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首页 >> 四合院:一人纵横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圣龙图腾女总裁的贴身高手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都市斩妖人都市最强小保安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农家小六宝:逃荒路上挖宝躺赢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先生是个偏执狂神王令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 四合院:一人纵横全文阅读 - 四合院:一人纵横txt下载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423章 龙潜于渊(7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马车抵达冰镜城时,正是深冬最冷的时节,寒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古城的冰砖城墙在凛冽的空气里泛着幽蓝的光,却在这份晶莹剔透之下,藏着令人窒息的隔阂——城墙上的灵镜被厚厚的冰层裹着,冰层里冻着各种模糊的人影,有的谄笑,有的怒目,有的面无表情,像一群被冻住的陌生人。街头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彼此擦肩而过时连眼神都懒得交汇,偶尔有人说话,声音也压得极低,仿佛怕被灵镜照出什么秘密。

“昨儿个城西的张木匠,把自己的灵镜砸了。”裹着羊皮袄的守城人跺着脚取暖,羊皮袄上的绒毛结着层白霜,“他说冰里的影子总对着他冷笑,像在骂他‘伪君子’。其实我们都知道,张木匠前阵子帮邻居修家具没收钱,自己却躲在屋里啃干馍,他是怕别人说他‘假大方’,才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这假面煞啊,就像面哈哈镜,把人的小心思照得又丑又大。”

陈砚的纳煞镜悬在古城上空,青光穿透刺骨的寒风,照向中心的冰魂塔。那座被冰层包裹的塔楼果然如镜中所见,塔身上的灵镜冰层最厚,冰层里的面具影像层层叠叠,谄媚的面具下藏着疲惫,凶狠的面具后露着恐惧,虚伪的笑容里裹着不安——这些被层层伪装掩盖的本真,成了假面煞最肥的养料。塔下挂着的戏服早已冻成了硬块,戏服上的油彩与冰层融合,形成了诡异的花纹,花纹里流动的黑气,正是煞气的核心。最触目的是冰魂塔顶端的“真魂镜”,这面最大的灵镜此刻像块蒙尘的玉,冰层下的人影模糊成一团,连男女老少都分不清,只有偶尔闪过的一丝微光,证明它还没彻底失去映照本真的能力。

“不是伪装太坚固,是‘怕被看见脆弱’的念头在加固冰层。”陈砚的指尖划过纳煞镜,镜中放大的冰层露出细微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裹着一句没说出口的话:“我其实很怕孤单”“我只是想被夸一句”“我假装坚强,是怕被欺负”——这些藏在心底的柔软,被假面煞冻成了坚硬的冰,“人总以为戴上面具就能保护自己,却忘了面具戴久了,连阳光都照不进心里。就像张木匠,他帮人不收钱是真心,怕被说闲话也是真心,可他非要把后者藏起来,结果真心反倒被当成了假意。灵镜上的冰不是要冻住谁,是在说‘你看,你把自己藏得多深’。”

阿依从行囊里取出望舒谷带回的箭头,用箭头轻轻刮着灵镜的冰层。箭头划过的地方,冰层立刻出现一道细纹,细纹里渗出的不是寒气,而是古城往日的温暖:张木匠帮人修家具时的专注,邻居送给他的热汤,孩子们围着他看刨花时的笑闹……这些被冰封的善意,让周围的冰层都开始微微颤动。

“你看,本真比伪装更有力量。”阿依指着那道细纹,“假面煞能冻住表面的表情,却冻不住藏在心底的热乎气。张木匠砸灵镜,不是怕被照出‘伪善’,是怕被照出‘其实我很需要认可’的脆弱。就像那对吵架的小两口,男的藏钱时的犹豫,女的砸锅时的心疼,灵镜都记得,只是被冰层盖着。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帮灵镜把冰敲开,让这些藏不住的真心露出来。”

跟着守城人往冰魂塔走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个温暖的现象:越是孩子多的地方,灵镜的冰层越薄。街角的空地上,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孩童正在玩“照镜子”的游戏,他们对着结了薄冰的灵镜做鬼脸,笑得前仰后合,冰层在他们的笑声中,竟悄悄融化了一小片——孩童的天真,像冬日里的暖阳,能融化最坚硬的冰。

“真诚是最好的融冰剂。”阿竹的铜镜突然贴近那片融化的冰层,镜中映出砸灵镜的张木匠的记忆:他小时候总偷家里的木料给流浪猫做窝,被父亲打了也不悔改,说“小猫冻得直哆嗦”,“他心里的善良从来没变过,只是长大后学会了用‘不在乎’当面具。假面煞只敢放大他的犹豫,却不敢让人知道他修家具时,总把榫卯做得格外结实,说‘要让人家用一辈子’。就像冻在冰里的种子,看着没动静,春天一到就会发芽,这是藏在骨子里的劲儿。”

在冰魂塔下,他们见到了那个砸灵镜的张木匠。他正蹲在戏服旁,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冻硬的戏服,手掌的温度让戏服边缘的冰层融化了一小圈。看到陈砚等人,他突然红了眼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邻居偷偷塞给我的馍,我没舍得吃……我就是怕他们觉得我图回报,才装得冷冰冰的。”

纳煞镜的青光落在布包上,布包突然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张木匠的本真:他帮人修家具时,总在暗处多加固几道工序;他拒绝工钱时,心里盼的是“下次还能帮上忙”;他砸灵镜后,夜里偷偷去把碎片捡回来,说“万一能修好呢”——这些被伪装掩盖的真心,像冰下的暖流,终于开始涌动。

“真心不怕被看见,怕的是连自己都不信它。”陈砚拍了拍张木匠的肩膀,“你帮人是真,怕被说闲话也是真,这两样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你。”

