上,瞬间就灭了。

几个壮汉挽着袖子围了上去,他们手里的剔骨刀磨得锃亮,在灯光下闪着寒光。按江奔宇说的,先把他要留的两头和分给村民的那头拖到一边——拖野猪的绳子陷进黑黢黢的猪皮里,留下几道深痕,壮汉们嘿呦嘿呦地喊着号子。

剩下的野猪很快被抬到了支起的大木案上。木案是用老送树的树干凿成的,边缘被磨得光滑,还留着常年累月使用的刀痕。烫猪毛的“哗啦”声率先响起,滚烫的热水浇在野猪身上,瞬间腾起更浓的白汽,混着猪毛的焦味往四周散开。负责褪毛的是村里的屠户老覃,他手里的刨子上下翻飞,黑硬的猪毛簌簌落下,露出底下粉白的皮肉。

“老覃,你这手艺还是这么利索!”旁边帮忙递水的村民笑着打趣,手里的木盆晃了晃,热水溅出来,在冷地上迅速凝成一小片湿痕。

老覃咧着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那是,当年我在镇上供销社杀猪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他说着,手里的刨子更快了,不一会儿就把一头野猪的毛褪得干干净净,露出油光锃亮的皮肉。

开膛破肚时,刀具碰撞的“叮当”声格外清脆。江奔宇站在一旁指挥着:“肠肚小心点摘,别弄破了;猪肝猪心单独放,那东西干净。”村民们应着声,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有人专门负责收拾摘下来的猪下水,把肠肚翻过来,用石子反复搓洗,泡沫子沾了满手;有人把猪肝猪心摆在干净的木板上,上面还沾着血丝,在冷空气中很快就凝住了。

连平时有些懒散的二流子,今天都主动凑上去帮忙递工具。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袖口磨破了边,却难得地没偷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木案上的野猪肉,喉咙里不停咽着口水——谁都知道,今天这忙没白帮,指不定能分到点碎肉回家打牙祭。

晒场的另一头,村长已经让人搬来了一张长条桌。桌子是从村小学借来的,腿子有点晃,底下垫着块石头才稳住。村长戴着老花镜,趴在桌上拿着纸笔登记户口,笔尖在粗糙的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村民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一个个伸长脖子望着那头属于他们的野猪,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王婶,你家三口人,估计能分个两斤呢!”排在后面的李大哥笑着说,他的棉袄拉链坏了,用根绳子系着,风吹得肚子直往里缩。

王婶抱着孩子往前挪了挪,脸上堆着笑:“你家人口多,分的肯定更多!我家那口子早就念叨着想吃肉了,今晚能让他解解馋咯!”怀里的娃似乎听懂了“肉”字,咧着没牙的嘴笑起来,口水顺着下巴往下淌。

江奔宇这边也没闲着。采购员们早就选好了各自要的野猪,此刻正围着木案,看着村民帮忙过秤。杆秤的秤砣挂在绳子上,晃悠悠地往下坠,负责过秤的老汉眯着眼看秤星,嘴里念叨着:“这头净肉八十二斤,二八一十六,二五一十,总共二百零五块!”

“我这头更重,九十四斤!”穿蓝工装的采购员抢着说,眼睛盯着秤杆上的刻度,生怕看漏了一星半点,“九十四乘二块五,是二百三十五块!没错吧?”

江奔宇一边数着钱,一边在纸上记着账。纸币在他指间翻动,发出“哗哗”的轻响,手指被磨得有些发红。额头上的汗滴进眼睛里,他也只是用袖子胡乱抹了一把,留下道深色的印子。灯光落在他专注的脸上,能看见细小的绒毛在光里浮动。

采购员们的表情倒是精彩纷呈。抢到肥肉多的那个,嘴都快咧到耳根了,时不时用手拍拍油光锃亮的猪皮,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他怀里的麻袋已经装了小半袋肉,沉甸甸的坠得他胳膊往下沉,却舍不得放下片刻。

分到瘦肉多的,则免不了唉声叹气。穿卡其布的采购员看着木案上鲜红的精肉,眉头皱得像打了个结:“这肉是好,就是炼油太少了。回去怕是要被主任说几句。”话虽这么说,他还是赶紧让人把肉装起来,生怕被别人换了去——瘦是瘦了点,终究是实打实的野猪肉,总比空手回去强。

不过说到底,没人真不高兴。有个年纪大的采购员蹲在地上,掏出旱烟袋慢慢抽着,烟圈在冷空气中很快散了。他掐着指头算:“就江知青这一趟的收获,再加上村里这今天卖出来的山货,顶得上咱们平时半个月的采购量了!”他吐了口烟,眼里带着点感慨,“这才第一天呢,后面几天指不定还有多少好东西,今年最后一个月的任务怕是要提前完成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跟着点头。穿蓝工装的附和道:“可不是嘛,往年这时候,我们跑断腿也收不上这么多肉。还是江知青有本事,能领着村民打出这么些野物来!”他们看向江奔宇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佩服。

