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林的小插曲过后,三人一熊带着满满一篮野果回到了竹屋。
阮喃喃绘声绘色地向苏南雪描述了山狸的“凶悍”和师兄如何如天神下凡般出现并惊走它的经过,小脸上满是崇拜。
苏南雪听后,温柔地看了陆云霁一眼,眼中含着赞许和了然。
唐小柒则显得有些安静,时不时偷偷瞄一眼陆云霁,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那份过于外放的活力,似乎暂时被收敛了起来,像是一只终于意识到闯了祸、正在观察主人脸色的小猫。
陆云霁对此乐见其成。
暂时的宁静,对他来说如同久旱甘霖。
他帮着将果子分类清洗,动作不疾不徐,仿佛之前果林里那电光火石间的出手只是众人的幻觉。
午后,阳光正好,溪水潺潺,反射着碎金般的光芒。
阮喃喃抱着圆宝在廊下打盹,苏南雪则在药圃里悉心照料着她的宝贝药材。
唐小柒百无聊赖地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脱了鞋袜,将白皙的双脚浸入清凉的溪水中,有一下没一下地晃动着。
她看着不远处,陆云霁依旧选择了一个离她有些距离的岸边,盘膝而坐,并未练剑,也未明显运功,只是静静地望着流淌的溪水,仿佛在发呆。
若是以前,唐小柒恐怕早就按捺不住,要么凑过去问他在看什么,要么就开始自说自话地分享各种见闻。
但经过上午的事情,她难得地有了一丝“分寸感”,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的背影。
那袭白衣在阳光下几乎透明,与周围的山石、流水、绿树奇异地和谐,仿佛他本就是这自然画卷中的一部分,而非闯入者。
陆云霁确实在“看”水,但更在“感”水。
他的心神并未完全沉入内息,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状态,散入周遭的环境。
《鹄白功》带来的超凡感知被放大到极致,但他并非刻意去“听”去“看”,而是任由那些信息如溪水般自然流过心田。
他“听”到水流遇到石块时分开又汇合的轻响,感受到水汽在阳光下蒸腾的暖意,甚至能“触摸”到水中鱼儿摆尾时搅起的细微涟漪。
他也“听”到身后不远处,唐小柒那双脚丫拨弄溪水的声音,以及她偶尔因为水凉而发出的细微吸气声。
这些声音,这些感觉,若是往常,定会让他觉得烦躁,是干扰他修炼的“杂音”。
但此刻,不知为何,他心中却生不出半分厌烦。
他想起了《南华真经》中的句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以往他理解此句,多侧重于“相忘于江湖”的超然物外。
可此刻,看着这溪水,感受着身后那虽然安静却依旧存在的“生机”,他忽然有了一丝不同的感悟。
鱼在水中,方能相忘。
而这水,包容万物,推动万物,亦不滞于物。
无论是滑溜的游鱼,还是笨拙的石块,亦或是偶尔落入水中的树叶花瓣,水皆承载之,流过之,不因外物而改变其奔流向前的本性。
他的《逍遥游心篇》,追求的是鹏鸟御风般的无拘无束;他的《无为剑经》,讲究的是如云似雾的顺应与引导。其内核,似乎都与这流水的特性隐隐相合。
不抗拒,不执着,顺势而为,自在流淌。
去年他初悟“自在”真意时,更多是体现在身法和剑招的灵动无拘上,是一种技巧和意境上的突破。
而此刻,他隐隐感觉到,这“自在”的真意,似乎并不仅限于武学。
它或许更是一种心境。
一种能够包容外界“干扰”,如同溪水包容石块,将其化作自身风景一部分的心境。
一种在纷扰中,依然能保持内心通明与流动的状态。
他下意识地运转起《逍遥游心篇》,内力不再刻意追求圆融如一,而是模仿着溪水的姿态,在经脉中“随意”地流淌,遇到“关隘”便自然绕行或渗透,遇到“宽阔处”便稍稍奔涌。
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油然而生,内力的增长似乎并未加快,但那金丹的旋转,却仿佛更加灵动,与外界天地元气的交互,也似乎更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和谐。
他甚至没有刻意去“忽略”身后唐小柒的存在。
她的安静,她拨弄水花的声音,她身上那股混合了糖炒栗子、药材和少女体香的独特气息……
这一切,都如同溪水中的石子、水草、游鱼,成为了他此刻“感知”到的自然的一部分。
它们存在,却不再能轻易搅动他心湖的平静。
一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场”,以他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
并非威压,而是一种极其柔和、仿佛能容纳万物的宁静气息。
坐在溪水边的唐小柒,正百无聊赖地数着水底的鹅卵石,忽然觉得周身似乎变得格外……舒服。
不是那种吃了美食的满足,也不是那种练成新招的兴奋,而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松弛和安宁。
仿佛所有的烦躁和之前那点小愧疚,都被这午后阳光和潺潺流水洗涤干净了。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陆云霁的背影。
明明他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但感觉却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她说不上来,就是觉得……更顺眼了?