冰魂塔的冰层在这一刻剧烈震动,无数面具影像从冰层里冲出,像要把靠近的人都拖进伪装的深渊。陈砚让古城的居民都来说一句藏在面具下的真心话,不管听起来多“丢人”。

“我每天穿得光鲜,其实兜里比脸还干净,就怕被人看不起。”卖胭脂的姑娘低着头说。

“我总骂孩子笨,其实是怕他将来跟我一样没出息。”挑着担子的老汉抹了把脸。

“我假装不稀罕评先进,其实夜里总对着奖状的空框发呆。”教书先生推了推眼镜。

随着这些话出口,冰魂塔的冰层像被敲碎的玻璃,纷纷碎裂,露出底下晶莹的冰砖。真魂镜上的冰层彻底消融,镜中映出的不再是模糊的人影,而是每个人的本真:卖胭脂的姑娘眼里的真诚,挑担老汉藏着的温柔,教书先生未说出口的期盼……这些本真汇聚成温暖的光,照亮了整个古城。

那对因为私房钱吵架的小两口,男的把藏的钱拿出来,说“想给你买件带毛领的棉袄”,女的突然笑了,从嫁妆里掏出个银镯子:“我早攒着钱想给你打把新斧头。”张木匠把捡回来的灵镜碎片拼起来,虽然还有裂纹,却能照出他踏实的笑脸。孩子们的笑声传遍了古城,他们对着真魂镜做鬼脸,镜中的影像也对着他们笑,像一群认识很久的朋友。

离开冰镜城时,守城人送给他们一块从灵镜上敲下的冰砖,冰砖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像块透明的宝石。“真魂镜说,谢谢你让它明白,真正的本真不是没缺点,是敢把缺点摊开了晒太阳。”他望着重新变得通透的古城,灵镜的光芒与冰砖的蓝光交织,像幅流动的画,“就像这冰镜城,既要有冰的坚硬,也要有光的通透,两者都有,才算没白在这世上冻一回。”

马车继续前行,前方的路被残雪覆盖,路边的枯草露出点点新绿,像在预告春天的到来。远处的田野里,已经有农人开始翻地,锄头碰撞泥土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股踏实的劲儿。纳煞镜的镜面中,一片被河流环绕的平原正在缓缓显现,平原上散落着能映照万物联系的“络镜”,这些镜子能照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羁绊,镜中会出现细密的丝线,丝线越亮,羁绊越深,当地人称之为“经纬原”。传说经纬原的络镜能让人明白“万物相连”的道理,却在最近频频蒙尘,镜中的丝线变得黯淡,甚至断裂,平原上的人开始觉得“谁离了谁都能活”,邻里之间互不往来,连最亲的家人都变得疏远,田埂上的路因为没人走,都快被野草吞没了。

“是‘断络煞’在作祟。”一个牵着牛的老农告诉他们,“上个月有个行脚商人在原上歇脚,说‘这世道,各人顾各人最实在,别指望谁帮谁’,不少人听了觉得有理,从那以后络镜就不对劲了。现在连河里的水都分你我,东家说西家的田浇多了,西家骂东家的牛啃了苗,吵得不可开交,其实以前我们都是合用一条河的水。”

纳煞镜的青光中,经纬原的景象愈发清晰:平原上的络镜果然蒙着层厚厚的灰尘,镜中映出的丝线大多黯淡无光,不少丝线已经彻底断裂,断裂处缠着黑色的煞气;河流两岸的田地划着清晰的界限,界限两边的庄稼长势天差地别,缺水的一边枯黄,多水的一边却因为没人帮忙疏导,涝得发蔫;那个行脚商人留下的货箱还在络镜旁,货箱上的“独行”二字在青光中格外刺眼,煞气正从这两个字里源源不断地渗出,像在切断所有的联系。最触目的是平原中心的“连络树”,这棵老树枝干虬劲,树枝上挂着无数细小的络镜,此刻却有一半的树枝已经枯萎,枯萎的树枝上,络镜的丝线都断得干干净净。

“不是羁绊太脆弱,是‘怕麻烦’的私心在剪断丝线。”陈砚望着连络树的方向,“络镜的本质是‘照见相连’,不是‘捆绑彼此’。它映出的丝线,有家人的牵挂,有邻里的互助,有万物的依存,这些联系不是负担,是让生活更稳当的根基。行脚商人的话像把剪刀,剪的不是别人的线,是自己心里的线。就像这河流两岸的庄稼,东家怕西家多浇水,其实西家的田地势低,水多了会淹到东家;西家骂东家的牛啃苗,其实牛啃的是过界的野草。他们忘了以前一起修水渠、一起看牛的日子,才让断络煞有了可乘之机。”

阿竹的铜镜里,经纬原的络镜突然闪过一丝光亮,镜中映出个温暖的画面:老农牵着牛帮邻居耕地,邻居给老农的牛喂最好的草料;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手里捧着各家摘的果子互相分享;连河里的鱼,都在两岸的水草间游来游去,毫无界限——这些被疏远掩盖的联系,像被风吹散的种子,只要有机会就会落地生根。“联系比疏远更自然。”阿竹的眼睛亮起来,“断络煞能剪断表面的丝线,却剪不断藏在心底的牵挂。就像那两个吵架的东家西家,东家夜里会偷偷往西边的田里放水,西家会悄悄帮东家的田除草,这些藏不住的默契,就是络镜最想照出的羁绊。”

马车朝着经纬原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开始解冻的土地,留下串带着生机的辙痕。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闪烁,镜背的世界地图上,经纬原的位置亮起黄绿色的光,像初春平原上的新绿。

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马车驶入经纬原时,残雪正顺着春风融化,平原上的泥土被浸润得黝黑松软,散发着潮湿的腥气。与冰镜城的疏离不同,这里本该是万物相连的景象,此刻却透着种刻意的割裂——田埂上的野草长得比庄稼还高,显然许久没人踏足;河流两岸的田垄划着笔直的界限,一边插着“东家”的木牌,一边立着“西家”的竹篱,连河水都像是被无形的墙隔开,流动得格外滞涩;散落的络镜蒙着厚厚的灰,镜中曾经细密的丝线断得七零八落,偶尔有几根勉强连着的,也黯淡得几乎看不见,像垂死的蛛网。

