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首页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狂魔战神杨再兴大唐万户侯萌妻十八岁修罗武神靖王府之乱天道天骄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生子当如孙仲谋生死狙杀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全文阅读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txt下载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9章 歪打正着,经济措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西市的露水还没干透,王屠户的摊子前已排起长队。

他如今不杀猪了,铁架上串着的蝗虫串滋滋冒油,撒着沈落雁新研的花椒粉与西域孜然,焦香混着麻味飘出半条街。

“王掌柜,今儿的‘飞蝗腾达’多撒点辣子!”

穿青布衫的书生踮脚张望,手里还攥着本《蝗食图谱》。

这册子是官府免费发放的,首页便是朱五六御笔亲题的 “化害为利”。

王屠户用铁签翻着串儿,油星溅在他黝黑的胳膊上。

“客官稍等!昨儿波斯使者来尝了,说比他们的烤羊肉还够劲,硬是要学这手艺呢!”

摊子旁的 “飞蝗楼” 刚挂起新幌子,掌柜的原是河间府逃荒的农妇,如今雇了三个伙计,正忙着往陶碗里舀 “百虫粥”—— 用蝗蛹、蚕蛾、野菜同煮,撒上芝麻,香得能勾出馋虫。

“姑娘,再来碗蝗卵酱!”

邻桌的镖师抹着嘴喊。那酱是阿蛮改良的方子,用酒糟发酵后拌上核桃碎,涂在麦饼上吃,竟有股醇厚的酒香。

这样的铺子,西市三天内新开了二十七家。有卖 “蝗粉糕” 的,把蝗虫磨粉掺着枣泥蒸得软糯;有做 “油炸蝗腿” 的,裹着面糊炸得金黄,说是比鸡腿还嫩;甚至有西域客商开的铺子,将蝗虫与葡萄干同炒,酸甜中带着焦脆,引得孩童们围着柜台转。

最热闹的要数 “聚蝗轩”,掌柜的原是户部的小吏,见商机好,竟辞了官。

他别出心裁,把蝗虫做成宴席:冷盘是卤蝗爪,热菜有葱爆蝗仁,汤品是蝗骨炖萝卜,最后上道 “琉璃蝗冻”—— 用蝗血加琼脂冻成,透亮得能照见人影。

“赵掌柜,您这胆子可真大!”

食客们打趣。

赵掌柜端着酒壶笑。

“陛下都说了,能让百姓活命的吃食,就是珍馐!咱这官不当了,伺候好街坊的肚子,照样是为朝廷效力!”

这话传到紫宸殿时,朱五六正翻着张瑜递上的《三日市舶录》。

上面记着:西市蝗虫交易额每日逾百贯,新增商户缴纳的税银,竟够河北灾民买十石粟米。

“商户们先前不敢露富,如今倒敢把账本亮出来了。”

朱五六指尖敲着册子,“张尚书,还记得前日那个哭着说‘做买卖矮人三分’的绸缎商吗?”

张瑜点头。

“记得,他儿子考太学,就因商户出身被拒了。”

“传朕旨意。”

朱五六搁下笔。

“自今日起,废除‘商户不得入仕、子弟不得应试’的旧规。商户与农、工、士同列,凡年缴税额超千贯者,赐‘良贾’牌匾,其子弟可入县学就读。”

李德全刚要拟旨,朱元璋匆匆进来,手里攥着本泛黄的《洪武律》。

“陛下,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说商户‘逐利忘本’,不可抬举……”

“太祖当年是怕商户兼并土地,可如今呢?王屠户卖蝗虫串,让灾民有了活计;赵掌柜开酒楼,缴的税能赈济乡里。他们逐的是利,也是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利。这样的‘本’,为何不护?”

他拿起朱笔,在《洪武律》的 “商户篇” 上打了个叉。

“往后,考绩司要添‘商绩’一栏,谁能带动一方生计,谁就是大周的功臣。”

旨意传到西市时,王屠户正给儿子量新做的儒衫。

这孩子原在铺子里帮忙穿蝗虫串,听说商户子弟能入学,当即扔下铁签要去读书。

“爹,先生说我能考太学!”

