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议事大厅,主位上,身材高大魁梧的延平王,已经站起来了。
昂首阔步,来到右侧的林察面前,用力拍了几下肩膀,满意的夸奖道:
“辅明侯,很好”
“此战,你部勇猛,拦住了清狗子的闽浙水师联军”
“居功甚伟啊,给本王创造了机会,反攻,围剿,本岛的清狗子”
“打的好啊,杀的好啊,敢于任事,勇于杀敌,不愧是本王的左膀右臂”
、、、
啪啪啪的,夸完了,又是重重的拍了几下铁肩膀。
这就是心腹,亲信的待遇,别人是给不了的,延平王也不会给。
之前,郑泰也打的不错,他就无动于衷,没那个兴趣。
这个老匹夫,海盗,海商出身,精于计算,抠抠搜搜,根本不会下本钱的。
郑成功还知道,郑泰已经把不少家眷,家产,都转移到了长崎,就是在准备后路啊。
林察,就不一样了。
关键的时候,能顶得上去,舍得用命杀敌,即便是本部嫡系,伤亡也在所不惜。
十几年前,西南永历朝廷,李晋王发信函,要求联手进攻广州。
延平王,派出去的大将,就是这个林察。
这个家伙,才是个狠人啊,五天的路程,硬是在海上,走了,漂了两个月。
这就是心腹,嫡系亲信啊,能顶住所有的罪责,也能下狠手,玩命冲锋陷阵。
“咚咚咚”
都是老人了,林察也不做作,立马跪下去,连磕三个响头。
“末将林察,誓死效忠大王”
“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万死不辞”
、、、
没啥好说的,十几年了,口号都喊完了,好好听话就是咯。
至少,身为延平王的心腹,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的亏待和不公,都是最好的待遇。
“嗯”
弯腰伸手,托起自己的心腹重将,啪啪啪的,又是点头拍肩膀。
随后,又对着旁边的陈永华,又重重的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最后,他才一个人,转过头,一步步的走回主位,一脸疲惫的坐上去。
心中暗道,他妈的,这要是,每一个大将,都是林察,那该多好啊。
“回禀延平王”
“诸位同僚,将军”
“最后一点,就是此次大战的总伤亡,损失”
“此战,我军参与大战的兵镇,总计有37个,总兵力达到了5.1万人”
“兵将的总伤亡,大概在1.8万左右,不会超过两万人”
“此战,有13个兵镇,被打残了,剩下都是几十,一两百号的残兵剩将”
“英兵镇,宣毅中镇,正兵镇,水师前军,后冲镇,宣毅后镇”
“水师忠匡伯部,援剿后镇,左冲镇,义武镇,仁武营,殿兵镇”
“这些兵镇的主将,死的死,失踪的失踪,重伤的重伤,活下来的也没几个”
、、、
说完了,终于说完了,说到最后的陈永华,也都说不下了。
双目微微发红,声音也有带着沙哑哽咽,低着头,对着延平王拱了拱手,回到了自己的队列。
太惨了,即便是赢了福建的清军,那也是惨胜。
十几个兵镇,都被打残了,主将死的死,残的残,兵马所剩无几啊。
他陈永华,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进士老子,就兵败自尽了。
然后,他就带上老娘,背着老子的尸首,投奔了延平王。
十几年的恩养,精心照料,他对郑氏集团的归属感,认同感,可想而知啊。
“嘶嘶嘶”
话音刚落,整个大厅,再次传出了一大片抽气声。
左右两侧,文臣大将,无不惊悚,惊恐不安,目瞪口呆啊。
没错的,他们都知道,此次大战,郑氏伤亡不小。
但是,真正听完以后,全部伤亡数字出来了,他们就胆寒了,肝胆俱裂啊。
他们都是明郑的大佬,身上的权势,也都是来自郑氏集团。
郑氏伤亡惨重了,被打个半残,一损俱损,将来又该如何,何去何从啊。
“咯吱吱、、”
此时此刻,主位上的延平王,也好不到哪里去。
双目眦裂赤红,眼眸里烈火熊熊,钢牙都快咬碎了,硬是一声不吭,真正的铁血汉子啊。
只是,他的大铁手,青筋凹凸,死死攥紧扶手,就要捏爆木头了。
这都是他的兵将啊,死的都是明郑的抗清骨干精兵,焉能不心疼,心如刀绞啊。
去年,北伐大战,是他主动挑起来的。
出兵的时候,有十万大军,遮天蔽日的船队。
一路北上,直接杀到了南京城,沿途收拢的义军,降兵,很快就到了十五万的规模。
可惜,一场南京城大战,精锐之师,死的死,残的残,跑的跑。
那些附庸上来的义军,降兵降将,化作鸟兽散,跑的比鬼都快。
最后,回到厦门的时候,也就是剩下六七万人。
这一次,厦门围攻战。
是福建的清狗子,主动发起的,明郑只是被迫迎战,是保家卫国。
没错,他延平王,是打赢了。
伤亡近两万,杀敌两万五,妥妥的惨胜啊。
