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病房时,夕阳正透过走廊的窗户斜照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的很长。
宁陵看着手里的病历夹,突然觉得医生这两个字,比在大明想象中要重,不仅要治患者身体的病,还要熨烫心里的烦。
“堂姑,晚上有空吗?”朱瞻壑追上来,“老师说让我带你熟悉一下电子病历系统,明天开始就得自己写了。”
“有空,当然有空。”宁陵连忙点头。
想着宁陵以后要上夜班,虽然朱吾能自己家就在市区,但他怕宁陵和父母住一起不自在,就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买了套公寓,方便宁陵休息。
朱瞻壑一般是住他老师朱主任家的,但他有时候要回大明,所以基本上是大明和现代两头跑,但因为还在学习阶段,所以在现代的时间更多。
夜色渐浓,医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宁陵没有回公寓,而是坐在电脑前,朱瞻壑在一旁指点她操作电子系统。
3号病床的病人喝下第一剂汤药的当晚,病房里就有了动静。
凌晨3点,值班护士查房时,发现老人正坐在床边揉肚子,脸上的愁苦消了大半:“护士,我刚才放了好几个屁,肚子好像没那么胀了。”
因为3号床病人第一天服药,宁陵不放心,所以下班以后,她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值班室。
因担心病人,宁陵在值班室也没睡好,所以5点不到就起来去办公室练习电子病历输入。
病人的消息传到她耳朵时,她正在磕磕绊绊的打字,听到护士报喜,她猛得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真的?他能躺下睡觉了吗?”
“能了能了。”护士笑着点头,“我刚又去查过房,他正睡的香呢,呼吸都平稳了。今晚值班的医生说,你这方子比西药见效还快。”
宁陵按捺住心中的雀跃,谦虚的摆摆手,低头继续敲键盘,指尖却忍不住的发颤。
原来自己从小被父王逼着背的滚瓜烂熟的医书,那些在伤兵营里摸索出来的经验,真的能在现代医院里派上用场。
“堂姑,这里要选中医辩证的编码。”朱瞻壑端着中餐走进来,见他对着界面发愁,伸手点开下拉菜单,“你看,中气下陷在这儿,对应的西医诊断是功能性腹胀,得关联起来。”
宁陵盯着屏幕上的编码,突然叹气:“比记药材的药性还难。”
“多练练就好了。”朱瞻壑把豆浆油条递给她,“堂姑,你昨天没回家,大哥哥也没回家,你忙他也忙,一点都看不出你们俩快要结婚了。你们结婚的事,都是皇奶奶,皇伯母,我娘还有大哥哥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操持。”
宁陵有些不好意思的叹了口气,“唉,我要记,要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真没时间操办婚礼的事。”
“哦,堂姑,我刚才去看了一下3号床的病人,他说他想喝小米粥,你在医嘱里加上吧,记得标温凉,他脾胃虚,不能吃太烫的。”
宁陵边点头边操作,突然想起什么:“七床的小姑娘怎么样了?夹管后没什么不适吧?”
“挺好的,早上还跟我抱怨医院的早餐不好吃,她父母又都在国外出差,家里只有个奶奶照顾她,她又不想麻烦奶奶。”
朱瞻壑笑着说:“一大早她同学送了本漫画来,正看着入迷呢。对了,老师说今天让你给她换药,试试独立操作。”
宁陵的心又提了起来。
七床的引流管口虽然不大,但固定引流管的缝线需要拆除,她昨晚在模型上练了十几遍,手指还是有些发怵。
走到七床病房时,小姑娘正对着漫画笑,见她进来,赶紧把书藏到枕头下。
宁陵忍不住笑:“不用藏,看完了再换药也不迟。”
“才不要。”小姑娘吐了吐舌头,“我妈说,不听话的病人会被医生扎痛。”
宁陵拿起无菌包拆开:“我尽量轻点,你要是觉得疼,就说一声,咱们歇会。”
拆线时,她特意把剪刀磨的更圆钝些,先轻轻挑起线头,在贴着皮肤剪断。
小姑娘没有吭声,只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的手,突然道:“你比我妈仔细多了,我妈给我剪指甲都能剪出血。”
宁陵的动作顿了顿,笑着说:“你这么大,你妈还给你剪指甲,真幸福。等你好了,我教你怎么自己换药,比漫画里的招式简单多了。”
换完药刚走出病房,就见朱主任拿着3号床的舌苔照片站在走廊里,照片上的舌苔比昨天红润了些,腻苔也淡了。
“看来四磨汤的力道够了。”朱主任把手机递给她,“今天调整一下方子,把槟榔减两钱,加三钱山药,顾护脾胃。”
他突然话锋一转,“电子病历写的怎么样了?下午科里要查,别出岔子。我给你开了几本书单,先把这几本书看完。”
宁陵赶忙点头:“正在练,就是有些编码总记错。”
“我让护士长给你打了份编码表。”朱主任指了指护士站,“贴在桌角,慢慢就记住了。对了,下午有个中医会诊,你也去听听,看看人家怎么写中西医结合病例的。”
捧着编码表回医生大办公室,她把表贴在桌角,对着屏幕逐字核对,遇到不懂的就记在笔记本上。
朱瞻壑进来时,见她的本子上已经写满了气滞证最硬编码K30等之类的话。
“老师正在自己办公室向其他医生夸你呢,说你把3号床的病历写成了范文,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思路那块,连中医科的张主任都夸写的清楚。”
宁陵的脸颊微热,刚想说话,手机响了,是朱吾能发来的微信:“晚上带你去吃猪肚鸡,补补脾气,听壑儿说,你的中气下陷方子火了。”
她笑着回了个“好。”
傍晚时分,3号床的病人已经能下地慢慢走了,手里捧着个保温杯,里面是按宁陵说的小米粥加山药。
7号床的小姑娘则缠着护士要点外卖,说想尝尝加双份芝士的汉堡。
宁陵站在护士站,突然觉得这三个月的考核期,像场奇妙的旅程,她带着大明的医理,走进现代的医院,用望闻问切的本事解读ct影像,竟也走的越来越稳。
“宁医生,7号床的出院证开好了,您你核对一下。”护士长递过来一张单子。
喜欢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