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楚臣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阴天子封侯扶明录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那些回族百姓因为汤知县把他们的长老用枷锁枷死了,群情激奋地闹了起来,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嘴里不停地喊着要把张静斋揪出来打死。汤知县吓得惊慌失措,在衙门里仔细追问,才知道是衙门里的门子把消息泄露出去了。汤知县心想:“就算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好歹也是一县之主,他们还能把我怎么样!但要是他们闹进衙门,看见了张静斋,事情可就不好收场了。现在得想办法先把张静斋弄出去,离开这个地方才行。”于是赶忙叫来几个心腹衙役,一起商量对策。幸好县衙的后墙紧挨着北城,几个衙役先悄悄溜到城外,然后用绳子把张静斋和范进从墙里系了出去。张、范二人换上蓝布衣服,戴上草帽,穿上草鞋,慌慌张张地像丧家之犬,匆匆忙忙地如漏网之鱼,连夜找路逃回了省城。

这边学师和典史都出来安抚民众,说了许多好话,那些回族百姓才渐渐散去。汤知县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写成禀帖,呈给按察司。按察司看过之后,发下文书斥责汤知县。汤奉去拜见按察司时,摘下纱帽,一个劲地磕头。按察司说道:“按理说,汤老爷你办这件事也太轻率了,用枷锁责罚一下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把牛肉堆在枷锁上呢?这算什么刑法?但这种刁蛮的风气也不能助长,我这里少不得要抓几个带头闹事的人,依法处置。你先回衙门去办事,以后做事一定要斟酌再三,不能再这么任性了。”汤知县又磕头谢罪道:“这都是卑职的错,承蒙大老爷保全,您的恩情如同天地父母。以后卑职一定知过必改。只是大老爷审断清楚后,这几个带头的人,还请大老爷发回卑县处置,给卑职一个面子。”按察司答应了他的请求。汤知县叩谢后出来,回到了高要县。

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把五个带头闹事的回族百姓判成“奸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并把他们发回本县处置。汤知县看了上级的来文,就挂出牌示。第二天早晨,他大摇大摆地升堂,对那几个回族百姓进行了发落。正要退堂的时候,看见两个人进来喊冤,汤知县吩咐把他们带上来询问。其中一个叫王小二,是贡生严大位(严贡生)的邻居。他说去年三月,严贡生家一头刚生下来的小猪跑到了他家,他急忙把猪送回严家。严家却说,猪跑到别人家再找回来,非常不吉利,逼着他出了八钱银子,把小猪卖给了他。这头猪在王家养到了一百多斤,没想到又走错路跑到了严家,严家就把猪关了起来。王小二的哥哥王大到严家去讨猪,严贡生却说是自己家的猪,要讨猪就得按照当时的市价估价,拿几两银子来领猪。王大是个穷人,哪里有银子,就和严家争吵了几句,结果被严贡生的几个儿子,拿着拴门的门闩和擀面的擀面杖,打得半死,腿都被打折了,现在还躺在床上,所以王小二才来喊冤。

汤知县听完,把王小二喝到一边,又带另一个人上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禀告道:“小人叫黄梦统,住在乡下。去年九月到县里来交钱粮,当时钱不够,就请中间人向严乡绅(严贡生)借二十两银子,约定每月三分利息,还写了借约送到严府。可小人实际上并没有拿他的银子。走到街上,遇到一个乡下的亲戚,他说有几两银子可以借给小人先交一部分钱粮,让小人再下乡去想办法,还劝小人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人交完钱粮后,就和亲戚回家了。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小人想起这事,就去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却向小人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人说:‘我根本没借本金,哪来的利息?’严乡绅却说,小人如果当时拿回借约,他就可以把银子借给别人生利息;因为小人没取约,他这二十两银子也动不了,误了大半年的利息,这利息就该由小人出。小人自知理亏,就跟中间人说,情愿买些酒肉上门去取约;可严乡绅执意不肯,还让人把小人的驴、米和梢袋都拿回家了,借据也不还给我。我实在是含冤受屈,求大老爷为我做主!”

