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物资分类管理!粮食弓箭分开存
城西了望塔的余烟还在夜色中飘散,柴荣带着士兵检查完最后一座岗哨,确认其余塔台完好无损,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可刚回到城门口,就看到张管家急得团团转,见到他就迎上来:“公子,可算找到你了!兵器库和粮仓乱成一团,士兵和百姓都抢着拿东西,再不管管,物资都要被糟蹋了!”
柴荣心里一紧,物资是守城的根本,要是乱了套,不等禁军攻城,邺都自己就先乱了。他跟着张管家快步走向府衙西侧的物资区——只见兵器库里,士兵们抱着弓箭、长枪四处乱撞,有的还为了一把好刀争执不休;粮仓外,百姓们围着粮袋拥挤推搡,不少粮食洒在地上,被踩得稀烂。
“都住手!”柴荣大喝一声,声音里的威严让混乱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他走上一个粮囤,目光扫过众人:“现在是守城的关键时刻,物资要是乱了,咱们谁都活不了!从现在起,所有物资按‘使用优先级’分类管理,谁也不能再乱抢!”
说着,他招手让张管家拿来笔墨和布帛,当场画起“物资分类图”:“第一类,守城器械!弓箭、长枪、滚木、热油,这些放在离城墙最近的‘器械库’,由赵匡胤的士兵看管,按需领取,登记在册;第二类,粮食!大米、小米、干粮,这些放在‘主粮仓’,由府衙的人负责,每天按人头定量发放,不许私藏;第三类,药品、绷带、农具,这些放在‘备用库’,派专人看守,留给伤员和负责修补城墙的百姓用!”
他指着布帛上三个清晰的区域,语气坚定:“每个库都要设‘管理员’,士兵领兵器要找赵匡胤签字,百姓领粮食要找张管家登记,谁要是敢私拿、争抢,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一律按军法处置!”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这么麻烦,要是禁军来了,咱们还没拿到兵器怎么办?”
柴荣早就想到这点,立刻回道:“我已经让工匠在城墙边搭了‘临时器械点’,每个点放两百支箭、五十把长枪,守城士兵随时能拿,不用再跑回器械库!粮食也一样,炊事队会把做好的干粮送到城楼上,保证大家不用饿肚子打仗!”
这番话既解决了“取用麻烦”的顾虑,又明确了管理规则,众人顿时没了异议。赵匡胤和张管家立刻按“分类图”安排人手,士兵们有序地将兵器搬到器械库,百姓们则帮着把粮食归拢到主粮仓,洒在地上的粮食也被小心扫起来,重新装袋。
柴荣穿梭在各个物资库之间,检查管理情况。在器械库,他看到士兵们正按“弓箭、长枪、刀剑”分类摆放,每类物资前都挂着木牌,写着“数量”和“领取记录”,心里很是满意:“这样就对了,不管是谁来领,一看木牌就清楚,不会乱。”
走到主粮仓时,却发现一个老妇人蹲在角落哭,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空粮袋。柴荣走过去,轻声问:“老人家,怎么了?是不是没领到粮食?”
老妇人抬起头,满脸泪痕:“公子,我家老头子在城楼上守城,我想多领点粮食给他送去,可管理员说只能按人头领,我……”
柴荣心里一软,转头对粮仓管理员说:“守城士兵辛苦,他们的家属可以多领三成粮食,记在‘特殊需求’里,单独登记。”他又对老妇人说:“老人家,以后你直接说给守城的家人送粮,就能多领,不用哭了。”
老妇人连忙道谢,擦干眼泪去领粮。柴荣看着她的背影,对张管家说:“管理要严,但也要有人情味。守城不仅要靠物资,更要靠人心。”
张管家点点头,立刻让人在粮仓规则里加上“守城士兵家属可多领三成粮食”的条款。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铃铛声——是了望塔的预警信号!柴荣心里一沉,快步登上城楼,朝着铃铛声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夜空里,一缕狼烟缓缓升起。
“是苏逢吉的禁军来了!”赵匡胤也跑了上来,脸色凝重,“狼烟是从东北方向来的,距离咱们大概还有五十里,按他们的速度,一个时辰后就能到城下!”
柴荣看着狼烟,心里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备用库里的药品还没整理完,城墙上的热油也只准备了一半。他立刻下令:“赵匡胤,你带士兵去器械库,把临时器械点的兵器补齐;张管家,你让人加快速度,把备用库的药品送到城楼上的医疗点,再让炊事队多烧些热油;百姓们,能上城楼的帮忙搬石头、滚木,不能上的就去粮仓帮忙分装干粮!”
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城楼上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扛着兵器跑向临时器械点,百姓们搬着石头往城楼上运,热油的滋滋声、兵器的碰撞声、人们的呼喊声混在一起,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邺都。
柴荣站在城楼上,望着越来越近的狼烟,心里却涌起一股不安。苏逢吉的禁军来得比预想中快,他们的物资虽然分类管理了,却还没完全准备好。而且,之前烧了了望塔的奸细还没找到,说不定会在禁军攻城时趁机作乱。
他握紧腰间的匕首,看着城楼下忙碌的人群,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守住邺都,绝不能让苏逢吉的阴谋得逞!可他不知道,这场守城战,将会比他想象中难得多。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