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仅是鲜血的滋味,
更是王朝倾覆的先兆。
靠山王杨林不愧是国家栋梁,面对帝王雷霆依然镇定自若。
杨广阴沉着脸嗤笑一声:
既然王爷要听这逆贼胡言,那就随你去问!
杨林恭敬行礼,转身和蔼询问那满面尘土的士兵:
老夫杨林,你把梁州战事详细说来。”
士兵稍稍定神,虽不明白为何忠心报国反遭杀身之祸,但有靠山王撑腰,只得强压恐惧。
他整理思绪,肃然禀告:
末将是裴将军亲卫。
十日前我军刚到梁州,营地未立就遇袭击,死伤过百,更有数千将士突发恶疾。
接着五千敌骑绕后烧毁粮草。
裴将军想速战速决,可宋阀阀主宋缺诡计层出不穷下毒、断水、挖壕、火攻、夜袭
军中只剩两天粮草,裴将军仍坚持进攻。
三日前宋缺亲率三万精兵破阵,裴将军被俘,我军战死五万,被俘四万
大殿鸦雀无声。
杨广双眼充血,突然吼道:禁军!把这惑乱军心者乱棍打死!
陛下且慢!杨林急劝。
拖出去!
殿外棍棒声如雷,惨叫声渐息。
许久,杨广幽幽问道:王爷信这狂徒的话?
杨林黯然摇头:宋缺用兵如神,当年以少胜多连战连捷此事,恐怕属实。”
以三万胜十万,未必不可能!
此战折损我朝十万精锐,粮草殆尽,更痛失裴擒虎这员虎将。”
日后必须万分谨慎!
杨林的分析让杨广如坠深渊。
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难道朕当真这般无用?连赢零那乳臭未干的小子都敢欺到朕头上?】
这念头刚起,就被他狠狠掐灭。
陛下请慎言,切勿自乱阵脚!
靠山王杨林被誉为国之柱石,不仅因其权势地位,更因他的品格气度确实撑得起大隋江山。
见杨广心神大乱,杨林立即出言提醒。
但此刻的杨广却似惊弓之鸟,竟将这番劝诫当作对自己的羞辱。
靠山王!朕说话还要你来教?
深知杨广秉性的杨林心中苦笑,只得躬身请罪:老臣失言,请陛下治罪。”
眼见威名赫赫的靠山王低头,杨广胸中闷气无处发泄。
好在他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稍缓和脸色道:平身吧,是朕失态了。
说说眼下形势,大隋该如何对付赢零?
杨林暗自叹息,正色道:当初联合大宋共讨东郡,本是为夺回梁州。
原以为东郡兵力空虚,此乃良机。
但胜负乃兵家常事,如今梁州恐难短期内收复。”
陛下无需忧虑,只需在边疆部署大军,东郡兵力薄弱定然不敢贸然行动。
我大隋正可借此平定内忧,恢复元气。
待国势强盛之日,除非大秦敢于同时与大宋、大隋两线作战,否则梁州终会重回大隋怀抱!
这番见解引得众臣纷纷点头。
杨广沉思许久,突然开口:以你之见,此次大宋战况将会如何?
杨林微微摇头:臣以为大宋胜算渺茫。
我十万精锐尚且全军覆没,大宋二十万军队面对东郡主力,恐怕
听完杨林的分析,杨广沉默不语,神色晦暗难明。
还未等他出声,一名传令兵疾步进殿禀报。
陛下,大宋前线紧急军情!
速速呈上!
遵旨!
士兵将密函呈递至杨广面前。
杨广仅瞥了几行,便颓然将战报扔在案几上,低声吩咐:念与诸位爱卿听。”
侍从接过文书,目光掠过之际闪过一丝震惊,随即高声宣读。
密探确认,大宋此次调遣二十万大军,由韩世忠统领出征。”
东郡方面,韩信率七万、蒙毅领八万兵马,主动攻入宋境,与韩世忠主力交锋。”
韩信分兵奇袭,沿山林迂回至敌军后方,接连设伏突袭,共计歼灭敌军十一万,其中斩杀四万,俘获七万,溃逃三万,致使韩世忠右翼全线崩溃。”
蒙毅率军死战,以两万伤亡为代价,歼灭五万宋军,俘获四万,余部四散奔逃。”
此役,韩世忠身负重伤被俘,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宣读完毕,大殿内一片死寂。
虽然杨林早有预见,但如此惨烈的败局仍令群臣震惊不已。
二十万雄师竟如蝼蚁般灰飞烟灭,实在难以置信。
杨广冷峻的目光扫过群臣,暗自记下几人惊慌失措的神情,心中冷笑。
环顾四周,唯一堪当大任者,仍是杨林。
他强忍烦闷,沉声问道:靠山王,大宋惨败至此,我大隋该如何应对赢零?
提及赢零,杨广眼中恨意汹涌。
梁州之失,堪称毕生耻辱。
杨林郑重行礼,正色道:陛下,既然合谋已破,当严守边疆,积蓄国力,徐图后计。”
至于赢零,若金榜继续公布,其气运必难长久。”
杨广瘫坐在龙椅上,面色惨淡,犹如褪色的古画。
杨广缓缓抬手,语气平和:靠山王与宇文化及留下,其余人等暂且退下。”
朝堂要事,往往需在小范围内商议决断。
群臣会意,纷纷行礼告退。
待大殿空旷,杨广沉思良久,目光落在阶下二人身上:如今只剩我们君臣三人,不知二位可有妙计化解当前危局?
