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教授戴着放大镜,操控微型取样钻,在叠层石的藻纹层上钻取直径1毫米的岩芯——岩芯中,灰绿色的藻纹清晰可见,经现场红外光谱仪检测,岩芯中含有“脱镁叶绿素”(叶绿素的降解产物),且碳同位素比值符合蓝藻光合作用的特征!“找到了!完整的光合作用代谢痕迹!”叶教授的声音带着颤抖,“这证明32亿年前,这里的蓝藻就已经能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为后续复杂生命提供了‘能量基础’——要是没有这些蓝藻改变大气成分、积累有机物质,后来的多细胞生物、脊椎动物都不可能出现!”
林晚凑到光谱仪屏幕前,聚灵玉佩贴在岩芯旁,灵气与代谢痕迹的“协同脉动”产生强烈共鸣——她的左眼闪过连贯的画面:澄江热泉的铁硫簇提供化学能,让原始生命存活;普洱叠层石的蓝藻利用光能,制造大量有机物,让生命摆脱对热泉的依赖,扩散到更广阔的海洋;随后,这些有机物滋养了多细胞生物,一步步演化出云南虫、古猿,直到人类……“这是‘生命能量史’的关键转折!”林晚轻声说,“从化学能到光能,生命第一次拥有了‘自主获取能量’的能力——就像人类学会用火、发明电力一样,蓝藻的光合作用,是生命演化中‘能量利用’的第一次革命!”
顾倾城看着叠层石上的透明保护膜,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光合作用’是课本里的知识,现在才知道,它是我们所有人的‘能量源头’。32亿年前蓝藻制造的氧气,改变了地球大气;它们积累的有机物质,成了后续生命的食物——我们现在呼吸的氧气、吃的食物,本质上都是蓝藻光合作用的‘遗产’。”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将代谢痕迹样本送往国家地质实验室,进行光合作用机制的深度研究。叶教授在叠层石遗址旁立了一块新石碑,上面刻着:“此处为32亿年前叠层石遗址,存有原始蓝藻光合作用痕迹,是生命从‘化学能’到‘光能’的关键突破之地。”
车子驶离叠层石遗址,缓坡上的苔藓在雨雾中渐渐远去。林晚握着聚灵玉佩,玉佩的“协同脉动”慢慢平缓,却带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暖意——像是把32亿年的光合作用能量,都轻轻藏进了掌心。顾倾城递过来一杯热蜂蜜水:“现在我们算是把生命能量利用的关键阶段都摸清了吧?从化学能到光能,从原始细胞到复杂生命,每一步都离不开能量的突破。”
林晚接过热蜂蜜水,看着杯中晃动的涟漪,轻轻点头:“算是摸清了核心脉络,但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比如蓝藻是怎么演化出光合作用机制的?它们的叶绿素是怎么形成的?不过这些探索,都是在续写‘生命能量史’。你看这杯蜂蜜水,蜜蜂采的花蜜来自植物,植物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源头,就是32亿年前的蓝藻——我们喝的不是水,是跨越数十亿年的‘生命能量传承’。”
车子朝着城市的方向疾驰,暮春的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林晚的手上。聚灵玉佩贴着掌心,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生命的能量从未中断,从热泉的铁硫簇到蓝藻的叶绿素,从原始细胞到人类文明,每一次能量利用的突破,都让生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寻珍之路还会继续——因为生命演化的故事,永远有新的篇章等着被发现。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剑狱符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