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像是被一柄重锤反复敲打后脑勺,又沉又闷。
高德呻吟一声,费力地掀开沉重的眼皮。
入眼不是自家熟悉的天花板,而是一片陌生的米白色,带着网格状的纹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是消毒水还是新地毯的味道。
他撑着身子坐起来,环顾四周。这是一间不算太大的卧室,陈设简单,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墙壁光秃秃的。书桌上堆着几本厚厚的、印着英文封皮的书籍,还有一台看起来颇为笨重的笔记本电脑。窗外,阳光正好,洒在修剪整齐的草坪上,几栋红顶黄墙的建筑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间,风格迥异于他记忆中的任何地方。
这是哪儿?
他晃晃脑袋,试图驱散那股晕眩和胀痛,更多的碎片记忆却如同潮水般涌入。
高德,十九岁,中国国籍,斯坦福大学……大一新生?斯坦福?!
他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这双手,骨节粗大,手掌宽厚,手背上青筋微微凸起,充满了力量感。这绝不是他那双敲了十几年键盘、略显文弱的手。
他几乎是踉跄着翻身下床,脚步虚浮地冲到墙边那面等身镜前。
镜子里,映出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身高臂长,肩膀宽阔,肌肉线条流畅而结实,覆盖在一副极具爆发力的骨架上。一张年轻的脸庞,眉毛浓黑,眼神此刻虽然带着浓浓的迷茫,但底子里的锐气却遮掩不住。短短的头发茬子,透着股精干。
他下意识地抬手比划了一下,镜中人也做着同样的动作。这身体……太陌生了,又似乎……本该如此。
脑子里嗡嗡作响,两种记忆正在疯狂地打架、融合。一个是属于他,那个生活在2024年,为房贷和KpI奔波的普通社畜;另一个,则属于这个同样叫高德的十九岁少年,一个来自中国的篮球特长生,凭借出色的天赋和高中场均18.5分、6.6篮板、3.8助攻、1.8抢断、1.2盖帽的全面数据,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现在是校队“红衣主教”的一员,司职小前锋,偶尔客串得分后卫。
身高201cm,臂展212cm,原地弹跳76cm,助跑弹跳95cm……
这些数据如同本能般浮现。
斯坦福……2003年?10月?
他使劲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痛感传来,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梦。
真的不是梦。
穿越了?重生?还是什么该死的平行宇宙?
巨大的荒谬感和恐慌瞬间攫住了他。他张了张嘴,想喊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发紧。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憋在胸口,却找不到出口。
因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砸了下来——他,高德,一个2024年的标准社畜,英语水平早就还给了老师,除了“hello”、“thank you”、“Yes”、“No”这类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词汇,以及一些散装的、带着浓郁工地风味的“F**k”、“Sh*t”之外,几乎就是个哑巴加聋子!
在这个2003年的斯坦福大学,在这个即将开始的NcAA生涯里,他该怎么活下去?怎么打球?难道要靠肢体语言和世界人民交流篮球心得吗?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伴随着一个还算友善的男声:“Gao? You awake? team meeting in half an hour!”(高?醒了吗?半小时后球队开会!)
高德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声音干涩:“Uh… Yeah! thank you!”
门外脚步声远去。
他靠在冰凉的墙壁上,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气。完了,这下真芭比q了。
---
斯坦福大学,篮球训练馆。
木质地板被擦得锃亮,反射着顶棚明亮的灯光。空气中混合着汗味、橡胶味和淡淡的松香味。球鞋摩擦地面发出尖锐的“吱嘎”声,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以及球员们偶尔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训练馆独有的背景音。
高德穿着红色的训练服,有些拘谨地站在场边。他的身体记忆似乎在自动运转,热身、拉伸、简单的运球,动作流畅自然,甚至能感受到肌肉纤维里蕴含的、远超前世的那种澎湃活力。但灵魂深处,那个来自未来的意识却在瑟瑟发抖,像个误入巨人国度的侏儒。
周围的队友们大多人高马大,白人居多,也有黑人,像他这样的东方面孔极其稀少。他们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语速飞快,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战术缩写,高德听得云里雾里,只能努力维持着面无表情,假装自己在认真思考人生,或者……在听。
唯一让他感觉稍微熟悉点的,是那个留着地垄沟发型,身形精瘦,手臂奇长的家伙——约什·柴德里斯 (Josh childress)。这位是他名义上的队友,也是未来会在NbA闯出名堂的球员。在原身的记忆里,柴德里斯是球队目前的头号得分手,天赋异禀。
分组对抗训练开始。
高德被分到了替补一方,对位的主力球员正好是柴德里斯。
