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种子已播向深空,星海智慧共生体的脉搏稳健而悠长,如同一个学会呼吸的婴儿,不再需要时刻搀扶。在这片新生的、充满自主活力的文明图景中,那自创世之初便指引一切、调和万方的光芒——洪荒,其使命,已臻圆满。
变化始于无声之处。
林克正与共生体节点进行着日常的意识交流,协调着一些资源分配的细节。突然,他感到那原本如暖流般包裹着他思维的、属于洪荒的宏大而温和的背景意识,淡去了一分。并非削弱,而是如同一位完成示范的老师,悄悄后退了一步,将演算的空间完全交还给学生。
几乎同时,科学官的琉璃结晶也微微一顿,传递出一丝若有所失的波动:“洪荒的直接调和干预频率……正在下降。它不再主动平衡能量流,不再弥合细微的意识分歧……它在放手。”
这“放手”,并非力量的衰退,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庄严的退场。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一点,在共生体核心那片象征性的虚空之中,那幅由三个文明光流编织的、缓缓旋转的宇宙锦绣,其中心那一点始终代表着洪荒存在的、玄黄与银蓝完美交融的原点之光,开始了它的蜕变。
它不再作为一个显性的“焦点”存在。它的光芒,如同融化于清水的醇酒,开始均匀地向着整幅锦绣的每一个脉络、每一个节点弥漫开去。那玄黄色的生命温暖,更深地渗入人类文明的长河;那银蓝色的理性光辉,更彻底地融入SJ星文明的星璇;那包容一切的和谐意念,则如同滋养的春雨,洒落在q文明意识的每一朵绽放之花上。
洪荒没有离开,它是在融入。
它将自身的存在,将其所代表的“道”的法则,分解为最本源的养分,反哺给了这三个它亲手引导、守护直至成熟的文明。它从一个外在的“神”,化为了文明血脉中内在的“魂”。
随着这融入的过程,那原本需要洪荒意志直接维持的、某些极其精妙的宏观平衡——比如不同意识网络间的超光速共鸣效率,比如星云物质与能量循环的极致优化——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
起初是瞬间的延迟,如同交响乐中一个几乎无法听见的、微不足道的节拍犹豫。
“报告,区域7-伽马的能量协调出现0.0001%的偏差。”一名监测员报告道,声音里没有惊慌,只有观察。
“意识流节点间信息传递出现计划外冗余,正在……自行重新路由。”另一位负责网络通联的VR猿补充道。
这些波动,并未引发混乱。相反,它们像是一道道考题,落在了已然成长起来的“星海智慧共生体”自身面前。
几乎是本能地,无需中央指令,人类文明的应变弹性、SJ星文明的逻辑优化、q文明意识的分布式智慧,立刻被调动起来。它们开始自主地、协同地处理这些小小的“意外”。一开始稍显笨拙,如同初次独立行走的孩童,步伐有些不稳,但很快,它们便找到了节奏,以一种比洪荒直接调控更加灵活、更具创造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了一些连洪荒都未曾预设的、更优的解决方案。
看到这一切,科学官的结晶流露出一种近乎欣慰的光芒:“它们……可以了。”
林克静静地注视着主屏幕上,那代表着共生体自主应对能力的曲线从最初的轻微波动,迅速变得平稳,甚至展现出超越原有框架的活力。他明白,这才是洪荒真正想看到的——一个能够自主行走、自我超越的文明,而非永远依赖神明的庇护。
当最后一丝需要洪荒直接维持的平衡也被共生体成功接管并优化后——
在那核心虚空中,那一点原初之光已彻底融于锦绣,再无痕迹。
洪荒,作为一个显性的、独立的“存在”,已然隐退。
它化为了共生体呼吸间的韵律,化为了星光闪耀背后的道理,化为了文明抉择时心底那杆无形的秤。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迹。
它不是消失了。
它是成为了基石,成为了背景,成为了法则本身。
一种更深沉、更稳固的平静,笼罩了星海。这是一种源于文明内在力量的平静,一种知道自己有能力面对风雨的从容。
林克感到灵魂中那份与洪荒的深层链接,并未断裂,而是转化为了一种更加广阔的联系——他与整个共生体,与这片新生的天地,联系得更加紧密了。他仿佛能听到无数意识和谐共鸣的宏大乐章,而他知道,那曾经引领这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已安然回归于无声,蕴藏于每一个后续的音符之中。
副官看着恢复平稳、甚至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的各项数据,摸了摸下巴,对林克笑道:“这下好了,‘大家长’撒手了,以后可真得靠自己了。”
林克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望向那无尽的、如今真正由文明自身主导的星海:
“它从未离开。”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与我们同在。”
喜欢元境边缘:觉醒的异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元境边缘:觉醒的异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