“昨儿个南坡的李寡妇家的牛陷进泥里,喊了半天没人应。”牵着牛的老农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牛绳在他手里勒出深深的红痕,“以前谁家有事,喊一嗓子半个原的人都来帮忙,现在倒好,张老三就在坡下抽烟,愣是假装没听见。李寡妇自己挖了半夜,把牛弄上来时,冻得说不出话,第二天就把牛卖了,说‘养着也没用,真出事了还不如不养’。这断络煞啊,把人心都割成了碎块,谁都怕沾着谁。”

陈砚的纳煞镜悬在平原上空,青光穿透湿润的空气,照向中心的连络树。那棵老树枝干虬劲,枯萎的枝桠像伸向天空的枯骨,残存的绿叶稀稀拉拉,挂在枝头的络镜蒙着灰,镜中的丝线大多断成了两截,断裂处的黑气像细小的虫子,正往完好的丝线里钻。树下的行脚商人货箱早已腐朽,“独行”二字却被煞气滋养得愈发清晰,字缝里渗出的黑气顺着树根蔓延,让原本该输送养分的年轮都变得扭曲——这些被放大的“独”念,正是断络煞的根源。最触目的是河流底下的暗脉,本该贯通两岸的地下水系,此刻被煞气堵得结结实实,像条被勒住的血管,让两岸的土地都失去了循环的生机。

“不是联系太麻烦,是‘怕被拖累’的念头在心里筑起了墙。”陈砚的指尖划过纳煞镜,镜中放大的断丝露出磨损的痕迹,这些痕迹不是突然断裂的,是日复一日的“懒得管”“不值得”“别沾边”磨出来的:东家看见西家的水渠裂了缝,心想“反正淹不到我”;西家发现东家的种子发了霉,想着“跟我没关系”;孩子们想一起玩耍,却被大人拉住说“别跟那家学坏”——这些细碎的疏离,像钝刀子割线,慢慢把联系磨成了粉末,“人总以为‘独’是安稳,却忘了水脉断了,两岸的田都长不好;人心隔了,谁都免不了孤单。李寡妇卖牛不是心疼牛,是心疼喊了半天没人应的自己;张老三假装没听见,夜里肯定睡不着,这就是断络煞的毒——它让你以为躲开了麻烦,其实躲掉的是互相取暖的机会。”

阿依从行囊里取出冰镜城带回的冰砖,放在连络树的树洞里。冰砖在春风中融化,水珠顺着树干流淌,浸润着枯萎的枝桠。被水珠浇过的络镜突然颤动,蒙着的灰尘簌簌落下,镜中露出几缕被遗忘的亮线:东家小时候偷了西家的瓜,西家替他瞒着,两人一起挨揍;李寡妇的丈夫在世时,总帮张老三修补屋顶;连行脚商人,也曾在大雪天被原上的人收留过,临走时还说“这地方的人真好”——这些被疏离掩盖的羁绊,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只要得到一点滋润就会发芽。

“你看,联系藏在骨子里,断不了。”阿依指着那几缕亮线,“断络煞能磨断表面的丝线,却磨不掉藏在记忆里的牵连。东家的水渠裂了缝,西家夜里会睡不着;西家的种子发了霉,东家会偷偷换些好的给他;张老三假装没听见,却在第二天给李寡妇送了袋新米,说‘家里吃不完’。这些藏不住的惦记,就是络镜最想照出的真联系。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把灰擦掉,让这些亮线重新连起来。”

跟着老农往连络树走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个奇妙的现象:家里有老人的院落,周围的络镜丝线断得更少。村头的老槐树底下,几个裹着棉袄的老人正晒太阳,手里的旱烟袋递来传去,你抽一口我抽一口,他们说“年轻时一起扛过枪,现在谁还能真不管谁”,他们脚下的络镜虽然也蒙着灰,却有根金线从这个老人连到那个老人,亮得晃眼——经过岁月沉淀的羁绊,像老树的根,扎得深,扯不断。

“老交情有韧性,能经住疏离的磨。”阿竹的铜镜突然贴近那根金线,镜中映出张老三的记忆:他小时候掉进河里,是李寡妇的丈夫把他救上来,差点没喘过气;他娶媳妇时没钱,是李寡妇偷偷塞了块银镯子,说“先应应急”——这些藏在“假装没听见”背后的亏欠,成了对抗断络煞的微光,“冷漠不是本心,是怕承认自己在乎。断络煞只敢用他的‘假装’做文章,却不敢让人知道他半夜去李寡妇家墙外站了很久,听见她咳嗽就悄悄放下包草药。就像冬天冻住的河面,冰下的水其实一直连着,只要有人肯凿开个洞,两岸的鱼就能重新聚在一起。”

在连络树旁,他们见到了那个假装没听见的张老三。他正蹲在树下,用树枝拨弄着货箱的残骸,树枝上还缠着片干枯的艾叶——那是李寡妇丈夫生前最爱用的驱蚊草。看到陈砚等人,他突然把脸埋在膝盖里:“我不是故意的……那天我儿子在城里打电话,说要买房,我正愁钱,就想着‘别再惹麻烦了’,结果一听见她喊,腿就像被钉住了……”

纳煞镜的青光落在那片艾叶上,艾叶突然舒展,化作无数光点,光点组成李寡妇丈夫的虚影:他把张老三从河里拽上来,骂他“憨货”却给了他块糖;他接过张老三递来的旱烟,说“你小子要是对不起我家寡妇,我饶不了你”;他临终前还念叨“老三是个好人,就是脸皮薄”——这些被遗忘的托付,像根无形的线,把两个疏离的人重新连在了一起。

“在乎不是丢人的事。”老农拍了拍张老三的后背,“你愁钱是真,惦记她也是真,这两样加起来,才是你张老三。”