起初,高德还有些放不开,跑位依靠身体本能,防守端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那夸张的臂展和弹跳)也能干扰一下,但进攻端几乎隐形,拿到球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传出去,生怕处理失误。沟通更是灾难,队友给他挡拆,他憋了半天只冒出个“Go!”,队友空切跑出位置,他手势比划了半天,球却传晚了。
柴德里斯显然没把他这个有些“古怪”的新生放在眼里,几次面对他的防守,都是干脆利落地干拔跳投。动作很标准,速率也快,但高德凭借着超长的臂展和还不错的预判,还是成功干扰到了几次。
然而,看着柴德里斯又一次用几乎一模一样的姿势,在自己指尖前将球投出,并且再次命中后,高德心里那股来自2024年的、看过无数篮球分析视频和数据的“优越感”或者说“知识癖”有点按捺不住了。
他脑海里闪过那些后世被反复分析的投篮细节——出手角度、辅助手位置、全身力量的传导……
当柴德里斯又一次在他面前命中一球,略带得意地看了他一眼,准备回防时,高德几乎是脱口而出。
声音不大,带着点不确定,但在这短暂的攻防转换间隙,却清晰地传到了附近几个球员的耳中。
他说的是中文。
“哥们,你那投篮……手肘有点外翻,起跳发力也不完全,不对啊。”
寂静。
柴德里斯脚步一顿,扭过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错愕和一丝被冒犯的愠怒。他显然没听懂高德在说什么,但那语气和“不对”这个词的发音,他还是能捕捉到的。
“what did you say?”(你说什么?)柴德里斯皱着眉头,走了过来,他比高德略矮一点,但气势很足。
旁边的几个队友也停下了动作,好奇地望过来。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高德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糟了,怎么说中文了!他张了张嘴,想用英语解释,但词汇量贫瘠得可怜,憋了半天,脸都有些涨红,才磕磕绊绊地挤出几个词:“Your… shoot… form… not good.”(你的……投篮……姿势……不好。)
这话一出,不只是柴德里斯,连旁边看热闹的队友们都愣住了,随即有人发出了低低的嗤笑声。
柴德里斯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一个英语都说不利索、训练赛几乎隐形的新生,居然敢质疑他的投篮?他可是球队王牌!
“Not good?”(不好?)柴德里斯气极反笑,指了指高德,又指了指脚下的三分线,语气带着十足的挑衅,“You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Show me.”(你觉得你行?那你来示范一下?)
他把手里的篮球,带着点力道,扔向了高德。
高德下意识地接住球,那颗熟悉的、带着颗粒触感的皮革球体入手,一种奇异的、血脉相连的感觉从指尖蔓延开来。身体的记忆在苏醒,肌肉在微微颤动。
他抬头,看了看面带讥讽的柴德里斯,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或好奇、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妈的,骑虎难下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解释不通,那就只能用行动了。
他没有走向柴德里斯所指的三分线,而是拍了两下球,感受着节奏,然后……向后又退了两大步。
一直退到了中圈弧顶和三分线之间,距离篮筐足有NbA三分线的距离,甚至更远!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是一愣。他想干什么?在那个位置投篮?疯了吧!
2003年,NbA都还没完全进入小球时代,库里的神话更是遥远未来。在这种训练场合,超远三分更像是胡闹和认怂。
柴德里斯脸上的讥诮更浓了。
高德却仿佛进入了某种状态。他不再去看那些目光,不再去听那些细微的议论声。他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木质地板,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屈膝,沉腰,合球,起跳。
动作谈不上多么教科书般的标准,甚至带着点这个时代看来有些“非常规”的急促。但他跳得很高,那股强大的核心力量和弹跳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身体达到最高点的瞬间,他手腕柔和地拨动,手指优雅地将球推出。
篮球带着高速的后旋转,划出一道比寻常投篮更高、却异常平滑的弧线,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朝着遥远的篮筐飞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放缓。
训练馆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那颗橘红色的篮球,在空中飞行。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它。
“唰!”
一声清脆至极、空心入网的声音,在寂静的场馆里炸响!
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连篮网都只是轻轻飘动了一下,仿佛只是被微风拂过。
球,进了。
高德还保持着投篮后的跟随动作,手臂高高举起,手指指向篮筐方向。
整个球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柴德里斯张着嘴,脸上的表情凝固在惊愕与难以置信之中。他看了看还在地上轻轻弹动的篮球,又看了看站在远处、保持着投篮姿势的高德,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国队友。
周围的队友们,无论是主力还是替补,也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有人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这……这他妈是蒙的吧?一定是蒙的!
