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平安县在书香与豆香交织的平静日子里,又悄然度过了几个春秋。当年的稚童已渐渐长成少年少女。小丫出落得亭亭玉立,继承了柳娘子的温婉灵秀,也多了几分自己持家理事的沉稳干练。她心中那份对小石头自小便有的、朦胧而执着的钦慕,并未随岁月淡去,反而如同陈年的酒,愈发醇厚。她默默关注着石头的一切,看他在崇文馆苦读的身影日益挺拔,听他在学堂讲解经文的声音越发清朗,心中既骄傲,又带着一丝甜蜜的期盼。
钱多多和柳娘子将女儿的心思看得分明。如今小丫已到了及笄之年,提亲的人家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家境殷实、子弟端正的。但钱多多这次却罕见地没有拨拉算盘比较家世,他深知女儿心有所属,而小石头那孩子,虽身世成谜,但品性、学识皆是上上之选,更得杜大人器重,未来不可限量。他与柳娘子商议后,终于下定决心,寻了个机会,委婉地向杜明远透露了结亲之意。
杜明远乐见其成,觉得若两家能结秦晋之好,确是美事一桩,便寻了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将小石头唤至书房,屏退左右,以长辈关切的口吻,慈和地提及此事。他言语间充满对两个孩子的喜爱与期许,认为这是一桩天作之合。
然而,出乎杜明远意料的是,一向对他敬重有加、言听计从的小石头,在静静听完他的话语后,并未如寻常少年般或欣喜或羞涩,而是沉默了许久许久。书房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读书声和更漏滴答声。
终于,小石头抬起了头。他的眼神清澈依旧,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凝重与挣扎。他站起身,对着杜明远,深深一揖到地,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如同玉磬击鸣,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敲在杜明远心上**:
“杜伯伯厚爱,石头……感激不尽。小丫妹妹……蕙质兰心,善良敦厚,是世间难得的好女子。能得杜伯伯与钱叔柳姨青眼,是石头几世修来的福分。”
他顿了顿,袖中的手微微握紧,继续道,语气变得异常坚定:“然而,正因如此,石头……更不能应允这门亲事。”
杜明远眉头微蹙,心中已料到几分,温声道:“石头,你有何顾虑,但说无妨。”
小石头深吸一口气,目光坦然地迎向杜明远:“杜伯伯,石头身世如谜,至今不知根由。曹公公虽有关照,然前路吉凶未卜,祸福难料。此乃其一。其二,石头志在诗书,心向科场,欲效仿杜伯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番心志,需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前路漫漫,或许颠沛流离,或许久困场屋,石头……实不忍心,让小丫妹妹因我之故,将来可能承受风雨飘摇之苦,空耗年华等待之累。”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逻辑清晰,情真意切:“小丫妹妹值得一份安稳静好的姻缘,一个能常伴她左右、给她踏实依靠的良人。 石头……身如浮萍,志向在远,恐非佳偶。若因一时之念,误她终身,石头……万死难赎其咎!”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利害得失、自身处境与对小丫的回护之心,剖析得明明白白。他不是不心动,而是太清楚自己背负着什么,太害怕连累那个美好的女子。
杜明远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少年,看着他眉宇间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担当,心中百感交集,有惋惜,有理解,更有深深的疼惜。他长叹一声,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孩子……难为你想得如此深远周全。此事……是杜伯伯考虑不周。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一桩看似美满的姻缘,因一份过于清醒的责任感而止步。
小石头的拒绝,是辜负,还是更深情的守护?
这份理智下的决绝,又将给小丫带来怎样的冲击?
喜欢糊涂县令贾清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糊涂县令贾清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