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乾清宫。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顺治端坐龙椅,虽竭力维持着少年天子的威仪,但眼底深处仍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范文程垂手立于丹陛之下,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
满汉文武分列两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昨日御书房议定的三策,显然已通过某种渠道迅速传开
改革议政会议、设立八大学士、废除内三院、甚至还要让汉官跻身议政大臣之列……
每一项都像巨石投入深潭,在满洲亲贵和守旧大臣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顺治清了清嗓子,按照昨日与范文程商议的步骤
首先抛出了关于设立江苏省和任命额色黑为江苏巡抚兼漕运总督、南洋大臣的旨意
此策虽也涉及权力分配,但毕竟只是地方行政调整
且目标明确为充盈国库,反对之声虽有嘀咕,却还不算激烈
额色黑出列叩首领旨,脸上难掩激动与重任在肩的凝重。
紧接着,顺治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为集思广益,振刷朝纲,朕决意改革议政王会议……”
话音未落,一个洪亮而带着明显愤怒的声音骤然响起,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大殿: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
众人悚然一惊,循声望去
只见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满洲一品补服的老臣跨出班列
正是资历极老、素以守旧闻名的满洲正黄旗重臣伊尔德
此人乃太祖时代的老臣,战功赫赫,后受多尔衮打压,不久前被顺治起复,担任满兵部侍郎
他脸色涨红,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激动至极。
“议政王会议!此乃太祖太宗所定之根本大法!”
伊尔德声音洪亮,带着悲愤
“与会者,皆我满洲宗室勋贵、国之柱石!
此制维系八旗根本,维系我大清国体!
岂能轻言更易?让汉人入议政?
此乃混淆满汉,动摇国本!废除内三院,更是弃祖宗成宪于不顾!
陛下!此议万万不可行!臣请陛下收回成命,恪守祖制!”
伊尔德一番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殿中不少满洲王公大臣纷纷附议,低声议论瞬间变成了嗡嗡的声浪,矛头直指改革的核心——议政会议改制
他们看向丹陛上的少年皇帝,眼神中充满了质疑、不满,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看向范文程的目光,则更加冰冷,充满了敌意。
顺治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微微攥紧,指节有些发白。
他预料到会有阻力,但伊尔德如此激烈的当廷抗辩,以及随之而来的附和浪潮,还是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下意识地看向范文程,却见这位老臣依旧低眉垂目,仿佛置身事外。
就在这反对声浪即将达到顶峰,顺治感到有些孤立无援之际——
一个沉稳而年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压过了嘈杂:
“伊尔德大人此言差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只见宗室队列中,一位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的年轻郡王大步出列
他正是顺治口中“年轻小卡拉米”,此刻在京宗室中硕果仅存的亲王郡王——承泽郡王硕塞!
硕塞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郡王朝服,更显英武
他走到图尔格侧前方,先是对着御座上的顺治恭敬一礼
然后转身,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鼓噪的满洲大臣,最后定格在伊尔德身上。
“祖宗之法?
”硕塞的声音清晰有力,回荡在大殿
“太祖太宗创立基业,为的是什么?是为让我大清江山永固,万世昌隆!不是让后世子孙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他向前一步,气势逼人:
“伊尔德大人张口闭口祖宗成法,那我问你,太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靠的是墨守成规吗?
太宗数次改革官制,收拢权柄,难道是违背了太祖?
时事不同,法度当变!如今我大清入主中原,面对的是万里江山、亿万生民!岂能以关外旧制,束缚天下?”
硕塞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顺治,声音带着无比的坚定和拥护:
“陛下天纵英明,锐意图治!
改革议政会议,正是为了集思广益,不分满汉,唯才是举!
让贤能者共商国是,方能稳固江山!
设立八大学士,废除权责不清之内三院,更是为了政令畅通,提高效率
使陛下之旨意能上通下达,泽被苍生!此乃革弊图新,强我大清之举!”
他猛地提高声调,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
“陛下就是现在的祖宗!陛下深思熟虑之策,便是今日之祖宗之法!谁敢妄言不可变?谁敢阻挠陛下中兴大业?!”
最后一句,如同惊雷,震得满殿鸦雀无声
硕塞以宗室郡王之尊,如此旗帜鲜明、铿锵有力地支持皇帝
甚至喊出了“陛下就是现在的祖宗”这样极具震撼力的话语,其分量远超图尔格等老臣的反对。
顺治紧握的手,在这一刻缓缓松开
他看着挺身而出、为自己撑腰的硕塞,眼中充满了意外和深深的感激
一股暖流和底气瞬间涌遍全身,昨日范文程话语中的“唯承泽郡王硕塞”几个字,此刻显得如此珍贵。
那些原本鼓噪的满洲大臣,被硕塞的气势和身份所慑
一时间竟无人敢再出声反驳。图尔格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有力的辩词。
范文程低垂的眼帘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硕塞的适时发声,比他预想的还要完美
这位年轻的郡王,果然是可造之材,亦是陛下此刻最需要的宗室支持。
顺治抓住这有利时机,霍然起身,稚嫩的脸上此刻已满是帝王的威严与决断:
“承泽郡王所言,深得朕心!祖宗创业艰难,后世子孙当继往开来,岂能因循守旧,自缚手脚?改革议政会议、设立八大学士、废除内三院之事,朕意已决!着内阁(此时尚未正式废除内三院,但顺治已用新称)会同议政王大臣(旧称与新意并存,体现过渡)详议章程,速速报朕!再有妄议阻挠者,以抗旨论!”
皇帝的旨意伴随着硕塞的强力支持,瞬间压倒了反对的声音
图尔格等人面色灰败,只能诺诺称是,颓然退回班列。
顺治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硕塞身上,微微颔首以示赞许
硕塞恭敬回礼,退入班列,但那份挺身而出的刚毅,已深深印在所有人心中。
殿内气氛为之一肃
顺治深吸一口气,知道该抛出最后一策,也是最需要武力支持的一策了。他声音转为冷峻,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至于第三策!山陕贼氛未靖,为祸地方,动摇国本!朕决意,速调关外精锐入关,集结二十万大军,犁庭扫穴,一举荡平!此乃当务之急!诸卿,何人可为朕分忧,担此平贼重任?”
话题瞬间转向了战争
刚刚被改革议题震撼的武将们,尤其是满洲勋贵们,精神为之一振
剿灭残敌,获取军功,这才是他们熟悉且热衷的领域!
大殿内的紧张气氛,顿时被另一种充满野心和杀伐之气的躁动所取代
一场关于帅位争夺的暗流,开始在武将队列中涌动。
顺治微微抬眼,扫了一圈那些跃跃欲试的满洲将领,旋即开口道
“满兵部尚书罗什!拜平西大将军,调集关外大军、及各路八旗!进击山西!汉礼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议政大臣宁完我、满兵部侍郎富绶,令你二人副之,领分巡山陕、河南、直隶等地,提督粮草器械!”
改革的船,在硕塞的助力下
已经劈开了第一道巨浪
接下来,就看这二十万大军,能否为这艘大船,扫清外部的惊涛骇浪了。
喜欢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