汤知县听了,气愤地说:“一个身为贡生的人,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不在乡里做些好事,却只管这样骗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于是就把这两张状子都批准受理了,让原告在外面等候。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告诉了严贡生,严贡生慌了神,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真的,要是真的审断起来,我这面子可就丢尽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赶紧收拾行李,一溜烟地急急忙忙跑到省城去了。

汤知县批准了状子,发到相关部门,派出差役来到严家。严贡生已经不在家了,差役们只好去找严二老官。严二老官名叫严大育,字致和,他哥哥字致中(严贡生),两人是同胞兄弟,却住在两个宅子里。这个严致和是个监生,家里非常富有,足有十多万两银子。严致和见差人来说这件事,他是个胆小又有钱的人,见哥哥又不在家,不敢怠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还拿了两千钱打发他们走了。然后急忙打发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量对策。他的两个舅爷都姓王,一个叫王德,是学府的廪膳生员;一个叫王仁,是县里的廪膳生员;两人都在非常兴旺的学馆里教书,很有名气。听到妹夫请他们,两人一起走了过来。严致和赶忙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现在差役已经出了票子,这可怎么处理呢?”王仁笑着说:“哥哥平时总说和汤公有交情,怎么这点小事就把他吓跑了?”严致和无奈地说:“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只是家兄现在跑了,差人却在我家里吵闹着要人,我怎么能丢下家里的事,出去找他呢?而且他也不肯回来。”王仁说:“各家有各家的事,这事说到底也和你不相干。”

王德则说:“你有所不知,衙门里的差人,看你妹丈家有点钱,他们做事专挑软柿子捏。要是说不管,他们就更会紧追着要人了。现在有个办法,叫‘釜底抽薪’,只需要请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好,让大家递个拦词,这事就可以平息了。估计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王仁接着说:“不用再去求别人了,就我们兄弟俩去找到王小二和黄梦统,到他们家里替他们把事情说开。把猪还给王家,再拿些银子给王大治那被打坏的腿;黄家的借约,查出来还给他。这样一来,所有的事就都解决了。”

严致和说:“老舅说的在理,只是我家嫂子也是个糊涂人,几个侄子就像恶狼一样,也不听管教。他们怎么肯把猪和借约拿出来呢?”王德说:“妹丈,这话说了也没用。如果嫂子和侄子们不听劝,你就认倒霉,再拿出几两银子,抵作猪的价钱给姓王的;黄家的借约,我们中间人写个字据给他,就说找到后也作废没用了。这样事情才能解决,你也才能耳根清净。”当下大家商议好了,把一切都办得妥妥当当。严致和包括在衙门里的各种花费,一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这场官司也就了结了。

过了几天,严致和准备了一桌酒席,请二位舅爷来表示感谢。两个秀才却拿腔作势的,在学馆里不肯来。严致和吩咐小厮去说:“奶奶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今天一来是请吃酒,二来奶奶想和舅爷们聊聊天。”二位舅爷听到这话,才肯过来。严致和立刻把他们迎进厅里。喝过茶后,严致和让小厮进去通知奶奶,丫鬟出来请二位舅爷进内室。

他们进到房内,抬头看见严致和的妹妹王氏,面黄肌瘦的,胆小怯懦,路都走不稳,还在那里自己装瓜子、剥栗子、准备围碟。看见哥哥们进来,她放下手里的事过来相见。奶妈抱着妾生的小儿子,孩子才三岁,带着银项圈,穿着红衣服,过来叫舅舅。二位舅爷喝了茶,一个丫鬟过来说:“赵新娘进来拜见舅爷。”二位舅爷连忙说:“不用麻烦了!”大家坐下说了些家常话,又问起妹子的病情。都说她身体虚弱,应该多用些补药。

说完,前厅摆上了酒席,大家谦让着出去入席。席间聊了些闲话,又提起了严致中(严贡生)的事情。王仁笑着对王德说:“大哥,我真不明白,他家老大(严贡生)那点文笔,怎么能补为禀生的呢?”王德说:“这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宗师都是御史出身,本来就是小官吏出身,能懂什么文章!”王仁又说:“老大现在越来越离谱了,我们作为至亲,一年也要请他好几次,可从来没见过他家的一杯酒。想起还是前年他出贡竖旗杆的时候,在他家吃过一顿酒席。”王德皱着眉头说:“那时我没去。他为了出贡,拉着别人出贺礼,把总甲和地方上的人都派了份子钱,县里的那些差役就更不用说了,弄了有一二百吊钱。还欠下厨子的钱、屠户肉案子上的钱,到现在都不肯还。隔两个月就在家里吵一次,像什么样子!”

