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谢曹公盛情!马超抱拳道:只是有一事相询,还望曹公示下。
但说无妨。
家父既与曹公结盟,特遣超来为质。却不知曹公可否如约拨付兵马由超统领?超更想随军出征,望曹公成全!
马超不愿归顺曹操,实则是担忧沦为笼中之鸟,失去自由抱负。这位自幼在马背上成长的西凉儿郎,骨子里便流淌着征战沙场的热血。
他向往指挥万骑驰骋疆场,期盼以军功立身,痴迷于沙场征伐的生死较量,更陶醉于胜利的快意。这份炽热雄心让他按捺不住,直接在宴席间向曹操发问。
席间众人怔然。赵子龙却露出玩味的目光。如何安置马超确是个棘手难题——处理不当后患无穷,若能驾驭则彰显明君气度。若曹操连这匹烈马都驯服不了,又何谈雄才大略?
曹操抚掌而笑,既允诺令尊,自当言出必行。孟起精通骑战,予你三千兵马按西凉式操练,随军出征绝不干涉。见马超喜形于色,曹操竖起两指:莫急,听清条件——
其一:严遵军令,违者与诸将同罪。马超郑重点头,他在西凉军中深谙此理。其二:立功必赏,届时增兵不得推辞,更不可擅离驻地。曹操意味深长地补充,除非......
这番话令马超心潮澎湃。非但未被削权,反获晋升之机。作为庶长子,他在西凉处境微妙——战功越显赫,越招致嫡系忌惮。如今曹操给予的,正是破局良机。
曹操开出的条件,实在令人难以拒绝。
简直是为他马超量身定做。
若这样还推辞,那真是不知好歹了。
若拒绝,只怕许县再无容身之处,天下州郡亦难接纳。
“承蒙曹公厚恩,马超愿遵从这两条约定。即便他日曹公与家父交战,超也绝不与曹公为敌。若有违誓,甘受天雷轰顶,万箭穿心!”
马超终究年少气盛。
一激动,什么誓言都敢立。
曹操闻言更是喜上眉梢。
越看马超越觉得顺眼。
昔日这西凉马儿,追得我夜不能寐。
如今却要成为我麾下大将,替我横扫诸侯、平定四方!
“来,为孟起加入,再饮一杯!”曹操举杯,众将纷纷向马超敬酒。
许褚等人嚷道:“孟起,往后都是自家兄弟,干了这杯!”
“孟起,我武艺虽不及你,但酒桌上定要喝趴你!”
“孟起,缺不缺副将?要的话言语一声,明日我亲自报到!”
因马超态度转变,即将成为曹操麾下重将,许县众将顿时热情高涨,轮番向他敬酒。
这让马超仿佛重回西凉时的畅快,一时兴起便来者不拒。然而年轻人哪是这些老将的对手?最终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呼呼大睡。
众人见状,相视而笑,满脸得意。
“子龙此来,想必是为公孙将军之事?”处理完马超之事,曹操这才将注意力转向赵云。
赵云答道:“曹公,公孙将军派我来重申盟约,望此次曹公莫再推辞。”
“如今袁绍与公孙度结盟,虽公孙度已亡,其子仍在,辽东势力未散,仍是一大威胁。”
“若曹公愿订立盟约,攻守同盟将更稳固。届时曹公亦可名正言顺介入冀幽战事,出兵邺城与辽东!”
说到此处,赵云便不再多言。
他只是传话使者,并非说客。
与公孙瓒的情谊,到此为止。
公孙瓒是位好将军,是令人敬重的边塞守将,却非明主,难成一方诸侯。
他给不了百姓安定生活,也不值得继续追随。
曹操听罢微微一笑,反问道:“我知子龙非说客。但且说说,这盟约我是签好,还是不签为妙?”
赵云闻言一怔——
如此军国大事,竟问我一介外人?
这……合适吗?
赵云拱手道:“职微言轻,不敢妄议军国大事!”
云区区百夫长,岂敢替曹公谋划全局?
见赵云推辞,曹操面露惋惜之色。
郭嘉举杯劝道:子龙将军但说无妨,权当为我主建言献策。将军久居幽州,最熟悉公孙将军虚实。
众人皆醉眼朦胧地盯着赵云,期待他的高论。
曹操也道:子龙直言便是,言之有理必当采纳。
赵云沉吟片刻,答道:云虽在公孙将军麾下任白马义从百夫长,并未受重用。
但追随多年,深知公孙将军为人刚烈,骁勇善战,麾下骑兵以义为先,戍边御敌立下汗马功劳,令人敬佩!
正因公孙将军侠肝义胆,我等冀州子弟才舍近求远投奔其帐下。
赵云乃冀州常山真定人氏,本应投效袁绍。
众人弃袁绍而追随公孙瓒,正是仰慕其抗击外敌的义举,冀望他能夺取冀州造福百姓。
若不论是非曲直,云恳请曹公支援公孙将军,勿使袁绍加害,免损朝廷栋梁,失幽州屏障。
曹操闻言陷入沉思。众人也各自琢磨。
赵云继续道:但从天下大势来看,曹公志在匡扶汉室,拯救黎民。
若与公孙将军结盟,势必过早交恶,损兵折将,无力征讨西凉、荆州、扬州等割据势力。
必将延缓天下一统的进程,故云建议曹公以大局为重,暂不与公孙将军结盟。
说罢,赵云长揖到地。
心系天下者,当以苍生为念。
众人闻言皆惊。
这赵云竟劝主公拒绝结盟!