然而,高德那淡定(其实是有点懵)收回手的姿态,却让这个“蒙的”说法显得如此苍白。
助理教练吹响了哨子,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示意训练继续。
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
高德能感觉到,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目光,从之前的无视、好奇甚至略带轻视,瞬间变成了探究、震惊,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重视。
他默默地走回自己的半场,心里却翻江倒海。
刚才那一球,出手的瞬间,他眼前似乎极其短暂地闪过了一个极其模糊的、类似于老旧游戏界面般的虚影,上面好像有几个汉字一闪而过,速度太快,根本没看清。
是错觉吗?还是……
“嘿。”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高德转头,是柴德里斯。他脸上的表情复杂,但之前的敌意和讥诮已经消散了大半。
“that shot… Lucky?”(那一球……运气?)柴德里斯问道,眼神紧紧盯着高德。
高德想了想,用有限的词汇组织语言,缓缓地,带着点口音,但清晰地回答:“maybe… Not all.”(也许……不全是。)
柴德里斯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拍了拍高德的胳膊:“Interesting.”(有意思。)
对抗训练重新开始。高德发现,球更多、更自然地传到了他的手里。队友们开始愿意给他做掩护,跑位时也会看他一眼。虽然沟通依然不畅,但篮球,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他那记石破天惊的超远三分,像是一把钥匙,初步打开了融入球队的大门。
---
时间在紧张的训练和新环境的适应中飞快流逝。高德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和逐渐复苏的球感,以及那偶尔灵光一现、超越时代的“篮球意识”,在训练中表现渐入佳境。他的防守尤其受到教练组的赞赏,那双长臂和出色的运动能力,让他成为了外线的一道大闸。
英语依然是个大问题,但他开始强迫自己记忆战术板上的符号和跑位路线,利用图像记忆和肢体语言去理解教练的意图。柴德里斯似乎对他产生了兴趣,偶尔会放慢语速跟他聊几句,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鸡同鸭讲,但关系缓和了不少。
终于,2003-2004赛季NcAA常规赛的揭幕战,到来了。
斯坦福大学红衣主教队,坐镇主场,迎战来访的对手。
更衣室里,气氛凝重而热烈。红色的队服挂在每一个衣柜前,球员们默默地更换装备,绑紧鞋带,空气中弥漫着止汗剂、绷带和一种名为“战意”的气息。
高德穿上那件属于他的红色15号球衣,感受着布料贴合在皮肤上的微凉触感。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既有初次踏上NcAA赛场的紧张,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主教练在进行最后的战术布置,语速很快,高德只能听懂几个关键词:“防守…篮板…快攻…”,剩下的,他靠观察教练的手势和表情去猜。
当他系紧最后一根鞋带,站起身时,那种熟悉的、轻微的晕眩感再次袭来。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虚影。
一个极其简洁,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的半透明蓝色界面,突兀地浮现在他的视野正前方,像是直接投射在他的视网膜上。
界面中央,是几个清晰的楷体汉字:
【本场运势:大吉】
高德猛地眨了眨眼,界面依旧稳定地存在。
不是幻觉!
他尝试着在脑海里发出指令:“详细数据?”
界面毫无变化,依旧是那四个字,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蓝色光晕。
【本场运势:大吉】
就这么简单,粗暴,甚至有点……神棍。
但不知为何,看到这四个字,高德心中那最后一丝紧张和忐忑,竟然奇异地平复了下去。
大吉?
那就……干他娘的!
“Lets go! cardinals!”(上场了!红衣主教们!)队长一声大吼。
更衣室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围成一圈,手臂搭着彼此的肩膀,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高德也被这气氛感染,用尽全力跟着吼道,尽管他也不知道自己喊的是什么。
通道口,灯光昏暗,人声鼎沸从出口处传来,如同海啸前的闷响。
高德深吸一口气,跟在队友身后,迈步跑出了球员通道。
“轰——!!”
巨大的声浪瞬间将他吞没。
炫目的灯光,挥舞的旗帜,震动的看台,无数张亢奋或期待的脸……这就是NcAA,美国大学篮球的巅峰赛场!
他站上球场,踩了踩脚下坚实的地板,抬头望向头顶计分牌上刺眼的倒计时。
比赛开始!
