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什么!越娶妻越强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诡三国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策行三国混在东汉末我,孙山,科举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八章 传续之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赵岐精通《孟子》,对于《孟子》一书的理解,可谓天下无出其右者,即便是郑玄在这方面也不如他。只是《孟子》虽是儒家典籍之一,却不属于当世的主流经学,只是‘辅经’。皇帝将《孟子》归纳入正经之列,除了个人兴趣,以及《孟子》的价值类比《论语》以外,恐怕还有对赵岐自身才华的赏识。

想到自己呕心沥血所作的《孟子章句》终于要有用武之地,赵岐便只觉心『潮』澎湃,他这一生孜孜以求、希望《孟子》一书能发扬光大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

“此书既成,可为百代之典,却不知定为何名?还望陛下昭示。”赵岐问道。

这个问题皇帝早已想过,他打算照搬南宋朱熹的那部影响后世六百年的着作名称,留个寓意:“既是十三经的综合,那就叫《钦定十三经章句正义》吧,可以简称《钦定正义》或《十三经正义》。书成之后,不仅要镌刻石经,立于太学,还要印刷成册,刊发天下,要使诸求学士子,皆以此为范。”

正义,有明正大义、根本之义的意思,是经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再加上‘钦定’两个字,足以表现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思想地位。

在座之中不仅是赵岐情难自抑,就连为《欧阳尚书》作注解传家的桓典、杨彪,学究五经的蔡邕、以及各有家传的荀悦、崔烈等人都在暗地里畅想着不远的将来,这部融合了他们各家注释的着作编成以后,全天下的人都将以他们的注释为标准解读经书,他们将为天下士人之师范——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的?

只是皇帝统合十三经、并加以校注的想法,说得好听是博采众长,不好听就是一锅烩。不仅是要编出来,还要将其编好,至少要获得绝大多数士人的认可,可谓是搞好了流芳百代,光是这个功绩就足称‘文治’,搞差了就会贻笑大方,连带着他们也会被后人讥笑。

杨彪暗自吃惊于皇帝的野心,忍不住开口道:“古今二经对立已久,各家皆有传典,譬如《易》有《京氏》、《费氏》;《书》有《欧阳》、《古文》;《诗》也有《鲁诗》、《『毛』诗》之分,更不用说三家《春秋》,颇多繁杂、彼此互异。要将其融为一体,采取精华,非得十数年之功不可,仓促为之,不仅有失朝廷颜面,也会引起天下人非议啊。”

“所以,这才有劳诸公了啊。”皇帝郑重其事的说道,语气里带着蛊『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正是我辈要做的事么?如若畏难而不前,愚公何能移山?”

这句话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饶是在座诸人皆为饱读经书的宿儒,人老成精,听到这话后也一个个愣怔着不动。这句话准确有力的说中了所有士子的内心,他们一开始研读经书,除了弘扬家学以外,何尝不是抱着这‘四为’的初心!素来冷面寡言的桓典更是鼻头一酸,眼泪在眼眶里不住地打转。

“愚臣不知陛下有此雄心,妄发浅见,实在愧甚!”杨彪移席而起,走到中庭叩拜道。

皇帝紧跟着站起,继续慷慨陈词道:“夸父追日影而死,是不自量力乎?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他是用百年之命,逐永恒之道。人岂能尽知天地之‘道’?无非是做愚公,一代一代的研习,以冀无限的接近‘道’。”

“臣岐不才,愿为愚公,以逐‘道’之所在,为后世遗留典籍,传扬经学!”赵岐当即表态道,他已行将就木,尚且盼着的也就只有汉室中兴与一生所学无人继承,如今汉室有皇帝,不愁不能中兴,所以他就打算将心思全部放在发扬所学上去了。

挑起了众人的一腔热忱,接下来要做的申明主旨了,作为一个后世人,皇帝最是明白统一思想、掌握最高意识形态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何等重要,如果说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与班固的《白虎通义》是各自用阴阳、谶纬学说解释了西汉、东汉两朝何以立世的合法『性』、正统『性』问题,那么皇帝这次要编撰的着作就是要联系结合前两部书,用以解释两个基本问题。

为何是汉家天子刘氏统御四海、治理兆民;汉家天子刘氏要如何统御四海、治理兆民。

这两个基本问题若是解释不好,汉室的统治就如沙上筑塔,摇摇欲坠。

皇帝所提出的要求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本来汉室建国四百年,在皇帝手上三兴之后,汉室统御天下的理念将根深蒂固,他们只需要如董仲舒与班固那样,将天子神化,为汉室找寻一个理论基础罢了。只是,他们没想到皇帝会不放心于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他们——

“考证十三部经,删繁就简、重新注释,不仅是劳烦诸公,我也会在一旁全程参与。”皇帝认真的说着,全然不像是虚辞客套,反倒是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每编成一篇一章,皆要呈与我看,若有纰漏之处,我也好及时圈出更改。”

这不仅是加大了难度,而且还给这些想往里面添加私货的人们心头加了道锁。

众人敏锐的意识到,恐怕像是皇帝所提出的‘学以致用’、‘格物致知’等新解,在这部着作中所占的篇幅定然不在少数。只是这样一来,皇帝就要直接参与注释十三经,放眼前代帝王,即便是通习经学的光武、孝章皇帝,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敢说为经书作注解。皇帝如今才十四岁不到,经书也不知过了一遍没有,就想着注释解读经书了?这不仅是从未有过的事,而且很可能会降低着作的信服力!

杨彪、蔡邕尚且有所顾忌,郑玄倒是不管不顾,直截了当的问道:“陛下也要注经?”

这句话一点也不委婉,很容易被解读出鄙夷与轻蔑的感情,但皇帝不以为忤,坦然自若的说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殊为不可!”

六经是指最基本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古经,每个人对于经书的解释都不相同,他们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在解释经书的原意,只不过是在借着注释经书,来阐发自己个人的思想与见解。至于六经真正的原意是什么,已不在人们所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皇帝这番话不仅很好的解释了自己要注释经书的原因,更是将自己的用意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即六经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他反过来再影响六经、使其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

能说出这句话来的人,已经算是一只脚踏入注释经典的门槛了,何况对方还是天子。

想起天子亲政以来的种种事迹,浑然不似这个年龄的孩童该有的智谋学识,或许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就在众人思索着如何在同意皇帝参与注释的前提下、防止皇帝随意曲解经义的时候,郑玄不依不挠的说道:“陛下欲为圣人耶?”

场面一时沉默,均吃惊于郑玄的口无遮拦,同时也隐隐期待于皇帝的回答。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重新坐了下来,把背往身后加了绨锦的玉制凭几上一靠,轻笑着反问道:“却不知天子与圣人孰大?”

郑玄同样回避了这个敏感的问题,而况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深觉故友卢植看准了人,自己来对了地方。此时他再无顾虑,稽首拜倒,恳切真挚的说道:“太中大夫臣玄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喜欢三国之献帝崛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之献帝崛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暴君总想生三胎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迷雾岛奇遇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血月临,僵尸出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医武天骄一世容晴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龙舞九天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温家有娘子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
经典收藏我的帝国弗利兰三国之极品纨绔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我给崇祯当老师贞观天子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重生之再造华夏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在下九千岁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皇帝好多啊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最近更新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水浒之往事随风岂独无故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玉符传奇道藏辑要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大周第一婿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