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明末修仙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汉鼎余烟三嫁夫君超宠的重生之极品姑爷末世:上古踏众寻园扶明录修罗武神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严监生生命垂危之际,始终伸着两根手指,迟迟不肯咽气。几个侄子和一众家人围在床边,七嘴八舌地猜测缘由。有人说他放心不下某两个人,有人猜是惦记两件未完成的事,还有人认为是为两处田地的归属担忧,可无论众人如何追问,他只是不停地摇头,否定这些猜测。

这时,赵氏拨开人群,走到床前轻声说道:“老爷!只有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是嫌那盏灯里点着两茎灯草,担心浪费灯油,对吧?我现在就挑掉一茎。”话音刚落,她快步走到油灯旁,挑去一茎灯草。众人再看严监生,只见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手缓缓垂下,瞬间没了气息。严府上下顿时哭声四起,家人们着手准备入殓事宜,将严监生的灵柩停放在第三层中堂内。

次日清晨,严府派了几个家人和小厮,在城里四处报丧。族长严振先带着族里众人前来吊唁,严家设宴款待,还分发孝布给众人。赵氏的兄弟赵老二在米店营生,侄子赵老汉在银匠店工作,他们也备了祭礼前来悼念。

丧礼期间,僧人和道士悬挂经幡,为严监生诵经超度。赵氏带着年幼的儿子,每日早晚都在灵柩前哀伤痛哭。府中的伙计、仆人、丫鬟、奶娘,人人头戴孝巾,整个严府内外一片素白。

转眼间,头七已过,王德、王仁参加科举归来,一同前来吊唁,严家留他们住了一日才离开。又过了几天,严贡生也从省里参加科举考试回来,他的几个儿子都在丧堂守候。严贡生卸下行李,正和太太坐着吩咐仆人打水洗脸,只见二房的奶妈领着小厮,捧着托盘和毡包走进来,说道:“二奶奶向大老爹问好,知道大老爷回家了,但因还在热孝期间,不便前来拜见。这两套衣服和这些银子,是二爷临终前特意吩咐,送给大老爹留作纪念,还请大老爹过去一趟。”

严贡生打开一看,是两套崭新的缎子衣服,还有整齐的二百两银子,顿时喜上眉梢。他当即给太太要了八分银子作为赏钱,递给奶妈,说道:“回复二奶奶,多谢她了,我马上就过去。”打发走奶妈和小厮后,严贡生收好衣物和银子,又详细询问太太,得知她和儿子们也都收到严监生的一些遗物,而这些是单独留给他的。

问完后,严贡生换上孝巾,系上白布腰带,前往二房。他走到灵柩前,喊了声“老二!”干嚎几声,拜了两拜。赵氏身着厚重孝服出来拜谢,又让儿子给伯伯磕头,哭着说道:“我们命苦啊,他爹半道上抛下我们,往后全靠大爷替我们做主了!”严贡生安慰道:“二奶奶,人的寿数都是注定的。我老二既然已经走了,你如今有这么个好儿子,慢慢把他带大,别太发愁。”赵氏连连道谢,随后在书房摆下酒席,并请两位舅爷作陪。

不多时,两位舅爷到了,相互作揖后落座。王德感慨道:“令弟平日身体健壮,怎么突然一病不起,我们至亲一场,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实在痛心。”严贡生说道:“何止是二位,就是我们兄弟一场,他临终时我也没能见上一面。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参加科举是朝廷大事,为朝廷办事,就算顾不上私亲,心里也无愧。”王德问:“大先生在省里待了快大半年了吧?”严贡生答道:“是啊。前任学台周老师举荐我的品行优异,又帮我考中了贡生。他有个本家在省里,做过应天巢县的官,我就去省城拜访他。没想到一见如故,他留我住了几个月,还非要和我结亲,把二女儿许配给我二儿子。”王仁问:“在省城就住在他家吗?”严贡生说:“住在张静齐家,他做过县令,是汤知县的世侄,我们在汤知县衙门吃饭时认识的。周亲家那边,还是静斋先生做的媒人。”王仁又问:“是不是那年和一位姓范的举人一起来的那位?”严贡生点头:“正是。”王仁给哥哥使了个眼色,说道:“大哥,还记得那次闹得回族人闹事的事吧?”王德冷笑一声,没再接话。

