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武八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底
北直隶真定府、府衙大堂
时近九月,北方的天空显得愈发高远,空气中已带上了一丝初秋的凉意
然而在真定府这座军事重镇,却弥漫着一种与季节不符的燥热与肃杀
十万大清精锐的涌入,让这座城池仿佛变成了一头匍匐待噬的巨兽
旌旗蔽日,营垒连绵
战马嘶鸣声与军队操练的号令声日夜不息。
征西大将军、兵部尚书罗什端坐在原本属于真定知府的太师椅上,志得意满
随着这支堪称大清最后家底的雄师抵达直隶
此前还在活跃的几股所谓“义军”顷刻间作鸟兽散,或遁入深山,或仓皇西逃
这种绝对的武力带来的掌控感,让他十分受用
秋冬季节,正是八旗劲旅弓马逞威之时
他实在想不出面对内部倾轧、根基未稳的伪明政权,自己这支大军该如何输。
一名身着淡绿旗装的侍女低眉顺眼地奉上一杯冰镇的凉茶
纤纤玉指与白瓷杯壁相映,引得罗什目光微滞,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他轻咳一声,收敛心神,目光扫向堂下分坐两旁的满汉文武大员。
左手边以平西将军宁完我、征西将军富绶为首
其后是山陕总督谦郡王瓦克达、山西巡抚巴哈纳、直隶总督达书、河南巡抚亢得时、保定巡抚宋权等封疆大吏
右手边则是此次出征的各级军事统帅:
先锋军都统多尼、固山额真达惠、纳巴出
梅勒额真端良、希载、阿崇良
以及,此战最为倚重的王牌——八千索伦精兵的都统吴墨泰与副都统能勒吉
这些将领们一个个都身着坚硬的头盔和厚重的铠甲,仿佛钢铁铸就的一般
他们的神情高傲而自信,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百战不殆的豪迈与霸气
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悍勇之气,并非仅仅来自于他们所穿戴的装备
更是源自于他们无数次在生死边缘的战斗经历
罗什清了清嗓子,脑海中回响着离京前少年天子顺治在那乾清宫东暖阁内
既充满期望又不乏警告的嘱托:
“……罗什,此战乃我大清定鼎中原后之存续关键!
山陕若失,中原震动,关内基业恐有倾覆之危!
务必要一战而胜,夺回山陕!
纵不能即刻混一宇内,亦须保我大清能稳稳立足于中原!”
想到此处,他原本略显轻浮的神色收敛起来
目光变得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
罗什的声音在大堂中响起,压过了细微的交谈声
“大军已毕集真定,粮草器械也已齐备
伪明朱亨嘉窃据山陕,负隅顽抗
今日军议,便议一议,这山陕,该如何打?方能不负皇上重托,犁庭扫穴,克竟全功?”
话音落下,率先起身的是老成谋国的平西将军宁完我
这位历事三朝的老臣,虽以文官掌军,却深通谋略
他走到堂中悬挂的巨幅山陕舆图前
手持竹鞭,声音沉稳而清晰:
“禀大将军,诸位同僚
老夫以为,此番征伐,核心在于夺回太原!
太原乃三晋中枢,得太原则山西震动
伪明在山陕的布防便失了重心。”
竹鞭首先点向大同方向:
“由我真定北上,出居庸,汇合大同留守兵马,便可自北向南,直压太原!
此一路,当为我军主攻方向,兵力必须雄厚无比
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迫使伪明不得不将主力调往北线防御
从而为我其他各路创造战机。”
接着,竹鞭南移,指向太行山南麓:
“其次,便是这潞安府、泽州一线
此地虽群山环抱,但亦有滏口陉等通道可入晋
我军可遣一军,自磁州、涉县西进,夺取潞安
此地若下,一则可建立前进基地,保障粮道;
二则可北上威逼太原侧翼
或西进攻击平阳府(临汾),威胁潼关后方。”
然后,竹鞭划向西南:
“第三路,则可遣偏师南下,绕行河南境,沿黄河北岸西进,猛攻垣曲!