连络树的黑气在这一刻剧烈翻涌,无数断裂的丝线像毒蛇般窜出,试图缠住靠近的人。陈砚让平原上的人都来说件“欠着别人”的事,不管过了多久。

“我小时候偷了王大爷的苹果,他没骂我,现在他病了,我该去看看。”东家的儿子红着脸说。

“我借了李婶的织布机,还回来时少了个零件,她没提,我该给她配个新的。”西家的媳妇低着头说。

“我爹当年盖房子,全村人都来帮忙,现在他们老了,我该挨家去给他们挑水。”年轻的货郎扛着担子说。

随着这些话出口,连络树枯萎的枝桠开始抽出新芽,嫩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舒展。络镜中的断线纷纷接上,亮线越来越多,像织成了张巨大的网,把平原上的人、田、河都连在了一起。河流底下的暗脉被打通,清澈的地下水在两岸的土地间循环,枯黄的庄稼直起了腰,涝着的田也渐渐干爽。

张老三提着草药去了李寡妇家,两人没说多少话,却一起把卖了的牛赎了回来;东家帮西家修好了水渠,西家给东家送了袋新磨的面;孩子们又在田埂上追逐,踩出的路越来越宽,野草都退到了两边。老人们看着这一切,笑着说“早该这样了”,手里的旱烟袋依旧递来传去,烟雾在阳光下散开,像幅温暖的画。

离开经纬原时,老农送给他们一把新收的种子,种子饱满,透着股生劲。“络镜说,谢谢你让它明白,联系不是麻烦,是日子里的甜,就像田里的稻子,一棵长不好,一片才能丰收。”他望着重新变得生机勃勃的平原,络镜的亮线在田野间闪烁,像撒了满地的星星,“就像这经纬原,既有经线的直,也有纬线的弯,缠缠绕绕才织成了布,缺了哪样都不行,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马车继续前行,前方的路被春雨打湿,路边的野花星星点点地开了,黄的、紫的、白的,像撒了把彩色的糖。远处的山坡上,桃花开得正艳,粉的花瓣落在地上,铺了层薄薄的毯。纳煞镜的镜面中,一片被花海环绕的山谷正在缓缓显现,山谷里的石头上嵌着能映照梦想的“梦镜”,这些镜子能照出人心底的渴望,镜中会出现模糊的影像,影像越清晰,梦想就越有可能实现,当地人称之为“逐梦谷”。传说逐梦谷的梦镜能给人勇气,却在最近频频蒙尘,镜中的影像越来越模糊,甚至变成了黑色,山谷里的人开始觉得“梦都是假的”,年轻人纷纷离开,留下的人也只是守着土地,连孩子都懒得去镜前看看,说“看了也白看”。

“是‘碎梦煞’在作祟。”一个看谷的老人告诉他们,“上个月有个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回来了,说‘外面的世界太难,梦根本实现不了’,他把带回来的行囊扔在梦镜前,说‘这镜子就是骗人的’,从那以后梦镜就不对劲了。现在连最有灵气的孩子,对着镜子看半天,也说‘啥都没有’,其实以前他们总能看到自己变成医生、老师的样子。”

纳煞镜的青光中,逐梦谷的景象愈发清晰:山谷里的梦镜果然蒙着层灰,镜中的影像模糊不清,有的像团黑雾,有的干脆一片空白;最中心的“祈梦石”——块巨大的岩石,上面嵌着最大的梦镜,此刻镜中一片漆黑,像个深不见底的洞;年轻人扔的行囊还在祈梦石旁,行囊里的失败证明、被退回的稿件、磨损的工牌,都散发着浓重的煞气,煞气顺着石头的纹路钻进梦镜,让渴望都变成了绝望。山谷里的桃树虽然开得艳,却透着股病态的红,花瓣落得比别处都快,像在替谁哭。

“不是梦想太脆弱,是‘怕失望’的念头在蒙住眼睛。”陈砚望着祈梦石的方向,“梦镜的本质是‘照见渴望’,不是‘保证实现’。它映出的影像,是你心里最想成为的样子,不管多难,只要想着,就有股劲往前走。那个年轻人的话像盆冷水,浇的不是别人的梦,是自己心里的火。他忘了出发时的勇气,只记得路上的难,才让碎梦煞有了机会。就像这桃花,落得快不是因为开得急,是心里觉得‘反正要落,不如早点谢’,这才谢得没了精神。”

阿竹的铜镜里,逐梦谷的梦镜突然闪过一丝光亮,镜中映出个孩子的画面:他虽然说“啥都没有”,却在夜里偷偷对着镜子画自己当飞行员的样子,画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这份藏在“不信”背后的渴望,像埋在土里的笋,只要有场雨就能冒出来。“梦想比失望更顽固。”阿竹的眼睛亮起来,“碎梦煞能蒙住镜中的影像,却盖不住心底的痒痒,就像那个年轻人,他虽然说梦是假的,却总在夜里翻出被退回的稿件,偷偷改几个字。这些藏不住的念想,就是梦镜最想照出的光。”

马车朝着逐梦谷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开满野花的路,留下串带着花香的辙痕。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闪烁,镜背的世界地图上,逐梦谷的位置亮起粉红色的光,像盛开的桃花。

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马车驶入逐梦谷时,春雨刚歇,山谷里的桃花被洗得格外娇艳,粉白的花瓣上挂着水珠,风一吹就簌簌落下,像场温柔的雪。与经纬原的割裂不同,这里本该是充满憧憬的地方,此刻却透着种令人心疼的麻木——嵌在石头上的梦镜蒙着厚厚的灰,孩子们路过时连眼皮都懒得抬,只有几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会好奇地伸手摸摸镜面,很快就被大人拉走,说“别碰那没用的东西”;山谷深处的祈梦石孤零零地立着,巨大的梦镜黑得像块炭,年轻人扔下的行囊敞着口,里面的稿件被雨水泡得发胀,字迹模糊成一团,像谁哭花的脸。

