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大叔的驼队在营地休整了一晚。战士们拿出了节省下来的白面,炊事班烙了香喷喷的饼子招待客人,虽然简单,却让阿卜杜勒和他的族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诚意。作为回礼,阿卜杜勒的族人唱起了悠扬的维吾尔族民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给艰苦的营地带来了难得的欢乐与温情。
第二天一早,修建坎儿井的宏伟计划正式启动。
阿卜杜勒大叔带着宋书羽、王营长以及几名骨干,骑着骆驼,对营地周边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他凭借多年的经验,指着远处天山山脉的余脉方向说:“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雪山融水。融水渗入地下,在山前洪积扇地带形成潜流。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潜流丰富的地方,把水引过来。”
宋书羽默默启动【资源探测模块】,将探测目标锁定为“地下水”与“适宜挖掘的地层结构”。无形的探测波扩散出去,很快,系统反馈回来信息:
【探测到位于营地西北方向约四公里处,浅层(深度5-15米)存在稳定地下潜流,水量较为丰富。该区域地层以砾石、沙土为主,结构相对稳定,适合开挖暗渠。】
系统标注的位置,与阿卜杜勒大叔凭借经验判断的大致方向基本吻合,但更加精确!
“大叔,您看那边!”宋书羽指向系统标注的区域,“我感觉那边的地下水可能更丰富,地层也适合挖掘。”
阿卜杜勒有些惊讶地看了宋书羽一眼,他走到宋书羽指的位置,抓起一把地上的沙土闻了闻,又仔细观察了地面的植被和地貌,半晌,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佩服的神色:“年轻人,你的眼光很准!这里,确实是一处修建坎儿井的‘龙口’(水源地)的好地方!比我最初想的还要好!你怎么看出来的?”
宋书羽只好含糊地解释:“可能……是学土木工程的时候,接触过一些地质知识。”
王营长虽然不明白其中奥妙,但见阿卜杜勒都肯定了宋书羽的判断,当即拍板:“好!‘龙口’就定在这里!”
接下来是确定暗渠的路线。坎儿井的暗渠需要有极其微小的、稳定的坡度,才能让水自然流淌,坡度大了水流太急容易冲刷破坏渠壁,坡度小了水又流不动。这需要极高的测量技巧。
阿卜杜勒大叔拿出了他们世代相传的工具——一个装满水的木槽和一根浮在水面上的细小木棍,通过观察木棍在木槽不同位置的细微偏移来判断坡度,方法古老却蕴含智慧。
宋书羽则再次借助系统,对预设路线进行了坡度分析和优化建议。古老经验与现代知识(系统)的结合,使得一条从“龙口”到营地附近蓄水点的最佳暗渠路线被迅速确定下来。
路线确定,浩大的工程正式开始!
首先是在“龙口”位置开挖集水井。这是整个坎儿井系统最深的地方,需要垂直向下挖掘,直达地下含水层。阿卜杜勒的族人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负责技术指导,战士们则充当主要劳力。
挖掘工作比打营地那口井要艰难数倍。深处缺氧,沙土坍塌风险更大。宋书羽改进了支护方法,利用附近采集来的胡杨木做成井圈,层层下放支撑井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与此同时,沿着规划好的暗渠路线,开挖竖井的工作也同步展开。竖井的间距根据地层情况,保持在二十到三十米一个。这些竖井既是挖掘暗渠时的出入口和通风口,也是日后维护的通道。
营地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中。阿卜杜勒和他的族人与解放军战士们混合编组,一起劳作。语言不通,就靠手势和真诚的笑容交流;习惯不同,就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磨合。
宋书羽惊喜地发现,当战士们与维吾尔族同胞为了共同的目标——水——而一起流汗时,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战友情谊在迅速滋生。李铁柱甚至跟一个叫艾山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学会了用维吾尔语数数和几句简单的问候语。
苏青则带着女兵们,承担起了更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她们不仅负责做饭送水,还利用休息时间,向阿卜杜勒部落的妇女学习用羊毛捻线、编织,并用学来的技艺帮战士们缝补磨破的衣衫。她们还用红柳条和芦苇编了许多遮阳帽,分给在烈日下劳作的每一个人。
然而,敌人的骚扰也如影随形。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负责看守“龙口”工地的哨兵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奇怪的驼铃声,紧接着,就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和骆驼受惊的嘶鸣!随即,几声枪响划破了夜空的寂静!
“有情况!”哨兵立刻鸣枪示警!
营地瞬间被惊醒!王营长和宋书羽带着战斗分队,火速赶往“龙口”方向。
赶到现场时,只看到阿卜杜勒大叔部落的一个年轻族人艾尼瓦尔捂着流血的手臂坐在地上,旁边是受惊躁动不安的骆驼。地上有杂乱的脚印和挣扎的痕迹。
“怎么回事?”王营长厉声问道。
艾尼瓦尔忍着疼痛,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维吾尔语描述:他负责守夜,听到驼铃声靠近,以为是自家走散的骆驼,便上前查看,结果黑暗中突然冒出几个人影,用刀刺伤了他,还想抢夺骆驼和工地的工具,他拼命反抗并大声呼救,那几个人听到营地方向的枪声和动静,才匆忙逃窜进了黑暗的沙漠。
“是他们!肯定是那帮特务!”李铁柱咬牙切齿,“他们不敢正面进攻,就来搞破坏,偷东西!”
阿卜杜勒大叔看着受伤的族人,脸色铁青,他对着黑暗的沙漠方向,用维吾尔语愤怒地咒骂了几句,然后对王营长说:“这些沙狐!他们不想让我们成功!”
王营长检查了艾尼瓦尔的伤势,幸好只是皮肉伤。他立刻让卫生员进行包扎,然后沉声对众人说:“大家都看到了!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害怕我们找到水,害怕我们在这里站稳脚跟!从今天起,所有工地,尤其是‘龙口’和沿线竖井,必须加派双岗,明哨暗哨结合!绝不能再给他们可乘之机!”
这次袭击,虽然造成了轻微的损失和人员受伤,但却像一个反面教材,更加紧密地将解放军战士和维吾尔族同胞团结在了一起。共同的敌人,让他们的联盟变得更加牢固。
艾尼瓦尔包扎好后,不顾劝阻,坚持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他用生硬的汉语对宋书羽说:“宋……朋友,水,大家的!坏蛋,不怕!”
宋书羽重重地点了点头,握了握他没受伤的手。
工程在警惕与团结中继续推进。一个个竖井向着营地方向延伸,如同在大地身上扎下的一排银针。暗渠的挖掘也在竖井之间艰难地向对方掘进。每当两个方向的挖掘队在黑暗的隧道中打通最后一点土层,胜利会师时,井上井下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无论汉族还是维吾尔族。
希望,正在地下一点点地延伸,向着那片渴望滋润的土地,坚定不移地前进。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