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榔等人赶往桂林城的这段时间。
沙子镇关隘发生的战斗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迅速传遍江南各地,并以极快的速度传向北方各地。
尤其是朱由榔亲冒矢石,阵斩镶黄旗代子瓜尔佳·塞冲阿,令不少仍旧忠于明朝的百姓官员振奋不已。
但已经投降建奴的汉人以及建奴却对此嗤之以鼻。
他们认为这是永历朝廷故意散出的消息,为朱由榔扬名,其目的无非是因为如今明朝连续丧失失地的情况下,提振士气与民心,凝聚起各方势力,让他们看到一个希望,愿意继续团结在永历朝廷周围,苟延残喘。
皇帝亲冒矢石阵斩一名常年征战的镶黄旗勇士,这在建奴等势力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永历皇帝在广州北拥立即位,李成栋率军进攻,朱由榔闻风而逃。
这件事早已在建奴的推动下传遍整个天下。
如今突然出现这则消息,分明就是永历帝朱由榔有意为之,或者永历朝廷有意为之。
各方反应不尽相同,也不知是否因为这则消息,已经被建奴拿下的北方地区,各地纷纷爆发小规模起义。
但很快便被建奴朝廷平定。
焦琏离去之后,朱由榔令人取来纸笔,在质地粗糙的竹纸上开始书写这一时期能当大用的文臣武将。
目前已经接触过的是瞿式耜、严起恒和焦琏三人,朱由榔已经决定好如何用他们。
瞿式耜一个完美的“宰相”和“留守”,在治理后方、制定战略、凝聚人心、提供后勤方面,做的非常出色。
严起恒在朝廷颠沛流离、财政崩溃的情况下,他能想方设法筹措粮饷,维持政府的基本运作和军队的供应。没钱,再多的名将也无法作战。
焦琏在永历朝廷一路溃逃、众叛亲离之际,焦琏始终不离不弃,忠勇无二。这种品质在乱世极为稀缺。
他是顶尖的猛将、战术家,尤其擅长指挥骑兵和步兵进行防御与反击战。桂林保卫战中,他身先士卒,以少胜多,数次击退清军,堪称南明版的“张辽”。
这三人中瞿式耜任战时内阁首辅统筹政务、稳定人心;
严起恒任户部尚书、大学士,总管财政后勤并协调朝中各派矛盾;
焦琏可任命为提督禁旅,除了负责自己和朝廷官员的绝对安全外,令其训练一支精锐新军,作为救火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足以扭转局部战局。
新军除了救火之外,还得继续扩充,若是未来有机会,绝对要以自己直接掌握的新军为主。
有这三人在,自己有充足的底气解决朝堂党争,统一思想,对外斗争。
前期先这样安排,在桂林至少撑过1650年的桂林保卫战。
除了这三人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可用之人。
朱由榔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政权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两蹶名王”战神李定国。
记得前世看过许多关于这位战神的介绍,尤其是其军事能力。
当时的历史学家和军事研究者普遍认为,如果南明内部能保持团结,给予李定国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他完全有能力创造更大的奇迹,明清之际的历史甚至有可能被改写。
随后又下笔写下一个人名:张煌言。
张煌言之所以能被誉为“东南柱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忠义气节,更因为他是一位能力极为全面、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个常用的历史假设是:如果郑成功在1659年北伐南京时能完全采纳张煌言的急攻策略,而非犹豫围城,南明或许能一举拿下南京,改变历史进程。这个假设从侧面印证了张煌言战术判断的果断和正确性。
张煌言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与大局观,出色的军事与组织才能,高超的外交与统战才能,强大的个人魅力与领导力,极限环境下的生存与适应能力,是一位能力极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南明势力四分五裂的情况下,深知团结才是唯一生路。
