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分神

天火

首页 >> 大佬分神 >> 大佬分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奥术之主骨王的万能杂货店满级大佬真不想被团宠啊让你代管宗门,全成大帝了拽着死亡的线仙声缥缈洪荒:开局获得无量经蜃楼神话天山启无界之墙
大佬分神 天火 - 大佬分神全文阅读 - 大佬分神txt下载 - 大佬分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48章 地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地母娘娘即后土,也称地姥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女娲为凤,玄始天尊,补天造人,确立婚姻。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大约在唐朝(公元618年)以后,民间乃称为后土娘娘。宋代以后,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道观并设后土殿。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隆重祭祀之。她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后土娘娘,又称后土皇地只。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皇天大帝(昊天)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尊称“后土娘娘”。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后土皇地只为道教尊神,四御四皇上帝之一。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尊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宋史·本纪》卷二二)宋代时,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

地母至尊后土皇地只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万物的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

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抵”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

后土在道教信仰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对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当时古人并非是崇拜土地的实体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感到土地广大无边、力无穷、孕育万物、负载万物,是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信仰来由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郊特牲》载:大地承载万物,上天垂示景象,从大地取材,从上天取法,因此尊崇天而亲近地的。所以教化民众善良回报。[12]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因此,后土被奉为社神。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建“后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称为“大地母亲”。

后土娘娘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只”,这位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中国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对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贵的大神。 后土对民间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的神,她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地母娘娘”。

《礼记·郊特牲》对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释,还是比较朴素。也就是说,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了酬劳它负载万物与生养万物的功劳。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只》条说:天地未分,浑然为一体;天地初开,阴阳定位所以清气上升成为阳天,浊气下降成为阴地。为阳天的,五太相互流传,五天定位,上用太阳和月亮,参差玄象。为阴的地方的人,五黄相互乘加,五之气凝结,负载隐居山林房屋。所以说,天阴阳地,天公地母的。”《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庙在汾阳,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诰封“后土皇地只”,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扬州玄庙观,后土词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按:应为徽宗)。”

后土、后土娘娘、皇帝只、地母等,都是代表人们所仰赖以维生的大地之神。宋代封为“后土皇地只”。道教并以玉皇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句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只,合称“四御”。前三者是天帝,后土是地只。“皇天”、“后土”相对为文;而代表皇天的通常称上帝,或称玉皇大帝。代表大地的则为后土。

万物都是由天地所生化,天生而地养,所以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宋张载《西铭》:“乾称父而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文中即说明人秉受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天称父,地称母,因此后土也被称为“地母”。

据文中所说“天公地母”及“土母”二语,可以看出“地母”一词当是由此演变而来。正如“皇天”与“后土”是相对的一般。天公为皇天,所以“地母”即是“后土”。古籍及大陆地区所见,常将大地称之为“后土”,而台湾地区则通称为“地母”。

“后土”虽是大地神之称,但以文献而言,早期史料所见的“后土”大都被当作为“社神”讲。周秦的典籍,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山海经大荒西经》等等所见的“后土”都是指五行神兼社神“后土”,并不是代表整个大地的地母“后土”。

“天”和“地”虽然并称,然而古代显然重视天。而以后土代表大地,并进而和皇天并列并祀的,在历史上应是始于西汉的武帝。武帝于元鼎四年,在汾阴建后土祠,亲至其地祭“后土”,并以祭“后土”来和南郊的祭天相配。其后相沿,帝王常亲至汾阴祀后土。至汉成帝建始元年,为方便祭祀,于是作北郊以祭地(后土),罢除去汾阴祀后土。后来的帝王便以冬至日在南郊祭天,夏至日在北郊祭地(有时将祭地并入郊天中),郊天祀地,遂成为统一帝王所遵行的礼制。汾阴自汉后虽不再成为祀后土的重地,但其间亦偶有帝王亲至汾阴来祀后土地只,如唐玄宗、宋真宗等。