垣曲乃山西通往河南、陕西之咽喉,若能攻克
则可如一把尖刀抵在伪明潼关守军之肋下,使其首尾难顾
更能严重威胁其经由蒲津渡与风陵渡的后勤补给线。”
最后,竹鞭重重落在洛阳:
“此外,还需命令河南方面,集结重兵,自东向西猛攻洛阳!
洛阳若下,则潼关彻底暴露在我兵锋之下
伪明必将分兵救援
可极大减轻我正面攻晋大军的压力。”
宁完我放下竹鞭,环视众人,总结道:
“如此,四路大军,北线主攻,南线牵制,东路加压,形成一张巨网
逐步收紧,必可将伪明主力困死于太原、潼关一带,最终予以聚歼!
此乃阳谋,即便朱亨嘉窥破,亦难周全应对!”
“好!宁将军不愧是国之柱石!
谋略深远,正合我意!”
罗什抚掌大笑,对宁完我的计划极为赞赏
“诸位,对此方略,可还有异议?”
堂下众将交头接耳,多数人纷纷拱手:
“大将军英明,宁将军妙算,我等并无异议!”
罗什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宁完我:
“宁先生思虑周详,可还有补充?”
宁完我捻须沉吟片刻,道:
“大将军,尚有两点至关紧要
其一,乃时间配合。
北路主力动作需快,要抢在伪明完成全面部署前,兵临太原城下,形成强大压力
而南路、东路攻势则可稍缓数日
待其北线吃紧,再猛烈发动,使其难以兼顾。”
“其二,后勤保障
大军远征,粮草为重
除常规运输外,可考虑分兵一路,夺取井陉关,打通由真定直入山西腹地的捷径
若井陉在手,则粮秣军械转运效率将大大提升
此次皇上倾力支持,工部日夜赶造,携来一百五十尊红衣大炮
此乃破城利器,需妥善分配,确保主要攻击方向火力充足。”
“具体各路兵力分配、主帅人选,还请大将军乾坤独断。”
罗什闻言,精神一振,目光扫过麾下诸将:
“宁先生老成谋国,所言极是
既然如此,诸位将军
谁愿担此北路主攻之重任,自大同南下,直取太原?”
话音刚落,一人应声而出,声若洪钟:
“末将愿往!”
众人看去,乃是山西提督张勇
此人乃河西悍将,对山西地理颇为熟悉,他抱拳吼道:
“大将军!末将久在山西,熟知地理民情
愿率本部精锐为前锋,为大军开路,直捣太原!”
“哼!”
一声冷哼响起,带着几分不屑
众人侧目,只见先锋都统、宗室贝子多尼昂首出列
多尼年轻气盛,是肃亲王豪格之子
此次出征亦存了建功立业、稳固家族地位的心思
他睨了张勇一眼,对罗什拱手道:
“大将军!北路乃决胜之关键
非强兵猛将不能胜任!
张提督自是勇猛,然统帅数万八旗劲旅
协调满汉蒙各军,非宗室重臣、威望素着者不可!
末将不才,愿请此令,必提朱亨嘉首级来献!”
张勇脸色一阵青白
却不敢当面顶撞这位位高权重的宗室贝子。
罗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需要张勇的熟悉地形和汉军战力,但也需要多尼的宗室身份和八旗精锐的战斗力
更需要平衡各方势力
他哈哈一笑,打圆场道:
“多尼贝子勇冠三军,主动请缨,实乃我军之福!
好,北路大军,就交由贝子统率!”
他又转向张勇,温言道:
“张将军亦是我大清栋梁,对山西了如指掌,正好辅佐贝子,建功立业!
待克复太原,本帅必亲自为将军向皇上请功,封爵赏赐,绝不吝啬!”
一番恩威并施,既满足了多尼的争功之心,又安抚了张勇
两人只得齐声应道:
“谨遵大将军令!”
罗什当即下令:
“北路大军,以多尼贝子为主帅,山西提督张勇副之
辖:张勇本部绿营精锐两万、固山额真达惠、梅勒额真端良所部满八旗兵四万、蒙八旗兵一万、镶黄旗汉军固山石华善所部汉八旗一万。配红衣大炮六十尊!总计八万大军!即日筹备,由大同南下,直扑太原!”
