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内寂静,只有柳元均匀而深长的呼吸声,以及洞外隐约传来的自然之音。林风盘膝坐在靠近洞口的位置,阳光透过藤蔓缝隙,在他身前投下几道摇曳的光柱,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他按照《引气诀》所述,努力调整坐姿,使之符合“五心朝天”的要求——头顶心(百会穴)、双手手心(劳宫穴)、双脚脚心(涌泉穴)尽可能朝向天空。这个姿势对于习惯了软椅和沙发身体的现代人来说,颇为别扭,不过片刻,他的腰背和腿脚就开始传来酸麻之感。
更难的在于“静心凝神”。
《引气诀》开篇明义:“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要求修行者摒弃一切杂念,达到一种空灵澄澈的心境。
这对于林风来说,简直是最大的挑战。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无法关机的电脑,无数念头纷至沓来:昨夜与野兽搏杀的惊魂一幕、柳元与黑煞帮修士的打斗场面、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恐惧与好奇、对原来世界的思念与担忧、获得《引气诀》的激动与期待、对自己灵根资质的忐忑……各种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他脑海中奔腾不休。
他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念头就越是清晰。呼吸也变得紊乱,时而急促,时而憋住,完全无法做到口诀中要求的“深、长、细、匀”。
尝试了约莫半个时辰,林风只觉得心烦意乱,双腿麻木不堪,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连所谓的“气感”毛都没摸到一根。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溪水,渐渐浇灭了他最初的热情。
“难道我的资质真的差到这种地步?连最基础的静心都做不到?”他有些气馁地睁开眼,看着手中古朴的卷轴,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修仙之难,远超他的想象。这第一步,就如同天堑。
他看了看仍在闭目疗伤的柳元,老者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平稳,周身似乎萦绕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气息,显然已经进入了深层次的调息状态,与天地灵气有着微妙的交流。
“柳前辈身受重伤,尚且能如此快速地入定引气,我完好无损,却连门都入不了……”林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他知道,急躁是修行的大忌。如果连这点耐心和定力都没有,那还不如趁早放弃修仙的念头,找个地方了此残生算了。
“不能放弃!”他眼中闪过一丝倔强。从触电穿越到昨夜生死搏杀,他已经经历了太多,心性在不知不觉中坚韧了许多。这点困难,还不足以让他退缩。
他重新闭上眼睛,不再去刻意追求“空”,而是尝试着接受思绪的纷乱。他不再强行驱散那些念头,而是像看客一样,观察着它们来了又走,如同看天空的流云,不迎不拒。同时,他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气息吸入时的清凉,呼出时的温热,一进一出,循环往复。
渐渐地,他的呼吸开始变得绵长,虽然依旧无法完全摒除杂念,但心境确实比之前平和了许多。身体的酸麻感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变成了一种背景式的存在。
就在这种似空非空、将醒未醒的状态下,不知又过了多久,林风忽然察觉到了一些不同。
周围的世界,在他的感知中,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
不,不是视觉上的清晰。而是另一种更玄妙的感知。他“感觉”到,在周围的空气中,漂浮着无数极其细微的、五颜六色的光点。这些光点如同尘埃般渺小,却又蕴含着某种活泼的、充满生机的能量。它们有的呈现青色,充满灵动;有的呈现红色,带着暖意;有的呈现黄色,显得厚重;有的呈现白色,感觉锋锐;还有的呈现黑色,透着深邃……
“这就是……灵气?!”林风心中狂震,差点从那种玄妙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他赶紧收敛心神,保持住这种难得的感知。
根据《引气诀》的描述,天地灵气蕴含五行属性,对应青(木)、红(火)、黄(土)、白(金)、黑(水),还有种种变异属性,但基础便是这五行。能够感应到灵气的存在,并且能模糊分辨其属性,这便意味着,他拥有灵根!而且至少不是最差的、无法感应灵气的“伪灵根”!
