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尚能自持,武将那边早已乱成一团。
程咬金坐庄大胜,面前堆满奇珍异宝,尉迟恭耍赖不认账,气得程咬金抄起靴子就砸。
李世民看着这群放肆的臣子,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袁天罡恭敬地来到李世民跟前,低声道:赢政返回咸阳后,以雷霆之势肃清了阴阳家与昌平君的势力。
令人意外的是,阴阳家新任家主竟是曾经的少司命,此人实则是赢零的心腹。
扶苏公子已被废为庶人,眼下囚禁宫中,在赢政严密监视下再难翻身。
七日前赢政更册立赢零为太子,此举虽可稳固朝纲,但不知此人野心究竟会膨胀到何种地步,来日恐对我大唐不利。”
李世民淡然一笑:朕从尸山血海中走到今日,何曾惧怕过阴谋诡计?若他真有吞并诸国的能耐,我大唐必定是最后与之抗衡的王朝。
况且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想要打破现有格局谈何容易。
国与国之间,利益永远高于仇恨。
今日朕将爱女许配赢零,就是要确保未来十余年两国相安无事。
即便日后反目,也不过是利益之争。
若他敢来犯,朕必在战场上奉陪到底!
李丽质静立一旁,虽为和亲主角却插不上话。
她多想告诉父亲,赢零对敌人虽冷酷无情,但对身边人却宽厚仁慈,绝非袁天罡所说的背信弃义之徒。
李世民察觉到女儿神色,却无意深谈。
国事岂能寄托于儿女私情?但终究于心不忍,温声问道:此番和亲实为政治联姻,你可明白?可有怨言?
李丽质怔忡片刻,轻声道:儿臣心甘情愿。
赢零雄才大略,女儿真心仰慕。”
你情愿便好。”李世民叹道,只是秦国朝堂暗流汹涌,除赢零外,胡亥等公子必不甘心。
你身处异国,须处处谨慎。”这番肺腑之言令李丽质热泪盈眶,跪地哽咽:儿臣此去不能侍奉左右,惟愿父皇保重。”
李世民扶起爱女,转身宣旨:命长公主李丽质择日启程,赴秦完婚。”诏令既下,木已成舟。
咸阳迎亲队伍早已出发,而长安城中,关于此事的种种传言早已甚嚣尘上。
短短一夜之间,秦国朝堂风云突变。
长公子扶苏被贬为庶人,赢零取而代之成为秦国太子,更将与大唐长公主李丽质缔结良缘。
这桩震动天下的消息如野火般传遍长安的大街小巷,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御花园中,李世民正与爱女李丽质并肩漫步。
李丽质双眸微红,想到即将远嫁异国,心中五味杂陈。
今日这番话,你要牢记于心。”李世民目光深邃地说道,秦国朝堂风云变幻,各方势力勾心斗角。
而今赢零被立为太子,福祸相依。
你既为太子妃,势必身处漩涡。
但须谨记,你不单是秦国太子妃,还是我大唐珍宝。
若有谁敢欺凌于你,尽管出手,有为父为你做主。”
李丽质郑重颔首,眼中闪着泪光。
秦国政局此刻暗潮汹涌。
赢零与世家大族势不两立,表面平静却暗藏杀机。
李丽质此番远嫁,不只关乎自身,更牵系两国盟约。
虽有这层屏障,仍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不必太过忧心。”李世民温言道,嬴政英明神武,既选赢零为嗣,定会护他周全。
若有人胆敢对太子不利,便是挑衅秦皇威权,他岂能容忍?
五日之后,秦国迎亲队伍将到达长安。
届时大唐使团将伴随公主入秦,并与嬴政共议真龙现世之事宜。
离开之际,李丽质心情稍缓。
还未到府门,便听见武曌欢快的声音:姐姐回来啦!
只见武曌衣裙飘舞,笑吟吟地迎上前。
什么事让你这般开心?李丽质握住她的手问道。
自然是替姐姐高兴。”武曌眉眼含笑,听说姐姐即将远嫁秦国,终得如意郎君。”
李丽质面染红霞:你这丫头
二人说笑间步入府中。
关门后,李丽质肃然道:赢零近日夺取大宋燕云、河东二道,此事已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她将朝议要事细细道来,武曌听得心惊肉跳。
武曌瞪大双眼,惊讶道:姐姐是说这两地都已归赢零掌控?
以他的治理手段,这两处落入他手,大宋恐难收复。
这意味秦国疆土再扩!
她满眼钦羡地望着李丽质,笑道:妹妹先贺喜姐姐。
日后,姐姐说不定会成为世间最尊贵的女子。
若有姐夫相助,就是成为女帝也未尝不可!
赢零能在短期内攻占如此疆域,实力可见一斑。
如今他已是大秦太子,即便没有这身份,以其能力,裂土称王亦非难事!
李丽质淡然一笑:我只想嫁他,别无他求。”武曌胸怀大志,而她所求,却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武曌轻哼:得了便宜还卖乖,若你不愿,不如将赢零让与我?
