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明白将这些昔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汉奸高官们敲骨吸髓,既能充实戴老板和自己的金库,又能为“党国”慢慢清除这些败类,正是一举多得。
他没有动用龙二的别动队,那样目标太大,也容易给龙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吴敬中除了带了几个以前的津塘军统人员,就是带戴笠派来的几个亲信。
此刻正好他们派上用场——既是执行者,也是见证人,确保每一笔“收获”都能清清楚楚地记在戴老板的功劳簿上,同时也能监视他吴敬中是否“尽心尽力”。
第一个被“请”到秘密联络点的,是曾任伪天津市长的温世珍。
津塘,某处隐秘宅邸,密室
温士珍被“请”到这间只有一盏昏黄吊灯、陈设简单的密室时,腿肚子都在打颤。
他身体陷在硬木椅子里,不断用手帕擦拭着光秃脑门上的冷汗,看着端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品着茶的吴敬中,仿佛在看一位执掌生死的阎罗。
“您是军统站长……?”温世珍的声音带着颤音,努力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不知您深夜唤卑职前来,有何……有何指教?”
温士珍是真的害怕了,他给日本人做过多少恶心事,自己门清。
如今日本人注定了败局,他害怕被清算。
吴敬中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目光如刀,扫过温世珍那身昂贵的绸缎长衫,淡淡道:“温市长,哦不,现在该称您温先生了。指教谈不上,只是如今抗战已至最后关头,胜利曙光已现。党国正在积极准备光复大业,亟需各界人士,尤其是像温先生这样曾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的人士,慷慨解囊,支援抗战,以赎前愆啊。”
他刻意在“以赎前愆”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温世珍浑身一激灵,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是要钱买命!他连忙表态:“应该的!应该的!支援抗战,人人有责!卑职……不,我温世珍虽一时糊涂,误入歧途,但心始终是向着党国的!我愿捐出全部家产,支持抗战!”
“全部家产?”吴敬中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温先生言重了。党国仁义,不会做那赶尽杀绝之事。只是希望温先生能拿出些‘诚意’来,让上面看到你悔过的决心。”
他向后一靠,对站在阴影里的两名随员——即戴笠亲信,示意了一下。
其中一人立刻上前,将一本空白的册子和一支笔放在温世珍面前的桌上。
“温先生,想到什么,就写下来吧。”吴敬中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金条、美钞、古董、地契……都可以。我们会一一登记在册,直接呈送戴局长。戴局长看到了你的‘诚意’,将来在委座面前,也好为你说话不是?”
温士珍看着那本空白的册子,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死簿。
他颤抖着手拿起笔,内心在天人交战。他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勒索,但也是唯一可能活命的机会。
他想起家中地窖里藏着的几十根金条、保险柜里的美钞和几件珍贵的明清官窑瓷器……
最终,对死亡的恐惧压倒了对财富的不舍。他咬着牙,开始在册子上书写:“捐献黄金……五十两……美元现钞两万元……明代青花梅瓶一对……清代田黄石印章两方……”
吴敬中瞥了一眼,冷笑一声:“温先生,你这是打发叫花子呢?你在英租界那栋小洋楼里的东西,还有你存在汇丰银行保险柜里的那些……难道不是民脂民膏,不该拿出来支持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吗?”