“后土”一词,有代表“社”神及五行神的后土,也有代表整个大地的皇地只后土;两者皆以“后土”为称。这两个系统,其后各有衍变,由司掌一方土地的社神后土而延伸的神只,如太社、王社、国社、侯社、里社、城隍、土公、土母、掌坟地的后土等,皆是司掌一国、一方、一家、一坟土地的土神。而由代表整个大地的皇地只“后土”衍伸或与其意涵相近的,则有幽都后土、地皇女娲、卅六土皇等都是和土地有关的神只。今将其分成社神后土与代表大地的皇地只后土两部分,并论述彼此间的关系如下:

一、 社神后土

1、五帝五神中的后土

“后土”,据《左传》所载,在夏朝以前,曾是五行神,曾是官名之一;同时也是社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故有五行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嗥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左传》所载的“后土”为五行之官。文中的“正”,是“官长”之意,木正是木官,官名叫句芒,依次火官的官名叫祝融,金官官名叫徭收,水官官名叫玄冥,土官官名叫后土。少嗥氏的四个儿子:重、该、修、熙,其中“重”担任木正句芒的官职,“该” 担任金正蓐收的官职,“修”和“熙”担任水正玄冥的官职;五祀中占了三祀。颛顼的儿子名黎,担任火正祝融的官职,共工氏的儿子叫句龙担任土正后土的官职。后土也称为“社”。另外掌播种的田官叫“稷”;合称为社稷五祀。这些曾掌管五行官位的人,他们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都因任职有功,死后配祀于五行神(自然神);而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原是五行神(自然神)之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乘两龙。”文中所说即是自然神的句芒,后来有功的人神配祀自然神,于是形成了重为句芒。该为蓐收等等。到了《吕氏春秋十二纪》更将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五神和太嗥、炎帝、黄帝、少嗥、颛顼等五帝相配,所谓:“其帝太嗥,其神句芒。”五神成为五帝之辅佐者。

《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分别以五帝五神和四季、天干、五音五味、五色等五行生克系统相配系。其中五帝五神的相配为:春季。“其帝太嗥,其神句芒。”夏季,“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季夏,“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秋季,“其帝少嗥,其神蓐收。”冬季,“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春属木,夏属火,季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此为五行帝神之相配情形。而五行中的“后土”,亦即是“社”神,两者同为一神。

2、掌理国家土地的大社、国社、里社等社神及城隍

《左传》说:“后土为社”。作为“社神”的后土,其人格及职司,随所掌土地的大小,而神格有大小之区别:有天子所祀,掌理天下土地的天子之“大社”;有诸侯所祀,掌理诸侯一国之土的“国社”;有掌理乡里的“里社”。里社是一般民家所共同祀拜的。是社神中级别最小的,台湾习惯将里社的神称之为土地公或伯公。

《礼记祭法篇》:“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为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郑玄《礼记祭法篇》注云:“群,众也。大夫以下,谓下至庶人也。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

据上所述,在周世,掌理土地之“社”神,依其职司大小之分,有大社、王社、国社、侯社及里社。其中的里社,据孔颖达疏《礼记郊特牲》所言,周时是百家以上立社,秦汉以后则是二十五家即可立社。

是“社”的所在处,除都城内以外,田中也是立社处。台湾的土地公,除在城市街里有庙宇供奉外,农民也在田里祭拜土地公,应是沿承周时遗风而来。

与里社土地神相近,则为城隍,城隍是城池的守护神;道教将城隍的地位,置于里社土地之上。城隍源于《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腊八,所祀八神中有“水庸”神,六朝时已有祭城隍神之记载,如《北齐书慕容俨传》所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隋书五行志》:“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在民间信仰中,城隍和土地,是阴神,也是兼司冥事的冥神。

3、司掌宅舍的土神(土公、土母)

里神,是司掌一里土地神,在汉代又出现了比社公更小的土地神,其职司仅司掌一家宅舍之土地,称之为土公。汉代民间以为兴功动土,会伤害土神,招来祸灾,所以在建筑房舍及完工时,须先解谢土神。这种信仰,也一直沿承至今日的华人社会。