忙到夜风吹起,暖意渐渐淡了下去,风里的凉意重了几分,总算把所有事情都理清楚了。江奔宇留出来的那头野猪,早被村长带着人处理干净,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用竹篾串着,肥瘦搭配,每一份的重量也一致,挨家挨户分了下去。

领肉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笑,手里的竹篾吊着肉散发着新鲜猪肉的腥香。

林老汉颤巍巍地捧着肉,生怕掉了一星半点,嘴里不停地念叨:“谢谢江知青,谢谢奔宇……”王婶则拉着孩子,快步往家走,想赶紧把肉炖上,让家里人早点尝到鲜。

至于江奔宇自己,除了之前在山里就煮了一头改善伙食,这次又特意留了一头完整的存着,加上那些没人要的猪下水和骨头,剩下的九头野猪,净肉一共称出了两千一百六十斤。

按两块五一斤算下来,总共是五千四百块。

当江奔宇把最后一沓钱塞进帆布包,随口报出这个数字时,周围还没散去的村民都像被施了定身法,瞬间没了声音。

晒场上只剩下风吹过晒谷架的“呜呜”声,还有远处猪圈里偶尔传来的几声猪叫。树枝桠上的鸡早就飞走了,只剩下空落落的枝桠在风里摇晃。

“五……五千四?”一个刚分到肉的老太太手里还攥着竹篾绳,竹篾的边角被她捏得发皱。她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喃喃着,像是没听清,又像是不敢相信。

“是啊,两千一百六十斤,一斤两块五,可不就是五千四嘛。”旁边的李大哥帮着算了一遍,声音都在发颤。他伸出手指,一个一个地数着,像是要确认这数字的真实性:“两千斤就是五千块,一百六十斤是四百块,加起来可不就是五千四……”

这下没人再说话了。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看着江奔宇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包上的带子被勒得紧紧的,能看出里面整齐叠着的纸币形状。灯光落在帆布包上,反射出一点暗淡的光,却刺得人眼睛发花。

镇上的工人,技术好的一个月最多也就四十块钱,普通的才三十出头。五千四百块,那得不吃不喝攒多少年?十年?怕是都不止!有户人家去年盖房子,全村凑钱才凑了三百多块,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五千四百块,在靠山屯村民的眼里,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有个年轻媳妇悄悄拉了拉自家男人的衣角,声音压得极低,却还是被旁边的人听见了:“怪不得……怪不得江知青能在蛤蟆湾盖起两层的大房子,还铺了水泥地,原来人家一天就能挣这么多……”

她男人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睛依旧盯着那个帆布包,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村里谁不羡慕江奔宇盖的那房子?红砖墙,亮堂窗,下雨天不用踩泥路,冬天还暖和。以前总有人背后嘀咕,说这知青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钱,现在才算明白了——人家是真有本事,能凭着一双手挣来这泼天的财富。

这话像是点醒了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是啊,这钱挣得干净,凭本事吃饭,咱佩服!”“奔宇这孩子,不光自己有本事,还想着咱村里人,刚才分肉的时候,特意让多给我家那病秧子爹分了点……”议论声慢慢响起,声音里少了些震惊,多了些感慨和敬佩。

而被众人注视着的江奔宇,只是把帆布包往肩上一甩,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灰尘在夜晚的灯光下扬起,又慢慢落下,沾在他的棉袄上。他看了眼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对村长说了句“我先回去了”,便转身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

帆布包在他肩上轻轻晃着,里面的钱发出沉闷的声响。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收获——山里的野物多,只要肯下力气,总能有所得。真正重要的,是能让村里人跟着沾点光,让这寒冬里的日子,能好过些,还有能掩盖他资金的来源。

冬风吹起他的衣角,带着点冷意,却吹不散晒场上残留的肉香和暖意。

夜晚的村庄里,再次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混着野猪肉的香气,,在古乡村的上空慢慢弥漫开来。这个冬天,似乎因为这场收获,变得不那么难熬了。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窥命救赎星宇晨龙单调的星空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海贼之疾风剑豪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九霄天庭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大唐狂士幻兽飞雪传我有修真界绿卡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
经典收藏黑成巨星从综艺开始山海经之三子传说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黑心娇妻,太放肆!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梦山传玄门大佬她直播后,全国沸腾了想躺平,却被娱乐圈女人们套路了重生,反派演员被爆捐款无数农家有女代清允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这个侧妃路子野,得宠着!官道红颜田园弃妇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穿越之旺夫娇妻有点甜身为仙帝的我开局穿越了带着萌宝去结婚
最近更新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我一病秧子,你说我是团宠?捡漏我是认真的,空间里全是帝王绿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仕途风云:升迁消失三年回归,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锦医春色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女子监狱归来,我无敌于世带着超市回古代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种田养全家!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