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首页 >> 大明铁骨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寒门首辅飘飞的残叶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系统再拉也得用着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我家房间通三国,开局和小乔同居半个医士成皇帝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 大明铁骨全文阅读 - 大明铁骨txt下载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9章 何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修以贤祠,以彰其功。

不得不承认,方以智的建议,倒是让朱明忠颇为心动,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祭奠另一个时空的爷爷?

可是这个念头,朱明忠只是略微心动,便摇头说道。

“此议不好,非忠烈不配祠,从朕为始,大明只有战死的官兵和因公殉难的官员可进忠烈祠外,寻常人无论是富是贵,皆不能配祠。这个恶习不能由朕开,至于恩师,朕自会于宫中设恩师灵位,加以祭奠。”

不配祠,是因为在古代的中国动辄便为文臣武将配祠修庙。如此,也就让人少了几分敬畏,也让忠烈祠、昭忠祠显得不那么庄严。为此朱明忠才会早在几年前,就下旨禁祠。从而突显出官方修建的忠烈祠以及昭忠祠的地位。

陛下的回答,让方以智连忙接连请罪,随后他看着手中的药瓶,心底却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看来是不可能说服陛下了。

“爱卿,此次回中都,可是有事?如果有需要朕这边为你撑腰的,爱卿尽管直言,毕竟,东北不同于内地。”

看着欲言又止的方以智,朱明忠说道,

“爱卿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尽管直言,朕自会为你作主的。”

朱明忠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方以智这几年在内地可是没少上报纸,而上报纸的原因就是——太过苛暴。

当真是文明太久了,忘记什么是野蛮了。

他们难道忘记当年满清入关时,是何等的残暴吗?即便是他在东北苛暴一点,又有何妨?

“陛下,臣正想要向陛下禀报一件事。”

挺直腰板,方以智望了陛下一眼,看到陛下正在看着他,便把头微微一垂,然后说道。

“陛下,臣听说,陛下准各诸侯国往河南等难民营中招人,并许其于全国招揽才俊、百姓?”

朱明忠点点头,然后说道。

“现在各宗室已经开始就国,安南那边的公国都是熟地,宗室只需领兵镇抚既可,当然,也需要移民,但更重要的令当地百姓归化华夏。可是桂藩等王国却不同,他们要去的地方尽是生番蛮夷,不仅需要府卫镇抚,还需要百姓耕种,所朕才会许他们于各地招揽英贤百姓。”

为何不准许的,毕竟,本身那些诸侯国的设立,就是为了分流,为了把国内的剩余人口分流出去,尽管现在国内的人口并不多。

“那么东北怎么办?”

方以智直接反问道。

“如果所有的移民都去了南洋,那么东北怎么办?陛下,难道东北就不要了?”

天天盼望着内地的移民,对于身为东北总督的方以智来说,他更在乎的是东北,甚至这两年,他已经试探了内阁大臣们的想法,他们同样也是倾向于东北的,毕竟东北是内地,而诸侯国……只是诸侯。

打断方以智的话,朱明忠说道。

“现在东北的人口已经突破两百二十万了。”

四年!

东北的人口增加了几倍,这是因为安置在东北的退役军人和俘虏,都会把他们的家人带到东北,再加上大量的流放犯,直接导致东北人口大量激增,尽管以东北地区而言,相比于内地人口仍然稀少,但是就未来的发展来说,几年之后,东北的人口就会突破四百万。

人口之所以如此激增,是因为兴乾元年之后,天下的的承平,使得大明上下出现了“婴儿潮”,而在东北最为明显,因为无论是退役军人或是俘虏都是正值壮年,在多打三斗粮也想娶个小媳妇的心态下,他们纳旗女、朝女为妾更是屡见不鲜,在报纸上,朱明忠甚至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东北的一个在乡军人,一下子从蒙地买了六个旗女,当年就为他生了六个子女。

显然,对于那些拥有数百亩田产的勋士阶层来说,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在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下,在未来的十几年间,他们会大量的生育下一代,几十年后,东北的人口,甚至可能突破千万,到那时,东北就会成为与内地完全没有丝毫分别地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朝鲜也会被吸纳进来。

“我记得,今年上半年,东北的新增户籍是……”

“大约27.5万人,其中21万是新生儿,6.5万是各地移民以及流放犯。”

作为东北总督的方以智,对这些数字记得自然非常清楚,他只得顺着陛下的话回答。

“那么今年破50万应该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今年人口肯定能突破250万,那么明年呢?300万,后年350万……”

其实,朱明忠的头脑很清醒,他知道东北的问题,当然更清楚,东北的将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东北会新增加几百万人。”

对于东北的情况,朱明忠早已全部记在了他的心中。

“可以说,通过三十五万退役官兵和战俘移民,已经让东北的人口发展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之中,这三十五万人,一年就可以繁衍五十万下一代,十八年后,他们长大之后,每年就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出生,最多五十年,东北的人口就会突破两千万,现在在移民的问题上东北已经和四年前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方以智听后没有做声,而是在心里在盘算着陛下的这番话:他确实忽视了这一点,只看到眼下的数字,而没有看到将来下一代的自然繁衍。正像陛下说的那样,这几年新生的一百多万儿童,在十八年后,就会在东北繁衍下一代,几十年后,东北的人口确实会突破数千万!