身为使者却为主公献策,当真出人意料。
如此大义,令人肃然起敬。
曹操抚须笑道:
孤果然没看走眼!
常山赵子龙智勇双全,心系天下,真乃当世良将!
今日就为子龙这番忠义之言,与公孙瓒结盟又何妨!
赵子龙神色骤变,瞬间呆立。
怎会如此?曹孟德竟选了上策!
子龙实在难以参透其中玄机。
若为雄主,当择中策以谋霸业。
孟德绝非伪善之徒,实乃真性情的枭雄。
为何偏偏选了上策?
明公为何为了子龙而弃江山?此非明智之举!子龙急切劝谏:
子 ** 命已达,盟约成否已非关键,明公当知此理。何必因我一人令天下苍生多受苦难!
恳请明公收回成命,改选中策,以律法为重,以社稷为先!
孟德闻言愈发欣喜。
收服子龙,已然胜券在握。
却仍故作迟疑。
子龙大惑不解。
一旁的郭奉孝适时解惑:
将军只知主公惜才如命,昔日为得将军不惜开罪袁本初。
却不知另有深意!
子龙转向奉孝。
奉孝款款道来:如今袁本初与我主实力悬殊,非我惧彼,实乃彼惧我。
唯恐提前开启战端的,正是袁本初!
若任其占据幽州,坐拥三州之地后患无穷。届时除之更需耗费时日。
不如趁公孙伯珪之事借题发挥,逐步蚕食冀州,以最小代价永绝后患。此乃利国利民之上策!
淮南袁公路暂且不足为虑,取扬州需练水军非朝夕之功。
荆州更不可孤军深入,仅取南阳足矣。
西边关中地区,自天子东迁后,郭汜李傕之流分崩离析,取之如探囊取物。
待平定关中,必当与袁本初一决雌雄。唯有除却此患,方可西取凉州,南下图谋荆扬。
经此剖析,众人皆以为:当结盟公孙伯珪共抗袁氏与辽东。
听完奉孝阐述。
子龙茅塞顿开。
选中策虽有惜才之意,更多却是深谋远虑。
绝非一时冲动。
乃是反复权衡后的抉择。
明公英明,是子龙唐突了!语毕退回席位。
孟德朗笑道:子龙初至许都,不知详情何过之有?
正因子龙心怀仁义,为孟德思虑,正合我意啊!
今日借着酒兴,斗胆相邀,望子龙留下与众将一道,随我终结乱世,还天下太平。
为我龙腾华夏,开创盛世。
洞悉赵云心意后,曹操果断出手。枭雄对时机的把握向来精准。
赵云注视着曹操真挚的目光,又见郭嘉等人期盼的神情,沉思片刻终于回应:
曹公厚爱,赵云不敢推辞!
愿助曹公一统天下,救济苍生!
说罢深深行礼。
曹操激动起身,扶起赵云:
得子龙如虎添翼!
何愁大业不成!
子龙出身白马义从,我欲组建轻骑,先拨五千兵马可愿接手?
赵云心中震动。曹操果真与公孙瓒不同,深知自己才能。
谢主公!然五千骑兵恐引非议。建议先建三千,待训练有成再行扩充。
郭嘉踉跄起身:
子龙所言极是。
曹操立时明白赵云顾虑。若给五千骑兵,马超必生不满。
子龙体谅,甚慰我心!曹操拉着赵云入席,定要畅饮整夜。
次日清晨,曹操头痛欲裂。
夫君别动,饮碗醒酒汤。
听闻丁夫人声音,头痛已然减轻三分。
(
丁氏无出,膝下无子。
刘氏早逝,曹操便将曹昂、曹铄、曹绾三人托付于丁氏抚养。
丁氏待如亲生。
宛城一战,曹昂殒命,曹操思及此事,常生悔意。
正因长子之死,丁氏与其反目成仇。
身为正室,曹操对其格外敬重。
饮过夫人的醒酒汤,头也不昏了,人也清爽了!哄女子欢心,曹操向来拿手。除非似曹昂之死这般无法挽回的伤痛,寻常女子皆难逃其掌心。
休要贫嘴!夫君如今贵为四州之主,百姓眼中的镇东将军,天下人心中的头号诸侯!丁氏嗔怪地白了一眼,继续喂完汤羹。
汤碗尚未搁下,曹操忽地从背后环住丁氏!
在外再威风,归家仍是夫人的夫君!
名声再显赫,回到家中,我不过是个名唤曹操的郎君!
夫君莫闹,外间有人...丁氏轻推,却反被搂得更紧。曹操低笑道:有人又如何?我曹操行事,何须顾忌旁人?
夫人,我们许久未...
正当曹贼本性显露时,丁氏话锋突转:夫君可知子修他们近况?
曹昂二字如冷水浇头,曹操顿时敛了轻佻。
子修有先生照拂,应当无恙。
铄儿也无须忧心,经叶先生调理,身子日渐康健。下回见到,怕是这小子要撒欢跑出去,想拦都拦不住了!
喜欢三国:我在三国支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