东汉王充《论衡解除篇》:“世间善治宅舍,凿地掘土;功成作毕,解谢土神,名曰解土。为土偶人,以像鬼形,令巫祝延以解土神。已祭之后,心快意喜。谓鬼神解谢,殃祸除去。”汉代建筑宅舍须解土的观念,不仅盛行与民间,亦深为帝王及大臣所相信。今略举《汉书》及《太平经》中所记,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畏忌土公的情形。

《后汉书卷十五来歙传附来历传》:“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丙吉等以为(王)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

《太平经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今有一家有兴功起土,数家被其疾,或得死亡,或致盗贼县官,或致兵革斗讼,或致蛇蜂虎狼恶禽害人。大起土有大凶恶,小起土有小凶恶。是即地忿忿,使神灵生此灾也。”“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洞泉为得血,破石为破骨。良土深凿之,投瓦石坚木于中为地壮,地内独病之。”

《太平经》说泉、石、是土地的血、骨与肉,当然这是拟人化的联想法,但也为动土何以须“解土”的行为,作了说明。

4、司掌坟土的冥神后土

司掌宅第的“土公”已是土神中的小神,另外在明清时代,更有司掌坟墓土地的“后土”神,台湾地区至今保有其俗,而其来源则可追溯至唐代。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三十八礼九十八卜宅兆》说明了在唐朝时,百姓营建墓地,先在所择定的墓地四周立标柱,摆设酒席祭告后土,请神只保佑,然后再动工。当时祭完后土后即撤席,并没有置立固定神位。唐代不仅卜定墓地,在动土建墓前须祀后土,掩圹时也须祀后土。这项习俗,到了明清时候,发展成为在亡者墓地设立约二尺高的石碑,上书“后土”,加以祭奠,祈请后土神保佑墓中死者亡魂。

这些在清翟灏《通俗篇卷十九神鬼土地》和清姚福均《铸鼎余文》中都有记载。这种习惯,在今日的台湾社会,仍然保留着。死者葬埋入坟后,需在坟前立后土石碑,上写“后土”二字,并准备供品,祭祀后土神,此后土神俗称土地公。焚香禀告后土神,请其守护并庇佑死者亡灵及坟地,称之为祀后土。以后死者家属在每年扫拜墓地时,除祭墓主人外,也同时祭后土。

二、皇地只后土:皇天与后土

司掌一国一方土地的后土神,其名称有太社、王社、国社、侯社、里社以及司掌宅第的土公,司掌坟地的后土等,这些都不能代表全部土地,除做为太社、国社的社神的后土外,其余的神格都不高。其地位最高可与皇天相并的,大抵从汉武帝亲至汾阴祭后土起。历代将此代表大地,可以与“皇天”相配的地神,称为“地只”或“皇地只”或“后土皇地只”。而与此神格相近,或由此所衍生的相关神只,则有地皇女娲、幽都后土及土伯、三十六土皇等。分别论述于下:

1、后土皇地只(地母)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圆钟为宫,黄钟为角,大簇为征,姑洗为羽,雷鼓雷发,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大簇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灵鼓灵发,孤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簇为征,应钟为羽,路鼓路发,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桩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

引文所言的“天神”,指天帝、日、月、星、辰、风、雨、电等神。“地示”包括后土、山、川、湖、海、井、灶等神。“人鬼”则指人死后的魂灵。文中说明了冬至日祭众天神所用的乐舞,以及夏至日祭众地示所用的乐舞。《史记封禅书》沿承其说,而简化为:“《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只,皆用乐舞。”

由字面上看起来,“地”和“天”同被尊重,但其实并不然。在周世天神有五方天帝,至于地示的神格,似乎以后土为最高,然而从《山海经》、《左传》、《周礼》、《礼记》等书看来,后土仅是五行神,或太社、国社等社神而已,其地位远在天帝之下,无法与天帝并列相比,所以周秦的帝王对郊祀天帝的重视,远胜于祀地。《宋史卷一百礼志三北郊》云:淳熙中,朱熹为南北郊之辩曰:“《礼》:‘郊特牲而社稷太牢。’《书》:‘用牲于郊,牛二。’及‘社于新邑’,此明验也。本朝分南北郊,后复合二为一。

