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精致的窗棂,在别院书房内洒下一地碎金。沈静姝与萧景珩相对而坐,中间摊着那本挖空的《诗经》,密信在案几上泛着陈旧的光泽。
赵德明...萧景珩指尖轻叩桌面,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忧虑,他执掌兵部已逾十载,门生故旧遍布军中。若他真是慕容锋的人,后果不堪设想。
沈静姝执起茶壶,为他斟了杯热茶:殿下可记得曾说,慕容锋在北境也有据点?赵德明这些年屡次巡视北疆,怕是早有布置。
必须立即禀报父皇。萧景珩起身,却又顿住,但若无确凿证据,只怕打草惊蛇。
不如这样...沈静姝轻声道,我们先按兵不动,暗中收集证据。赵德明若真是内奸,定会有所动作。
巳时三刻,御书房内香炉袅袅。
皇帝看完密信,脸色阴沉得可怕:赵德明...好个赵德明!朕待他如手足,他竟敢...说着剧烈咳嗽起来。
父皇保重龙体。萧景珩急忙上前。
立即派人围了兵部衙门!皇帝厉声道。
父皇且慢。萧景珩劝阻,赵德明在朝中根基深厚,若贸然动手,恐生变故。不如暂且隐忍。此外,安国公沈崇尚在禁足,其女静姝却屡立大功,儿臣以为,或可让其父戴罪立功,协助探查,以示陛下恩威并施。
皇帝沉吟良久,锐利的目光扫过萧景珩:你倒是会为她打算。罢了,就依你所言。传朕口谕,解除沈崇禁足,令其闭门协查此案,无诏不得外出。至于沈姑娘...他看向静姝,继续追查,务必找到确凿证据。
臣女遵旨。沈静姝垂首领命,心中明白,父亲虽被解除禁足,但“闭门协查”仍是变相的软禁,圣心难测,恩威并施之下,沈家依然如履薄冰。
返回安国公府已近午时。沈静姝刚下马车,就见荆锋快步迎来。
小姐,柳氏今早试图传递消息,被我们截获。他递上一张字条。
沈静姝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事败,速离。
送信的人呢?
已经控制住了,是厨房新来的帮工。
沈静姝沉吟道:先别声张,将人暗中看管。加派人手盯紧各院。
属下明白。
她穿过庭院,正准备回房,却在回廊下遇见了沈崇。不过数日,他鬓角已见霜色,但腰杆依旧挺直。
父亲。沈静姝敛衽行礼。
沈崇看着她,目光复杂:方才宫中内侍来传过口谕了。为父...多谢你在殿下面前进言。
女儿只是据实以告。沈静姝语气平静,如今朝局动荡,沈家需要父亲坐镇。
沈崇长叹一声:为官数十载,竟不如你看得透彻。罢了,既然陛下开恩,为父自当竭尽全力,助你查案。他顿了顿,低声道,赵德明此人,城府极深,你务必小心。
女儿明白。
午后,沈静姝在书房中仔细研究赵德明的履历,总觉得遗漏了什么。忽然,她想起慕容锋那枚私印上的飞鹰标记。
碧玉,去请荆统领来。
黄昏时分,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设宴为赵尚书饯行。因沈崇尚在闭门协查期间,自然不得参与。而沈静姝作为此案的关键人物及未来皇子妃,受邀赴宴。
皇宫华灯初上。沈静姝一袭水蓝色宫装,发间只簪一支白玉步摇,简约清雅,却已引得众人侧目。许多朝臣皆知她在擒获慕容锋一事中立下大功,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审视。
静姝。萧景珩快步迎来,自然地执起她的手,低声道,今日宴席,你要格外留意赵德明的一举一动。
她点头,目光扫过满堂宾客,最后落在兵部尚书赵德明身上。他正与几位武将谈笑风生,完全看不出任何异样。
宴至中途,突然有侍卫匆匆入内禀报:陛下,北境八百里加急!戎族大举进犯,连破两城!
满堂哗然。
赵德明立即出列,神色凛然:陛下,北境危急,臣愿领兵退敌!
萧景珩紧随其后:父皇,儿臣请战!
