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琛的探亲假短暂得如同指间流沙,转眼就到了归队的日子。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他已然收拾停当。那身旧军装依旧笔挺,深灰色的卡其布衬衫穿在里面,领口扣得一丝不苟,衬得他下颌线条愈发硬朗。
王秀英红着眼眶,一遍遍叮嘱他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赵秀娥和沈明珠也站在一旁,依依不舍。苏念晚将连夜烙好的、带着葱油香味的饼子用油纸包好,又装了一小罐自己腌制的爽口酱菜,仔细塞进他的行李中。
“路上吃。”她声音不高,却带着自然的关切。
沈墨琛接过,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一瞬,点了点头:“家里,辛苦你了。”
这次,他没有再说“若有难处”之类的话,几个月的书信往来和这次短暂的相处,让他清楚地知道,她有能力支撑起这个家。这句“辛苦”,是认可,是托付,更是一种无需言说的信任。
“放心。”苏念晚迎着他的目光,语气沉稳。
沈墨琛不再多言,转身,迈着军人特有的稳健步伐,消失在村口弥漫的晨雾中。他的背影挺拔如松,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送走沈墨琛,沈家的生活恢复了原有的节奏,但似乎又有些不同。苏念晚能感觉到,王秀英和赵秀娥看她眼神中的信赖又深了一层,仿佛她真正成为了这个家的主心骨之一。沈明珠更是黏她,一口一个“三嫂”,比叫自己亲娘还亲热。
苏念晚没有沉溺于这种温馨,她清楚地知道,苏月柔绝不会因为一次的挫败就偃旗息鼓。关于父母出身的流言虽然暂时被压了下去,但隐患仍在。系统任务栏里“查明父母下落”的提示,也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需要更主动地经营自己在村里的关系和声望,将根扎得更深,更牢。
天气逐渐转凉,眼看秋深,快要入冬。村里不少人家开始为过冬做准备,拆洗被褥,缝制棉衣。苏念晚注意到,村里许多妇女纳鞋底、做棉鞋的手艺都比较粗糙,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暖和耐穿。
她心中一动,找到了大队长媳妇,也是妇女主任的李婶子。
“李婶,眼看天要冷了,我看咱们村不少嫂子、姑娘们做冬鞋都挺费劲。我这儿有几个纳鞋底、絮棉花省料又暖和的小窍门,还有几个简单的鞋样子,要是大伙不嫌弃,我可以趁着农闲,跟大家伙一起琢磨琢磨,互相学习学习?”苏念晚说得十分谦逊,姿态放得很低。
李婶子正愁怎么组织妇女活动,增强凝聚力,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她可是知道苏念晚手艺的,那布鞋做得,比供销社卖的都不差!
“哎哟!念晚你这想法好啊!”李婶子一拍大腿,“这可是大好事!我这就去跟大伙说,谁想学,明天上午都到大队部院子去!”
消息一传出,响应者云集。苏念晚如今在村里的口碑极好,尤其是之前那顿大锅饭和帮助困难户的举动,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如今她愿意无偿分享做鞋的技巧,谁不愿意来学?
第二天,大队部院子里坐满了带着针线、布料、麻绳的妇女们,连一些平日里与苏念晚没什么交集的小媳妇、大姑娘也都来了,赵秀娥更是早早占了前排位置,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苏念晚也不藏私,将自己从系统和新旧知识里总结出来的技巧,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如何选布料更耐磨,如何纳鞋底更省力又密实,如何絮棉花既蓬松保暖又不显臃肿,甚至还教了几个在鞋面上绣简单花样点缀的方法。
她讲得细致,一边说一边示范,手上动作飞快,看得人眼花缭乱。妇女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
“原来要这么搓麻绳才劲道!”
“这‘八字针’纳鞋底是又快又好!”
“哎呀,这样絮棉花,确实又省料又暖和!”
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苏念晚耐心地穿梭在人群中,手把手地指导,遇到年纪大眼神不好的,她就多帮忙几针;遇到年轻媳妇手笨的,她就鼓励几句。她态度亲和,没有半点架子,很快就和众人打成了一片。
就连之前对苏念晚有些微词、被苏月柔暗中挑拨过的人,在这种务实又融洽的氛围里,那点芥蒂也渐渐消散了。手里学到了真本事,心里自然就对传授本事的人多了几分亲近和感激。
“念晚这孩子,心善,手巧,还不藏私!”
“是啊,比那个苏月柔强多了,一天到晚就知道搬弄是非!”
“以后咱们有啥针线上的难题,就找念晚!”
苏月柔自然也听说了这事,她气得在屋里摔碎了一个粗瓷碗。她没想到苏念晚竟然用这种方式来收买人心!做鞋?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也值得她如此大张旗鼓?!
可她再不屑,也无法阻止苏念晚在村里的声望如日中天。这次“教做鞋”活动,看似小事,却实实在在地将苏念晚“能干”、“热心”、“无私”的形象,深深植入了红星大队大多数妇女的心中。这份人心所向,成了苏念晚应对未来风波最坚实的盾牌。
活动结束后,系统提示音在苏念晚脑海中响起:
【日常任务:传授技能,获得超过30人真心认可。任务完成。奖励:棉布一丈,积分15点。】
看着系统空间里多出来的那卷厚实的棉布,苏念晚嘴角微扬。这奖励,正好可以用来给家里人添置冬衣。
傍晚,她坐在灯下,铺开信纸,给沈墨琛写信。她简要说了家里安好,提到了教村里妇女做鞋的事,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分享一件寻常小事。在信的末尾,她笔尖顿了顿,写下:
“秋深露重,望君添衣。家中一切有我,勿念。”
落款依旧是“苏念晚”。
她将信纸折好,封入信封。窗外,月色皎洁,秋风带着凉意,但她心中却一片暖融。扎根农村,聚拢人心,守护家庭,这是她选择的路,她会一步步,稳稳地走下去。而远方那个身影,也已成为她在这条路上,一份温暖的惦念和前进的动力。
喜欢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