“昨儿个村西的小石头,把自己画的飞行员图纸烧了。”看谷的老人蹲在祈梦石旁,用袖子擦着镜面上的灰,袖口磨得发亮,“那孩子以前每天天不亮就来镜前站着,说能看到自己驾着飞机在天上飞,眼睛亮得像星星。现在倒好,跟着他爹去田里干活,说‘啥飞行员,能种好地就不错了’,烧图纸的时候,眼泪掉在火里,滋滋响,听得人心口疼。这碎梦煞啊,就像块湿抹布,把人心头的火苗都给捂灭了。”

陈砚的纳煞镜悬在山谷上空,青光穿透湿润的空气,照向祈梦石。那块巨大的岩石果然如镜中所见,梦镜里的黑雾浓得化不开,黑雾中隐约有无数双黯淡的眼睛,那是被碾碎的渴望在无声哭泣。年轻人行囊里的失败证明泛着黑气,每道折痕里都缠着细小的锁链,这些锁链顺着石头的纹路爬满梦镜,把曾经清晰的影像锁得严严实实。最触目的是桃花树下的泥土,本该滋养花朵的土壤里,混着许多被撕碎的画纸、写废的手稿、揉皱的计划书——这些被放弃的梦想,成了碎梦煞最肥的养料,让山谷里的希望气息越来越稀薄。

“不是梦想太遥远,是‘怕再受伤’的念头在自己设限。”陈砚的指尖划过纳煞镜,镜中放大的黑雾露出里面的微光,这些微光是被遗忘的坚持:小石头画图纸时,总把飞机的尾翼画得格外结实,说“这样就不会掉下来”;那个闯荡归来的年轻人,曾在稿件的扉页写“就算没人看,我也要写下去”;连现在说“没用”的大人,小时候都在梦镜前许过愿,有的想当铁匠,有的想当货郎,有的想当会讲故事的人——这些藏在麻木底下的热乎气,被碎梦煞压得喘不过气,“人总以为‘不想了’就能不疼,却忘了没了念想的日子,像没了盐的菜,寡淡得让人发慌。小石头烧图纸不是不爱飞机了,是怕再被人笑‘瞎做梦’;年轻人扔行囊不是不想闯了,是怕再听到‘你不行’。梦镜变黑不是要骗谁,是在说‘你看,你把心里的光藏得多深’。”

阿依从行囊里取出经纬原带回的种子,撒在桃花树下的泥土里。种子遇到湿润的泥土,竟在瞬间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尖顶着撕碎的画纸碎片往上钻,碎片上的飞机图案被嫩芽托着,像在展翅飞翔。有株嫩芽的叶子蹭过梦镜,镜中的黑雾突然散开一小片,露出里面的影像:小石头的爷爷年轻时穿着军装,站在飞机旁笑,原来他爷爷曾是个机械师,只是后来受伤回了乡,从没跟人说过——这些被血脉藏着的梦想,像隔代遗传的火种,只要有机会就会燎原。

“你看,梦想会传代,压不住的。”阿依指着那片散开的黑雾,“碎梦煞能捂灭表面的火苗,却烧不掉骨子里的渴望。小石头的爷爷没说过自己是机械师,却总在夜里给小石头修玩具飞机;年轻人的母亲没读过多少书,却把他被退回的稿件都收着,说‘我儿子写的字真好看’;现在拉孩子走的大人,其实总在夜里偷偷看孩子的画,嘴角偷偷往上扬。这些藏不住的骄傲,就是梦镜最想照出的真渴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把黑雾拨开,让这些微光重新聚成火焰。”

跟着老人往祈梦石走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个动人的现象:家里有长辈讲过自己年轻时梦想的,孩子对梦镜的麻木就少些。山坳里的老磨坊里,瞎眼的老奶奶正给孙子讲故事,说自己年轻时想当绣娘,虽然最后成了农妇,却把嫁妆里的绣花针留到现在,教村里的姑娘绣花,她孙子听着听着,就往梦镜的方向望了望——被讲述的梦想有生命力,能对抗麻木的侵蚀。

“被记住的梦想会发芽,能顶开失望的土。”阿竹的铜镜突然贴近老磨坊的窗户,镜中映出那个闯荡归来的年轻人的记忆:他小时候听邻居张爷爷说自己没当成画家,却用半辈子在墙上画满了壁画,说“不能当画家,能让别人看着高兴也挺好”;他第一次投稿被录用时,全村人都来他家道贺,连不爱说话的哑巴都给了他个大拇指——这些被失败掩盖的温暖,成了对抗碎梦煞的光,“放弃不是本心,是怕孤单地坚持。碎梦煞只敢用他的‘失败’做文章,却不敢让人知道他总在夜里帮张爷爷修补壁画,说‘您画的山,我觉得该再加点云’。就像被雪压住的梅枝,看着弯了,其实根在土里攒着劲,春天一到就开花,这是藏在骨子里的倔。”

在祈梦石旁,他们见到了那个烧图纸的小石头。他正蹲在行囊边,用树枝在地上画飞机,画得比以前更像了,只是画完就用脚擦掉,好像怕被人看见。看到阿依手中顶着画纸碎片的嫩芽,孩子突然红了眼眶,从兜里掏出块磨得光滑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飞”字:“我没烧干净……留了块碎片,刻在石头上了。”

纳煞镜的青光落在那块石头上,石头突然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小石头血脉里的记忆:他爷爷在机械师学校的毕业照,穿着笔挺的制服,眼神坚定;他爷爷给战斗机装零件的样子,手指灵活得像在跳舞;他爷爷受伤后,把工具箱里的扳手改成了玩具飞机,送给了小时候的爸爸——这些被沉默藏着的传承,像条隐秘的河,从过去流到现在。

“梦想不是非得实现才叫梦想,想着就有意义。”看谷的老人摸了摸小石头的头,“你爷爷没当成着名的机械师,可他修好了村里所有的农具;张爷爷没当成画家,可他的壁画让全村人看着高兴。这些都是梦想的另一种样子,不丢人。”

