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碰着牛皮纸封面,那句“献给所有还没熄灭的人”仿佛带着顾沉舟残存的体温,烫得林夏心口发紧。
她没有立刻将这本笔记束之高阁,而是走进办公室最里间的休息室,反锁了门。
这里,放着一台她私人购置的高精度扫描仪。
她戴上白手套,神情肃穆,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小心翼翼地将笔记一页页拆开,逐页扫描。
她很清楚,这本笔记一旦曝光,不仅会让她和“反击者联盟”成为众矢之的,更可能让顾沉舟的“赎罪”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她必须留下备份,以防不测。
当扫描仪的光束划过泛黄纸张的边角时,她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响起。
【系统提示:文本深层意图分析模块已激活。】
【正在扫描高密度信息节点……批注笔迹压力、墨水渗透率、字间距异常……发现加密信息。】
林夏的呼吸一滞。
她立刻凑近屏幕,放大扫描出的高清图像。
在其中一页记录“程序员魏博过劳猝死案”的分析旁边,顾沉舟用极淡的铅笔,写下了一串看似无意义的字母和数字组合。
外人看来,更像是计算草稿。
【加密坐标解析中……关联数据库:全球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匹配成功。】
【坐标指向:五年前,Id为“编织者_b”的用户,在平台私有仓库提交的最后一次代码记录。】
编织者_b,魏博!
林夏的心脏重重一锤。
这不是草稿,这是顾沉舟留下的、指向另一份遗产的线索!
他知道这份笔记凶险万分,所以把最核心的秘密,用这种方式藏了起来。
她没有声张,将扫描文件进行三重加密后,存入了离线硬盘。
随后,她只给阿哲发了一条简短的语音:“阿哲,帮我找一个绝对可靠的、懂早期开源代码的退休工程师,不要惊动任何人。”
阿哲的效率超乎想象。
两天后,在城市另一端一间不起眼的茶馆包厢里,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工程师在林夏的笔记本电脑上敲下了最后一行命令。
数据恢复的进度条走到了100%。
一个被尘封的压缩包出现在桌面。
解压后,并非众人想象中的什么黑料或账本,而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插件。
它的名字,让林夏瞳孔骤然收缩——“工时警戒线”。
工程师调试后,为她演示了功能。
这个插件一旦安装,就能在后台静默运行,自动抓取电脑的活动时间、键盘输入频率、软件使用记录,并根据预设算法,精准计算出“有效加班强度”。
当强度超过法定标准或用户自定义的“生命红线”时,它会触发一系列动作:自动生成符合法律证据要求的工时记录表、向设定的私密邮箱发送预警,甚至……可以设置一键匿名打包证据,发送至劳动监察部门的公开邮箱。
“这……这是个防猝死神器啊!”老工程师看得目瞪口呆,“设计思路太超前了!要是五年前就有这东西,多少悲剧能避免?”
林夏的目光,落在了程序的开发者日志上。
最后一条,是魏博写的:“顾先生说,这是能保护我们所有人的‘哨兵’,希望它能成为行业标准。”
而日志下面,附着一份被驳回的提案复印件,驳回理由刺眼无比:“该工具可能引发员工消极怠工,影响企业管理效率,不予采纳。”
落款,是当年由数家互联网巨头组成的“行业发展委员会”。
林夏彻底明白了。
顾沉舟交给她的,不是一本记录死亡的悼词,而是一把被资本联手封杀、能让打工人拿回“时间定价权”的钥匙。
她立刻召集李曼和陈导,在保险柜所在的休息室里,召开了最高级别的闭门会议。
“我们一直用情绪点燃舆论,用共情换取关注。但这就像止痛药,治标不治本。”林夏指着屏幕上的“工时警戒线”插件,声音沉凝,“真正能防住下一次‘优化’、下一次‘过劳’的,是工具,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自我武装的武器。”
李曼激动得脸颊泛红:“夏姐,你的意思是……我们把它发布出去?”
“不。”林夏摇头,眼神锐利如刀,“直接发布软件,目标太大,轻易就会被封杀、被污名化。我们要重启这个项目,我称之为‘哨兵计划2.0’。但我们的产品,不是软件本身。”
她看向陈导:“陈导,我们要把它彻底拆解,做成一系列病毒式传播的短视频教程。”
“比如,”林夏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如决堤洪水,“第一课,《三分钟学会,用你电脑自带的Excel监控你的真实加班密度》;第二课,《保姆级教学,如何一键生成让hR无法抵赖的合法维权时间轴》;第三课,《发给老板前必看:用数据说话,优雅而强硬地拒绝无效加班》!”
李曼和陈导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我明白了!”李曼抢道,“我们不给鱼,我们教他们织网!”