《周礼》亦只说祀昊天上帝,不说祀后土,故先儒言无北郊,祭社即是祭地。古者天地未必合祭,日月、山川、百神,亦无一时合祭共享之礼。古之时,礼数简而仪从省,必是天子躬亲行事,岂有祭天却将上下百神重泊累积并作一祭耶?且郊坛阶级两边上下皆是神位,中间恐不可行。或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帝即是天,天即是帝,却分祭何?曰:为坛而祭,故谓之天,祭于屋下而以神只祭之,故谓之地。”

朱熹认为古时没有北郊祭皇地只之礼,以史料来看,确是如此。帝王的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并以“后土”来代表整个大地,以之和天帝并列齐尊,其时间似乎不会早于西汉。《史记封禅书》所见汉武帝以前的历代帝王,都以祭天为重。帝王亲祭后土,应是始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

《史记封禅书》云:其明年(前121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粟。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圆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丘,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

由武帝所说:“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一语,可以看出帝王的祭地,始于汉武帝。而历史上第一座祀地所用的祀坛,即建在汾阴,建立的时间,以及汉武帝的第一次前去祭拜,据刘宋裴骃《集解》所言,则是在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祀后土之礼,后来被改在北郊举行,与南郊祭天相对;而郊天祭地,终成为历代天子相互沿承之礼制。

代表整个大地与皇天相对的“后土”一词,据唐杜佑《通典卷四十五礼五吉四方七》所载,在北齐称“皇地只”,北周称“后土地只”,隋唐称“皇地只”,《宋史卷一百礼志三北郊》亦称为“皇地只”。而《宋史卷一百四礼志七》所载,宋真宗于大中符四年二月乙巳朔,亲至汾阴祀后土,册文中则称之为“后土地只”。至宋微宗,更于政和六年九月朔,册封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

宋世以后,道教经书,如《道法会元》、柳守元《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等,逐渐将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天皇大地、后土皇地只合称为“四御”,位在三清教主之下。

2、幽都后土与土伯

宋玉《楚辞招魂》云:“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些。敦脄血拇,逐人些。三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在些。

《招魂》是战国时屈原的学生宋玉所做,用来招魂他的老师屈原的魂魄,劝其魂魄勿远游,唯有故乡才是安乐之处。文中谈到了幽都土伯,东汉王逸《楚辞招魂》注云: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也。犹狺狺,角利貌也。言地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主触害人也。

按照王逸的注看来,幽都是后土在地下的治所,后土的属臣有土伯。土伯有三眼虎头,厚背血手,身体像牛,两角锐利,扞卫地下幽都的门户。而幽都,应于春秋时人死后入黄泉地下之说有关。《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憎其母助弟为乱,而对母“誓言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在春秋时,以为人死归黄泉地下。而治鬼者,则为天帝,所以《左传》中看到有冤死的,都要诉之于“天”,然后来报仇。

至宋玉《招魂》时,则幽都与上天相对,幽都显然成为地下冥界的所在处,而主司者则为后土。于是后土也逐渐兼有冥神的色彩,但其实泰山管鬼说亦逐渐在形成中,至两汉而泰山神成为中原冥界的主神。由幽都后土,地下冥神发展而来的,则为东汉张角三十六方,至六朝道教而发展成三十六土皇,以与三十六天帝、三十六国相对。