祈梦石的黑雾在这一刻剧烈翻腾,无数被碾碎的梦想影像从黑雾里冲出,像要把靠近的人都拖进绝望的深渊。陈砚让山谷里的人都来说说“自己藏着的梦想”,不管实现没实现。

“我年轻时想当兽医,现在虽然只是个养猪的,可我养的猪从没病死过,这算不算?”养猪的大叔挠着头说。

“我想当老师,后来嫁人生子,现在每天教我家娃认字,他说我讲得比学校老师还好,这算不算?”年轻的媳妇笑着说。

“我想当旅行家,腿断了后走不了远路,可我把听来的故事都编进了山歌,唱给南来北往的人听,这算不算?”瞎眼的老爷爷哼起了调子。

随着这些话出口,祈梦石上的黑雾像被阳光晒化的雾,迅速消散。梦镜中的影像渐渐清晰:养猪的大叔在给受伤的小鹿包扎,年轻的媳妇在教一群孩子读书,瞎眼的老爷爷身边围着听山歌的旅人……这些“另一种样子”的梦想,比原本的期待更动人。那个闯荡归来的年轻人,把泡胀的稿件捡起来,用石头压住晾干,说“我想把村里的故事写下来,不一定非要发表”。

小石头把刻着“飞”字的石头放在梦镜前,镜中映出他长大后的样子:他成了村里的农机手,把拖拉机改得又快又稳,车身上画满了飞机的图案,孩子们都爱坐他的车。看谷的老人把自己年轻时想当木匠的刨子找出来,开始给梦镜做个新的木框,说“得让它像样点”。

离开逐梦谷时,老人送给他们一把他亲手削的木飞机,机翼上刻着“念想”两个字。“梦镜说,谢谢你让它明白,真正的梦想不是非得飞到天上,落在地上生根发芽,也是好样子。”他望着重新变得清亮的梦镜,镜中的影像与飘落的桃花交织,像幅活着的画,“就像这逐梦谷,既有开花时的热闹,也有结果时的沉静,两者都经历过,才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

马车继续前行,前方的路被初夏的阳光晒得暖洋洋的,路边的麦田泛起绿色的波浪,风吹过,麦浪翻滚,像片涌动的海。远处的村庄里,传来姑娘们的笑声,清脆得像风铃。纳煞镜的镜面中,一片被竹林环绕的盆地正在缓缓显现,盆地里的石台上摆着能映照承诺的“诺镜”,这些镜子能照出人的誓言是否真诚,真心的承诺会让镜面发光,虚假的誓言则会让镜子蒙尘,当地人称之为“守诺盆”。传说守诺盆的诺镜能让人信守承诺,却在最近频频失光,镜面上的灰越来越厚,盆地里的人开始不信守约定,借钱不还的,说好帮忙却不来的,甚至连嫁娶的婚约都能随便反悔,连最讲信用的老人都叹了口气,说“人心不古了”。

“是‘违诺煞’在作祟。”一个编竹篮的老篾匠告诉他们,“上个月有个外地商人来这儿收竹子,说好了给高价,结果收完就跑了,欠了我们半年的工钱,从那以后诺镜就不对劲了。现在连孩子们拉钩上吊的约定都不算数了,有个小孩说要把自己的糖给另一个,转头就反悔,气得那孩子哭了半天。”

纳煞镜的青光中,守诺盆的景象愈发清晰:盆地里的诺镜果然蒙着层灰,镜面黯淡无光,只有偶尔闪过的一丝微光,证明曾经有过真诚的誓言;盆地中心的“立信台”——摆放主诺镜的石台,台面上刻着的“一诺千金”四个字已经被黑气覆盖,黑气中隐约有无数只反悔的手,正在撕毁看不见的约定;那个外地商人留下的收条散落在石台周围,上面的签名已经模糊,却散发着浓烈的煞气,煞气顺着石台的纹路钻进诺镜,让真诚的承诺也变得可疑。竹林里的竹子虽然长得茂盛,却有不少被人偷偷砍了卖钱,留下的竹桩像一个个破碎的誓言,透着股心虚的荒凉。

“不是人心不古了,是‘怕吃亏’的念头在悄悄改了规矩。”陈砚望着立信台的方向,“诺镜的本质是‘照见真心’,不是‘强迫守信’。它让镜面发光,是告诉你‘守住承诺,你会看得起自己’;它让镜子蒙尘,是提醒你‘说了不算,心会不安’。那个商人的背叛像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让大家觉得‘守诺的人会吃亏’,这才给了违诺煞可乘之机。就像那些砍竹子的人,其实心里发虚,夜里总梦见被竹子扎,这就是诺镜在悄悄提醒——不是别人没看见,是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阿竹的铜镜里,守诺盆的诺镜突然闪过一丝光亮,镜中映出个温暖的画面:老篾匠年轻时给人编竹篮,说好了三天交货,结果下雨耽误了,他连夜打着灯笼编,天亮时准时送到,买主说“晚几天没事”,他却说“说了三天,就不能食言”——这份藏在“吃亏”背后的坚守,像竹林里的老竹根,扎得深,撼不动。“守诺的人心里踏实,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阿竹的眼睛亮起来,“违诺煞能让人暂时忘了愧疚,却抹不掉守诺时的安心。就像那个欠工钱的商人,他夜里肯定睡不好,总怕被找到;那些反悔的人,看到别人信守约定,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这些藏不住的不安,就是诺镜最想照出的真良心。”

马车朝着守诺盆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铺满竹叶的路,留下串带着竹香的辙痕。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闪烁,镜背的世界地图上,守诺盆的位置亮起翠绿色的光,像被雨水洗过的竹林。

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马车驶入守诺盆时,初夏的阳光穿过竹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却掩不住那份失信带来的滞涩。与逐梦谷的憧憬不同,这里本该是信守承诺的净土,此刻却像个被打翻的算盘,乱了章法——石台上的诺镜蒙着厚厚的灰,镜面黯淡无光,连最基本的反光都显得吝啬;盆地里的人们相遇时,眼神躲闪,说话含含糊糊,生怕被人提起曾经的约定;竹林深处,被偷偷砍伐的竹桩上,还留着没来得及清理的刀痕,像一道道未愈合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背叛。