酒菜上桌,众人边吃边聊。王德问:“今年汤知县没被聘为乡试考官?”王仁说:“大哥,你还不知道?上次汤知县做主考,选的文章都太陈旧,不合时宜,所以这次没被聘用。今年的十几位考官都是年轻进士,专门挑选有才气的文章。”严贡生却不以为然:“这可不对,有才气也要符合规矩。要是不按题目要求,乱写一气,能算有才气?就像我的周老师,那才是有眼光的。被他选在一等前列的,都是懂规矩的高手,今年中举的多半还是这些人。”严贡生说这番话,是因为王德、王仁兄弟俩在周老师主持的考试中都只考了二等。两人听出话外之音,便不再谈论考试的事。

酒席接近尾声,众人又说起之前那场官司,汤知县当时十分恼怒,多亏严监生从中调解才平息下来。严贡生不屑地说:“这是我那亡弟没本事。要是我在家,跟汤知县说一声,早把王小二、黄梦统那两个家伙的腿打断了。一个乡绅人家,岂能任由百姓这样放肆?”王仁劝道:“做事还是厚道些好。”严贡生听了,脸一下子红了,随后又和众人互相劝酒。

这时,奶妈抱着孩子出来说:“奶奶让我问大老爹,二爷什么时候办丧事?今年风水怎么样,祖茔能不能安葬,还是要另外找地?劳烦大老爹和二位舅爷商量一下。”严贡生说:“你告诉奶奶,我在家待不了多久,就要带二儿子去省里周府迎亲。你老爷的事,就托付给二位舅爷了。祖茔能不能葬,等我回来再定。”说完,他谢过众人,起身告辞,两位舅爷也各自散去。

过了几天,严贡生果然带着二儿子前往省城。赵氏留在家里掌管家务,此时严家钱财堆积如山,粮食满仓,奴仆众多,牛马成群,生活十分富足。可天有不测风云,她的儿子突然患上天花,发起高烧。医生诊断后,说是凶险的病症。用药里加了犀角、黄连,可孩子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痘疹始终无法灌浆结痂。赵氏急得到处求神拜佛、许愿祷告,却都无济于事。到了第七天,这个白白胖胖的孩子还是不幸夭折了。

赵氏这次的悲痛远超当初哭王氏和严监生,她哭得肝肠寸断,眼泪都哭干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孩子下葬后,赵氏叫来家人,请两位舅爷来商量立嗣的事,打算把大房的第五个侄子过继过来。两位舅爷犹豫道:“这件事我们做不了主,况且大先生又不在家,孩子是他的,得他自己愿意才行,我们不好强行做主。”赵氏着急地说:“哥哥!你妹夫留下这么些家产,如今孩子没了,这些家人仆人都没了依靠,立嗣的事刻不容缓。谁知道他伯伯什么时候回来?隔壁第五个侄子才十二岁,过继过来,我还能不疼他、不教他?他伯娘听说这事,恨不得马上把孩子送过来,就算他伯伯回来,也说不出什么。你们做舅舅的,怎么就做不了主呢?”

王德说:“那好吧,我们过去跟大房说一说。”王仁却反对:“大哥,这话说的!立嗣是宗族大事,我们外姓人怎么能做主?要是姑姑奶奶急着办,不如我们兄弟俩写封信,让这里派个家人连夜去省里请大先生回来商量。”王德觉得有理:“这办法好,等大先生回来,也没什么可说的。”王仁摇头笑道:“大哥,话虽这么说,但也只能这么办了。”赵氏听了,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只好依言写了一封信,派家人来富连夜赶往省城接严贡生。