温世珍浑身一颤,面如死灰,知道对方早已摸清了自己的底细,只得哆哆嗦嗦地又补充了上去。
每写下一笔,他的心都在滴血。
写完后,他几乎虚脱,瘫在椅子上。
吴敬中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温先生果然是深明大义。放心,你的‘贡献’,党国会记住的。”
然后他挥挥手,对随员道:“按温先生写的,去‘请’回来。手脚干净点,登记清楚,封箱待运。”
“是!”两名随员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领命而去。
这种亲手从汉奸家里起获巨额财富的感觉,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也更加确信吴敬中(以及他们自己)正在为党国和戴局长立下大功。
数日后,同一间密室
这次被“请”来的是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要职的高凌霨。
与温世珍的市侩惶恐不同,高凌霨显得更“镇定”一些,还试图保持一点前清遗老式的文人风骨。
“吴站长,”高凌霨捋了捋山羊胡,语气带着一丝矜持,“老朽年事已高,于世事早已看淡。如今只求一方净土,了此残生。至于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吴敬中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迂腐之谈:“高老先生,乱世之中,哪有净土?您当初在伪职上,可是没少‘造福’乡里啊。如今正是您用实际行动,洗刷污名的时候。戴局长对您收藏的那些宋版书和字画,可是慕名已久了。”
高凌霨脸色微变,他一生爱书如命,收藏的宋元古籍和名家字画是他的命根子。
吴敬中这话,直接戳中了他的要害。
“吴站长,那些……那些是祖传之物,是文化瑰宝啊……”高凌霨试图挣扎。
“放在您手里,是明珠蒙尘。献给党国,才是物尽其用,更能体现您拥护抗战之心。”吴敬中语气转冷,“高老先生,是守着那些死物一起进棺材,还是给自己和儿孙留一条活路,您自己掂量。别忘了,潘毓桂潘先生,前两天可是非常‘识大体’的。”
高凌霨听到潘毓桂的名字,知道对方已经就范,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长叹一声,老泪纵横,颤声道:“罢了……罢了……老夫……愿献出……藏书三十箱……其中宋版十部……元刻十五部……还有……董其昌、文徵明手卷各一幅……美金两万……”
他每报出一个名字,心就如同被剜了一刀。
这些是他毕生心血,如今却要亲手献出,以求苟活。
又几日,大汉奸潘毓桂
潘毓桂是个滑头,一进来就点头哈腰,主动表示:“吴站长,您放心!我潘毓桂别的没有,就是对党国一片忠心!我早就看出日本人不行了,一直想着为党国效力!我愿捐出黄金一百二十两,美元八万,还有一批古玩玉器,清单我都拟好了!”他谄媚地递上一张早就准备好的单子。
吴敬中接过单子,看了看,上面罗列得清清楚楚,价值不菲。
能占他一小半家底。
他心中冷笑,这潘毓桂倒是“懂事”,知道破财消灾。
“潘局长果然是明白人。”吴敬中点点头,“你的‘诚意’,我会如实向戴局长汇报。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津塘地面上的情况,你还得多多‘协助’我们的人。”
“一定!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潘毓桂拍着胸脯保证。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敬中依葫芦画瓢,又“拜访”了几位在津塘有头有脸的伪政府高官和巨商。
每一次,都是在密室里进行,由戴笠的亲信随员负责登记和后续的“接收”工作。
一箱箱的金条、美钞、古董字画、珠宝玉器,被小心翼翼地贴上封条,登记造册,然后通过军统的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运往重庆,直接送入戴笠的私库。
渝城,罗家湾十九号,戴笠办公室
戴笠看着最新一批从津塘运抵的财物清单,尤其是高凌霨捐献的那批珍贵古籍和字画的目录,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好!好!敬中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对着亲信赞叹道,“你看看,这才多久?光是津塘一地,就收缴了如此巨额的逆产!这都是党国未来的重建资金,也是我们军统活动的经费啊!”
“党国需要一百个吴敬中!”
龙二要是知道他这么夸吴敬中,就要笑掉大牙。
要是真有一百个吴敬中这么孝敬,他戴笠说富可敌国可能会夸张,但是按照美国的地价算,买他一个州的土地问题不大!
戴笠拿起笔,亲自起草了一份给吴敬中的嘉奖令,语气极其褒奖,称其“于复杂险恶之环境中,不畏艰难,巧妙周旋,为党国收缴逆产立下殊勋”,并指示:“……此法甚善,可通令各沦陷区站点,酌情效仿,以壮党国声势,充实抗战资源!”
这份嘉奖令和指示迅速给他的亲信下发。
很快,在沪上、南京、武汉等其他尚未光复的大城市,军统的特工们也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将目标对准了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和富商,一场在胜利前夕针对“逆产”的大规模“收缴”(实为勒索)行动,在暗地里悄然铺开。
而津塘的吴敬中,在得到了戴笠的充分肯定后,地位更加稳固,也暂时将戴笠对龙二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这些更直接、更诱人的“浮财”之上。
《穿越潜伏,开局吃软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穿越潜伏,开局吃软饭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潜伏,开局吃软饭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