少年举着《蝗食图谱》,上面的批注被他翻得卷了边。

王屠户抹了把脸,忽然往铺前的柱子上磕了个头 —— 那柱子上贴着皇帝的新旨意,墨迹还新鲜。

周围的商户见状,也跟着跪下,有哭有笑。卖陶碗的李婆颤巍巍地说。

“我那死鬼当家的,当年就因是商户,连祠堂都不让进…… 如今陛下竟说咱也是功臣,这日子,总算能抬头过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出长安。

河南的粮商连夜赶运粟米到长安,说要跟 “飞蝗楼” 换蝗虫酱的方子。

江南的茶商带着新茶来,想给蝗虫宴配茶。

连西域的驼队都来了,骆驼上驮着波斯的蜜饯、大食的香料,指名要与 “聚蝗轩” 合作。

西市的 “蝗货行” 应运而生。掌柜的是个精明的山西人,把蝗虫按大小、雌雄分类。

雄蝗适合油炸,雌蝗带卵的做酱,蝗蝻鲜嫩,适合做汤。他还发明了 “蝗票”,商户凭票可到各地捕蝗点取货,省去了长途运输的麻烦。

“张尚书,您瞧这账!”

李德全捧着西市三天的税单,手都在抖。往日西市月税不过五百贯,这三天竟收了八百贯,其中光 “飞蝗楼” 就缴了一百二十贯。

张瑜翻着账册,见上面记着 “聚蝗轩:新增雇工二十人,月支工钱一贯五”“蝗货行:与河间府签了千斗蝗虫订单”,忍不住感叹:“臣原以为商户逐利,没想到能带动这么多人吃饭。”

正说着,沈落雁带着个穿锦缎的商人进来。那商人捧着本账册,脸上泛着红光。

“陛下,臣是长安‘百味斋’的掌柜,这是臣新拟的‘蝗食外销策’—— 打算把蝗虫干、蝗卵酱卖到波斯去,那边使者说,愿意用三车胡椒换一车蝗酱!”

朱五六接过账册,见上面画着商船运货的图样,忍不住笑了。

“好主意!但不只卖吃食,你看 ——”

他指着沈落雁带来的新物件:用蝗虫壳做的铠甲片,轻便且坚硬;蝗卵壳磨成的粉,混着颜料画出的画鲜亮不褪色。

“这些都能卖。”

商人眼睛一亮。

“陛下是说,咱的蝗虫不光能吃,还能做买卖?”

“不止买卖,考绩司会给你记‘外贸绩’,做得好,朕赏你‘通商侯’的爵位。”

商人扑通跪下,额头抵着金砖:“臣谢陛下!臣这就去造船,定把咱大周的蝗货卖到天边去!”

第三日傍晚,朱五六微服出长安,身后跟着张瑜和李德全。

刚出朱雀门,就见官道旁摆满了摊子。

有农妇卖新鲜的蝗虫,竹筐里的虫子还在蹦;有货郎挑着担子,喊着 “蝗粉糕、蝗酥糖”;甚至有说书先生支着台子,讲的是 “陛下亲尝蝗窝头” 的故事,听客扔的铜钱能堆成小山。

“这处昨日还是空地,今早巡城兵说,来了三十多户灾民,都在这儿做买卖。”

走到灞桥边,忽见一群孩童围着个老汉。

老汉手里转着个竹编的玩意儿,细看竟是捕蝗网改的蝈蝈笼,笼里养着只翠绿的蝗虫,翅膜上还染着红漆。

“李老爹,您这手艺绝了!”

孩童们拍手。

老汉嘿嘿笑。

“这算啥?昨儿个‘良贾’牌匾送到家,我那在县学的孙子,把这笼子当宝贝似的带去了,说要给先生瞧瞧,商户家的爷爷也有能耐!”

朱五六站在树后,见那老汉腰杆挺得笔直,想起前日他还缩着脖子,说自己 “一辈子没敢进过城门”。

进了临潼县城,更觉热闹。

街上的酒楼挂着 “蝗宴八折” 的幌子,布庄前围着挑绸缎的商户家眷,连药铺都贴出 “蝗蜕入药,买三送一” 的告示。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客栈掌柜见他们进来,热情地招呼。

“咱这儿的‘蝗蛹蒸鸡’是招牌,用的是沈姑娘培育的良种鸡,就着蝗卵酱吃,保管您忘不掉!”

张瑜刚要答话,却见掌柜的往墙上贴新账本,上面写着 “今日收入:一贯三百文,其中雇工工钱三百文”。

“这账本倒是清楚。”

朱五六笑道。

掌柜的挠挠头。

“考绩司的大人说了,咱商户也能评‘绩优’,账本记明白,年底能领赏呢!您瞧隔壁的铁匠铺,就因给捕蝗网打铁环打得好,得了面‘精工’锦旗,挂在门楣上,生意好得挤不动!”