沉吟半晌后,想到另一个问题,方以智决定先听听陛下的意见。

“陛下,在东北,现在还有一问题就是,朝鲜移民大量涌入,毕竟朝鲜地窄而民贫,自当年陛下北伐大量使用朝鲜民夫之后,战后朝鲜民夫纷纷卖身于东北定居勋士之家为奴,无不是携基妻儿子女投奔主家,这几年又有大量朝鲜百姓越江投奔亲友,现在于东北的朝鲜人,几乎不下五十万,臣担心,他们将来会成为我大明的隐患……”

曾经在后世目睹过欧洲的“子宫征服”所带来的乱相的朱明忠,对于方以智的这个想法并不感到奇怪,甚至可以说,颇为佩服,毕竟,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欧洲人……不等到吃不到猪肉的时候,都意识到不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都会选择无视这个问题。

只不过关于朝鲜人的这件事,朱明忠早有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心中对此也是早有打算了,于是便直接问道。

“方爱卿,你告诉过,那些朝鲜移民进入东北后,都干什么?”

方以知连忙回答道。

“回禀陛下,都是寄居于主家为家奴,因为我大明已经取消人头税,所以,倒也没有寄奴免税之说,而且家奴也需要服徭役,主家皆不敢藏私,毕竟一经发现,是要剥夺他们的产业的,他们自然不会藏奴。”

“哦,原来都是给我们勋士家里当家奴啊。”

朱明忠感叹着,这样的朝鲜人才是好的朝鲜人啊,知道自己的身份。

“确实,这全赖陛下开恩,当年许朝鲜劳夫自卖入勋士家中为奴,若不然,恐怕那些勋士连自己的几百亩地都种不了!”

方以治立即恭维道。

“臣于天下游历,见过太多的人事,也曾遍读史书,但是像东北这样不过区区数年,便从一片荒凉,变成今天这般富庶的,可谓是仅此一例,尤其那些勋士之家,家往往有数百亩良田,又有家奴两三人,良田一半种粮,一半放羊、养牛,那些朝鲜家奴,男子为其下田种粮,女子伺候主人,孩子为其放羊,如此才有今天薄弱的富庶,这一切,可全都是当年陛下所赐。”

“这话倒也不虚!”

朱明忠颇为受用的说道。

如果说,全天下,那里的人最感激他,恐怕就是天下的勋士了,尤其是东北,那些个地主,一个个小日子过去那是一个滋润。而之所以能如此,都是因为他赐予的。

“过去军中退役,往往愿意回关内,但是现在,他们却愿意去东北,知道为什么吗?”

“白天骑马打猎,晚上朝鲜婢侍寝。”

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后反问道。

“这样的日子,谁不愿意过?”

别说这样的日子对于普通的官兵充满了吸引力,就是对于许多官员,也是充满了诱惑,不少人之所以愿意到东北任官,是因为到东北任官可以得到“职田”,尽管那块职田要等到将来他们致仕之后才能派上用场,可是千亩良田确实对很多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要关内限田的情况下,那些土地自然是诱惑十足。

不过,职田很快就会被取消,因为东北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偏远之地,需要用职田去诱惑官员主动前往东北任职。

“既然朝鲜美婢尽入我怀,又何虑之有?”

喜欢大明铁骨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铁骨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综影视:穿越万界之旅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美漫的侦探事务所我给佛祖当说客斗罗之诸天抽奖系统逆天帝尊短信指导我的高人,竟是我自己!娱乐:进狱顶流,我绝不踩缝纫机逆袭者之水晶皮王游戏制作:一声协议三,全网泪崩化凡为仙浮云列车无上修仙系统穿越沈眉庄,摆脱甄嬛后成为赢家替明万古神皇云绫传地摊捡漏,开局万倍利润玉楼金阙慵归去我有一身被动技
经典收藏最强战兵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带着智能手机穿越回古代当藩王诸葛亮魂穿崇祯臣退了,陛下别哭着来求我卫青传奇人生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苏丹的新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我在大明做海贼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我在大唐搞农庄凤倾妆
最近更新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正德皇帝朱厚照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学名张好古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如何拯救德意志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红颜劫:乱世情殇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 大明铁骨txt下载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 大明铁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