死丫头,胡说什么!李丽质抬手掐她纤腰,疼得武曌直吸气。
说正事,五日后我就要启程赴秦。
父皇说会遣大唐将士护送。”李丽质收起笑容,我走之后,幻音阁就托付给你了。”
放心,我懂!武曌揉着腰,咬牙应道。
五日后,碧空如洗。
秦国铁骑终于现身长安城外。
玄色旌旗迎风招展,这支军威森严的队伍在距城门一里处驻马,静候大唐皇帝李世民召见。
长安百姓纷纷出城,欲一睹他国雄师风采。
传闻中的秦国铁骑凶悍无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那些身着黑甲、面戴兽纹面具的士兵,宛如魔神降世,仅是静立,便给人以无形威压。
未奉李世民诏令,众人不得入城,只好在郊外驻扎。
数日后,领兵将领奉诏入宫。
转眼间,长安城张灯结彩,五千人的使团队伍绵延数里。
旌旗猎猎,宰相房玄龄未坐车驾,策一匹赤色良驹亲任正使。
此番出使大秦,武将秦琼随行护持。
珠玉宝器装满十驾马车,皆为进献秦皇之礼。
百姓夹道相送时,八匹雪白骏马牵引的鎏金鸾驾缓缓驶出明德门。
李丽质凤冠霞帔端坐车内,嫁衣袖口金线绣成的鸾鸟羽翼微张,似欲凌空而起。
发轫!
内侍尖嗓划破长空,车轮碾过青石官道,扬起烟尘直奔函谷关而去。
大唐嫡公主下嫁秦国储君赢零,这场震动九州的联姻刚启帷幕,沿途驿站便已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往列国。
当秦国铁骑尚在奔赴长安途中,各国密探早已将情报呈上君王案头。
暴风雨来临前,信鸽的羽翼掠过阴云。
大隋皇宫的铜雀檐角下,宦侍捧着竹筒疾步穿过回廊。
混账!杨广攥碎绢帛,指甲陷入掌心。
多年来与大唐在边境的拉锯战本就吃力,如今对方竟与虎狼之邦联姻。
想到未来可能面临南北夹击,他猛然掀翻鎏金香炉:速宣靠山王!
杨林入殿时,正看见帝王抓着案角青筋暴起。”皇叔请看,杨广将密信掷于地,赢零刚夺宋国马场,转头又与李氏结亲!
老者拾起信笺,皱纹间渗出寒意:陛下且宽心。
唐秦联盟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暗藏玄机。”突然捻断三根银须:老臣有上中下三策,可化危为机。”
杨广踢开龙椅。
当侍从搬来犀角灯时,两道拉长的身影已黏在军事舆图上。
其一,杨林指尖点向汴梁,宋室丢马场如断双臂,此刻最惧秦国乘胜追击。
我们派使节带着联兵方案前往,岂非雪中送炭?
烛花爆响,映亮老者眼中精光:其二,可令边军佯攻大唐河东,迫使李世民分兵
夜风吹动宫灯,将后半截密谋揉碎在更漏声中。
若让赵构知晓秦唐联姻之事,只怕他比我们还要惊慌失措。
眼下正是议和最佳时机,定能事半功倍!
宋国虽然军力薄弱,却是天下最富庶之地。
若能与其结盟,约定互相驰援。
钱财能使鬼推磨,有了充足军需,何愁战事不捷?
这正是杨林选择与宋国结盟的关键所在一个拥有金山银海却无自保之力的盟友,岂不是天赐良机?
听完靠山王杨林的第一条计策,杨广顿时茅塞顿开。
身处困境之际,竟见一线生机!
他为何不曾想到这点?宋隋既处境相似,此刻结盟正是绝佳时机!
此计虽妙,但杨广并未立即采纳,示意杨林继续献策。
杨林略作停顿,继续道:这第二条计策或许不妥,却也可作权宜之计。”
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秦唐结盟,究其根源,不过是为了对付与匈奴,乃至蒙元。”
虽说秦唐兵力强盛,但在塞外大漠,其骑兵从未在与匈奴手中讨得便宜。”
中原向来自持正统,不与外邦往来。
但若真到危急存亡之时,与、匈奴暗中联络也未尝不可。”
杨林言语委婉。
隋朝作为中原正统,若与外族勾结,必将名誉扫地。
但若秦唐咄咄相逼,这条路也未必不能走!
杨广低头权衡此计利弊。
虽是下策,却行之有效。
要知道、匈奴与蒙元向来是秦唐心腹大患,不仅兵强马壮,更常袭扰边境,一击不中便远遁千里。
秦唐多次出兵,皆徒劳无功。
杨广叹息:敌人的敌人确可为友。
但若行此下策,大隋日后何以在列国面前立足?
此计暂且搁置。
皇叔请说下策。”
杨林颔首,看来杨广尚存底线,便继续道:
第三条,天道酬勤,君子当自强不息!
若不能借外力破局,唯有靠大隋自身力挽狂澜!
杨林郑重道:若大隋能派兵截杀和亲队伍,除掉关键人物,这场联姻必将功败垂成。
况且,大唐长公主若在秦境遇害,大唐岂会善罢甘休?此计若成,可谓一石二鸟!既能解大隋燃眉之急,又可离间秦唐关系!
杨广听罢,面露喜色:皇叔所言极是。
喜欢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