三殿下年轻,缺乏实战经验。赵德明语气恳切,老臣曾七次出征北境,对戎族了如指掌。此刻国难当头,请陛下给老臣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
几位与赵德明交好的老臣纷纷附和:赵大人确是合适人选。
皇帝目光深沉地扫过众人,沉吟片刻:准奏。赵爱卿领兵十万,即日启程。
沈静姝与萧景珩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一切太过巧合,戎族入侵的时机,赵德明迫不及待的请战,都透着蹊跷。
宴席散去后,二人来到偏殿。
赵德明此去,定是蛟龙入海。萧景珩神色凝重,我们必须在他离京前找到确凿证据。
沈静姝沉思道:我们不妨放出风声,就说殿下因力主严查兵部,触怒圣心被禁足。赵德明在京中的同党得知消息,定会有所动作。
好计策。萧景珩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三日后,三皇子被禁足的消息传遍京城。
这日午后,兵部侍郎刘明远登门拜访。因沈崇仍需,由沈静姝在前厅接待。
下官听闻三殿下近来不便见客,特来向沈小姐问安。刘明远笑容可掬,眼底却藏着试探。
沈静姝故作忧愁:殿下性子刚直,这次在陛下面前坚持要彻查兵部账目,怕是真要惹怒圣心了。
刘明远眼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喜色,假意安慰:三殿下深得圣心,想必不日就能解禁。倒是赵尚书此番出征,若能建功立业,回来必得重赏。
但愿如此。沈静姝轻叹,状似无意地道,只是我听说戎族此次来势汹汹,军中似有中原人出没为谋士,只怕...
刘明远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泼出,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定是些流民匪类,或是被掳去的匠人,不足为虑。
又寒暄几句后,刘明远便匆匆告辞。
送走刘明远后,萧景珩从屏风后转出:果然如你所料,他听到中原谋士时方寸大乱。
他定是知情者。荆锋已经派人跟上去了。
当夜子时,荆锋匆匆来报,面色凝重:小姐,我们的人一直盯着刘府,但半刻钟前发现刘明远在书房内暴毙!
什么?沈静姝心中一沉。
看样子是服毒自尽。书房门窗皆从内紧闭,并无外人进出痕迹。
就在这时,又一个暗卫来报:京兆尹王守义也在府中离奇死亡!
萧景珩脸色铁青:他们定是发现了什么,才选择自尽来保全背后的同党。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然而次日清晨,边关再传惊天急报:赵德明率十万大军临阵倒戈,投靠戎族!北境三城接连失守!
满朝震惊!
儿臣请旨平叛!萧景珩立即入宫请战。
皇帝看着战报,双手颤抖,良久,沉声道:准!朕给你二十万大军,务必平定叛乱,擒杀逆贼!
出征前夜,月色如水。萧景珩来到安国公府,战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静姝,此去不知归期。他轻抚她的面颊,京中局势复杂,那幕后之人尚未现身,你要万事小心。
沈静姝为他系好披风,将一枚护身符放入他怀中:殿下放心,我会继续追查。倒是你,战场凶险...
为了你,我定会平安归来。他在她额间落下一吻,等我。
次日清晨,大军开拔。沈静姝站在城楼上,目送军队远去。
回到安国公府,她立即着手调查。在荆锋的协助下,他们悄悄潜入已被查封的赵德明书房。
经过两个时辰的仔细搜寻,荆锋终于在书案下发现一个极其隐蔽的机关暗格。
暗格中除了一些金银,还有一叠密信。沈静姝就着烛光仔细翻阅。这些信件时间跨度长达十年,详细记录了赵德明如何一步步被策反,以及为慕容锋传递的诸多军情。
原来如此...她轻声道,指尖在一封字迹娟秀的信上停顿,赵德明不过是枚棋子,朝中还有地位更高的人在操纵一切。
这封信上只有寥寥数字:大事成后,依约而行。落款处画着一个特殊的飞鹰标记。
这标记...沈静姝瞳孔微缩,我在慕容锋的一枚私印上见过。看来,这张隐藏在朝堂之上的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大。
夜色渐深,沈静姝独坐窗前,手中摩挲着那枚飞鹰标记的拓印。窗外新月如钩,清冷的光辉照亮了她沉静的侧脸。
无论你是谁,我都一定会把你找出来。她轻声自语,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前方的路布满迷雾,但她知道,自己必须走下去。为了那个正在战场上拼杀的人,也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喜欢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