“昨儿个村东头的刘老五,把给女儿定下的亲事给退了。”编竹篮的老篾匠手里的竹条被掰得“咯吱”响,竹屑落在他的蓝布褂子上,“那小伙子是邻村的,踏实肯干,两家都喝了定亲酒,就差选日子了。结果刘老五听人说城里有个老板看上他女儿,能给不少彩礼,连夜就去男方家毁约,说‘以前的话不算数’。小伙子的娘哭着来诺镜前磕头,说‘这镜子咋就不亮了呢,连句公道话都不肯说’,听得人心里堵得慌。”

陈砚的纳煞镜悬在盆地上空,青光穿透竹林的缝隙,照向中心的立信台。那座石台上的主诺镜果然如镜中所见,镜面蒙着的灰尘下,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的划痕,这些划痕是被一次次失信行为刻下的,每道划痕里都缠着黑色的煞气,像一条条细小的毒蛇,在镜面上蜿蜒爬行。“一诺千金”四个字被黑气侵蚀得几乎看不见,只有“诺”字的右半部分还顽强地透着点微光,像只不肯闭合的眼睛。那个外地商人留下的收条散落在石台周围,纸张已经发黄发脆,上面的字迹被煞气扭曲成了狰狞的模样,仿佛在嘲笑那些被欺骗的人。

“不是承诺太廉价,是‘贪便宜’的念头在给心打折扣。”陈砚的指尖划过纳煞镜,镜中放大的划痕露出里面的影像,这些影像是被背叛者的失落与坚守者的挣扎:被退亲的小伙子默默地帮刘老五家修好了漏雨的屋顶,说“就算不成亲,邻里情分还在”;借给别人钱却要不回来的张奶奶,依旧把攒下的鸡蛋分给贫困的孩子,说“不能因为遇着坏人,就把良心也丢了”;曾经被商人欺骗的竹农,还是会在山里给迷路的人指路,说“不能让别人也尝这心寒的滋味”——这些藏在失信阴影下的善良,像竹林里的春笋,在石缝中也要努力生长,“人总以为‘说了不算’能占到便宜,却忘了每一次失信,都是在给良心减分。刘老五退亲看似得了彩礼,却让女儿在村里抬不起头;商人骗了工钱看似赚了钱,却一辈子活在被追讨的恐惧里。诺镜不亮不是不公道,是在说‘当人们都不在乎承诺时,它的光亮也就没了意义’。”

阿依从行囊里取出逐梦谷带回的木飞机,轻轻放在立信台上。木飞机机翼上的“念想”二字在青光下闪烁,与诺镜上仅存的微光相呼应,一道细小的光束从木飞机射向诺镜,镜面上的灰尘开始簌簌落下,露出一小块洁净的镜面。这块镜面里,映出老篾匠年轻时的画面:他给人编竹篮,说好了三天交货,结果中途暴雨冲毁了竹棚,他冒雨进山砍竹子,手被竹片划破了也顾不上包扎,硬是在第三天清晨把编好的竹篮送到了买主手上,买主要多给他钱,他却摆摆手说“说好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能因为我难就坏了规矩”——这些被遗忘的坚守,像深埋在土里的竹根,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能焕发生机。

“你看,守诺的种子一直都在,只是被灰尘盖着。”阿依指着那块洁净的镜面,“违诺煞能让人暂时忘记承诺的重量,却抹不掉守诺时心里的那份踏实。刘老五退亲后,夜里总睡不着,听他媳妇说,他总在梦里喊‘对不起老祖宗’;那个骗钱的商人,听说在别的地方做生意时,总疑神疑鬼,怕别人也骗他。这些藏不住的不安,就是诺镜最想照出的良心。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把灰尘擦掉,让那些坚守的光亮重新汇聚。”

跟着老篾匠往立信台走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个特别的现象:家里有长辈以身作则守诺的,孩子对承诺就格外看重。竹林边的一间茅屋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另一个孩子,说“昨天说好的,我分你一半”,虽然他自己手里只剩下一颗,却笑得格外开心,他身边的小诺镜虽然也蒙着灰,却有一圈淡淡的光晕——榜样的力量,能在失信的土壤里开出诚信的花。

“真诚的承诺有温度,能融化失信的寒冰。”阿竹的铜镜突然贴近那面小诺镜,镜中映出小男孩的爷爷的画面:老人年轻时曾给人做担保,结果对方跑了,老人硬是砸锅卖铁,替人还了钱,说“我担保的,就不能让人家吃亏”,“守诺不是天生的,是被言传身教出来的。违诺煞能迷惑成年人,却很难撼动孩子心里的纯真。就像竹林里的老竹子,就算周围的新竹被砍了,它依旧挺直腰杆,用自己的影子护住脚下的土地,这是刻在骨子里的风骨。”

在立信台前,他们见到了那个退亲的刘老五。他正蹲在地上,用脚碾着那些发黄的收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像被人扇了耳光。看到陈砚等人,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一沓钱:“我把那老板的彩礼退了……我女儿说‘爹,我宁愿嫁个说话算数的,也不要这昧心钱’,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两天,我这心里,比被刀割还疼。”

纳煞镜的青光落在那沓钱上,钱上突然浮现出刘老五年轻时的画面:他曾答应病重的母亲,要好好照顾年幼的妹妹,他做到了,妹妹出嫁时,他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妹妹当嫁妆;他曾答应帮邻居照看果园,就算自己家的地荒了,也没误过一天——这些被利益蒙蔽的过往,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现在的糊涂。

“错了能改,就不算太晚。”老篾匠把手里的竹条递给刘老五,“编竹篮讲究经纬分明,少一根都不成;做人也一样,少了诚信这根筋,站着都不直。”