正说着,街上传来锣鼓声。

原来是县太爷带着人,给新增的商户发 “营业执照”。

一个穿粗布褂子的青年接过执照,对着县太爷深深一揖。

“小的原是灾民,靠卖蝗虫干攒了本钱,如今能开铺子,全赖陛下恩典!”

朱五六看着那青年眼里的光,忽然对张瑜说。

“你看,这三天的变化,比朕读十年奏章都明白。百姓要的不是空洞的规矩,是能让他们抬头挣钱、安心过日子的路。”

回到长安时,已是深夜。

紫宸殿的灯还亮着,诸葛亮正对着一幅《大周商路图》出神,图上用红笔标着从长安到西域的商道,旁边注着 “蝗货专线”。

“陛下,这是各地报来的新商情。洛阳新开了五十家蝗食铺,扬州的盐商开始用蝗虫干抵盐税,连岭南都送来消息,说要把蝗虫与荔枝同酿,做‘飞蝗荔枝酒’。”

朱五六翻开卷宗,见里面夹着张西市的夜市图:灯笼连成星河,摊贩的吆喝声仿佛能穿透纸页。

他忽然想起秋分时的焦糊味,再看此刻账册上的 “盈余” 二字,嘴角忍不住上扬。

“李德全,明早的早膳,就用‘百味斋’新做的蝗粉馒头。”

李德全应着,却见皇帝拿起朱笔,在《商户考绩法》上添了一行。

“凡商户雇佣灾民超十人者,免半年赋税。”

“陛下,西域使者又求见了,说要引进咱的蝗食技艺,还愿用良马换捕蝗网的图纸。”

“图纸可以给,但得让他们用葡萄藤来换。告诉沈落雁,把葡萄藤种在黄河岸边,让灾民学着酿酒 —— 咱不光要卖蝗虫,还要让百姓有更多活路。”

窗外,西市的灯火还亮着。

王屠户的儿子正在灯下读书,案上摆着母亲做的蝗卵酱;“飞蝗楼” 的掌柜核对着账本,盘算着再雇两个伙计;西域客商与 “聚蝗轩” 的掌柜碰杯,用生硬的汉话说:“大周的蝗虫,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

朱五六走到窗前,望着漫天星辰。

他知道,这三天的繁华只是开始。当商户不再低人一等,当百姓肯为日子动脑筋,当灾祸能变成商机,这片土地上,定会长出更多比麦子更饱满的希望。

次日早朝,张瑜捧着新账册奏报。

“陛下,三日来,全国新增商户两千三百家,带动灾民就业逾万人,商税较上月增长三成!”

百官哗然,却见皇帝从袖中取出块蝗粉糕,掰了一块递给张瑜。

“尝尝?这是西市卖得最好的点心。”

张瑜接过,咬下一口,麦香混着坚果味在舌尖散开。

他忽然明白,所谓经济,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王屠户铁架上的滋滋声,是孩童手里染着红漆的蝈蝈笼,是商户账本上越来越厚的盈余,是每个为日子奔忙的人,眼里闪着的光。

散朝后,朱五六带着阿蛮去了西市。

“百味斋” 的掌柜正指挥伙计装货,骆驼上的木箱贴着 “蝗卵酱 —— 大周特产” 的标签。

见了皇帝,掌柜的忙跪下:“陛下,这是发往波斯的第一船货,臣给它取名‘皇恩酱’!”

朱五六摆摆手,却见街角的孩童在唱新歌谣。

“蝗虫飞,飞成金;商户笑,笑成银;陛下好,好成春……”

他忽然想起那个瞎眼老汉的话:“水是活的,能浇地,能淹虫。”

如今他才明白,人心也是活的,给点阳光就发芽,给条路子就往前奔。

阿蛮递过块刚买的 “飞蝗酥”,酥皮掉在手上,香得人直吸气。

朱五六咬了一口,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忽然觉得,这味道里,有焦糊后的重生,有苦难里的智慧,更有一个王朝。

在烟火气里,稳稳当当的未来。

喜欢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轻熟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医武天骄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幻兽飞雪传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霸道凌少的小妻子茅山升棺人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重生之独步江湖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
经典收藏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与秦始皇做哥们儿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金牌帝婿卫青传奇人生鬼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的军火商人生涯男配个个是戏精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请叫我威廉三世
最近更新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乾风云起苍穹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明朝的名义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水浒之往事随风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道藏辑要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真理铁拳高门庶子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笔架叉将军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英烈传奇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txt下载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