他是南明阵营中最重要的“粘合剂”,始终主张并实践与郑成功、李定国等势力协同作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659年的“长江北伐”,他极力说服郑成功共同出兵,并一路充当先锋,沿途联络各地义军,一度收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震动清廷。
第三个人则是被后世史学家誉为“南明擎天一柱”的堵胤锡。
他是南明阵营中最具宏观战略眼光和灵活外交手腕的大臣。
堵胤锡是朝中最早、最坚决主张联合李自成、张献忠余部(“闯营”、“西营”)的官员。
正是他亲自招抚了李锦、高一功的忠贞营,并将其纳入朝廷体系,为南明带来了第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团。
他力主“联合诸营、会师北伐”,规划了以湖广为基地,联络东南郑成功、西南明军,共同反击的战略蓝图。此规划若得以实施,局面将大为改观。
此外他能在朝廷文官集团(歧视农民军)和农民军将领(不信任朝廷)之间充当唯一的信任桥梁。
这三人该如何用,朱由榔心打算授李定国全权指挥西南军事,联合夔东十三家,以云贵为根基,北出川陕,东进湖广。
张煌言则令其总督浙闽军务,牵制清军东南兵力,与李定国西线呼应,形成战略夹击。
至于堵胤锡则任命其为督师大学士,总督湖广、江西等地军务,赋予他调动、协调各路兵马,尤其是忠贞营的全权。
并且给予这三位绝对信任。
除了这几位核心班底,对于海上霸主郑成功、夔东十三家以及何腾蛟等等有实力,但需谨慎联合甚至制衡的势力。
这些势力也需要联合,虽不一定能够成为手中的中坚抗清力量,但也可在局部牵制清军。
核心班底定好,至于年轻人才,则可令这几位核心班底推荐,自己综合考量加以培养使用。
除了人才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装备方面。
如今朝廷偏安一隅,南方马远远不如北方马,想在云贵西南地区养一支能够和建奴八旗抗衡的骑兵根本不现实。
这一时期,火炮、火枪技术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变量。清军之强,在于其拥有了孔有德等带去的先进火炮部队乌真超哈。
目前只有不惜重金,通过澳门葡萄牙人或传教士如汤若望的弟子、耶稣会士引进西洋火炮技师、购买最新式火炮。
在昆明、桂林设立“神机厂”,由心腹太监或大臣直接督办,建立一支直属自己、装备精良的炮兵部队,这将极大提升野战中对抗八旗骑兵的能力。
自己虽然不懂具体的改良细节,但却知道火炮火枪发展进程。
届时可以将这些理念告诉专业人士,令他们改进。
若是自己接下来的设想能够达成,或许真的能够在十年内,甚至更短时间,与建奴划江而治,未来继续北伐甚至一举收服所有山河。
看着桌上的名单,朱由榔轻叹一声,若是崇祯皇帝,以及后来的弘光、隆武政权能够消弭党争,一致对外。
何至于搞得现在山河破碎,汉家百姓更是惨遭建奴屠杀毒手。
满清入关后,发动了多次针对汉人的镇压和屠杀。
扬州十日,多铎这个杂种下令屠城,幸存者王秀楚在《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城中积尸如乱麻”,焚尸簿载其数约八十万余。
嘉定三屠,清廷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嘉定百姓不从,清将李成栋下令屠城,后民众反抗,李成栋又两次屠城,三次屠杀死伤者无数,繁华都市化为废墟。
江阴八十一日、南昌大屠杀、庚寅之劫、潼关、昆山、潮州…
以及四川大屠杀,野猪皮以“民贼相混,玉石难分”为由发布屠省令,对四川进行系统性灭绝。
张献忠死后,野猪皮持续镇压,导致四川人口从明末600万锐减到康熙初年的几万,清廷不得不实施“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
一想到野猪皮对汉家犯下的如此杀孽,朱由榔心中便燃起极度的愤怒。
“哪怕我没有其他穿越者的系统相助,纵使拼尽全力也要与建奴拼杀到底!”
一句话,大明可以亡,但汉家天下不可亡。
谁都可以坐这汉家天下,但决不能是建奴等一众异族。
今日起,我,便是永历帝朱由榔!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一刻朱由榔内心极为坚定,只觉得轻松不少,有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全身都是干劲。
直到后半夜,朱由榔才沉沉睡去。
两日后,朱由榔接到瞿式耜送来的密折,这才下令全军拔营前往桂林城。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