严致和说:“我也不好说什么。不瞒二位老舅,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每天夫妻四口在家过日子,连一斤猪肉都舍不得买;每当小儿子要吃的时候,就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肉哄他罢了。家兄却寸土都没有,家里人口又多,过不了三天,一买就是五斤肉,还要煮得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吃。当初分家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的田地,他却白白地把家吃穷了。现在还偷偷地端着家里的梨花椅子,开了后门去换肉心包子吃。你们说这事情该怎么办才好!”二位舅爷听了哈哈大笑。笑完后,说:“别光说这些糊涂话了,耽误我们吃酒。快拿骰子盆来!”

当下把骰子递给大舅爷,严致和说:“我们行状元令。两位舅爷,一人行一个状元令,每人中一回状元,就吃一大杯酒。”于是两位舅爷就中了几回状元,喝了十几杯酒。说来也奇怪,那骰子好像懂人事似的,严监生(严致和)一回状元也没中,二位舅爷拍手大笑。一直吃到四更天,大家跌跌撞撞的,才被扶着回去了。

从那以后,王氏的病情越来越重,每天都有四五个医生来诊治用药,药方里尽是人参、附子这样的名贵药材,可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渐渐地,她卧床不起,连起身都变得十分困难。

生下儿子的妾赵氏,在一旁侍奉汤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眼看王氏病势沉重,一天比一天糟糕,每到夜晚,赵氏就抱着孩子坐在床脚边,默默哭泣,泪水打湿了衣襟。有一晚,赵氏悲戚地说:“我如今只盼着菩萨把我带走,保佑大娘子的病能好起来。”王氏听了,虚弱地说:“你别犯傻,各人的寿数,谁能替得了谁?”赵氏却哽咽着解释:“不是这样的。我死了不算什么,可要是大娘子有个好歹,老爷少不得要再娶个正房。老爷四十多岁了,就这么一个孩子,要是再来个后娘,哪会真心疼爱他。自古就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这孩子怕是难长大,我也活不长了。还不如我早点替了大娘子,或许还能保住孩子的命。”王氏听了,没有回应,只是微微叹息。

此后,赵氏含着眼泪,每天精心熬药煮粥,一刻也不离开王氏的病床。一天晚上,赵氏出去了一会儿还没回来,王氏便问丫鬟:“赵家的去哪儿了?”丫鬟回答:“新娘每晚都在天井里摆上香桌,哭着求天求地,说要替奶奶生病,保佑奶奶快点好起来。今晚见奶奶病得厉害,所以出去得更早了。”王氏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晚上,赵氏又哭着说起这些话,王氏心中感动,说道:“你怎么不跟老爷说清楚,我要是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赵氏一听,连忙让人去请严致和。严致和进来后,赵氏把王氏的意思说了一遍。严致和一听,连连说道:“既然这样,明天一早就要请两位舅爷来把这事说定,立个字据才有凭据。”王氏虚弱地摇了摇手,说:“这事随你们怎么办吧。”

严致和立刻派人早早去请两位舅爷。舅爷来了之后,先看了药方,商量着再请名医。说完,严致和把他们让进房内坐下,将王氏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还说:“老舅可以亲自问问令妹。”两人走到床前,只见王氏已经说不出话了,只能用手指着孩子,轻轻点了一下头。两位舅爷看了,面色凝重,一声不吭。

不一会儿,大家到书房吃饭,席间谁都没提这件事。吃完饭后,严致和又把两位舅爷请到一间密室里,说起王氏病重的情况,忍不住掉下泪来:“令妹嫁到我家二十年,一直是我的贤内助,如今要是丢下我,可怎么办啊!前些天她还跟我说,岳父岳母的坟需要修理。她自己积攒了一点东西,想留给二位老舅作个纪念。”说着,他把小厮都打发出去,打开一个柜子,拿出两封银子,每封一百两,递给二位舅爷:“一点小意思,别嫌弃。”两位舅爷连忙双手接过。严致和接着说:“可别多心,以后要置办祭桌、操办丧事花费钱财,都由我来准备,到时候请老舅来行礼。明天我再派轿子把两位舅奶奶接来,令妹还有些首饰,也留给她们作纪念。”交待完这些,严致和又回到客厅陪客。等他回来时,看见两位舅爷哭得眼睛都红了。

