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漠的晨光穿透胡杨林的缝隙,在沙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舟和赵宇背着工具袋,沿着防御圈外围的巡逻路线前行,红外摄像头的画面显示,经过一夜的平静,沙棘丛陷阱区周围已没有异常动向,但陷阱触发记录上的两个红点,却让两人加快了脚步 —— 那是夜间自动触发的落网陷阱,很可能已捕捉到猎物。
“昨晚设置的‘延时触发机关’果然起效了!” 林舟指着屏幕上的红点位置,语气中难掩兴奋。为应对夜间猎物活动规律,他们在落网陷阱的基础上,加装了 “压力感应延时装置”:只有当猎物在陷阱区停留超过 10 秒,确认完全进入绳网覆盖范围后,机关才会触发,避免因小型沙砾滚动或风吹枝叶误触陷阱,大幅提升了捕猎精准度。
两人快步来到第一个红点标记处 —— 沙棘丛西侧的水源地旁,一张纤维绳网正牢牢罩着三只羽毛鲜亮的野鸡,它们显然是夜间前来饮水时误入陷阱,此刻正扑腾着翅膀试图挣脱,却被绳网边缘的倒刺勾住羽毛,动弹不得。“这几只野鸡体型肥硕,每只重量都在 1.5 公斤以上,肉质肯定鲜嫩。” 赵宇小心翼翼地解开绳网,将野鸡装入透气的兽皮袋中,“你看它们的羽毛还带着露水,应该是凌晨刚被捕捉到的,新鲜度完全没问题。”
继续向第二个红点标记处走去,刚靠近沙棘丛东侧的觅食区,就听到一阵轻微的挣扎声。林舟拨开身前的沙棘枝叶,只见一只成年野兔被套索陷阱牢牢困住后腿,正警惕地盯着来人,两只长长的耳朵紧张地抖动着。这只野兔毛色呈浅棕色,与沙地颜色相近,若不是套索的藤蔓将它固定在原地,很容易就能融入周围环境,躲避天敌追捕。“能捕捉到这种‘拟色野兔’,说明我们的陷阱伪装做得足够好。” 林舟蹲下身,用兽皮袋轻轻罩住野兔,“这种野兔肉质细腻,脂肪含量低,很适合制作成真空包装的即食肉干,通过万倍具现后,能满足中小城市消费者对健康肉类的需求。”
一上午的时间,两人共检查了 15 个陷阱点位,除了这 3 只野鸡和 1 只野兔,还在沙棘丛中心的联动陷阱中,意外捕捉到 2 只沙狐幼崽。“沙狐幼崽暂时不能食用,我们可以先将它们饲养在庇护所后方的围栏里。” 林舟看着兽皮袋中蜷缩的幼崽,眼神中带着几分谨慎,“一方面能观察沙狐的生长习性,为后续捕猎提供数据;另一方面,等它们长大后,或许能通过万倍具现,为国内的生态养殖提供优质种源。”
回到庇护所后,两人立刻对捕获的野鸡和野兔进行处理。林舟负责处理野鸡:他按照之前学习的 “温水浸烫法”,将野鸡放入 60c的温水中浸泡 30 秒,待羽毛根部的油脂软化后,用专用拔毛钳顺着羽毛生长方向轻拔,不到 5 分钟就处理完一只,表皮完整无损,连细小的绒毛都清理得干干净净。“处理野鸡的关键是控制水温,温度过高会烫伤表皮,过低则无法软化油脂,导致羽毛难以去除。” 林舟一边演示,一边向直播镜头前的观众讲解,“接下来我们会将野鸡分割成鸡胸肉、鸡腿肉和鸡翅,分别进行腌制和真空包装,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赵宇则专注处理野兔:他用精准分割刀沿着野兔的肌肉纹理,将兔肉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去除筋膜和脂肪后,放入由盐、胡椒和沙棘粉调制的腌料中浸泡。“野兔肉质紧实,需要腌制 4 小时以上,让腌料充分渗透,才能去除腥味,提升鲜味。” 赵宇将腌制好的兔肉块整齐地摆放在真空包装机中,“真空包装能隔绝空气,防止肉质氧化,延长保质期,通过万倍具现运输到中小城市后,消费者打开就能直接烹饪,非常方便。”
处理完成后,林舟将捕获的猎物信息 ——3 只野鸡(总重量 4.8 公斤)、1 只野兔(重量 2.3 公斤),以及处理后的肉类品质检测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发送给龙国官方专项团队。让他惊喜的是,不到半小时,专项团队就发来回复,告知这批猎物已成功触发万倍具现机制,共具现 3 万只野鸡(总重量 4800 吨)和 1 万只野兔(总重量 2300 吨),将重点覆盖国内 200 个肉类供应缺口较大的中小城市。
“万倍具现的禽肉将通过‘冷链专线 + 区域分拨’的模式运输。” 专项团队的消息中详细介绍了配送方案,“首批 500 吨禽肉已从中央储备仓库出发,通过冷链列车运往华北、华东地区的 10 个地级市,后续将根据各中小城市的需求,分批次调配,确保每座城市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企业都能及时收到物资。同时,我们还会联合当地政府,对禽肉价格进行调控,确保普通消费者能以实惠的价格购买到。”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