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那位在老秦人心中如同天神般的始皇帝嬴政,恐怕也要在这位太子面前稍逊一筹。
“幸而天幕中的太子扶苏,并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
张良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庆幸。
倘若那位太子真存在于现世,又或者他的对手是那般人物,
纵使自己智谋超群,恐怕也会感到束手无策,彻底绝望。
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可以撼动的存在。
就比如现在,若他站出来高呼要刺杀天幕中的太子扶苏,
他敢断言,最好的结果是被百姓擒送官府,最差的结局便是当场被愤怒的人群打死。
如此深得民心之人,自己拿什么去推翻?
想到这里,他也不禁疑惑,天幕中那个“自己”,究竟是哪来的自信,竟敢宣称要推翻有那位太子在的大秦?
难道那位“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与那位太子之间天差地别的差距吗?
可这又似乎不合常理。
越是聪慧之人,越应明白那位太子的可怕。
一时之间,张良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摇了摇头,他不再去纠结那位“自己”的事情,转而继续仰望天幕,凝视那位太子,想看看他接下来又有何举动。
从私心而言,他其实并不希望那位太子真的能实现天下百姓皆可吃上无壳麦饭的愿望。
因为一旦那位太子做到,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或许也会效仿。
若他们世界的秦国真的做到了,那么原六国之地的百姓,恐怕也会心归秦国。
而他日后想要再图谋颠覆秦国,便如痴人说梦。
但从公义出发,他又真心希望太子能实现这一宏愿。
毕竟他并非冷血无情之人,他也清楚,若太子真能做到此事,那将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德之举。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故国韩国的百姓。
因此,这一时刻,张良心中既有私念,亦有公义,矛盾难解。
【太子扶苏与蒙恬、章邯等人,原本只是打算在芷阳县再停留一日。】
【但因太子在了解一件事务之后,又无意中得知另一件未曾听闻之事。】
【于是,他便继续追根究底地查问下去。】
【如此反复不已,直至夜色降临,太子仍未将所有事情悉数查明。】
【既然尚未查清,太子自然也不愿就此离去。】
【于是,他便决定再留一日。】
【对此,蒙恬与章邯自无异议。】
【毕竟秦王嬴政交代的旨意,乃是在确保太子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配合其一切行动。】
【再加上昨夜刚刚表达了愿为太子扶苏效劳并追随其左右的他们,自然更不会催促其行动。】
【于是日复一日,自太子扶苏前往芷阳县慰问孤寡老秦人之日起,】
【整整过了七日,太子扶苏方才将他所欲掌握的各项事务悉数了解清楚。】
【“呼——,实在获益匪浅!”】
【看着马车车厢内按衣、食、住、行分类整齐堆放的竹简堆,太子扶苏轻叹了一口气。】
【这些竹简,皆是他与蒙恬、章邯这几日深入走访所得的记录,详尽记录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
【以“食”而言,他此次才真正明白,尽管身为太子,所食蔬菜可达十余种甚至数十种之多,】
【但普通百姓日常所食用的,或曰最常吃到的蔬菜,】
【无非是葵(即冬葵或冬苋菜)、藿(大豆初生嫩芽)、薤(今南方常用以腌制的藠头)、葱(大葱)、韭(韭菜)这五种而已。】
【又如食盐,身为太子自然无需为盐所忧,】
【但对于百姓而言,盐却是一种难得的物资,既不可或缺,又难以获取。】
【因此,百姓若购得少量食盐,往往将其溶于水中,】
【待需用盐调味之时,再从中取些许盐水加入菜肴之中。】
【有时甚至不加入菜肴,仅是饮一口盐水,便算作摄取了盐分。】
【至于“油”,对百姓而言同样是难得之物。】
【彼时的油,多为动物体内所提炼出的脂肪。】
【换句话说,唯有能食肉者,方能得油。】
【而肉的来源大致只有两种:一是家养,一是狩猎。】
【然而在温饱尚难满足的境况下,又有多少百姓能饲养得起家禽牲畜?】
