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宫墙高耸,寒风掠过檐角铜铃,发出清越而孤寂的声响。苏桐立于御书房外,望着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她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一个微妙的位置。
皇帝对她的信任与日俱增,此前还曾在朝会上公开赞誉她“识大体、明是非”,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然而,她也清楚,这不过是风暴前的宁静。皇后虽被削权,但并未倒下;那些曾支持她的人,也不会轻易放手。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捧着圣旨缓步而来,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桐侍奉勤勉,忠心可嘉,今特赐封为婕妤,位列六宫,即日起入主永和宫。”
苏桐微微一怔,随即跪地叩首:“奴婢……谢主隆恩。”
玄烨宸站在殿内,目光深沉地看着她,缓缓点头。
她缓步走入殿内,烛火摇曳,映得玄烨宸的面容沉静如水。他抬眼看了她一眼,轻声道:“你来了。”
苏桐轻轻点头,行礼道:“陛下唤臣妾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你还自称奴婢?”玄烨宸轻笑一声问道,苏桐听闻立刻下跪道:“臣妾知错,还望陛下责罚!”
“无妨,不过这几日宫中倒是安静了许多。”玄烨宸放下手中的奏折,语气平静,“朕听闻后宫妃嫔皆行事谨慎,连太监宫女也都格外规矩。”
苏桐垂眸一笑:“娘娘闭门思过,宫中自然少了纷扰。”
“可你并不轻松,不是吗?”玄烨宸目光微敛,“朕知道你在做什么。”
苏桐心头一震,面上却不露分毫:“陛下言重了,臣妾不过谨守本分罢了。”
玄烨宸沉默片刻,终是轻轻叹息:“你是个聪明人,朕不愿多问,也不愿多说。只希望你明白,有些事,不可太过。”
苏桐低头应声:“臣妾明白。”
这一夜,她回到寝宫时已是深夜。宫灯昏黄,映着窗纸上的梅影斑驳。她坐在案前,缓缓展开一封旧信,那是她在整理账册时,偶然从几封密信中发现的一封不起眼的小笺。字迹潦草,内容更是含糊不清,唯有一句:“时机将至,速归。”
她将信重新叠好,放入袖中,心绪却难以平复。
次日清晨,皇帝赐赏之事传遍六宫。金银珠宝不在话下,更有一方玉印,象征着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单纯侍女了。消息一出,众人哗然。
苏桐没有张扬,只是低调地谢恩,并将赏赐一一登记造册,交由掌事太监保管。她深知,如今的每一步都需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更大的风波。
午后,她趁着皇帝批阅奏折之际,悄然步入御书房。她并未打扰,只是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玄烨宸一边翻阅边疆军报,一边与几位大臣商议粮草调度之事。她听着那些熟悉的地名与数字,心中已有盘算。
待议事结束,她才上前一步,轻声道:“陛下,臣妾近日读了些地方政情文书,发现南境数州赋税征收混乱,百姓怨声载道。若能设立专职巡查官,或许能缓解一二。”
玄烨宸抬眸看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是想得远。”
“臣妾不敢妄言,只是觉得若能早些理清乱象,日后改革也会顺畅许多。”
玄烨宸点头:“此事朕会交由欧阳鸿儒斟酌。”
苏桐躬身退下,步履轻盈,却未曾察觉身后一名小太监悄悄尾随其后。
回宫之后,她召来几名心腹宫女,低声交代几句。这几人皆是她在宫中慢慢筛选出来的可靠之人,或因家世清白,或因性情温顺,皆非攀附权贵之辈。
“你们各自留意六宫动向,尤其是凤仪宫那边,若有异常,即刻回报。”她叮嘱道。
其中一名宫女低声道:“娘娘,奴婢昨日在尚寝局听到一则消息,说是皇后娘娘夜里仍在召见心腹。”
苏桐眉心微蹙:“可听清是谁?”
“似乎是李公公。”
她心中一凛。李公公是皇后的心腹太监,素来不离左右。若皇后真有意再起风波,那她必须早作准备。
翌日,她借故前往御药房取药,途中特意绕道尚膳监。果然,在一处偏僻角落,她瞧见李公公正与一名陌生男子低声交谈。那人穿着寻常布衣,却举止从容,眼神锐利。
她未惊动二人,悄然离去,心中却已警铃大作。
接下来的数日,她愈加低调,几乎不再出现在皇帝面前。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翻阅各地奏折,整理财政账目,甚至亲自誊抄了几份关于新政的建议书,以备不时之需。
直到某日,她正在整理一份关于边疆军饷的记录时,忽听得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贴身宫女匆匆入内,神色紧张,“尉迟将军派人送来密信!”
苏桐接过信件,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信中寥寥数语,却字字惊心:
“北疆异动频繁,军中有人暗通外戚,恐生变故。”
她握紧信纸,心跳加快。看来,皇后背后的势力,远比她想象的要庞大得多。
她将信收入怀中,起身走到窗前。天色阴沉,远处的宫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森冷。
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她,早已无路可退。
喜欢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