立信台的煞气在这一刻剧烈翻涌,无数失信的影像从黑气中冲出,像要把所有坚守承诺的人都拖下水。陈砚让盆地里的人都来说说自己“守住的最难的承诺”,不管事情大小。

“我答应我爹,要把他的手艺传下去,现在我儿子也跟着我学编竹篮了。”老篾匠的声音带着自豪。

“我答应过我的学生,要陪他们读完小学,就算村里就剩三个孩子,我也没走。”教书的先生推了推眼镜。

“我答应过我媳妇,不管她病成啥样,都不丢下她,现在她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一个中年汉子眼里闪着光。

随着这些话出口,立信台上的诺镜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镜面的灰尘被彻底驱散,“一诺千金”四个字金光闪闪,照亮了整个盆地。那些被砍伐的竹桩旁,冒出了新的竹笋,嫩绿的笋尖直指天空,像在宣告新生。被退亲的小伙子和刘老五的女儿站在诺镜前,小伙子说“我还愿意娶你”,姑娘红着脸点了点头,诺镜映出他们的身影,发出温暖的光。

刘老五亲自去邻村给小伙子的娘道歉,老太太虽然还有些生气,却还是留他吃了饭;那个骗钱的商人不知从哪听说了诺镜复明的事,托人把欠的工钱还了回来,还附了封信,说“对不起,我错了”;孩子们又开始拉钩上吊,说“一百年不许变”,他们的笑声在竹林里回荡,清脆得像风铃。

离开守诺盆时,老篾匠送给他们一个编好的竹篮,篮子的底部编着“诚信”两个字,精巧别致。“诺镜说,谢谢你让它明白,承诺不是嘴上的话,是心里的秤,秤杆歪了,人就站不直了。”他望着重新变得明亮的诺镜,镜面的光芒与竹林的翠绿交织,像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就像这守诺盆,既有竹子的坚韧,也有诺镜的清亮,两者都在,才算没白在这世上立一遭。”

马车继续前行,前方的路被盛夏的浓荫覆盖,路边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粉的、白的,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远处的集市上,人声鼎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纳煞镜的镜面中,一片被古城墙环绕的市集正在缓缓显现,市集里的摊位上摆着能映照公平的“衡镜”,这些镜子能照出交易中的公道,买卖公平,镜面就会平稳;若有欺诈,镜面则会倾斜,甚至碎裂,当地人称之为“公平集”。传说公平集的衡镜能让人买卖公道,却在最近频频倾斜,不少摊位的衡镜都裂了缝,市集上的人开始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连最老实的商贩都动了歪心思,说“不这样就赚不到钱”。

“是‘偏私煞’在作祟。”一个卖菜的老婆婆告诉他们,“上个月有个外地来的贩子,用假货骗了不少人的钱,还说‘做生意就是要奸滑,老实人吃亏’,从那以后衡镜就不对劲了。现在连给孩子买糖果,都得自己带秤,不然准被骗,你说这叫啥世道。”

纳煞镜的青光中,公平集的景象愈发清晰:市集上的衡镜果然倾斜得厉害,有的甚至一头高一头低,像个喝醉了的人;摊位上的货物看着光鲜,仔细一看,不是缺了角,就是掺了假,有个卖酒的摊位,酒坛里装的大半是水;那个外地贩子留下的空箱子扔在市集的角落里,箱子上的“投机取巧”四个字在青光中格外刺眼,煞气正从这四个字里源源不断地渗出,像在污染着整个市集的公平之气。市集中心的“公正石”——一块刻着“买卖公平”的巨石,上面摆放的主衡镜已经裂了道大口子,镜面的倾斜让周围的摊位都跟着显得歪歪扭扭。

“不是人心变坏了,是‘怕吃亏’的念头在扰乱天平。”陈砚望着公正石的方向,“衡镜的本质是‘照见公道’,不是‘强迫让利’。它让镜面平稳,是告诉你‘公平交易,心里踏实’;它让镜面倾斜,是提醒你‘占了便宜,良心不安’。那个外地贩子的欺诈像一颗坏种子,落在了贪小便宜的土壤里,才长出了这失信的毒草。就像那些缺斤少两的商贩,夜里总梦见自己的秤被人砸了,这就是衡镜在悄悄警告——不是别人没发现,是自己的心里早就有了亏欠。”

阿竹的铜镜里,公平集的衡镜突然闪过一丝平稳的光,镜中映出个年轻商贩的画面:他卖的布料总是比别人多给一寸,说“吃亏是福”,虽然赚得少,却有很多回头客,他的衡镜虽然也有些倾斜,却比别人的稳得多——这份藏在利益背后的公道,像黑夜里的一盏灯,能照亮周围的黑暗。“公平的交易有引力,能稳住倾斜的天平。”阿竹的眼睛亮起来,“偏私煞能让人暂时忘记公道,却抹不掉公平交易时的那份安心。就像那个卖菜的老婆婆,她的菜总是足斤足两,说‘挣干净钱,睡得香’,就算别人都在投机取巧,她也不肯改。这些藏不住的坚守,就是衡镜最想照出的真公道。”

马车朝着公平集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热闹的石板路,留下串带着烟火气的辙痕。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闪烁,镜背的世界地图上,公平集的位置亮起金黄色的光,像正午的阳光一样耀眼。

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喜欢四合院:一人纵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一人纵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苟在修真世界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妙手风流小神医老祖宗人狠路子野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我的高中生活日常穿越自救修仙星宇晨龙一个蛮子的传说星空奇幻科学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伊庇鲁斯的鹰旗九霄天庭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
经典收藏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黑成巨星从综艺开始跑男之娱乐生活你为何不走美眷娇妻:呆萌老公好幸福四合院:开局当老六,举报众人重生后生活真有意思开局我怒休渣男官道红颜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八零宠婚:带着孩子虐渣渣魂穿大汉之未央宫赋万亿透视豪医乡村野汉:与表姐一起钻进山林白手起家穿越之旺夫娇妻有点甜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冰下罪恶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
最近更新你陪白月光,我离婚你后悔啥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大国房枭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分开四年,容总他又带崽来求婚了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重生归来,我是战神也是首富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渡我十年梦摄政王的掌心娇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幻想战队锦医春色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 四合院:一人纵横txt下载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 - 四合院:一人纵横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