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河血战的硝烟与悲恸,最终化为了独立一团迈向新征程的磅礴动力。在妥善安葬了烈士、抚慰了伤员、统一了思想之后,整个团队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变得更加坚韧,目标也更加明确地指向未来。
水电站工地的重生与加固
水电站的建设非但没有因袭击而停滞,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标准重新启动。这一次,建设的首要原则变成了 “安全与建设并重”。
在李铁柱的主持下,一套立体化的防御体系被纳入了工地规划。围绕核心施工区域,构筑了带有铁丝网、壕沟和明暗火力点的环形防御阵地。制高点上建立了永久性的了望哨和机枪工事。施工人员的住宿区也按照军事营地标准建设,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
同时,上级高度重视独立一团面临的严峻形势,特意从兄弟部队抽调了一个具有丰富山地作战经验的加强连,配属了专业的工兵和通讯器材,长期驻守水电站工地,专门负责施工期间的警卫和周边区域的反渗透、反侦察任务。这支队伍的抵达,极大地增强了工地的防御力量,也让吴工等技术专家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
工地本身,则在清理废墟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施工。按照确定的“有限挖除+加强固结”方案,对那条棘手的基础裂隙进行处理。大型设备(部分由上级调配,部分由基地自己改造)开始通过那条来之不易的施工道路,源源不断运抵工地。爆破声、机械轰鸣声再次响彻孔雀河谷,但这一次,与之相伴的,是更加警惕的巡逻队和指向边境的枪口。
钢铁与能源的并进
基地内部,宋书羽主导的钢铁事业也在稳步推进。第一炉钢的成功冶炼,打开了新的局面。王振虎带领的炼钢小组已经能够比较稳定地生产出不同碳含量的碳素钢,虽然产量依旧有限,但质量不断提升。这些宝贵的钢材被优先用于制造水电站建设急需的钻头、钎具、以及部分小型水轮机(尝试制造)的关键部件。
新高炉持续稳定运行,为炼钢和铸造提供着合格的生铁。宋书羽开始规划下一步——建立小型的轧钢设备,将钢锭轧制成需要的型材(如钢轨、角钢等),这将是实现更复杂制造的基础。
煤矿的规范化开采在周工打下的基础上,由郑教授负责持续推进,产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为整个基地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粮食”。
人才的基石与未来的希望
秦湘云的学校,在战火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宋书羽力排众议,将一批在战斗中表现勇敢、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战士,以及部分烈士的适龄弟妹,保送进入学校的技术启蒙班进行重点培养。他认为,未来的建设不仅需要不怕牺牲的战士,更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新型人才。
王振虎的转变和成功,成为了技术班最好的宣传。他经常被请回学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激励着年轻的学子们。学校里学习科学、钻研技术的氛围日益浓厚。
秦湘云看着这些在磨难中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自己播种的希望,正在这片被鲜血浇灌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新的挑战与战略调整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境外敌对势力的威胁并未因一次失败而消失,反而可能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陈刚的侦察分队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监控,与驻守水电站的警卫部队形成了联动。独立一团的军事训练也更加注重山地、丛林的反渗透和快速反应作战。
宋书羽和孙德胜都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仅仅被动防御。他们开始着手制定更积极的战略。一方面,继续加快自身发展,用更强大的综合实力形成威慑;另一方面,则计划配合上级可能的清剿行动,争取将斗争前沿推出去,掌握主动权。
历史的车轮
时光流逝,转眼间,距离那场惨烈的孔雀河血战已过去半年。
这一天,水电站工地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大坝基础处理工程全面完成,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坝体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水电站建设度过了最艰难、最危险的阶段,进入了快速施工期!
同一天,基地的炼钢车间里,第一根用自产钢材轧制而成的、虽然粗糙却意义非凡的轻型钢轨成功下线!这意味着独立一团自主制造更复杂机械设备的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也就在这一天,秦湘云欣喜地告诉宋书羽,学校第一批系统学习完初中数理课程的十二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中八人选择进入基地的各个技术岗位实习,另外四人则被推荐前往乌鲁木齐的更高一级技术学校深造!独立一团自己培养的技术人才,开始成批地走向建设一线!
傍晚,宋书羽和秦湘云再次漫步在开垦的田埂上。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与远处巍峨的雪山、近处绿油油的庄稼以及基地那渐次亮起的灯火(部分区域已试用小型发电机供电),构成了一幅安宁而充满生机的画卷。
“还记得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吗?”秦湘云轻声问道,“满眼都是戈壁和黄沙。”
宋书羽握住她的手,目光扫过这片已然改变了模样的土地,感慨万千:“是啊,变了,一切都变了。但这变化,来得太不容易了。”他想起了艾山,想起了雪山和孔雀河边牺牲的众多战友。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吗?”秦湘云看着他的眼睛。
宋书羽重重地点了点头:“是的,值得!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望向孔雀河上游的方向,仿佛听到了那即将响起的、更加宏大的建设交响,看到了那座即将拔地而起、锁住巨龙、带来光明与动力的巍峨大坝!
“我们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宋书羽的声音坚定而充满信心,“未来,这片土地还将迎来铁路、更大的工厂、更现代化的城市……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