4、三十六土皇与三十六天帝、三十六国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蒿传》说东汉末张角叛乱时置立“三十六方”,方有处所、土地的意思,各方置立将军,所以“方犹将军号也”。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载寇谦之引其师李谱文所说,二仪间有三十六天、三十六土。三十六天、三十六土,究其源,应是由周朝天有九天、地有九州说演变成“九玄三十六天帝”,“九地(九垒)三十六土皇”、“六方六品三十六国。”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卷下,将大地分为九垒,每一垒有正音、行音、游音、梵音四土皇,共有三十六土皇。第一垒名“色润地”;第二垒名“刚色地”;第三垒名“石脂色泽地”;第四垒名“润泽地”;第五垒名“金粟泽地”;第六垒名“金刚铁泽地”;七垒名“水制泽地”;第八垒名“大风泽地”;第九垒名“洞渊无色刚维地”。

以上九垒分别隶属于郁单、禅善、须延、寂然、不骄乐、化应声、梵宝天、梵摩夷、泼梨答等九天。九垒三十六土皇,其地位在九天三十六天帝之下。《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卷下云:“三十六土皇,上应三十六天帝,中应三十六国。如是土皇皆位齐玉皇之号,但气分各治,上下之别名耳。土皇三十六年,转号升上清之宫,袭三十六天之王。”

由经文所述,可见由九天,演化为九玄三十六天;而于九天相应的九州,则演化为三十六国;在地下的九泉,则演化为三十六土皇。天上、地面、地下三者相应。列据经文所载,三十六土皇,可以转升入上清之宫,袭三十六天王,可见土皇的地位崇高。有关三十六天帝与三十六土皇的详细论说,请见笔者《汉魏六朝佛道两教之天堂与地狱说》一书下编第六章。

以上是代表大地的神只,计有后土皇地只、地皇女娲、幽都后土与土伯、三十六土皇等,虽同属大地神,而所辖之处,则有地上与地下之别;其中幽都土伯与三十六土皇则兼有冥神性格。九垒土皇所辖地狱为九幽十八狱。

与后土及地神相关的经典,道藏所见者大都以谢土安宅为主。距今较近的,则为《藏外道书》第四十册八三四至八五四页收录了清陈仲远校辑的《广成仪制祀地正朝全集》、《广成仪制阳醮五方明灯全集》《广成仪制阳醮谢土安镇九宫全集》等三书,是以祭祷九垒土皇及五方土府等神为主的经典。道藏中有关土地的经典,大都偏向在谢土安宅与地狱救赎。较能看出大地之母的色彩,且与安宅谢土及地狱救赎相关的经典,则大约有以下数本。

1、《玉匣记》所见《六十年地母经》

《玉匣记》一书,相传是晋世许旌阳(许逊)真君所传;书中有择日吉凶、诸神圣诞、行事宜忌,有符、咒、趋吉避凶之法,以及由事物来占卜吉凶之法等等。其书编成的年代似应在明代。此书今坊间所见的版本甚多,台湾《玉匣记》刊本大都附有《六十年地母经占分野所属年岁丰歉歌》,经中分六十甲子,依次由雨旱等情形来占断该年农作物收成的好坏。

2、《地母经》:《地母真经》、《地母妙经》合刊

《地母真经》、《地母妙经》二者合称为《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真经》,简称《地母经》。一九八一年酉年刊印罗浮山朝元洞藏板,经前有文字云:“光绪九年正月初九日。陕西汉中府城固县地母庙。飞鸾传经。”据此,知此经是清光绪年间陕西地母庙扶鸾降真之作。此经经文前有<香赞>、<地母宝诰>等开经偈赞,接着为《地母真经》,其后接着为《地母妙经》,末尾题为“《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真经卷》终。”是合二经以成一经者。经文以教人尽孝,及感谢地母造物养物之恩为主。

3、《地母普化真经》

《地母普化真经》文末云:“普化真经:“虚空地母大慈尊降。圣示:今夜起,吾将驾着作真经。《地母普化真经》。”可见是扶鸾降真之作,唯文中未载明是何年何夜,降写该经,因而撰作年代难明,其撰作年代似应在前述《地母经》之后。经文以地母自述的形式写成,首述天地形成,万物始生,接着坤母劝人修真返本,重五伦尽忠孝。勤航阴骘,修炼性命。