“没错,”林夏点头,“阿哲的线下团队同步跟进,在各个城市的基层站点,为那些不太会用电脑的外卖员、客服、代驾师傅,组织免费的‘数字自救课’,教他们用手机备忘录、用最基础的工具,记录自己的劳动痕迹!”
计划立刻执行。
“反击者联盟”的账号风格为之一变,不再只有催泪的故事和尖锐的评论,一系列实用到极致的“打工人自保指南”横空出世。
课程上线第七天,一封来自东莞的私信,引爆了所有人的泪腺。
发信人是一名工厂的质检员,他附上了一张用铅笔和直尺画的、歪歪扭扭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他和同班组二十多个工友一个月的真实工时。
他说,他就是看了联盟的视频,才知道原来每天超出正常工时的那四个小时,是可以这样清晰记录下来的。
他不敢在电脑上做,就偷偷在车间角落的废纸箱上画,画好后,贴在了厕所的隔间门背后。
没想到,第二天,这张纸上就多了好几个人的笔迹,大家偷偷地在上面补充、核对自己的时间。
第三天,这张纸被贴到了休息室的墙上。
一周后,二十多名工友拿着这张“手绘工时表”作为初步证据,集体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了工厂的超时排班制度。
消息传回总部时,林夏正在审核新一期直播的选品。
系统提示毫无征兆地弹出。
【系统提示:非精英群体自主维权事件首例确认。
事件触发模式:知识赋能。
扩散潜力:S级。】
林夏猛地站起身,拿起手机直接打给陈导:“立刻派人去东莞!跟进拍摄!纪录片片段的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一张纸,掀翻十二小时班》!”
视频发布后,效果堪称恐怖。
它没有激烈的控诉,只有一张张被工友们的手指摩挲得起了毛边的手绘表格,和他们带着怯意却又无比坚定的眼神。
一夜之间,“Excel维权法”冲上热搜。
无数白领、程序员、设计师,默默打开了自己的电脑,开始复盘自己的加班记录。
压力之下,数家以“996”闻名的企业,竟悄悄修改了内部考勤制度,补发了加班餐补。
就在这时,一记“冷枪”从背后射来。
林夏的前东家,那位曾亲手将她送出公司的hRVp,在自己的百万粉丝大号“职场进化论”上公开发文,字里行间充满轻蔑与嘲讽:“很有趣的现象,一群失业的人,在煞有介事地教别人怎么在职场活命。我的建议是,有空画表格,不如多投几份简历,先学会怎么找到下一份工作。”
评论区,瞬间涌入大量水军的附和与嘲笑。
联盟内部群情激愤,李曼更是气得要亲自下场对战。
林夏没有回应,她沉默地走进办公室,将那张东莞工人手绘工时表的高清扫描图,打印了出来。
她细致地折好,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用最传统的方式,寄给了那位。
信封里,只有一张打印的图片,和一张便签。
便签上是林夏亲手写的一行字:“你裁掉的不是人,是这个。”
当晚,阿哲的加密电话打了进来,声音凝重:“夏姐,有人在暗网论坛上挂出了‘哨兵计划’的完整源码,标价五十万。对方声称,是‘从某个女性组织内鬼手中购得’。”
林夏握着电话,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仿佛早已料到。
她只是平静地“嗯”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次日清晨,阳光刺破云层。
林夏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拨通了一个她存下后,从未启用过的号码。
备注名:陆景深。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又立刻按下了挂断键。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河。
【系统提示:敌意技术复刻风险急剧上升。
检测到信任链污染企图,建议启动内部信任链认证机制。】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南方小镇,那家社区法律援助中心里,顾沉舟……不,是“顾新生”,正坐在桌前,双手接过了第一位前来咨询的女工递过来的一叠发薪记录,那双手,因常年接触化学试剂而布满裂口。
他抬起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声音轻声问道:
“您别急,慢慢说。您最后一次,拿到完整的工资,是什么时候?”
夜深了,林夏独自坐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前。
屏幕上,是“野草议会”成立以来,全国四十七个分会不断跳动更新的运营数据。
新增会员数、课程参与率、互助事件响应时间……每一项指标都呈现出漂亮的增长曲线,证明着“双轨制”的成功。
但林夏的目光,却没有丝毫喜悦。
她的指尖在鼠标上停住,目光死死盯在屏幕的一角。
那里,是各地分会上报的“打工人应急基金”申请与审批数据。
看似繁荣的数字海洋之下,一道诡异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从哈尔滨到深圳,从成都到上海,一种相同的模式,正在无声地侵蚀着这个她亲手建立的互助体系的根基。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从被辞退到被敬畏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