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手工艺品展会开幕还有三天,工作室里弥漫着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大家正忙着给“竹林雅韵”系列产品做最后的打磨和包装,每一件产品都被擦拭得光洁如新,小心翼翼地放进定制的礼盒中。
“赵磊,展会的展位布置方案确定好了吗?”孙晓一边给挂屏系上防尘袋,一边问道。
“确定好了!”赵磊拿着设计图走过来,“展位主打自然简约风,我们用竹制展架搭建陈列区,再摆放几盆绿植点缀,墙上挂着产品的设计草图和竹林实景照片,这样既能突出咱们竹编产品的特色,又能让观众感受到‘竹林雅韵’的氛围。”
王爷爷仔细看了看设计图,点点头:“这个布置不错,朴素又不失雅致,和咱们的产品风格很搭。”
陈屿补充道:“我还准备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印着每款产品的设计灵感和编织工艺,方便观众了解。”
接下来的两天,大家分工合作,赵磊和赵峰负责搭建展位的材料采购和运输,孙晓、林晚和乐乐负责产品的最终质检和包装,陈屿则忙着制作宣传卡片和产品介绍手册。新员工们也主动帮忙,有的整理工具,有的打扫卫生,整个工作室都洋溢着团结协作的氛围。
展会开幕当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带着产品和搭建材料赶往展会现场。展位位于展厅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还算不错。赵磊和赵峰立刻开始搭建展架,他们按照设计图,将一根根竹制支架组装起来,动作麻利而熟练。孙晓和林晚则负责摆放产品,将浮雕式竹林挂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竹节收纳盒、竹叶纹台灯灯罩等产品则整齐地摆放在展架上,每一件产品都搭配着精美的宣传卡片。
王爷爷坐在展位的一角,手里拿着一根竹丝,时不时地编织几下,吸引了不少路过的观众驻足。“老师傅,您这手艺真厉害!”一位中年男士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王爷爷手中的竹编半成品。
“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竹编手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王爷爷笑着说道,顺手拿起一件竹叶纹挂件递给对方,“您看看,这都是用纯天然的竹丝编织的,环保又美观。”
男士接过挂件,仔细端详着:“做工真精细!我平时就喜欢收集手工艺品,你们这个‘竹林雅韵’系列很对我的胃口。”
孙晓连忙走过来,递上产品介绍手册:“先生,这是我们的新产品系列,灵感来源于郊外的原生态竹林,每一件产品都融入了自然元素。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给您详细介绍一下。”
在孙晓的介绍下,男士对几款挂屏和收纳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场就订购了一套产品。这是展会现场的第一笔订单,大家都备受鼓舞。
随着展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老巷竹编的展位吸引过来。有的人被精美的产品造型所打动,有的人对传统竹编手艺充满好奇,还有的人则看中了产品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这个竹编台灯灯罩太有特色了,灯光照出来的效果一定很好。”一位年轻女士指着竹叶纹台灯灯罩说道,“我家的装修风格是北欧风,正好搭配这款产品。”
林晚笑着介绍:“这款灯罩采用了镂空编织工艺,灯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出,会形成很温馨的光影效果。而且竹丝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易变形,也很好打理。”
女士当场决定购买,还留下了联系方式,说以后有需要还会再来光顾。
展会期间,陈屿负责向观众讲解产品的设计理念和编织工艺。“我们的浮雕式挂屏,采用了三层编织手法,底层用粗竹丝搭建轮廓,中层用中粗竹丝编织细节,上层用细竹丝勾勒纹理,这样才能呈现出立体的浮雕效果。”陈屿一边说,一边指着挂屏上的竹子图案,“每一根竹子的形态,都是我们在竹林中实地观察后设计出来的,力求还原自然之美。”
不少观众对这种精湛的工艺赞不绝口,还有几位从事室内设计的客户,当场表示希望能和老巷竹编合作,将竹编产品融入到他们的设计项目中。
“我们正在做一个民宿改造项目,需要大量的原生态手工艺品来装饰房间,你们的竹编产品非常合适。”一位室内设计师说道,“如果合作的话,我们希望能定制一些带有民宿特色的产品,比如在挂屏上编织民宿的名字和标志。”
孙晓连忙记下对方的需求:“没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您的要求进行定制。您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展会结束后,我们详细沟通合作方案。”
设计师留下联系方式后,又仔细参观了展位上的产品,对竹编茶具和桌旗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展会的第二天,一位来自外地的礼品经销商来到了展位前。“我做礼品生意已经十几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有特色的竹编产品。”经销商拿起一件竹节收纳盒,仔细检查着做工,“你们的产品质量很好,设计也很新颖,很适合作为高端礼品推广。”
赵磊连忙上前介绍:“我们的产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而且我们可以提供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产品上刻制、编织图案,很受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欢迎。”
经销商点点头:“我很看好你们的产品,想和你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你们的竹编产品引入我们的销售渠道。不知道你们的供货能力怎么样?”
“我们有专业的生产团队,每月可以生产上千件产品,完全能满足您的供货需求。”孙晓自信地说道,“价格方面,我们会给经销商最优惠的政策,保证您的利润空间。”
双方当场就合作意向达成了初步共识,约定展会结束后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
展会的最后一天,展位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当地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李主任。“老巷竹编的手艺我早有耳闻,今天亲眼看到这些产品,果然名不虚传。”李主任笑着说道,“你们把传统竹编手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让老手艺焕发了新的生机,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推广。”
王爷爷激动地握住李主任的手:“谢谢李主任的认可!我们就是想把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竹编、喜欢竹编。”
李主任说道:“非遗保护中心正在开展传统手艺扶持项目,我们可以为你们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你们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培养更多的竹编人才。另外,我们还会组织非遗产品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让你们的竹编产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这个消息让大家欣喜若狂,孙晓连忙说道:“太感谢李主任了!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把竹编手艺发扬光大。”
展会圆满结束,老巷竹编不仅收获了大量的订单,还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更得到了非遗保护中心的扶持。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工作室,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次展会真是收获满满!”赵磊兴奋地说道,“不仅卖出了很多产品,还找到了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以后咱们的产品就能走进更多地方了。”
王爷爷感慨地说:“没想到传统手艺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这是对咱们最大的肯定。只要咱们坚持下去,不断创新,竹编手艺一定能走得更远。”
孙晓看着大家充满干劲的样子,心里充满了信心:“接下来,咱们要尽快落实和经销商、室内设计师的合作,同时利用非遗保护中心的扶持,扩大生产规模,培养更多的竹编人才。我相信,老巷竹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工作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喜欢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