王仁说:“刚才我和家兄还在说,舍妹真是女中丈夫,王家有这样的女儿真是幸运。方才她说的那番话,恐怕有些男子都想不到,还在那儿犹犹豫豫、满心疑惑,真是枉为男子。”王德也说:“你不知道,你这位如夫人关系着你家三代人。舍妹要是没了,你要是另娶一人,万一孩子被折磨死了,老伯、老伯母在天上不安,就是先父母也不会安息。”王仁拍着桌子说:“我们念书人,最看重纲常伦理,就是写文章代孔子说话,也是这个道理。你要是不答应把赵氏扶正,我们可就不认你这个亲戚了。”严致和有些顾虑:“就怕族里人说闲话。”两位舅爷说:“有我们俩做主,怕什么!不过这事得办得隆重些。妹丈,你再出些银子,明天就说是我们俩出的,备上十几桌酒席,把三党亲戚都请来。趁着舍妹还在,让你俩当着大家的面拜天地祖宗,把赵氏立为正室,看谁还敢乱说!”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两位舅爷这才喜笑颜开地走了。

过了三天,王德、王仁果然来到严家,写了几十份请帖,邀请各路亲戚。选了个吉利的日子,亲戚们都到齐了,唯独隔壁大老爹家的五个亲侄子,一个都没来。

众人吃过早饭,先到王氏床前写立遗嘱,两位舅爷王于据、王于依都在遗嘱上画了字。接着,严监生头戴方巾,身穿青衫,披上红绸;赵氏身穿大红嫁衣,头戴赤金冠子,两人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祖宗。王于依颇有才学,还替他们写了一篇告祖的文章,情真意切。拜完祖宗后,两位舅爷让丫鬟把两位舅奶奶请出房来。两对夫妻整整齐齐地请严致和、赵氏坐到上座,行姊妹之礼。众亲戚也按照辈分大小,加上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几十个人,都来向严致和、赵氏磕头行礼。之后,赵氏又独自走进房内,对着王氏拜了几拜,认她做姊姊,这时的王氏已经昏迷不醒了。

行礼结束后,大厅、二厅、书房、内堂,男客女客一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严监生正在大厅陪客,奶妈慌慌张张跑出来说:“奶奶断气了!”严监生哭着跑进房里,只见赵氏扶着床沿,一头撞过去,哭得昏死过去。众人赶忙扶起赵氏,给她灌开水,好不容易才把她救醒。醒来后的赵氏披头散发,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严监生在一旁也束手无策。

管家们都在厅上忙碌,女客们在堂屋等候入殓,只有两位舅奶奶趁着混乱,把房里的衣服、金珠首饰搜刮一空。就连赵氏刚才戴的赤金冠子滚落在地,也被她们捡起来藏进怀里。严监生赶忙叫奶妈抱起儿子,拿了一匹麻给他披上。幸好衣衾棺椁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入殓完毕,天也亮了。灵柩停放在第二层中堂,众人进来祭拜后,各自散去。

第二天,严家给每家亲戚送去两块孝布。第三天举行成服仪式,赵氏坚持要披麻戴孝,两位舅爷却坚决反对:“名不正则言不顺,你们现在是姊妹了,妹子给姊姊只需要戴一年孝,穿细布孝衫,用白布孝箍就行。”礼仪商议确定后,严家开始向外报丧。此后,修斋、理七、开丧、出殡,前前后后花了四五千两银子,热热闹闹折腾了半年,这里就不多说了。

赵氏对两位舅爷感激不尽,田上收了新米,给每家送去两石;腌冬菜每家两石;火腿每家四只,鸡鸭小菜更是送了不少。不知不觉就到了除夕,严监生拜过天地祖宗后,准备了一桌家宴。他和赵氏相对而坐,奶妈带着儿子坐在下首。喝了几杯酒,严监生不禁掉下泪来,指着一个柜子对赵氏说:“昨天典当行送来三百两利钱,这是你王氏姊姊的私房钱,每年腊月二十七八日都会送来,我收到后就交给她,也不管她怎么用。今年又送来了,可惜没人接了!”