去年,他的军队,伤亡了三四万,斩获撑死了一万,妥妥的大败啊。
一正一副,两场大战下来,他的明郑军团,还是亏大了啊。
毕竟,满清鞑子,拥有那么大的地盘,地大物博,人口赋税,都是天量啊。
对他们来说,死个几万人,那就是洒洒水,放个屁的功夫。
但是,对厦门的明郑军团,那就是晴天霹雳,惊天噩耗,死不起啊。
以前,还有十万精兵。
现在,能有五万,就非常不错了,妥妥的残血,半血状态啊。
“咳咳咳”
沉寂了一会儿,整个大厅,又是寂静如鸡。
这时候,还是老辣的冯澄世,轻咳两声,缓缓的站了出来,沉声劝说道:
“延平王”
“切勿多虑,更不要忧伤”
“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咱们这一战,是打赢了”
“斩获两三万,干掉了好几千的满洲鞑子,那都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壮举啊”
、、、
“是啊,是啊”
洪旭爷,忠振伯,紧随其后,也跟着小声劝谏道:
“延平王,切勿忧心”
“此战,咱们是保家卫国,是大胜啊”
“更重要的一点,咱们把清狗子的闽浙水师,打掉了,打残了”
“这都是心腹之患啊”
“清狗子,只要没了水师,那都是没了爪牙的纸老虎,不足为虑”
、、、
他们都是老人,心腹中的心腹,当然非常了解延平王。
勇猛,刚烈,豪气霸气,宁死不屈,永不妥协,永不低头认输。
今天晚上,看着延平王的气色,就知道,心情差的一逼。
这时候,军队的总伤亡,都说出来了,肯定会心塞,痛不欲生啊。
“是啊,是啊”
“洪旭爷,说的没错”
“冯工官,说的对”
“延平王,切勿忧伤,哀伤,多虑”
、、、
哗哗哗的,一大片的,七嘴八舌的。
这一下子,世子郑经,左右两侧的大佬们,终于都站出来了,一起劝谏几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是利益集团。
明郑好了,延平王好了,厦门强大了,他们才跟着升官发财,权势滔天。
郑氏败了,伤亡惨重,明郑垮了,他们也会跟着倒霉,一个都跑不掉,被人清算。
“呵呵”
沉寂了半晌,主位上的延平王,呵呵几声,终于缓过神来了。
抬起头,露出比哭还难看的微笑,咬着牙,摆着手,声音沙哑的说着:
“无碍,没事,无妨”
“本王知道,咱们打赢了,是打赢了,赢了”
、、、
说到了最后,延平王的声音,就变的喃喃自语了,念叨着赢了。
是啊,再怎么说,也是比去年打的好,收获满满啊。
要知道,此战,达素集中的精锐清军,就有五万人。
再加上,绿营兵,丁壮,民夫,扈从,肯定不会少于七八万。
同样,达素狗鞑子的损失,也不是仅仅2.5万人。
这么多兵马,筹备期,就是半年多。
还有,耗费了无数的钱粮,木材,打造大几百艘战船,这些都是惨痛代价啊。
沉思,悲痛了几息时间,冷静下来的延平王,还是沙哑的开口说道:
“好了,好了”
“战事结束了,咱们接着议事吧”
、、、
大战打完了,再大的伤亡,他也得忍受着,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来。
这就是一把手,龙头的作风。
打赢了,全是自己的,打输了,所有的悲痛,哀伤,也得自己挨着。
“对了”
“右虎卫,贼子的事情”
“诸位,有没有什么,可说的?”
、、、
伤亡太大了,怒火攻心的延平王,也是需要发泄一下了。
刚好,那个右虎卫,该死的陈鹏,满清的走狗,也该拎出来,好好晾一晾了。
“陈鹏”
“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
为首的冯澄世,坚定不移的站出来,大声支持延平王下狠手。
“陈鹏”
“首鼠两端,该死该杀,杀杀杀”
、、、
第二个,洪旭爷,更不得了,直接扬言下刀子,该死该杀。
“陈鹏”
“勾结满清,见死不救,千刀万剐”
“阴谋叛乱,不忠不孝,不得好死”
“坐看同僚战死,不仁不义,砍头剁首,以儆效尤”
、、、
又是哗哗哗的,刚刚站回去的一众大佬们,又站出来了。
同声共气,同仇敌忾,义愤填膺,全部大声赞成,支持延平王下刀子,弄死陈鹏。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就没一个是傻子。
延平王,特意把右虎卫的事情,单独拎出来说事。
非但如此,还要在说完总伤亡以后,其中的心意,决心,早就写在脸上了啊。
甭管有没有起兵,有没有真正的做大叛贼。
那个该死的陈鹏,都必须弄死,砍头剁首,以儆效尤,给全军的伤亡,一个好交代。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