以上《玉匣记》(六十年地母经占分野所属年岁丰歉歌)、《地母真经》、《地母妙经》、《地母普化真经》等,都是台湾地区目前所见与地母相关的的经典。

四、 台湾地区的地母信仰

后土神,在台湾普遍被称为“地母”而不被称为后土,通常的称呼有“地母至尊”、“虚空地母”等。相反的,在台湾的“后土”,常是指坟前守坟的“土地公”。二者神格相差甚远,性别亦异,一为男神(后土),一为女神(地母)。

“地母”一词的流行,可能和《三教流源搜神大全》称后土皇地只为“土母”及“天公地母”之称有关。但更直接的关系,则可能是和台湾民间卜吉择日所用的《玉匣记》以及《地母经》的流行有关。《玉匣记》中有<地母歌>是依六十甲子,以歌谣方式预示该年田地丰歉及吉凶情形。除《玉匣记》外,《地母经》是流行较广的经书。台湾地母神的尊称为“虚空地母无量慈尊”,此称即出于“地母经”。台湾地母的造型,通常为中年女性,扎髻,余发披散,手持拂尘之形,有的地母神前曾塑有圆形地球,来显现她是大地之母。台湾地母的造型,和大陆万荣古汾阴后土娘娘的造型,不论在服装或脸形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在台湾,地母的信仰虽不若关帝与妈祖的兴盛,但以地母为主神,专祀地母者,在全省也偶可看到,如台北芦州护天宫地母庙、台北新店碧潭旁草茅地母庙等等;其中埔里地母庙和古坑地母庙,且成为游客所常到的旅游景点。以上是以地母为主神者,其他各宫庙虽非以地母为主神,也常把地母摆在陪祀诸神中,这种宫庙则到处可见。

在台湾地母信仰的信众中,当以宏基集团施振荣家族的虔诚信仰地母,最为人所乐道,且引为美谈。

《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与地,取法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祭祀后土和皇天,原出自人类对所在处天地的崇敬心里。后土与皇天相对为称,天和地,应是属于并列的大神,但以文献看,周秦之世都是重郊天而忽略了祭地。周世后土是社神,“社”是司掌某一方或某一块土地的土地神。

周时天子分封诸侯,从“社”中依方位取一块土给予诸侯,象征分封土地;诸侯将天子所予之土,拿回自己之国,和己国之土相合,组成诸侯之“社”。“社”有大小,有诸侯所祀之国社,亦有乡人所祀之里社。由此所衍生的神,有掌管一国土地,一方土地,甚至一乡一里之土地的土神,都被称为社。做为社神的后土,其地位远不能与皇天相比。后土的被视为大地之神,且由帝王亲祀,则始自西汉武帝的汾阴祀后土。自次后,“后土”一词,也代表了大地之神德皇地只。

因而“地神”的观念,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以史料看,大抵分裂为两大系列:其一为司掌国土、乡土,代表部分土地的“社”神;其二为代表整个大地与皇天相对的“地只”;这两者皆称为“后土”。做为司掌国土乡土的社神,其名称有“后土”、“社”、“土公”、“土神”。做为代表大地的地只,其名称有土皇、后土、地皇、女娲、后土皇地只、地母等。掌国土、乡里的土地神,其神格显然远较代表大地与皇天相对的地只小;两者的衍变也各有差别,但其中“后土”一词,却为两者所共用,既可用来代表掌理国土乡土的土地神,亦可用来做为代称大地的地只。本文中为示区分,而将二者称之为“社神后土”与“皇地只后土”。