来富到了省城,打听到严贡生住在高底街。来到住处门口,只见四个戴着红黑帽子的衙役,手里拿着鞭子站在门口,他吓了一跳,没敢直接进去。等了一会儿,看见跟着严贡生的四斗子出来,才让他领着进去。一进院子,就看到敞厅中间摆着一乘装饰华丽的彩轿,彩轿旁边竖着一柄遮阳伞,上面贴着“即街县正堂”的字样。四斗子进去通报后,严贡生走了出来,只见他头戴纱帽,身穿官服,脚蹬粉底皂靴。来富上前磕头,递上书信。严贡生接过信看完,说道:“我知道了。我家二相公要办喜事,你先在这里等着。”

来富退下后,去了厨房,看见厨子正在准备宴席。新人的房间在楼上,里面布置得红红绿绿,十分喜庆,来富没敢上去。一直等到太阳偏西,还不见吹鼓手来。二公子戴着新方巾,披着红绸,簪着花,急得来回踱步,不停询问吹手怎么还不来。严贡生在厅上也急得大喊大叫,让四斗子赶紧去催。四斗子抱怨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八钱银子请一班吹手都请不来。老爹只给了二钱四分,还克扣了二分秤头,又让张府的人去押着他们来。人家今天不知道接了多少活,怎么可能按时来?”严贡生听了,大怒道:“胡说八道!赶紧给我去!来晚了连你一起打!”四斗子嘟囔着嘴出去了,边走边抱怨:“从早上到现在,一口饭都没给人吃,还净搞这些排场!”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四斗子还没回来,抬新人的轿夫和衙役们又不停地催促。厅上的客人说:“别等吹手了,吉时已到,先去迎亲吧。”于是众人扛起掌扇,四个衙役在前开道,来富跟着花轿,一路来到周家。周家的敞厅很大,但天井里光线昏暗,又没有吹鼓手,只有四个衙役在黑黢黢的天井里大声呼喊。来富觉得不好意思,让他们别喊了。周家里面传话出来:“告诉严老爷,有吹鼓手就发轿,没有就不发。”正僵持着,四斗子带着两个吹手匆匆赶来,一个吹箫,一个打鼓,但两人吹打得不成曲调,惹得周围人忍俊不禁。周家折腾了一番,没办法,只好让新人上轿,至于新人进门后的种种事宜,暂且按下不表。

婚后过了几天,严贡生叫来富和四斗子雇了两艘高要县的大船,船资十二两银子,约定到高要县后付款。一艘船载着新郎新娘,另一艘严贡生自己乘坐。选好吉日,严贡生一家与亲家告别。他还借来一副写有“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白粉底牌,以及四根门轮,插在船上充场面,又雇了一班吹鼓手,敲锣打伞,热热闹闹地上了船。船家畏惧严贡生的架势,一路上小心伺候,倒也相安无事。

眼看离高要县只剩二三十里路时,严贡生坐在船舱里,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两眼发黑,恶心想吐,吐出不少清痰。来富和四斗子一左一右架着他,生怕他摔倒。严贡生有气无力地喊道:“不好!不好!”赶紧让四斗子去烧壶开水。四斗子扶他躺下,严贡生不停地哼哼着。四斗子急忙和船家烧好开水,端进舱来。

严贡生用钥匙打开箱子,取出一块云片糕,约莫十几片。他一片一片慢慢剥着吃,吃了几片后揉了揉肚子,放了两个大屁,竟立刻恢复了精神。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他随手搁在后鹅口板上,之后半天都没再查看。掌舵的船夫嘴馋,左手握着舵,右手偷偷拈起云片糕,一片接一片往嘴里塞。严贡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装作没看见。

很快船靠了码头,严贡生叫来富火速雇两乘轿子,先把二儿子和新娘送回家,又叫来码头工人搬运行李。船家水手们纷纷围上来讨喜钱。严贡生转身走进船舱,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四处张望,然后问四斗子:“我的药哪儿去了?”四斗子一头雾水:“哪有什么药?”严贡生提高嗓门:“刚才我吃的不是药?明明放在船板上的!”掌舵的船夫解释道:“您说的是船板上那几片云片糕吧?我以为老爷不要了,就斗胆吃了。”严贡生立马发火:“吃了?好便宜的云片糕!你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船夫不解:“云片糕不就是瓜仁、核桃、洋糖、面粉做的,能有啥特别的?”