好像他坐在那里,这天、这地、这水,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她甚至生出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稍微大声呼吸,都会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
这种感觉很新奇。
对于习惯了喧闹和不停说话的唐小柒来说,这种“不想打破”的宁静感,几乎是破天荒头一遭。
她就这样安静地坐着,看着他的背影,听着溪水声,感受着那份奇异的安宁,不知不觉,竟有些出神。
时间悄然流逝。
直到阮喃喃抱着醒来的圆宝,睡眼惺忪地找来:
“小柒姐姐,师兄,你们在干嘛呀?四师姐做了果子羹,可好吃了!”
唐小柒这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竟然安安静静地坐了快半个时辰!
这简直是她人生中的奇迹!
她连忙从石头上跳下来,穿上鞋袜,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头发。
陆云霁也缓缓睁开眼,转过身来。他的眼神依旧清澈,但若仔细看去,那眼底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以往没有的、如同溪水般流动的温润光泽。
他看向阮喃喃,点了点头:“好。”
他的目光掠过唐小柒时,微微停顿了一瞬。唐小柒没来由地心头一跳,以为他要说什么,比如责备她之前的冒失,或者对她难得的安静表示惊讶。
但陆云霁什么也没说,只是那眼神,似乎比往日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平和?
仿佛上午果林里那点不愉快,早已随着溪水流走了。
他站起身,白衣拂动,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在人群中惯有的僵硬感。
唐小柒看着他走向竹屋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那块他刚才坐过的石头,心里莫名地有些空落落,又有些奇异的满足。
空落落是因为那份宁静随着他的离开似乎消散了;
满足是因为,她好像……窥见了这位社恐师兄不为人知的、更加真实而温柔的一面。
晚餐的果子羹清甜爽口,众人吃得都很惬意。
唐小柒的话又多了起来,但不再是那种咋咋呼呼、试图引起所有人注意的喧闹,而是带着分享性质的、兴致勃勃地描述着蜀中各种特色甜品的做法,甚至主动向苏南雪请教药膳的知识。
陆云霁依旧沉默地吃着,但偶尔在唐小柒说到某些特别有趣的食材搭配时,他会微微抬眸看她一眼,虽然很快又垂下,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屏蔽外界信息。
苏南雪敏锐地察觉到了陆云霁身上那丝极其细微的变化,那是一种内在的、心境上的圆融与松动。
她心中欣慰,看来,这位过于“出世”的师弟,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经历着另一种重要的修行。
而唐小柒这个“变数”,带来的似乎不全是鸡飞狗跳。
夜色再次降临。
陆云霁回到自己的竹屋,并未立刻修炼。
他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沉静的夜色和点点繁星,回味着白天在溪边的那份感悟。
他的“自在”真意,原本如同初生的雏鸟,只能在特定的武学领域扑扇翅膀。
而今天,它似乎长出了一根新的羽毛,变得更加丰满,开始尝试着向更广阔的心境领域伸展。
这增长,并非源于闭关苦修,也非源于生死搏杀,而是源于这平凡、琐碎、甚至有些“吵闹”的日常,源于对流水、对自然、乃至对身边那个“麻烦精”存在方式的重新审视。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顺势而行,方得自在。”
他低声咀嚼着这自己领悟的真意,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这无忧谷的日子,看来也并非全是“劫难”。
而隔壁竹屋里,唐小柒正趴在床上,晃荡着双脚,对正在铺床的阮喃喃说:“喃喃,我发现你师兄……好像也没那么难相处嘛。”
阮喃喃回过头,好奇地问:“咦?小柒姐姐你怎么突然这么觉得?”
唐小柒想了想,却不知该如何描述下午在溪边那种奇异的感觉,最终只是嘿嘿一笑:“就是一种感觉!我觉得,我好像找到和他和平共处的方法了!”
虽然她还不确定这“方法”具体是什么,但直觉告诉她,或许……安静一点,耐心一点,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无忧谷的夜,静谧而深沉。每个人的心中,都似乎泛起了不同的涟漪,而这些涟漪,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一些东西。
陆云霁那名为“自在”的武道真意,如同夜空中悄然滋长的星辉,在这看似平凡的夜晚,孕育着更加璀璨的光芒。
喜欢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