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带来丝丝惬意。李大牛如往常一样,带着妹妹李小花外出钓鱼。他们来到那片熟悉的水域,李大牛熟练地甩出鱼钩,李小花则在一旁欢快地哼着小曲,时不时好奇地盯着水面,期待着鱼儿上钩。
时光在兄妹俩的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不多时,水桶里便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这些鱼儿鳞片闪烁着银光,在水桶里欢快地游动着,仿佛在为兄妹俩的收获而庆贺。
李大牛和李小花满载而归,路过隔壁四合院时,一幅颇为壮观的景象映入他们的眼帘。只见贾张氏和秦淮如各自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满满当当地堆着几百斤粮食。每辆板车后面,都跟着一个吃力拉车的人,那人弓着背,额头上布满汗珠,显然拉着这么重的东西颇为吃力。
这些粮食,一看便知是贾张氏和秦淮如老家的田地让人耕种后分给她们的。在这几年里,每年的这个时候,她们都会从老家拉回如此多的粮食。
贾张氏满脸得意,高傲地抬起头,鼻孔朝天,眼神轻蔑地扫过周围的邻居。她心里暗自想着:怎么样,羡慕吧,嫉妒吧,谁叫你们不是农村人,没有田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仿佛自己是这一片的主宰。
秦淮如则没有贾张氏那般张扬,只是默默地拉着板车,眼神中却也难掩一丝自得。四合院的邻居们看到这一幕,有的面露羡慕,有的则撇撇嘴,露出不屑的神情。李大牛和李小花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便继续前行。
李大牛正拉着李小花的手,步伐轻快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之中。
就在这时,街道办那位风风火火的王主任,迈着利落的步子走进了隔壁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充满了岁月的痕迹,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王主任一走进院子,目光便落在了贾张氏和秦淮如的身上。她神情严肃地开口道:“贾张氏、秦淮如,你们俩的户口转城市户口的事儿考虑得怎么样了?要是现在还打算转,就赶紧把相关资料准备好,到街道办去办理手续。我可把话撂这儿了,要是再耽搁下去,以后即便你们想转,那也不一定能转成啦。这可是关系到你们未来生活的大事儿,可得慎重考虑。”
贾张氏听到王主任这番话,脸上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她微微抬起下巴,不紧不慢地回应道:“王主任,我们心里有数,知道该咋做。您也用不着每年都往我们家跑,催着我们转户口。您想想啊,要是现在把户口转了,我们家分到的田地不就都得被收回去了吗?没了田地,那粮食收成可就少一大截呢。我们家这一大家子人,还指望着这点粮食过日子呢。所以啊,目前我们还真没打算转户口。等以后想法变了,我们肯定会主动去街道办办理的。您就别再操心啦。”
秦淮如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但最终也没有开口说些什么。四合院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王主任的话语和贾张氏的回应,仿佛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王主任听着贾张氏那满是固执的话语,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她紧盯着贾张氏,食指不自觉地指着对方,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严肃:“好呀,贾张氏!既然你们心里有自己的安排,那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候要是政策一变,再想把户口转成城市户口,可不是你想转就能转的!这机会一旦错过了,可就很难再找回来了,希望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贾张氏依旧一副笃定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以为然的浅笑。她轻轻摆了摆手,语气轻快地说道:“放心吧,王主任!我们心里清楚着呢,肯定不会后悔。就像我刚才说的,现在转户口我才会后悔呢。我们家的情况我们自己最了解,田地对我们来说太重要啦,没了田地,往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所以,我们暂时真不打算转。”
王主任看着贾张氏那坚决的神态,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既有对贾张氏固执的无奈,又有对他们未来可能错失机会的惋惜。但她也知道,此刻再多说也无济于事,便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准备离开这四合院。夕阳的余晖透过院子里的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一场小小的争论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王主任离开后,四合院的氛围似乎一下子轻松了些。贾张氏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满是骄傲地看向身旁的秦淮如。她凑近些,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重要的秘密般说道:“我跟你说啊,秦淮如,那王主任就是见不得咱们家好。你仔细琢磨琢磨,要是咱们把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了,那分到的田地可就没了。没了田地,一年哪里还能有这么多粮食收成呀?这粮食可是咱们的命根子!所以啊,这户口千万不能转,听见没?”
秦淮如静静地听着贾张氏的一番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她轻轻点了点头,柔顺地应道:“知道了,妈。”那声音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四合院中宁静却又微妙的气氛。她的心中,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只是在贾张氏面前,她选择了顺从。
阳光透过四合院的屋檐,洒下细碎的光影,映在两人的身上。贾张氏依旧沉浸在自己坚持不转户口的“英明决策”中,而秦淮如则陷入了自己复杂的思绪里,这小小的四合院,承载着她们不同的心思与对未来生活的不同期许。
王主任与贾张氏的一番对话,在四合院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其他住户听闻后,纷纷投来复杂的目光,其中羡慕之意尤为明显。毕竟在这四合院里,多数人都听从了王主任先前的劝说,早早将户口转为了城市户口,如今还保留着农村户口的,就只剩贾张氏和秦淮如二人了。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位身形微胖的中年妇女撇了撇嘴,眼神中满是羡慕地说:“你瞧,贾张氏和秦淮如她俩还是农村户口呢,每年差不多能有几百斤粮食进账,啥都不用做,这日子可真是舒坦呐!”
旁边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大爷则眉头微皱,神情严肃地反驳道:“哼,她们这是在挖国家的墙角呢!我跟你讲,国家可不会一直让她们占便宜。国家的便宜哪是那么好占的?往后啊,肯定有她们吃亏的时候!”
“就是就是,现在看着是得了点好处,可谁知道以后政策怎么变呢。说不定哪天政策一改,她们就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另一个年轻些的住户也随声附和着,眼中既有嫉妒又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揣测。
四合院的大树下,这些议论声此起彼伏。而贾张氏和秦淮如在屋内,似乎并未察觉到院外这些纷繁的议论。贾张氏依旧沉浸在自己坚持不转户口的“明智之举”中,而秦淮如虽表面平静,可内心也难免因这些议论泛起些许波澜,未来究竟如何,在这充满变数的时代里,谁也说不准。
喜欢四合院,带着妹妹逃荒住隔壁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带着妹妹逃荒住隔壁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