【至于狩猎,那便更靠天命了。】
【此时的野外,远非人类的疆域,猛兽出没频繁,虎狼横行。】
【你想猎兽充食,猛兽亦欲猎你果腹。】
【且狩猎之术,并非人人可得。】
【少数掌握狩猎技艺的猎户,往往秘而不宣,仅传于己子,不肯轻易外授他人。】
【故而对普通百姓来说,不论是肉还是油,皆属难得之物。】
……
【除了油、盐匮乏之外,当下百姓日常所食之主粮,大致包括稻(即水稻,亦即大米)、黍(即黄米)、粟(又称稷,即今小米)、麦(即小麦)、菽(豆类总称,常指大豆)五类。】
【其中关中地区百姓种植较多的为粟与小麦,兼种黍与菽,日常食用亦以此为主,其次为黍和菽。】
【据蒙恬与章邯所述,楚地百姓则多种稻与菽,日常所食亦以稻、菽为主。】
【总体而言,天下百姓在饮食方面,普遍缺乏油盐,主食以稻、黍、粟、麦、菽五谷为主,蔬菜则以葵、藿、薤、葱、韭五种为常。】
【至于“衣”之一项,大致分为丝与麻两类。】
【贵族多着丝织衣物,如绫、罗、绸、缎、锦、纨、绡、绢等,皆属丝织品之列。】
【此类衣物,通常只有王公贵族及士族官员方能穿着。】
【而普通百姓则多穿麻布衣,有些贫困者甚至连麻衣亦难求,只得穿草编织就的草衣度日。】
【此外尚有少量以动物毛皮织成的衣物,】
【然此类衣物,百姓难以取得,贵族则视为蛮夷之服,故鲜有穿着者。】
【至于“住”之一项,贵族多居宫殿楼阁,百姓则居所简陋。】
【普通百姓所住之屋,多以土夯或木料搭建,屋顶覆以茅草,墙壁则以土坯或木板为之。】
【且为抵御寒冬,通常不设窗户,仅留一简陋门户与少量通风口。】
房屋周围的环境亦颇为恶劣,易积水、潮湿且空气流通不畅,水源需自行解决,柴薪等生活必需品亦要自行筹措。
至于“出行”方面,王公贵族多乘坐马车或骑马外出。
而普通百姓则多步行,仅有少数人可乘坐牛车。
除了百姓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太子扶苏还特别关注农耕之事。
其中包括农具的种类与耕作方式等。
根据自己的观察,太子扶苏将百姓所使用的农具大致划分为四类:
分别是:耕地农具、运输农具、灌溉器具、收割与加工工具。
其中耕地农具包括:耒耜(一种翻土工具)、石锄、木耜、禾把、大耙等,也有少量铁制农具,如铁犁、铁锄、铁锸。
但由于铁器虽坚硬却易折断,且铁器需经过冶炼铸造方可使用,普通百姓难以获得,因此除铁犁外,多数百姓仍使用木制或石制耕地工具。
灌溉器具包括:桔槔(利用杠杆原理的提水装置)、辘轳(用于井中提水的工具)。
运输农具则包括:扁担、箩筐、牛车。
收获与加工器具包括:杵臼(用于舂捣粮食或药材)、石磨盘(用于谷物脱壳,与普通磨盘不同)、石镰刀。
耕作方式主要为铁犁牛耕。
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观察,比如取暖方式。
王公贵族多以炭火取暖,而普通百姓则需上山砍伐木材,捡拾枯枝落叶等作为燃料。
这七天下来,虽不敢说让太子扶苏对百姓生活完全了然于心,但至少已对民间疾苦有所认知,不再全然无知。
一旁听太子感慨的章邯,忍不住问道:“殿下,您此次了解民间,有何收获?”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章邯深知太子性情温和,对于下属的疑问并不介意,凡能解答者皆会耐心说明,因此他才敢于适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况且那些竹简,近半出自他手,另一半虽为蒙恬所书,他也曾通读一遍。
只是惭愧,他看完之后,除了加深了对百姓生活的认识之外,并未觉察到其他深意。
听罢章邯所问,太子扶苏微笑着望向他,说道:“你去跑一百步。”
章邯面露疑惑,方才不是在谈收获吗?怎么突然让自己去跑一百步?
若说是对自己冒昧发问的责罚,也不至于仅是跑一百步吧?
虽说如此,章邯虽心存疑惑,仍恪守职责,听从太子吩咐。
“殿下,我是向前跑一百步,还是向后,或者向左右?”他站在原地,望着太子问道。
而太子却只是笑着回道:“这便是收获。”
看着越发不解的章邯,太子扶苏进一步解释道:“就如同你在跑步之前,必须先确定方向一样。”
“孤亦需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未深入了解百姓的衣、食、住、行与农耕状况之前,孤虽有志让天下百姓都能吃上脱壳的麦饭,”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