至于由“后土”而来的诸神,其各自的性别究为男或女?则以文献言,周世的后土,应是南神。在五行生克的的相配中,后土属中央黄色;以五方配五帝五神时,则中央帝为黄帝,神为后土。先秦时后土是句龙,为共工氏的儿子。而土公、土皇、土伯等等,都是男性神,甚至《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只》所见到的后土造型,也是男性神。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汾阴后土祀,自汉武帝后废而不行。玄宗开元十年,将自东都北巡,幸太原,便还京,乃下制曰:“王者承事天地以为主,郊享泰尊以通神。尽燔柴泰坛,定天位也。瘗埋泰折,就阴位也。将以昭报灵只,克崇严配。……行幸至汾阴,宜以来年二月十六日祠后土,所司准式。”先是脽上有后土祠,当为妇人塑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塑像,就祠中配焉。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别室,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焉。又与祠堂院外设坛,如皇地只之制。

据上引所言,汾阴后土祠,在唐明皇时所祀的后土皇地祗,已作为妇女之型。自此以后,地母后土大抵都作妇女造型。

《说郛》卷七十五宋俞琰《席上腐谈》说:《书》云:“皇天后土。”皇者,大也;后即厚也。古字“后”、“厚”通用也。扬州后土夫人祠,塑后土为夫人像,谬矣。……古者天子称元后,诸侯则为群后,若以后土为妇人,则后夔后稷亦可为妇人乎?

古时王者称“后”,如“夏后”,即是夏王或夏帝之意。“后土”一词,未必如俞琰所说是作“厚土”解。后土与皇天相对,大有“天”为“皇”,“地”为“后(王、帝)”之意。天皇而地后,“后”与“皇”同指帝王,而“后”较“皇”略低一级,二者皆是统治者之称号。皇天后土,犹言天皇地帝。“后”既是统治者之称,所以后土不应固定为女性神。后土地神出现女性神,可能和天父地母、天阳地阴之说有关,乾为天,坤为地,天健而地顺,自然而产生大地之神为女性神的联想。再者史上以女娲为地皇,于是更易联想到后土皇地只应为女性。今日大陆及台湾所见的“后土”,都被称为“后土娘娘”、“地母娘娘”或“地母至尊”;既是娘娘或母,则非女性莫属了。

四御四皇上帝总诰

志心皈命礼。渺渺紫金阙,巍巍碧玉宫。掌紫微七政之权,作皇朝一脉之主。三华毓秀,五纬霓旌。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大柄。大罗天上,金阙宫中,四御四皇上帝,金容玉相天尊。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宝诰

志心皈命礼。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执阴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 ,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成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

喜欢大佬分神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佬分神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雏侠带着萌宝去结婚相府毒千金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直播:开局喂狗,你来道德绑架?蛇蛊死亡十万次,我直接买通时空长河穿越七零首长大人娇宠小娇妻在fate写日记,两仪式娇羞了终极天门我有一个异世界我在农村屠过神攻妻不备,王妃乖乖就擒(修真)上仙都市医仙魂穿大汉之未央宫赋幻境之秘境之旅开局我怒休渣男葬天神帝快穿好孕美人给大佬生继承人
经典收藏又要跑路了只待卿归来穿越之苟成首富全球魔王,开局选择不死龙王反派大佬白天碰瓷我,晚上求抱抱九千岁的掌中娇宠无界之墙浮生鬼道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在霍格沃茨颠覆世界后被赫敏噶了海贼王之血色大剑豪次元工作室蜃楼神话战锤:以帝皇之名重生之地府判官暴君的团宠闺女又戏精了恒界修炼废材,老婆都是极品仙子骨王的万能杂货店一朝成魔:冥皇的傲娇宝
最近更新修仙之最强空间御兽,独狼御兽师创始尊记八星天之怒混沌风云武极魔神复苏之日:我大唐首富,儿女全是炮灰反派?朕,玉皇大帝,昏庸就变强一个职业多个天赋,我成武圣了修真大佬重生科幻世界的另类之旅穿越混沌鼎符阵小道撼动洪荒无敌的我,在异界做街溜子三灵破万界签到:获得九劫绝世散仙护道不问天许人极世界我一人打穿世界谁奈我何?一剑斩鸿钧,原来我是神话天仙大师兄,我们下次抢哪个宗门?
大佬分神 天火 - 大佬分神txt下载 - 大佬分神最新章节 - 大佬分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