严贡生暴跳如雷:“放你的狗屁!我常年犯晕病,花了几百两银子才配了这一剂药!里面有人参,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时带来的;还有黄连,是周老爷在四川做官时捎来的。你这个蠢货,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根本不知道珍贵!那几片药,少说也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轮头子,攮到贼肚里!’我以后再犯病,拿什么治?你这奴才,可把我害惨了!”他吩咐四斗子打开拜匣,写状纸:“把这奴才送到汤老爷衙门,先打他几十板子再说!”

船夫吓得脸色发白,赔着笑脸:“小的真不知道那是药,只觉得甜甜的,还以为就是普通云片糕!”严贡生不依不饶:“还敢说是云片糕?再提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说着就把写好的状纸递给四斗子,四斗子匆忙上岸。搬行李的人见状,和船家一起拦住四斗子。两艘船上的船家都慌了神,纷纷求情:“严老爷,是他不对,不该偷吃您的药。可他是个穷人,就是把船卖了,也赔不起这几十两银子。要是送官,他哪里受得了?求老爷开恩,高抬贵手!”严贡生却越发恼怒。

几个搬行李的脚夫凑到船上,火上浇油道:“这事本就是你们船上人不对。刚才要不是急着跟严老爷讨酒钱喜钱,严老爷早坐轿走了,哪会发现药没了?现在知道理亏,还不过来给严老爷磕头求饶?难不成想让严老爷倒贴钱不成?”众人逼着船夫给严贡生磕了几个响头。严贡生见目的达到,便顺着台阶下:“既然大家求情,我又办喜事图个吉利,就先放过这奴才,日后再跟他算账,量他也跑不了!”骂完,他大摇大摆地上了轿子,带着行李和仆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船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远去。

严贡生回到家,急忙带着儿子和媳妇拜祭家堂,又喊太太一起来受礼。太太正在房里忙得团团转,搬东挪西。严贡生走进来,太太抱怨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房子这么窄,就这一间上房。媳妇刚进门,又是大户人家出身,你不把上房让给她住?”严贡生啐了一口:“呸!我早有打算,要你瞎操心!二房那边高房大屋的,不能住?”太太反驳:“人家的房子,凭什么给你儿子住?”严贡生理直气壮:“他二房没儿子,不得立嗣?”太太说:“那也不行,他要过继我们家老五!”严贡生不屑道:“轮得到他做主?他算什么东西!我给二房立嗣,关他什么事?”

正说着,赵氏派人来请:“二奶奶听说大老爷回来了,请您过去说话,两位舅爷也在。”严贡生来到二房,见了王德、王仁,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堆文绉绉的话,然后叫来几个管事的,吩咐道:“把正宅打扫干净,明天二公子和二儿媳过来住。”赵氏以为严贡生要把二儿子过继过来,连忙请舅爷们帮忙:“哥哥,大爷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媳妇来了,自然该住后面,我照旧住前面,也好早晚照应。哪有媳妇住正屋,婆婆住厢房的道理?”王仁安抚道:“别急,先听听他怎么说,再从长计议。”说完便告辞走了。

严贡生回到家,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把十几个管事的家人都叫来,发号施令:“我家二公子明天过来承继,就是你们的新主人,都给我小心伺候着。赵新娘没儿没女,二公子只当她是父亲的妾室,她没资格占着正屋。让你们家的媳妇打扫两间厢房,把她的东西搬过去,腾出正屋给二公子。大家都避着点嫌,二公子叫她新娘,她称二公子二奶奶得叫二爷二奶奶。过几天二奶奶来了,先让赵新娘过来拜见,然后二公子再去回礼。咱们乡绅人家,这些礼数一点都不能马虎!你们各自负责的田租、利息、账目,连夜整理清楚,先拿来给我过目,好交给二公子查验。别像二老爷在世时,让小老婆当家,纵容你们这些奴才弄虚作假!往后要是敢隐瞒一点,一人三十板子,还要送到官府,追回亏空!”众人唯唯诺诺,严贡生这才满意地离开。