“山陕总督谦郡王瓦克达,坐镇大同
全力督办北路粮草器械转运,不得有误!”
“其余诸路,谁愿往?”
罗什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这时,宁完我再次起身,神色决然:
“大将军,南路攻打垣曲一路,关系重大,需一稳重之将统筹兼顾
老夫虽一介文人,亦曾参赞军务,愿请此令,为大军开辟南线!”
罗什略显迟疑:
“宁先生乃国家重臣,运筹帷幄即可,何必亲临矢石?”
宁完我慨然道:
“大将军!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何况我等身受皇恩?
伪明猖獗,正需我辈以身报国之时!
且南路牵扯多方,非熟稔政务、能协调各方者难以胜任
老夫愿往!”
罗什见状,心中钦佩,也不再阻拦:
“好!既然先生有此决心,本帅便允了!南路偏师,便交由宁将军!”
“着:
汉镶红旗固山祖泽溥、正黄旗汉军固山孙思克
率所部汉八旗五万、蒙八旗兵一万,归宁将军节制!
配红衣大炮二十尊!自河南境沿河北上,攻打垣曲,威逼潼关!”
“嘿嘿……”
一声轻笑响起,带着几分慵懒和玩世不恭
只见征西将军富绶(富寿)翘着腿,抿着茶道:
“诸位将军都抢着去建功立业,那这后勤粮草,转运协调的苦差事
看来只好由本将军勉为其难,坐镇保定府了。”
他是宗室子弟,身份尊贵,但显然对前线厮杀兴趣不大。
罗什心中对这种纨绔作风充满了深深的厌恶之情
仿佛这种行为是他最为反感的事情之一
然而,尽管内心如此抵触
他的脸上却不得不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以掩饰自己真实的感受。
“呵呵,有富绶将军坐镇后方,统筹粮饷,我等前线将士方能安心杀敌!
后勤重任,便托付给将军了。”
确保粮道畅通至关重要
让这位爷待在相对安全的保定,或许比让他去前线添乱更好。
富绶懒洋洋地点了点头,继续品他的茶。
罗什不再看他,继续调兵遣将:
“额驸恩格德尔!”
“末将在!”
一位身材魁梧的蒙古将领出列。
“命你率本部蒙八旗兵一万、满洲兵两千,进军井陉!
务必夺取关隘,打通真定入晋之便捷通道,保障大军后勤线!”
“嗻!”
“其余中路主力,由本帅亲自统领!
固山额真纳巴出,梅勒额真希载、阿崇良,率所部满洲兵五万七千,并索伦精兵八千,随本帅自滏口陉西进,攻打潞安府!”
“嗻!”被点到的将领轰然应诺。
“河南巡抚亢得时!”
“下官在!”
“命你返回河南,即刻督率黄河沿线及河南境内绿营兵,共计八万,自东向西,猛攻洛阳!务必牵制潼关明军,使其不得北上增援!”
“下官遵命!”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真定府衙仿佛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核心
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各路将领领命后,或兴奋,或凝重,或暗自盘算
纷纷告辞离去,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罗什走到门口,望着远处连绵的军营和如林旌旗,心中豪气顿生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清铁骑踏破太原、潼关,伪明军队土崩瓦解的景象。
“传令下去,杀牲祭旗,三日后,大军开拔!”
“此番,定要一举而定山陕,扬我大清国威!”
秋风掠过真定城头,卷起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位征西大将军的野心
一场惊心动魄、关乎中国北方命运走向的大决战
犹如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即将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古老土地上,以血腥而惨烈的方式拉开帷幕。
然而,那些志得意满、信心爆棚的清军统帅们
却并未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敌人,绝非等闲之辈
这个对手不仅拥有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
更具备坚如磐石的抵抗意志。
这片广袤的战场
宛如一片被“星星之火”悄然点燃的干柴堆,只待一点火星,便会熊熊燃烧
将一切吞噬殆尽
而清军统帅们,却对这潜在的危机浑然不觉
依旧沉浸在胜利在望的喜悦之中。
喜欢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