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这条本应滋养两岸生灵的河流,如今却成了一道森然的军事分界线。西岸,曹军营寨依地势连绵,旌旗密布,刁斗森严,虽经后撤,但那股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依旧扑面而来。东岸,幽州与徐州联军的大营更是气势恢宏,营垒坚固,鹿角拒马层层布设,尤其是那支沉默如铁的幽州骑兵,其凛冽的军威让对岸的曹军斥候都不敢轻易靠近。
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的压抑感笼罩在泗水两岸。然而,在正式的血战之前,一场关乎大义与人心的交锋,率先在河面上空展开。
这一日,天气阴沉,乌云低垂,仿佛承不住这数十万大军的杀伐之气。曹操率麾下郭嘉、夏侯惇、许褚、曹仁等文武,勒马立于西岸一处高坡之上,隔河相望。而对岸,刘备亦在张珩、戏志才、张飞、赵云、太史慈等人的簇拥下,出现在阵前。
隔着宽阔的河面,两位未来注定要搅动天下风云的雄主,目光第一次在这徐州大地之上交汇。空气中,似乎有无形的电光在碰撞。
曹操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声音如同金铁,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悲愤与怒火,率先打破了沉默,其声滚滚,传遍两岸:
“刘备!刘玄德!安敢阻我报仇雪恨之路?!”
他马鞭直指对岸,声色俱厉:“陶谦老儿,纵容部将,杀我父亲,屠我亲族!此乃不共戴天之血海深仇!父仇不报,枉为人子!我曹操起兵讨逆,天经地义!尔等不明是非,助纣为虐,是何道理?!难道你刘备,便无父母宗族乎?!若有人害你至亲,你可能安然坐视?!”
曹操的质问,携带着丧父之痛与滔天恨意,如同重锤般砸向对岸,试图在道义上先声夺人,将刘备置于不孝、不义的境地。他身后的曹军将士闻言,亦想起主帅家仇,群情激愤,怒吼声如潮水般涌起,声震泗水。
面对曹操饱含个人情感与伦理压力的质问,刘备面容沉静,目光清澈而坚定。他轻轻一夹马腹,上前数步,声音并不如何高亢,却清越悠远,带着一种悲悯与浩然之气,清晰地压过了对岸的喧嚣:
“曹公!父仇之痛,人伦之常,备,岂能不知?岂能不悯?!”
他先是以共情开头,承认了曹操丧父之痛的真实性,这让对岸激愤的曹军稍稍一静。随即,刘备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凛然正气:
“然!曹公!报仇雪恨,自有其道,亦有其度!《春秋》有云:‘礼,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此乃言寻仇于凶手本身!敢问曹公,那杀害尊翁之贼首张闿,今在何处?陶使君麾下或有失察之过,然其可曾亲口下令,命张闿加害尊翁?!”
刘备的质问,如同利剑,直指曹操复仇行为的核心问题——目标是否准确?责任是否清晰?
不等曹操回答,刘备的声音愈发激昂,带着痛心疾首的愤慨:
“而曹公之举为何?!引虎狼之师,入徐州之境,所过之处,屠城戮邑,鸡犬不留!泗水为之不流,冤魂塞于四野!试问,那些倒毙于曹公刀下、填塞于泗水之中的数万、十数万徐州百姓,他们何曾加害尊翁?!他们何曾与曹公有仇?!彼等皆是大汉子民,与你我一般,有父母妻儿,盼安居乐业!曹公之仇,在张闿一人,或在陶使君失察之过,何至于迁怒于百万无辜黎庶,行此灭绝人伦、天地不容之暴行?!”
他目光如电,仿佛要穿透河面的薄雾,直视曹操的内心:“曹公口口声声言报仇,然尔之所作所为,已非报仇,实为虐杀!为泄私愤,而屠戮苍生,此非人子之孝,乃是国贼之暴!此举,上干天和,下悖人理,非但不能慰尊翁在天之灵,反令其蒙受骂名!曹公,扪心自问,可是如此?!”
刘备的言辞,层层递进,从伦理到道义,再从道义上升到天理人心。他没有否认曹操有报仇的权利,但却严厉批判其报仇方式的极端与残暴,将其从“为父报仇”的道德高地上硬生生拉了下来,打上了“虐杀百姓”、“国贼之暴”的烙印。
“说得好!”张飞在刘备身后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吼一声,声若巨雷,为大哥助威。幽州联军阵中,亦是士气大振,看向刘备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对岸的曹操,脸色阴沉得可怕。刘备这番话,句句诛心,尤其是最后那句“令其(曹嵩)蒙受骂名”,更是戳中了他内心深处一丝不愿承认的隐忧。他欲反驳,却发现刘备站在了“保护无辜百姓”的绝对道德制高点上,一时间竟难以找到更有利的言辞。
郭嘉在一旁轻声叹道:“刘备……深得民心之道也。”他深知,在道义的交锋上,主公已落了下风。刘备将一场私人仇杀,成功扭转成了对暴行的公审。
曹操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冷声道:“刘备!休要巧言令色!乱世用重典,若非以此雷霆手段,何以震慑宵小,彰显吾之决心?!徐州包庇杀父仇人,便是与我为敌!对敌人,何须仁慈?!”
这话已近乎强词夺理,显露出其枭雄本色,但也透露出在“理”字上的窘迫。
刘备闻言,知道在核心立场上无法说服曹操,他也不再纠缠于辩论,而是猛地拔出腰间双股剑之一,剑指苍天,声音如同宣誓,响彻云霄:
“曹操!你既执迷不悟,视百姓如草芥,行此倒行逆施之举!我刘备,乃汉室宗亲,既见暴虐,岂能坐视?!今日,我刘玄德便与你言明:我此来,非仅为救陶恭祖,更是为拯救徐州百万无辜生灵!为这朗朗乾坤,讨还一个公道!为这煌煌汉室,诛除国贼!你若退兵,上谢天子,下安黎民,或可免却一场干戈!若仍一意孤行,我刘备,及麾下数万愿为仁义效死的将士,便与你在这泗水之畔,决一死战!看是你曹孟德的刀利,还是我刘玄德的剑快,更是这天下民心,究竟站在哪一边!”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幽州与徐州联军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士气高昂到了顶点。
曹操面色铁青,知道言语已无用处。他死死盯着对岸那个身影,仿佛要将他刻入骨髓。最终,他猛地拨转马头,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
“刘备,既然如此,那便在战场上见真章吧!看你的仁义,能否挡得住我的青州劲旅!我们走!”
说罢,率众驰下高坡,回归本阵。
第一次阵前对话,以曹操在道义上的被动与刘备占据道德制高点而告终。然而,双方都清楚,最终决定徐州命运的,终究还是冰冷的刀剑与铁血的厮杀。泗水两岸,战云更加浓重了。
《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