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能吃的萧世子
暮色渐浓,天边的晚霞染上了一层深沉的绛紫色,与院落中升起的袅袅炊烟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卷。张婶儿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因着世子爷要留下用膳,罗晴特意嘱咐要多备几个拿手菜,她自然不敢怠慢。
待到晚膳时分,正厅里的八仙桌上已摆得满满当当。正中是一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炖得软烂入味,酱汁浓稠;旁边是一盘切得薄如蝉翼的卤肉,透出诱人的酱色;腊肉炒木耳香气扑鼻,黑木耳与红白相间的腊肉相映成趣;清炒青菜碧绿欲滴,保留了食材最本真的鲜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碗冬瓜排骨汤,乳白色的汤面上漂浮着几粒鲜红的枸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今日特意让张婶儿多备了些,世子莫要嫌弃家常便饭。罗晴一边摆放青瓷碗筷,一边淡淡说道。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家常襦裙,发间只别了一支素银簪子,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婉。
萧凛看着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冷峻的眉眼不自觉地柔和下来。他依着罗晴的示意净了手,在她身侧坐下。平日里两个孩子总会一左一右挨着娘亲坐,今日被萧凛占了位置,瑾瑜便默默坐到对面,小小的脸上看不出情绪,只专注地整理着自己的衣摆。
用饭吧。罗晴说着,先给两个孩子各盛了一碗汤。乳白色的汤汁在青瓷碗中微微晃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用饭时,两个孩子依旧保持着先给娘亲夹菜的习惯。瑾瑜默不作声地给罗晴夹了一筷子木耳,动作娴熟自然;霏霏则贴心地夹了青菜,小脸上写满认真。瑾瑜全程目不斜视,细嚼慢咽的模样俨然一个小大人。霏霏却注意到萧凛期待的眼神,小姑娘歪着头想了想,踮起脚费力地夹了块最大的红烧肉,颤巍巍地放进他碗里。
谢谢霏霏。萧凛受宠若惊,声音都不自觉地放柔了。他看着碗里那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唇角扬起一抹真心的笑意。
三人用饭素来秀气,待他们放下筷子时,桌上的饭菜还剩了大半。萧凛见状,便开始认真地扫荡起来。他吃得极快,动作却依然保持着世家公子的优雅,不一会儿就将剩下的饭菜一扫而空,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罗晴和两个孩子看得目瞪口呆。霏霏更是睁大了圆溜溜的眼睛,小嘴微张,显然被这位突然变得能吃的惊到了。
萧凛放下碗筷,对上三双惊讶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边关养成的习惯,粮食珍贵,不能浪费。
罗晴见他吃得这么多,忍不住关切地问:可要消食丸?我这儿常备着山楂丸。
不必。萧凛摆摆手,眼神忽然变得悠远,在边关的时候,不上战场就要尽量多吃。谁也不知道下一场仗什么时候来,一战可能就是几天几夜,不吃饱哪有力气杀敌。他语气平静,却让在座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烛光摇曳,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罗晴仿佛能想象到,在黄沙漫天的边关,年轻的将领与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抓紧每一刻安宁时光填饱肚子的场景。
罗晴闻言,眸光微动,默默将一杯温茶推到他面前。茶汤清澈,映着烛光荡漾,泛起细碎的金芒。
一顿饭总算在和乐的气氛中用完了。饭后,一家人移步到院中的葡萄架下闲坐。夜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霏霏缠着萧凛讲边关的故事,瑾瑜虽不说话,却也悄悄挪近了位置。
那时候啊,我们在玉门关外扎营...萧凛低沉的声音在夜色中缓缓流淌,讲述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两个孩子听得入神,连罗晴也不自觉地被吸引。
夜色渐深,星子布满了夜空。可这位吃饱喝足的世子爷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依旧兴致勃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时不时偷眼去看罗晴的神色。
罗晴忍了又忍,终是冷下脸来:萧世子,时辰不早了。
萧凛见她面色不虞,只得起身。临走时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孩子,心里盘算着来日方长。
送走萧凛,罗晴站在廊下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夜色中,这才转身将九芽唤到房中。
烛光下,罗晴取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上面的绣样还是九芽去年新绣的缠枝莲,针脚细密,栩栩如生。明日萧世子会派人陪你去府城处理铺面的事。她将荷包递给九芽,早些歇息,此去怕是要在府城待上几日。不仅要定下铺面,也要认认那边的人,往后往来也方便。
九芽接过荷包,入手沉甸甸的,显然装了不少银两。她小心翼翼地收好,抬头时眼中满是坚定:姐姐放心,我晓得轻重。借了世子的东风已是侥幸,该打点的银钱自是不能省的。
罗晴欣慰地笑了笑,伸手替九芽理了理鬓角碎发。月光从窗棂间洒落,为姐妹二人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原本她是想亲自去府城的,但转念一想,往后这些生意终究要交给九芽打理,不如现在就让她独自历练。
府城的周掌柜与我有些交情,若是遇到难处,可去寻他。罗晴轻声嘱咐,记得带上我给你的那封引荐信。
九芽认真记下,又问道:姐姐觉得,铺面是选在城南的商区好,还是城东的文雅地段更合适?
烛光下,姐妹俩又细细商议了些细节。窗外月色渐浓,树影婆娑,偶尔传来几声虫鸣。直到月上中天,窗纸上投下的影子渐渐拉长,二人方才歇下。这一夜,罗晴睡得格外安稳,许是因为终于有人可以分担肩头的重担,又或许是因为,那个空缺了七年的位置,终于有人填补。
喜欢穿越后胎胎俩娃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后胎胎俩娃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