杨林与宇文化及虽素来不和,此刻却默契地对视一眼。
靠山王已在朝会表明立场,倒是宇文化及始终未曾表态。
感受到天子灼灼目光,宇文化及暗自叹息,终究无法回避。
他略作沉吟,郑重拱手:陛下,微臣有个粗浅的想法。”
但说无妨。”
谢陛下。”
宇文化及稍顿,随即说出惊人之语:微臣一直在思考,此战败局已定,十万精锐折损殆尽,国力损耗已成定局。
当务之急,是如何挽回这些损失?
注意到杨广逐渐专注的神情,他直言道:大秦与东郡皆非合适选择。
且不说他们本就是战胜方,单论嬴政父子刚烈性格,就难以周旋。
但大宋不同
赵构与朝中高俅、秦桧等人皆是优柔寡断之辈。
若我国咬定此战败因在于宋军溃败,导致我军孤立无援,再加以武力威慑,或许能迫使其割地求和?
殿内骤然传出两声倒吸凉气之音。
杨广与杨林对视一眼,此计虽显阴险,却正中要害。
靠山王如何看待此策?
杨林思忖良久,叹道:陛下此计甚妙。
与其横征暴敛激起民变,不如向外索取。
此战本由大宋挑起,其军力本就羸弱,如今又折损二十万兵马,犹如案上鱼肉。
宇文大人此策,当真高明。”
闻得此言,素来深藏不露的宇文化及也不禁嘴角微翘。
这临时构想竟获君臣首肯,令他暗自得意毕竟智计素非其长项。
1071章
在逢迎圣意方面,他早已是朝野公认的翘楚。
杨广倚着鎏金御座久久沉思,目光在杨林与宇文化及之间徘徊。
二位爱卿以为,大宋会接受我朝索赔?这赔偿数目又当如何定夺?
宇文化及恨不能将头埋进衣领,竭力减弱存在感。
献策尚可,真要落实担责,实在麻烦。
倒是靠山王杨林毫不犹豫出列。
陛下,臣以为有六成把握。
若能与东郡联合出兵,必可稳操胜券!
什么?与东郡联手?
隋帝杨广几乎怀疑听错,难以置信地重复道。
杨林郑重颔首。
不止杨广,连献策的宇文化及都目瞪口呆。
杨林从容进言:此计可行。
大宋在东郡损兵折将,岂会甘休?与其事后与东郡争夺赔偿,不如联手施压。
既可增强威慑,又能卖东郡人情。”
这番剖析入木三分。
然而御座上的杨广听罢,竟拍案怒喝:
东郡!赢零!乃我大隋死敌!梁州被夺,裴擒虎十万大军亦遭其歼!尔等不思复仇,反要助纣为虐?如此行径,置大隋颜面于何地?置朕之尊严于何地?
这突如其来的暴怒令杨林二人猝不及防。
虽知天子喜怒无常,但此番发作着实蹊跷。
转念便明陛下对赢零已非单纯仇恨,更夹杂难言的妒忌。
毕竟那大秦太子仅凭东郡弹丸之地,竟能力抗两大王朝。
自诩雄主的杨广,心中岂能平衡?
当大隋朝堂尚在争论此计时,大宋皇宫内的赵构正对着皇城司急报发愣。
战报显示韩世忠所率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薄纸被帝王反复翻检,似要找出转机。
赵构心存侥幸,难以接受现实。
他抬眼望向童贯,只见对方面色沉重。
显然,童贯已核实过战报。
这意味着大宋二十万雄师确已灰飞烟灭。
思及此,赵构眼前发黑,双膝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噗通一声,他重重栽倒在地。
童贯不及搀扶,待官家倒地才慌忙上前。
官家保重!可要传太医?
速传太医!
所幸赵构只是急火攻心,未等太医至便已苏醒。
他长叹一声,再次向童贯确认。
童贯,战报所言韩世忠被擒,二十万大军覆灭,可是属实?
童贯咬牙低答:官家,奴才再三查证,确是如此。”
唉天要亡我!
赵构长叹,眼神涣散地望向穹顶,低声自问:
“童贯啊,朕怎么就比不上赢零那小子?”
“他不过是个储君,朕可是真龙天子。”
“朕掌握万里山河,他守着弹丸之地。”
“朕有满朝文武辅佐,他手下才几个人?”
“可如今天下传颂的是他,百战百胜的也是他!”
“难道朕真要给他当踏脚石不成?”
童贯低眉顺目站着,假装没听见。
这话他既不能点头,也不敢摇头。
赵构本就不期待回答,只是暗自琢磨:
赢零凭什么能有今日成就?
为何区区皇子,竟压过堂堂天子?
他心底认了赢零的本事,嘴上却绝不松口。
眼下最要紧的,是收拾这烂摊子。
二十万精兵折损,燕云河东沦陷,形势岌岌可危。
喜欢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