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志公和尚与齐武帝萧赜前往针锥地狱去看萧道成的鬼魂。
志公和尚故意带着齐武帝萧赜在各大地狱行走观看,没有用瞬间转移的神通直接把他带到萧道成受刑之处。
他们先经过拔舌地狱,看见一些鬼魂被鬼差把舌头拔出来割掉,然后业风一吹,又舌头又恢复原状,然后又接着再拔出舌头割掉。如此反复,没有休息的时候。
志公和尚故意问一旁观看刑罚的官员,问道:“这些鬼魂生前犯了什么罪,受此拔舌地狱之苦?”
执刑的鬼官回答道:“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割掉,受刑期满后,要看看这个鬼魂还有没有其他罪过,如果没有就发配轮回,如果业力还没有消除,接下来把这个鬼魂拉到入剪刀地狱那里继续受刑。”
然后志公和尚又带着齐武帝萧赜来到了剪刀地狱,看见诸多鬼魂或是被大剪刀剪掉手指、脚趾,或是被剪掉耳朵等等。
志公和尚又问这个地狱的执法官鬼差,道:“他们所犯何罪?受此惩罚?”
剪刀地狱执刑鬼官,回答道:“在阳间,若有男人女人,言语诱惑他人,搭桥牵线,破人婚姻,侮辱他人清白名节。那么他死后就会被打入剪刀地狱,剪断十个手指或是脚趾耳朵等。”
齐武帝萧赜看到场景已经战战栗栗,催着志公和尚说道:“法师,我们快点走吧。朕实在不忍再看,法师不是要带寡人去见寡人之父吗?”
于是志公和尚带着齐武帝萧赜继续走路,来到了铁树地狱。
齐武帝萧赜看见一群鬼魂被好多鬼差鞭打,让那些鬼魂去爬长满铁刀的树木,他们一个个被刀刃割的遍体鳞伤。
志公和尚又问鬼官原因。
鬼官说道:“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生利刃,自来人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待此过后,还要入孽镜地狱和蒸笼地狱。”
志公和尚又带着齐武帝萧赜来到下一层地狱,乃是蒸笼地狱。
鬼官介绍说:“有种人,平日里家长里短,以讹传讹,陷害,诽谤、辱骂。这种人死后,则被打入蒸笼地狱,投入蒸笼里蒸。不但如此,蒸过以后,冷风吹过,重塑人身,再带入拔舌地狱。”
志公和尚又带着齐武帝萧赜来到更下一层地狱:铜柱地狱。
执法鬼官介绍说:“恶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报复、放火害命者,或是奸淫妇女儿童者,死后打入铜柱地狱。小鬼们扒光你的衣服,让你裸身抱住一根高大的铜柱筒。在筒内燃烧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风,很快铜柱筒通红。鬼魂皮焦肉烂,业风一吹,鬼身恢复原状,继续受刑。”
齐武帝萧赜走到这里的时候,对志公法师说自己口干舌燥,又劳累,有点走不动了。于是志公和尚变出一碗甘露水,递给了齐武帝萧赜。
齐武帝萧赜接过,把碗里的甘露水一饮而尽。然后接着跟着志公和尚来到下一层地狱,乃是刀山地狱。
此处的鬼官介绍说:“虐杀者,以及杀人者,死后被打入刀山地狱,脱光衣物,令其赤身裸体爬上刀山......,视其罪过轻重,也许“常驻”刀山之上。”
志公和尚带着齐武帝萧赜来到了冰山地狱。
此处鬼官介绍道:“凡谋害亲夫亲妻,与人通奸,恶意杀子堕胎的恶夫恶妻,死后则被打入冰山地狱。令其脱光衣服,裸身上冰山。另外还有赌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义之人,也令其裸身上冰山。”
志公和尚又带着齐武帝萧赜来到更下一层的油锅地狱。
鬼官介绍道:“卖淫嫖娼,盗贼抢劫,欺善凌弱,诬告诽谤他人,虐杀和吃他人宠物肉者,谋占他人财产,妻室之人,死后打入油锅地狱,剥光衣服投入热油锅内翻滚油炸,依据情节轻重,判炸多遍……有时罪孽深重之人,刚从冰山地狱里出来,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锅地狱里。”
志公和尚和齐武帝萧赜来到一层为牲畜申冤的地狱。
鬼官介绍道:“凡在世之人随意虐待牲畜,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上。那么好,死后打入牛坑地狱。投入坑中,无数只牛袭来,牛角顶,牛蹄踩,牛身燃火,触之即焚成灰烬。”
接着来到石压地狱,鬼官介绍说:“若在世之人,产下一婴儿,无论是何原因,如婴儿天生呆傻,残疾;或是将婴儿溺死,抛弃。这种人死后打入石压地狱。为一方形大石池(槽),上用绳索吊一与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将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断绳索。”
志公和尚和齐武帝来到舂臼地狱。
鬼官介绍道:“此狱颇为稀奇,就是人在世时,如果你浪费粮食,糟踏五谷,比如说吃剩的酒席随意倒掉,死后将打入舂臼地狱,放入臼内舂杀。还有克扣工人薪水,不给员工工资的那些老板,死后也会进入这个地狱受刑。还有造谣他人,言语中伤别人,导致别人死亡以及导致别人找不到工作的,特别是脏话,秽语,骂街,骂人,掐人的死后同样打入舂臼地狱受罪。”
志公和尚和齐武帝萧赜来到了血池地狱,鬼官介绍说:“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品行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以及以谣言邪门恶教蛊惑他人的,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血池之中都是铁牙鳄鱼,把恶人魂魄咬烂出血,血流满池水,所以叫血池地狱。”
接着,志公和尚和齐武帝萧赜来到了枉死地狱。
鬼官介绍说:“”要知道,作为人身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阎王爷给你的机会。如果你不珍惜,去自杀,如割脉死,服毒死,上吊死等人,激怒阎王爷,死后打入枉死牢狱。等待阳间寿命到了,才能重新投胎,但是再投胎成人的机会非常渺茫。当然业力消除完了,也是有机会再度为人的。”
他们来到磔刑地狱,鬼官介绍:“胡乱挖坟掘墓,盗墓之人,死后将打入磔刑地狱,处凌迟之刑罚。”
又接下来是火山地狱,鬼官介绍:“这一层比较广泛,损公肥私,行贿受贿,偷鸡摸狗,抢劫钱财,放火之人,死后将打入火山地狱。被赶入火山之中活烧而不死。另外还有犯戒的和尚,道士。也会被赶入火山之中。”
到了石磨地狱,此处鬼官向志公和尚和齐武帝萧赜介绍道:“”糟踏五谷,贼人小偷,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死后将打入石磨地狱。磨成肉酱。后重塑人身再磨!另外还有吃荤犯戒的和尚同样如此。”
如是他们又来到了好几个地狱,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
