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牙狗屯还笼罩在薄雾中,杜家院里却已经忙活开了。王谦蹲在院当中,面前摊开一张本省地图,用红蓝铅笔仔细标注着路线。杜小荷在一旁清点要带的行李,几个包袱整齐地码在磨盘上。
“从咱们这儿到营口,得先坐汽车到县里,再转火车。”王谦的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弯折的线,“路上最少要两天。”
杜勇军戴着老花镜,正往一个小本子上记录要带的海货样品:“海带、虾皮、咸鱼干...每样都得带点,让本省的老乡也尝尝咱们山东的特产。”
王念白兴奋地围着行李打转,小手里攥着个崭新的贝壳钱包——那是杜小荷用剩下的贝壳给他缝的。“爹,海边真有会唱歌的贝壳吗?”
“有,多着呢。”王谦心不在焉地答着,手里的铅笔停在一个叫“鲅鱼圈”的地方画了个圈,“听说这儿渔场不错。”
杜小荷把最后一件衣服叠好,抬头看了看天色:“当家的,该去合作社打电话订票了。”
王谦收起地图,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个手绢包。里面是一沓崭新的“大团结”,还有几张工业券。这些钱大部分是卖熊胆熊掌所得,小部分是屯里人凑的份子——大家都指望他们这趟能带些新鲜海货回来。
合作社里,老张正在柜台后打算盘。看见王谦进来,连忙推过电话机:“快打吧,一会儿线路该忙了。”
王谦拨通了长途汽车站的电话,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心里有些忐忑。这还是他头一回组织这么多人出远门,光是想到要照顾一大家子老小,就觉得肩上的担子不轻。
“喂?汽车站吗?”电话接通了,王谦赶紧报出人数和日期。听着对方报出的票价,他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盘缠。
回到院里,黑皮已经等在那儿了。年轻猎人脚边放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他最好的猎具。
“谦哥,我都收拾好了。”黑皮搓着手,眼睛亮晶晶的。
王谦摇摇头:“你得留下。”
“啥?”黑皮愣住了,“为啥啊?”
王谦把他拉到一边:“咱们都走了,屯里的安全谁负责?护林队不能没人带。”
黑皮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王谦拍拍他的肩:“等我们摸清路线,下次一定带你去。这回你得帮我照看屯子,特别是后山的陷阱,得定期检查。”
正说着,二嘎子也背着包袱来了。听说黑皮不能去,他先是窃喜,随即也担心起来:“谦哥,就咱们几个能行吗?”
“怎么不行?”杜勇军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自制的手杖,“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
王建国也抱着小守山走出来:“亲家说得对,咱们两家老小一起,有个照应。”
话虽这么说,王谦心里还是没底。他特意去找了赵三爷,请老爷子在他不在期间帮忙照看屯里的事务。
“放心去吧,”赵三爷吧嗒着烟袋锅,“屯里有我看着。倒是你们,出门在外多加小心。”
准备工作琐碎而繁杂。杜小荷带着春梅等几个媳妇赶制路上的干粮:烙饼、咸菜、煮鸡蛋,每样都得准备充足。王晴王冉两姐妹忙着整理泳衣——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用上,但光是准备就让她们兴奋不已。
杜小华最细心,她列了张清单,把可能用到的药品都备齐了:晕车药、感冒药、止泻药,还有七爷传下来的几种应急草药。
最忙的要数杜勇军。老人不仅绘制了详细的海岸线地图,还根据在山东的经验,预测了几个可能丰收的渔场。他用从山东带回的渔网线,改进了几样小工具:带钩的探杆、可折叠的鱼篓,甚至还有个简易的潜水镜。
“本省的海跟山东不一样,”老人一边打磨工具一边说,“水深,浪大,得准备充分些。”
王谦则把重点放在安全上。他检查了要带的猎枪,虽然知道海边用不上,但还是细心擦拭了一遍。又准备了绳索、火柴、指南针等求生工具,装在一个防水的帆布包里。
“爹,您说咱们要不要带帐篷?”王谦问王建国。
老爷子摇摇头:“听说海边渔村有招待所,贵是贵点,但比睡野外强。”
钱的问题确实让人头疼。王谦算过,光是路费和住宿就是一大笔开销,更别说还要收购海货。好在孙主任预支了一部分货款,合作社也垫了些钱。
“等咱们带回海货,这些钱都能赚回来。”杜小荷安慰丈夫。
出发前三天,王谦召集所有要去的人开了个会。除了王杜两家的老小,还有二嘎子和另外两个年轻猎人。
“路上要听指挥,不能擅自行动。”王谦神色严肃,“海边不比山里,风浪无情,得格外小心。”
二嘎子拍着胸脯保证:“谦哥放心,我们都听你的!”
杜勇军补充道:“到了渔村,多看多学,别急着显摆。咱们是去长见识的,不是去逞能的。”
王建国抱着小守山,慢悠悠地说:“平安去,平安回,比啥都强。”
孩子们可不管这些,王念白早就和屯里的小伙伴们吹嘘开了:“我要捡比脸盆还大的贝壳!”
马寡妇这回没再说风凉话,反而让春梅带了自家腌的咸菜给大家路上吃。其他屯民也送来各种土产,这个给包蘑菇,那个给装榛子,都是心意。
出发前一晚,王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杜小荷轻声问:“当家的,是不是担心路上出事?”
王谦望着窗外的月光:“带着一大家子呢,万一...”
“不会有事的。”杜小荷握住他的手,“爹娘都经过大风大浪,孩子们也都懂事。再说,还有你领着。”
话虽如此,王谦还是半夜爬起来,又把行李检查了一遍。猎枪、地图、钱票、药品...每样都得确保万无一失。
天蒙蒙亮时,牙狗屯还沉浸在睡梦中,杜家院里已经灯火通明。杜小荷在灶前热着早饭,王念白兴奋地穿上了新做的海魂衫。
“都再检查检查,别落下东西。”王谦挨个查看行李。
杜勇军把绘制的地图塞进贴身口袋,王建国最后一次清点盘缠。王晴王冉帮着杜小荷把干粮分装到每个人的包袱里。
屯口,合作社的拖拉机已经等在哪儿了。老张特意起了个大早,要送他们去县里坐车。
“路上小心,”老张叮嘱王谦,“到了给屯里打个电话。”
黑皮带着护林队的弟兄们也来送行。“谦哥,屯里有我,你放心。”年轻猎人郑重承诺。
当拖拉机突突响起时,朝阳正好跃出东山头。金色的阳光洒在牙狗屯的屋顶上,也洒在这一行老小身上。
王念白趴在车斗边,使劲朝小伙伴们挥手。杜小荷抱着小守山,眼里既有期待又有不舍。两位老爷子并排坐着,一个望着前方的路,一个回头看着渐远的屯子。
王谦站在车斗最前面,风吹起他的衣角。身后的包袱里,装着全屯人的期望;胸前的口袋里,揣着山海相连的梦想。
拖拉机驶过晨雾弥漫的山路,惊起林间的飞鸟。王谦深吸一口气,混合着柴油味和山野清香的气息涌入肺腑。
这一次,他们要去征服的不是山林,而是那片蔚蓝的大海。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