赵氏安慰道:“你也别觉得大娘的银子没用处,我都看在眼里。一年到头,逢年过节,庵里的师姑送盒子,卖花婆来换珠翠,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也常来,哪个没受过她的恩惠?她心地又善良,看到穷亲戚,自己舍不得吃穿,也要分给别人。就这些开销,这点银子哪够?再多些也会用完。倒是两位舅爷,从来没沾过她的好处。依我看,这银子先别用,等过了年,多给奶奶做几场法事。剩下的钱,估计也不多了,明年是科举年,送给两位舅爷当赶考的盘缠,也是应该的。”严监生听着赵氏说话,突然感觉桌子底下有东西蹭他的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猫。他一脚把猫踢开,猫吓得跑进房里,跳上床头。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床头上掉下来一个东西,把地板上的酒坛子都打碎了。拿蜡烛一照,原来是那只调皮的猫把床顶的板子踩塌了一块,掉下来一个大竹篓子。两人把竹篓子扳过来,只见枣子下面,整整齐齐地包着一封封用桑皮纸包好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五百两银子。严监生感叹道:“我说她的银子怎么会这么快用完,原来都是历年积攒下来的,怕是怕我有急事好用。可如今,她却不在了!”说着,又痛哭起来,让人把地扫干净。他把干枣子装了一盘,和赵氏一起放在灵前桌上,跪在灵床前,又伤心地哭了一场。

因为这件事,新年时严监生也没出去拜年,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时不时就哭泣,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过了元宵节后,他就开始心口疼痛。刚开始还能勉强支撑,每晚都坚持算账,一直算到三更天。后来渐渐吃不下东西,瘦得骨瘦如柴,却又舍不得花钱吃人参。赵氏劝他:“你要是心里不痛快,就别管这些家务事了。”他却说:“我儿子还小,我不操心谁操心?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不能不管!”

没想到随着春天到来,天气转暖,他的病情却越发严重。肝木克脾土,每天只能喝两碗粥汤,只能卧床休息。等到天气暖和一些,他又勉强吃点东西,挣扎着在家前屋后走走。好不容易熬过夏天,立秋之后,病情再次加重,只能躺在床上。一想到田上要收早稻,他就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可心里又不放心,急得不行。

有一天早上吃过药,他听着窗外萧萧落叶敲打着窗户,只觉得心里一阵发虚,长叹一口气,把脸转向床里,默默躺着。这时,赵氏陪着两位舅爷进来探病,他们这次是来告辞的,准备去省城参加乡试。严监生让丫鬟扶他起来,勉强坐直身子。王德、王仁说:“好多天没来看妹丈,没想到又瘦了些,不过精神看起来还不错。”严监生连忙请他们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还留他们在房里吃点心。

说到除夕那晚的事,严监生让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指着赵氏说:“这是她的意思,说姊姊留下的东西,送给二位老舅当赶考的盘缠。我这病越来越重,等二位回府,恐怕再也见不着了。我死后,还望二舅多照顾我外甥,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能考个功名,别像我一辈子受大房的气!”两位舅爷接过银子,每人怀里揣了两封,不停地道谢,又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这才告辞离开。

从这以后,严监生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不见丝毫好转。亲戚们都来探望,五个侄子也不停地过来,陪着郎中煎药治病。到了中秋之后,医生们都束手无策,不再开药了。严监生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下叫了回来,病情严重到一连三天都说不出话。

一天晚上,屋里挤满了人,桌上点着一盏油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声呼噜作响,一声接着一声,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他挣扎着把手从被单里伸出来,伸出两个指头。大侄子赶忙上前问道:“二叔,你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着?”严监生听了,微微摇了两三下头。二侄子又走上前问:“二叔,是不是还有两笔银子没交待清楚?”严监生听了,眼睛瞪得溜圆,又狠狠摇了几下头,那两根手指还紧紧伸着。奶妈抱着孩子说:“老爷是不是惦记两位舅爷,他们没在跟前?”严监生听了,闭上眼睛摇头,那手还是指着,不肯放下。赵氏赶忙擦干眼泪,走上前说:“老爷,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 这一番话,又引出了后面争田夺产、继嗣延宗的种种纠纷。

不知赵氏说出了什么话,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古典白话合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空奇幻科学全球战国窥命救赎叶凡唐若雪医婿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我的高中生活日常让你游神,你把真神请来了?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回到2002当医生村屯里的留守女人轻熟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海贼之疾风剑豪救命!小透明玩家被冰山大神狂追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我的极品小姨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我家银毛刀娘怎么会是病娇?!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金手指泛滥,我靠复制入圣超凡
经典收藏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男配个个是戏精三国之极品纨绔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在大唐搞农庄我的军火商人生涯重生之极品姑爷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三国第一奸贼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大唐第一将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药满田园三国群雄乱舞
最近更新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世家的上下三千年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汉末听雨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明1914乱世帝匪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整活小砖家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红楼之皇权枯骨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