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前最后一场雪停歇时,几骑风尘仆仆、身着典型蒙古服饰的使者,在宣大边军“归化义从”的引导下,抵达了宣府镇。
他们带来的并非战书,而是一封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盖着北元传国玉玺的国书,以及九匹珍贵的白色骆驼作为贡礼。
使者首领自称是“大元(蒙古)薛禅汗(林丹汗)”的特使,求见大明皇帝。
消息以六百里加急送至京城时,朱由检正在听取奉诏回京述职的宣大总督孙传庭,汇报漠南经营的详细成果。
孙传庭立于御前,声音洪亮且带着几分自豪:“陛下,自去岁奉旨推行‘堡垒推进,流民实边’之策。
依托大胜之威,我军已在漠南要冲之地,新建‘集宁’、‘定北’、‘镇远’、‘安边’、‘抚远’五座核心堡垒,其下另有烽燧、哨所二十余处。
五堡常驻兵马计一万余,其中‘归化义从’骑兵已扩编至四千余骑,分驻各堡,由我军官佐严加训导,颇为得力。”
他顿了顿,继续禀报更让朱由检关心的民生数据:“依托此堡垒链,招募陕西北部、山西等地流民、贫户前往垦殖,至今已安置民户逾八千户,计约四万口。
划分田亩,贷给种子、农具,并大力推广番薯、玉米等耐旱作物。
去岁开垦生熟田亩合计近二十万亩,虽初垦之地产出有限,然番薯已见成效,活民无数,边地渐显生机。
官办互市亦随之设立,茶叶、布帛、铁锅换取牛羊马匹、皮草,如今每月交易额已颇为可观,不仅羁縻了周边数十中小部落,更为朝廷岁入添了一笔。”
朱由检听着汇报,看着孙传庭图谱上稳定的忠诚度,心中甚慰。
这孙传庭果真是能臣,军事民政一把抓,将漠南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五堡链和四万移民,如同楔入草原的钉子,不仅巩固了边防,更是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当地的人口结构和经济模式。
正当他准备嘉奖孙传庭时,兵部官员送来了林丹汗遣使入贡的急报。
闻报,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林丹汗,这个曾经雄心勃勃想要重现祖上荣光、统一蒙古,却最终被皇太极打得西逃的蒙古大汗,此刻派人前来,意图不言自明。
他看向孙传庭:“孙卿,你久在宣大,熟知虏情,对此事有何看法?”
孙传庭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臣方才所奏漠南经营,已使皇太极如芒在背。
今林丹汗虽败走西迁,然其名号在漠西、漠北蒙古诸部中仍有影响力,其部众亦有一定战力。
今其遣使来朝,显是见我大明强势,欲借我之力,牵制甚至反击后金,以求喘息乃至东山再起。
此乃‘以夷制夷’之良机,若处置得当,可于西北再立一藩篱,与臣在漠南之势互为犄角,使皇太极真正陷入两线夹击之困境。
然,”他话锋一转,语气转为谨慎,“林丹汗其人,志大才疏,且反复无常,亦需防其借机索要过多钱粮军械,或得势后再度桀骜不驯。”
朱由检微微颔首,孙传庭的看法全面而透彻,与他不谋而合。
他吩咐道:“孙卿所言甚是。准其使者入京,按藩国使节礼节接待,朕将于礼部平台接见。孙卿,你也一同参与。”
数日后,蒙古使团抵达京城。平台接见之日,朱由检端坐于上,孙传庭、礼部及兵部官员侍立一旁。
使者跪拜行礼,献上国书与贡礼清单,言辞恳切地陈述了林丹汗“欲效忠天朝,共讨建州逆夷”的意愿,
并请求大明开放边市,赐予茶叶、布帛、铁器等物资,最好还能支援一些火器。
朱由检静静听完通事的翻译,目光扫过那名使者首领。
虽然此人并非大明臣属,无法直接查看其忠诚度,但朱由检能清晰地看到其特质——【精明】【善于言辞】【对强者恭顺】。
这印证了他的判断,林丹汗的归顺,更多是形势所迫下的权宜之计,其使者也是个见风使舵的角色。
“薛禅汗之心,朕已知晓。”
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建州女真,肆虐辽东,侵扰大明,亦乃尔等蒙古诸部之宿敌。联合抗虏,合乎情理。”
使者闻言,脸上露出喜色。
然而朱由检话锋一转:“然,大明乃天朝上国,行事自有法度。
联合可以,却非无条件的施舍。朕有三问,使者需代朕转达薛禅汗。”
“一,薛禅汗欲联合大明,其麾下尚能动员多少控弦之士?对漠南、漠北诸部,尚有几分影响力?”
“二,若朕开放边市,允准贸易,薛禅汗能以何物交易?战马、皮草之外,可能约束部众,不为边患?”
“三,若得大明些许资助,薛禅汗可能保证,其兵锋所向,必为建州,而非劫掠大明边塞或欺凌其他顺从大明的部落?”
三个问题,直指核心——实力、诚意与可控性。
使者脸色微变,偷眼看了看一旁面无表情、威仪凛然的孙传庭,心中更是惴惴,显然没想到大明皇帝如此直接和精明。
朱由检不给对方过多思考时间,继续道:“使者可先在京中驿馆安顿,细细思量,亦可观我大明之气象。
待想清楚如何回复朕这三问,再行奏对。
至于开放边市、物资援助之事,待薛禅汗展现出足够诚意与能力之后,再议不迟。”
他没有拒绝,也没有轻易答应,而是设置了一个门槛,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见结束后,朱由检留下孙传庭和几位重臣继续商议。
“孙卿在漠南根基渐稳,此乃朕能与林丹汗从容周旋之底气。”
朱由检首先肯定了孙传庭的功绩,“对其,便依方才所议之策,以羁縻、利用为主。”
孙传庭道:“陛下圣明。臣补充一点,即便允其互市,地点亦不宜在宣大,可设于甘肃镇外特定地点,由甘肃总兵负责监控。
交易物资,严格限定为茶、布、有限铁器(锅釜等),绝不可流出粮食、军械,尤其是火器。
同时,可要求其定期通报塞外情报,尤其是后金动向。
若其真能与后金发生冲突,无论胜败,皆能消耗虏酋实力,于我大明有百利。”
“还可借此机会,进一步震慑、分化科尔沁等漠南诸部。”
一位阁臣补充道,“让其知晓,大明并非只有他们一个选择。”
朱由检最终拍板:“便依此议。具体条款,着礼部、兵部、户部会同宣大、甘肃督抚详定。原则是,给予希望,加以约束,观其后效。”
处理完林丹汗之事,朱由检的思绪回到了国内大局。
他拿起那份关于开春恩科的方案,对众臣道:“漠南屯垦、联合漠西,皆为固边之策。然治国之本,在于人才。
明年恩科,乃为国选才,亦是引导士林风向之关键。
除了经义,策问当重实务。
可将‘如何有效清丈田亩、抑制兼并’、‘边患频仍,如何整军经武以安天下’、‘新作物如何推广方能利国惠民’等列为重点。
朕要选的,是能做事、懂实务的干才,而非只会空谈道德的腐儒。”
“臣等遵旨,即刻修改章程。”阁臣们领命而去。
朱由检踱步到殿外,望着开始融雪的庭院。
崇祯三年,注定将是更加复杂、也更值得期待的一年。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