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之行后,宋知谧在玄门书院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书院后山的练功场上已经站满了弟子。宋知谧一袭素白道袍,正在指导弟子们练习玄门基础心法。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她声音清越,在晨雾中回荡,修行先修心,心不定,则法不灵。
林小雨站在弟子最前方,已经能熟练地引导体内真气运转。自从昆仑归来后,这个小姑娘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
早课结束,宋知谧回到书房。桌上已经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求助信——有请求驱邪的,有请教修行难题的,甚至还有请求调解风水纠纷的。
她刚展开第一封信,晏沉璧就端着茶点走了进来。
先歇歇。他将茶点放在桌上,城南王员外家的事我已经派人去处理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祖坟被人动了手脚。
宋知谧接过茶盏,茶香袅袅中,她注意到晏沉璧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
昨晚又熬夜处理公司事务了?
晏沉璧在她对面坐下:新项目出了点问题,不过已经解决了。
自从玄门书院成立后,晏沉璧便将大部分公司事务交给得力助手,自己则把更多精力放在协助宋知谧打理书院上。
其实你不必...宋知谧话未说完,就被晏沉璧打断。
我说过,会一直陪着你。他目光温柔,无论是降妖除魔,还是打理这些琐事。
午后,宋知谧在书院正堂开设义诊。这是她立下的规矩——每月初一十五,免费为百姓诊病解厄。
今天来的大多是普通百姓,有的是身体不适,有的是家宅不宁,还有的是来求平安符的。
大师,我女儿下月出嫁,想求个良辰吉日。一个妇人恭敬地递上生辰八字。
宋知谧仔细推算后,在红纸上写下几个日子:这几个都是吉日,不过最好选在巳时出门,遇水则发。
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
接着是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学生明年要赴京赶考,请大师指点。
宋知谧观其面相,见他印堂发亮,但眉间有滞色:你学识足够,但心气太高。记住,遇事多思量,莫要意气用事。
待送走最后一位求诊者,夕阳已经西斜。宋知谧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正准备休息,却见林小雨领着个哭哭啼啼的妇人进来。
师父,这位大娘说她家孙子中邪了。
宋知谧仔细询问,原来那孩子自从在河边玩耍后,就整日胡言乱语,说是看见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
带我去看看。
来到妇人家中,只见个七八岁的男孩被绑在床上,双目赤红,力大无穷。
宋知谧只看一眼就明白了:不是中邪,是得了失心疯。
她取出一枚清心符化入水中,给男孩服下。不过片刻,男孩就安静下来,沉沉睡去。
大师,这...妇人不知所措。
孩子是受了惊吓,加上体质特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宋知谧又画了道安神符,把这符贴在床头,三日后自会好转。
回书院的路上,林小雨好奇地问:师父,那孩子真的只是生病吗?
宋知谧微微一笑:世间之事,并非都是妖邪作祟。医者父母心,修行之人更要明辨是非。
晚膳时分,书院饭堂里热闹非凡。弟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今日的修行心得。宋知谧和晏沉璧坐在主位,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相视而笑。
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晏沉璧突然问道。
宋知谧点头:那时我还在古街摆摊算命。
现在想想,仿佛已经过去很久了。
饭后,宋知谧照例在书院巡视一圈。藏书阁里,几个弟子在挑灯夜读;炼丹房中,药香袅袅;后山练功场上,还有人在对月练剑。
这一切,都与她想象中的玄门盛世如此相似。
回到住处,宋知谧取出天机镜。镜面平静无波,映出她恬淡的容颜。这样的平静生活,正是她一直追求的。
然而,当她准备就寝时,镜面突然泛起一丝涟漪。虽然转瞬即逝,却让她心中一紧。
看来,平静的日子,终究不会太久。
喜欢夫人刚下山,她又A又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夫人刚下山,她又A又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