狂喜之后,是更艰难的挑战——引气入体。
感应到灵气只是第一步,如同看到了水中的鱼。接下来,需要用自身的精神意念作为“钓竿”和“鱼线”,去吸引、捕捉这些“鱼儿”,并通过特定的“通道”(经脉),将它们“钓”入自己的“鱼篓”(丹田)之中。
《引气诀》中记载了最基础的引气法门,主要是通过观想和呼吸配合,吸引无属性的天地灵气,或者吸引与自身灵根属性相合的灵气,效率会更高。
林风尝试着集中精神,用意念去接触、引导那些漂浮的光点,尤其是那些感觉比较亲切的、青色的光点(他猜测自己可能具有木属性灵根,因为感觉最清晰),希望它们能随着自己的呼吸,从头顶的百会穴或者全身的毛孔进入体内。
然而,那些灵气光点看似近在咫尺,却如同调皮而警惕的游鱼,对他的意念爱答不理。他意念稍一靠近,它们就轻盈地飘散开去。偶尔有一两颗光点似乎被吸引,靠近了他的皮肤,却像是遇到了一层无形的隔膜,难以穿透。
“人体自成天地,未经修炼,窍穴闭塞,经脉淤堵,灵气难入……”卷轴上的描述浮现在脑海。这就是资质的体现了。灵根优异者,窍穴天生通透,经脉宽阔,对灵气亲和力高,引气入体如水到渠成。而资质平庸者,则需要用水磨工夫,一点点冲开闭塞,疏通河道,艰难无比。
林风感觉,自己体内的那层“隔膜”相当厚实。他就像是一个拿着钝针的人,想要刺穿一层坚韧的皮革,每一次尝试都耗费巨大的精神,却收效甚微。
时间一点点流逝。汗水再次浸湿了他破烂的衣衫,不是累的,而是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消耗。他的额头青筋微微跳动,脸色也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红。
“不行,不能硬来……”林风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太过刻意和急切,反而让意念变得僵硬,失去了那种与灵气沟通的“柔和”与“自然”。
他再次调整心态,回想着最初成功感应到灵气时的那种“旁观”状态。他不再强行去“抓取”灵气,而是尝试着散发出一种“欢迎”和“接纳”的意念,如同阳光吸引万物,大地承载一切。
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悠长、自然,意念如同轻柔的波纹,向四周扩散。
奇迹般地,当他放弃强求,回归自然时,那些原本难以靠近的灵气光点,似乎感受到了他意念的变化,不再那么排斥。一些青色的、带着生机的光点,开始缓缓地、自发地向他靠近,如同飞蛾扑向温暖的灯火。
它们触碰到了他的皮肤,这一次,那层“隔膜”似乎变得柔软了一些。虽然依旧有阻力,但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林风心中一动,立刻按照《引气诀》的法门,想象着这些青色光点顺着皮肤的毛孔,渗入体内,然后沿着一条特定的、从体表通向腹部丹田的简易路线,缓缓流淌。
一丝丝微凉、却又带着勃勃生机的气息,开始若有若无地渗入他的身体!
这感觉极其微弱,如同春风拂面,若不仔细体会,几乎无法察觉。但林风全部心神都沉浸其中,清晰地捕捉到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他强忍着激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状态,引导着那一丝丝微弱的灵气,如同引导着涓涓细流,沿着那模糊的经脉路径,向小腹下方的丹田位置汇聚。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而且那丝灵气流微弱得仿佛随时会中断。但对林风而言,这无疑是黑暗中看到的第一缕曙光!
他不知道引导了多久,直到感觉精神疲惫到了极点,脑袋一阵阵发晕,才不得不停了下来,缓缓睁开了眼睛。
洞内的光线已经变得昏黄,显然已是傍晚。他竟然打坐了大半天!
虽然身体因为久坐而僵硬,精神也异常疲惫,但林风的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他成功了!虽然只是引动了微不足道的一丝灵气,甚至连在丹田内留下痕迹都做不到(这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气感),但确确实实,有灵气进入了他的体内!这证明了他的灵根并非虚无,证明了他可以修炼!他已经真正地、用自己的身体,触碰到了那扇玄妙的仙门!
他内视(一种模糊的感觉)自己的丹田位置,那里依旧空空如也,但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清凉的余韵?
他尝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脚,虽然依旧虚弱,但似乎比之前多了一点点力气,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感也减轻了些许。灵气,哪怕只有一丝,也对身体有着细微的滋养。
“呼……”他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穿越以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充满希望的笑容。尽管前路依旧漫漫,引气入体的第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但至少,方向已经找到,路,就在脚下。
他看向仍在入定中的柳元,心中充满了感激。这位偶遇的散修,不仅救了他(间接),更是给了他在这陌生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
就在这时,柳元也缓缓睁开了眼睛,吐出一口浊气。他的脸色虽然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比之前清亮了许多,显然疗伤有了一定的效果。
他看向林风,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咦?小友,你……你竟已能初步感应到灵气了?”
柳元修为不高,但眼力还是有的。他能感觉到,林风周身的气息与之前有了一丝微妙的不同,虽然极其微弱,但确实多了一缕极其淡薄的、属于修行者的灵动之意,而不再是纯粹的凡俗气息。
林风连忙起身,恭敬地道:“托前辈的福,晚辈侥幸摸到了一点门槛,只是……引气极为艰难,耗费大半日,也仅能引入一丝。”
柳元抚须点了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半日便能感气,甚至尝试引气,虽成效甚微,但已属难能可贵。看来你的灵根资质,至少是中人之资,并非朽木。修仙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切记不可因初时艰难而气馁,亦不可因小有进展而自满。”
“晚辈谨记前辈教诲!”林风虚心受教。
柳元看了看洞外的天色,神色凝重了几分:“老夫伤势暂时压制,但此地已不安全。黑煞帮的人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立刻离开。”
林风心中一紧,点了点头。获得修炼法门的喜悦被现实的危机冲淡了些许。在这个世界,实力才是生存的唯一保障。他看了一眼手中紧握的《引气诀》卷轴,将其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
这不仅仅是一卷功法,更是他在这个凶险而精彩的修仙世界,活下去、并走向强大的起点。艰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将是更漫长、也更危险的征程。
喜欢初入仙途,都市惊变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初入仙途,都市惊变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