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崇祯

星辰晚

首页 >> 在下崇祯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诡三国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霸蜀金融帝国之宋归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我要做驸马混在东汉末阴天子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紫塞秋风杨霆风
在下崇祯 星辰晚 - 在下崇祯全文阅读 - 在下崇祯txt下载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5章 奉旨生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税务部尚书马士英将厘定好的税制送到了内阁,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也来到了内阁中,双方共同审核税务部厘定出的税制。

内阁中,首辅贺逢圣,左次辅威南伯孙传庭,右次辅周延儒,分管户部的大学士范景文,分管礼部的大学士张秉文,分管都察院的大学士兼左都御史王应熊,分管大理寺的大学士兼大理寺卿刘理顺,与司礼监的人,左右两边分开落座,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份税制议案。

内阁中的这些人,有按资历熬上来,也有朱由检特意提上来。

左次辅为南伯孙传庭,这就是朱由检特意放到分管军事的左次辅的位置上。

去年腊月,孙传庭接任兵部尚书,过了年,朱由检擢升他为左次辅。

按理来说,内阁辅臣应该是文臣,孙传庭封了爵,就应该归到勋贵之列了,就不能再入阁了。

为此,有不少人都上疏,以不合规制为由,阻挠孙传庭入阁,但都被朱由检打回去了。

朱由检也有理由,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那是天子门生,正儿八经的文臣,谁敢说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不是文臣?

左都御史王应熊,也是朱由检特意提上来的。王应熊为人强势,做事果断,改革,就需要这样的强势人物。

把王应熊这样的硬手放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就是让他盯着考成法。

大理寺卿刘理顺,崇祯元年进士,那是朱由检一手提拔上来的,绝对的心腹,也是甲申国变时以身殉国的忠臣。

而且,刘理顺中进士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的,如今已经年近古稀了。就算是因为改革被弹劾罢官,也没什么可惜的了。

分管户部的大学士范景文,也是朱由检培养的改革派,同样也是甲申国变时以身殉国的忠臣。

虽然朱由检在内阁中有亲信,但依旧是有人反对新厘定的税制。

谁呢,内阁首辅贺逢圣。

贺逢圣是内阁首辅,文官之首,他代表的是天下文官。

其实,贺逢圣不一定是真心反对改革,但是,这次改革触动了士绅的利益,而他贺逢圣身为士绅代表,内阁首辅,不管如何,他都必须要反对。

贺逢圣心里也明白,此次改革,势在必行,他出言反对,很大程度上会被罢官,但他也乐得如此。

他若是因为此事而被罢官,那他就是为天下士绅仗义执言才落得如此下场,声望是有了,

再有,因为改革而罢免了内阁首辅,也可以彰显出差此次改革的决心,谁要是再阻挠,再反对,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内阁首辅贺逢圣这一上疏反对,有不少官员也纷纷跟着上疏反对。

什么按照太祖年间的税率,商税是十五税一,新税制是十税一,这有违祖制。

什么太祖就定下了要优待士子,可此次改革却要减免对士绅优待,这也是违背祖制。

其他的,噼里啪啦还有一堆,反正那些人有的是理由。

说白了,奏疏的内容也没什么营养,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朱由检单独召见了内阁首辅贺逢圣,君臣二人讨论了半个时辰,其他人则就没有资格被召见。

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据从外面值守的小太监嘴里传出来的消息,是首辅贺逢圣反对改革,尤其是关于优待士绅的问题上,更是慷慨激昂的与皇帝辩论。

事情的结果,也很简单。

朱由检第二天就下了诏命,内阁首辅贺逢圣,身体抱恙,无法正常理事,特赐其白银五万两,黄金五百两,绸缎百匹,以原俸回乡休养。

此诏命一出,满堂哗然。

内阁首辅贺逢圣,见过他的官员可不在少数,老头子虽然也上了年岁,但面色红润,眼不花,耳不聋,中气很足,一顿饭吃的也不少,能吃能喝,那就不是得病的样子。

因此,这个诏命一出来,时人戏称贺逢圣是奉旨生病。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君要臣生病,臣也不得不生病。