跳球,斯坦福拿到球权。
第一次进攻,球经过几次传递,并没有到他手里。他在侧翼按照战术跑动,牵扯防守。
对手的第一次进攻,持球人试图从他这一侧突破。高德脚步迅捷,利用出色的横移速度和长臂,死死贴住对方。对手强行起跳,高德同时跃起,212cm的臂展发挥了绝对优势,指尖堪堪擦到了上升的篮球!
虽然没形成盖帽,但严重干扰了投篮轨迹,球砸在篮筐前沿弹飞。
“好防守!”场边传来教练的喊声。
几个回合下来,高德在防守端的存在感十足。他的运动能力和尺寸,让对位者打得非常难受。
进攻端,他依旧有些拘谨,一次空切后的上篮,因为发力过猛,球在篮筐上颠了几下滑了出来,引来一片惋惜声。
他甩了甩手,并不气馁。视野中,那【大吉】二字依旧稳稳地悬浮着。
首节进行到第六分钟,机会终于来了。
柴德里斯持球突破,吸引包夹后,将球分给外线被暂时放空的高德。
高德在左侧四十五度角,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步的距离接球。
防守人因为补防柴德里斯,慢了一拍,此时正疯狂扑过来。
接球,起跳,出手。
动作一气呵成,带着训练中千锤百炼(身体记忆)的流畅感,也带着一丝他前世野球场养成的、快速简洁的印记。
篮球再次划出高高的弧线。
“唰!”
空心入网!
斯坦福主场瞬间沸腾!
“Gao~~~de!!! three points!!!”(高~~~~德!!!三分球!!!)现场dJ拖长了声音呐喊。
高德用力握了握拳,感受着全场观众的欢呼。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扑防过来、一脸无奈的对手,又瞥了一眼视野中依旧稳定的【大吉】。
感觉……来了。
接下来的比赛,高德越打越放松。他开始更多地空切,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弹跳冲击篮筐。一次精彩的溜底线反跑,接到队友传球,他直接垫步起飞,隔着对方的补防球员,虽然没完全隔扣,但靠着强大的腰腹力量,在空中有一个明显的滞空躲闪,然后将球稳稳打进!
“oh!!! my!!! God!!! Gaode with a huge move!”(哦!!!我的!!!天!!!高德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进攻!)解说员的声音充满了惊叹。
防守端,他更是无处不在。一次成功的协防抢断,他如同猎豹般启动,一条龙杀向前场,用一个简单的变向过掉回追的防守人,轻松上篮得手。
半场结束前,对手的王牌球员强行突破,高德从侧翼补防,看准时机,全力起跳!惊人的弹跳和臂展再次发威,他结结实实地将对方几乎已经出手的投篮,一巴掌摁在了篮板上!
钉板大帽!
“boom!!!”(砰!!!)
整个球场仿佛被点燃了!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高德落地,面无表情(内心其实爽翻天)地看了一眼被他封盖的对手,然后默默跑开回防。
柴德里斯跑过来,兴奋地跟他撞胸庆祝:“thats my boy! defense!”(好样的,兄弟!这防守!)
中场休息时,高德看着技术统计表,上半场他打了16分钟,已经得到9分,4篮板,1助攻,1抢断,1盖帽。数据非常全面。
下半场,对手加强了对他的盯防,但他不再局限于得分。他利用自己的牵制力,为队友创造机会,送出了两次精妙的助攻(一次给到空切的柴德里斯暴扣,一次底角传给空位队友命中三分)。篮板球方面,他积极冲抢,前后场都有收获。
比赛进入最后五分钟,斯坦福已经大比分领先,胜负失去悬念。
高德在一次拼抢篮板落地时,脚下一软,轻微崴了一下,虽然问题不大,但保险起见,主教练将他换下。
全场观众起立,为他送上热烈的掌声。
高德坐在替补席上,用毛巾盖着头,大口喝着功能饮料。汗水顺着发梢滴落,肌肉传来酸胀感,但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最终,终场哨响。
斯坦福红衣主教队,在自己的主场,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高德抬头看向计分牌旁边的个人数据栏。
上场时间:32分钟。
得分:15。
篮板:6。
助攻:3。
抢断:1。
盖帽:1。
和他“记忆”中的那份数据,一分不差。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和庆祝声,队友们在他身边蹦跳着,相互拥抱。
视野中,那蓝色的【本场运势:大吉】字样,在比赛结束的瞬间,如同电量耗尽般,悄然隐去,消失不见。
高德缓缓抬起头,望向球馆上方那些代表荣誉的退役球衣和冠军旗帜,眼神不再是初来时的迷茫与惶恐。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野望和坚定的光芒。
2003年的斯坦福,NcAA……
喜欢NBA篮坛名人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NBA篮坛名人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