酆都狱、
拔舌狱、
剥皮狱,
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
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
他们最后来到刀锯地狱,刀锯地狱和针锥地狱是连在一起。
鬼官说道:“凡是偷工减料,欺上瞒下,买卖不公,故做天价违约金的,出卖国家,以及伤害善人,虐待儿童,以儿童身体谋利的,骗人代怀代生的,组织邪恶的,杀害人命,伪造证据的。这些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
最后,齐武帝萧赜和志公和尚来到萧道成正在受惩罚的针锥地狱了。齐武帝萧赜在受刑的人群里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父亲萧道成正在受刑:他被扒开上衣,被执行鬼官用钉子凿心口,接着又被挖出心来。然后过一会,胸口的伤口重新愈合,心脏又重新长出来。接着又受刑。萧道成因为受刑的痛苦,哀嚎不停。
萧道成的鬼魂在哀嚎的时候,看见了自己的成为齐主的儿子萧赜,硬是挤出一句话:“儿子呀,你怎么过来这里?”
齐武帝萧赜向父亲解释,是志公和尚带自己过来的。
萧道成哭着说:“你要好好当皇帝,不要不要滥杀,免得日后死后,魂入地狱,受此苦恼。”
话音刚落,志公和尚念了咒语,施法带着齐武帝萧赜从地府地狱返回到了人间,他原来住的内宫里面。
齐武帝萧赜向志公和尚拜了拜,说自己一定好好当个好皇帝。
志公和尚听了,就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夜已经非常深了,齐武帝萧赜在地府劳累行走,回来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齐武帝萧赜下令:另行设立校籍官,设置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几件奸伪案件。这样连续几年都没有停止,老百姓为此愁苦不安,怨声载道。外监、会稽人吕文度就此启奏齐武帝,齐武帝下令凡是撤销户籍的,都要发配远方戍守边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
永明二年(484年),齐武帝萧赜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
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齐武帝提倡节俭,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后事都力求简朴。他以富国为先,提倡农业,并且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他很重视天灾对平民的危害。当时发生歉收与水患,继位后不久立即补助灾民。扬、南徐二州发生灾年时,他减免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为永制。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齐武帝派范缜作为使者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称赞。
次年(484年)八月,诏都下两县,对野外的尸体要根据情况进行安葬,对无亲人的死者给予埋葬。大将陈天福所率部队军纪不严,掠劫百姓,齐武帝萧赜即命将陈天福斩于街市。
南朝宋以来许多的庶族地主,为了成为世族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黄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早在齐高帝时期就,设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户籍。齐武帝继续其父的政策,将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而本来应服役纳赋但利用造假户籍逃避的,都要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不过,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面的检籍还没有完成,后面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应该却籍的人口没有进行却籍,不需要却籍的反而被却籍。
永明四年(486年)正月,唐寓之攻陷钱唐,在钱唐称帝,封立太子,设置文武百官。接着,派他的大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又派大将孙泓进犯山阴。齐武帝派几千名禁军,几百匹战马,往东进攻唐寓之。禁军抵达钱唐,唐寓之手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对骑兵都十分惧怕,双方刚一交战,唐寓之全军崩溃,禁军抓获了唐寓之,将其斩首,进而平定叛乱各郡县。
事后,参与暴乱的不少民丁,被罚修白下城(时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或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
齐武帝萧赜晚年信重佛法,为之“御膳不宰牲”。随着敬奉日笃,萧赜下敕禁断钟山、玄武湖渔猎,罢射雉,断卖鸟雀,后又下敕每月的六个斋日断杀,临终遗诏仍强调灵上勿用牲祭。永明中后期,在齐武帝不断增强“断杀”措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宗教实践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权贵、士人的共同认知,进而成为国家行事。在士人之间一股崇尚菜食之风已悄然形成,同样是“精信佛法”、“终日菜食”的周颙,对尚且吃肉的国子祭酒何胤,颇存惋惜之意。这种将是否吃肉作为区分高下、将“菜食”视作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主要标准与理念,正是当时士人重视菜食风气的反映。这种风气显然也是梁武帝在天监十七年(518年)下《断酒肉文》得以推行的背景和基础。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济公传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