贺逢圣,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波动,很自然的就接了旨。

接了旨的当天,贺逢圣将手头上的公务移交给了右次辅周延儒,然后回了家,让家里的亲人和仆人收拾行囊,第三天就带着家眷回了老家。

当然了,贺逢圣是内阁首辅,那该有的待遇还是有的,一路上兵部安排了士兵护送,沿途的驿站也是按该有的标准接待,也不收费。

等贺逢圣回到家乡,家乡的士绅是摆开了队伍,热烈迎接。

迎接的这些人,有因为贺逢圣为士绅仗义执言被罢官,心有感动来的。

但更多的还是想溜须拍马,因为贺逢圣虽然是得罪了皇帝,但毕竟是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朝堂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过他的恩惠。

再加上他这边是因为为士绅仗义执言才被罢官的,在士绅中也有声望。

贺逢圣从指头缝里稍微漏出来点好处,那就够他们的了。

因此,贺逢圣虽然是奉旨生病,回乡休养,但从迎接的阵势上来看,倒更像是荣归故里。

贺逢圣呢,则将皇帝赏赐的金银,全部惠及乡里,修桥铺路,建设学堂,救助孤寡,当地人无不称赞。

贺逢圣奉旨生病,回乡休养之后,朱由检又下了一道旨意。

如今大明境内的藩王,已经全部移藩了,那么,各地的官府,全部移入各地的藩王府中。

比如,甘肃巡抚衙门,搬到肃王府。

陕西巡抚衙门,搬到秦王府。

山西巡抚衙门,搬到晋王府。

四川巡抚衙门,搬到蜀王府。

河南巡抚衙门,搬到周王府。

其余的亲王府、郡王府也是如此。

待各地官府衙门搬迁后,原官府衙门,全部改为学堂,以供百姓读书。

对于科举,朱由检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在考试题目中,除了传统儒家经典外,还适当的加了一些较为实用的题目。

在各地的学堂中,也有此类内容的教育。

不过,朱由检并不是一下子就改变的,而是一点一点的掺沙子,先是在题目中增加那么一两道,而后再慢慢的增大比例。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掺沙子,在科举试题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但大头还是儒家经典。

由于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虽然也曾引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在朱由检府坚持下,终究还是得以实行。

当然了,殿试,考的还是策论。

科举到最后,选的就是官,策论是免不了。

都说明朝的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实也不尽然。

明朝的思想家,可谓是人才辈出,最典型的就是王阳明,那是圣人。

还有着名的“不粘锅”赵贞吉,那也是心学大家。

八股,八股,八股只是一种格式。

还有考试用的四书五经,四书章句集注,那就是类似于教辅资料一样的东西。

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可是这种东西不是数学题,一就一,二就是二,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有的理解,我有我的体会,可评判总得有一个标准吧。那就干脆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来,朱熹是怎么说的,那咱们就怎么来。

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这种书籍,很普遍,哪都有卖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买,也是能买得到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

前面那些都是洒洒水,科举考试最考验人的,是殿试。

因为殿试出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当下的时政。没有点真本事,还真不好糊弄。

科举,是天下人改变命运的阶梯,向来是备受关注,这一次朱由检将原来的官府衙门改为学堂,在朝堂上通过的很快。

喜欢在下崇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在下崇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幻兽飞雪传轻熟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回到2002当医生全球战国刀与剑的征程伊庇鲁斯的鹰旗西域情怀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我的高中生活日常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霸道凌少的小妻子
经典收藏最强战兵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绛色大宋惑世歹妃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靑海传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我给崇祯当老师三国第一奸贼男配个个是戏精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我在大唐搞农庄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金牌帝婿三国群雄乱舞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
最近更新北宋第一狠人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道藏辑要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笔架叉将军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玉符传奇寒门状元路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清宫秘史十二章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浴血山河衣冠谋冢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在下崇祯 星辰晚 - 在下崇祯txt下载 -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 在下崇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