这些家人媳妇得了严贡生的吩咐,就去催赵氏搬房,被赵氏一顿痛骂。平日里看不惯赵氏摆架子的人,这时却故意煽风点火:“大老爹的话,我们哪敢违抗?他才是正经主子,要是真惹恼了他,我们可吃不了兜着走!”赵氏又哭又骂,整整闹腾了一夜。

第二天,赵氏坐着轿子来到县衙门口,恰逢汤知县升堂,她立刻喊冤。知县让人递上状纸,看完后批示“仰族亲处覆”。赵氏只好摆了几桌酒席,请族里人来商议。族长严振先本是城中十二都的乡约,平时最怕严贡生,坐在席间支支吾吾:“我虽是族长,但这事还得亲房说了算,老爷既然让族里处理,我也只能如实回复。”王德、王仁坐在一旁,像木雕一样,不发表任何意见。赵老二和赵老汉本就不善言辞,刚想开口,被严贡生狠狠瞪了一眼,也不敢说话了。两人心里盘算:“姑奶奶平日里只看重王家兄弟,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何必为了她得罪严老大,吃力不讨好?还是当和事佬吧。”

赵氏躲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见众人都不吭声,只好隔着屏风向严贡生诉苦,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又一遍,边说边哭,捶胸顿足。严贡生听得不耐烦,骂道:“你这泼妇,到底是小家子出身!我们乡绅人家,哪有你这样的规矩?别惹恼了我,信不信我揪着你的头发,狠狠打一顿,再叫媒人把你嫁出去!”赵氏听了,哭喊得更厉害了,声音震天响,还想冲出来跟严贡生拼命,被几个家人媳妇死死拦住。众人见场面失控,赶紧把严贡生拉走,各自散去。

第二天商议写回复呈文,王德、王仁推脱:“我们身为读书人,向来不插手官府之事。”不肯署名。严振先只好含糊其辞地写了几句:“赵氏原本是妾,扶正也有凭据。但严贡生认为不合律例,不让儿子认她为母,也确有其事。恳请老爷明断。”汤知县也是妾室所生,看完覆呈后说:“法律是死的,人情是活的,这严贡生也太爱折腾了!”于是批了长长的一段话,大意是:“赵氏既然已被扶正,就不能再当她是妾。如果严贡生不愿让儿子承继,那就由赵氏自己挑选合适的继承人。”

严贡生看到这个批复,气得火冒三丈,立刻写状子告到府里。知府也是有妾室的,觉得这事纯属小题大做,让高要县重新审理。知县查案后,批了个“知详缴”。严贡生更急了,又跑到省里的按察司告状。按察司却批示:“这种小事,回府县处理。”严贡生骑虎难下,心想:“周学道是亲家那边的人,我干脆进京求他,到部里告状,一定要争个名分!” 这一去,又引出一番新的风波,也不知严贡生告状能否成功,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古典白话合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觉醒猎人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茅山升棺人张初九茅山升棺人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九渊之下,犹有沟渎你惹她干嘛!她背后有帝国撑腰隐婚,天降巨富老公!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我家银毛刀娘怎么会是病娇?!搬空奇葩养母家,下乡替嫁养崽崽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团宠冲喜小农女星空奇幻科学星宇晨龙霸天龙帝四合院,人小鬼大谁见谁怕!霸道凌少的小妻子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
经典收藏异界军火帝国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特种兵之神级技能谍战风云录:大宋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大明忠勇侯大航海之重生主宰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药满田园三国之极品纨绔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相府毒千金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诸葛亮魂穿崇祯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最近更新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明1914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大梁辽王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唐仵作笔记大舜西游记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我在元末当霸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