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回来的路上,林凡和苏晚晴都显得有些沉默。王指挥的态度既给了希望,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体制内办事的复杂与缓慢。合作的大门没有关闭,但门槛很高,需要耐心等待。
“别太担心,”林凡看出苏晚晴的失落,安慰道,“这已经比我们预想的最坏情况好多了。至少,我们拿到了一个正式沟通的渠道。接下来,就是一边等消息,一边把我们自己的基础打得更牢。”
苏晚晴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重新打起精神:“嗯,回去先把店里的事情理顺。质量和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
然而,就在他们一心扑在内部整顿和等待省歌舞团消息的时候,外部的暗流开始变得更加汹涌。
回到江州的第二天下午,林凡正在店里和杨师傅讨论一批新到的布料,陈远脸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把林凡拉到一边。
“林凡兄弟,有点不对劲。”陈远压低声音,“刚才我在街口,看见黄三以前的两个手下,跟对面那家磁带店的老板在巷子口嘀嘀咕咕,看见我过去就散了。我总觉得,他们没憋好屁。”
林凡心里一沉。果然,对方不甘心价格战效果不佳,开始动用见不得光的手段了。他低声问:“陈大哥,你看清是哪两个人了吗?”
“看清了,一个是瘦高个,外号‘竹竿’,另一个是矮胖子,叫‘铁蛋’,都是跟着黄三混的痞子。”陈远肯定地说。
“看来,他们是盯上我们了。”林凡眉头紧锁,“这几天咱们都警醒点,晚上你辛苦些,多盯着。白天让孙姨和小娟也注意着点,陌生人多问几句,特别是对晚晴和小娟,让她俩尽量别单独外出。”
陈远重重点头:“放心吧,有我在,他们别想明着捣乱!”
虽然加强了戒备,但阴招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很快,方式很恶心。
两天后的清晨,林凡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店里,准备开门营业。还没走到店门口,他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走近一看,他的心猛地一沉——店门的木头门板上,被人用红色油漆(更像是某种混合了红色颜料的脏东西)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大字:“卖假货,死全家!” 门前的空地上,还泼洒了一滩馊水垃圾,苍蝇嗡嗡乱飞。
林凡的血一下子涌上了头顶,拳头攥得咯咯响。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目的不是为了造成多大物质损失,就是为了恶心人,败坏名声,扰乱经营。
他强压下怒火,没有声张,先是快步走到对面的“悦耳音响室”。苏明也刚来,正准备开门,看到林凡脸色不对,忙问怎么回事。林凡简单说了,苏明一看自家店门,还好,没有被泼脏东西,但门上也被用同样的红色“油漆”画了个大大的叉。
“王八蛋!”苏明气得骂了一句。
“苏大哥,先别激动,也别声张。”林凡冷静地说,“你去找点水桶和抹布,再弄点石灰粉。我去街道办和派出所报告一下,然后回来一起收拾。这事不能闹大,越闹他们越得意,影响的是咱们的生意。”
林凡知道,对付这种流氓手段,报警未必能立刻抓住人,但姿态必须做出来,表明自己是受害方,是合法经营。同时,要尽快消除影响,不能吓跑顾客。
他先跑到街道办,找到王干事,简单说明了情况。王干事也很气愤,表示会向上面反映,加强这片区域的治安巡逻。接着,林凡又去了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做了记录,也表示会派人来看看。
等林凡回来时,苏明已经提来了水,孙姨和王淑芬也闻讯赶来,正忍着恶心清理门上的污渍和地上的垃圾。陈远则一脸铁青地站在旁边,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肯定是‘竹竿’和‘铁蛋’那两个王八蛋干的!”陈远咬着牙说。
“没有证据,先别下定论。”林凡摇摇头,拿起抹布,和大家一起清理。刺鼻的臭味让人作呕,但没有人抱怨。大家都明白,这是有人故意找茬,必须团结一致。
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指指点点。林凡一边擦洗,一边大声对围观的人说:“各位街坊,不好意思,影响大家了!不知道得罪了哪路小人,用这种下三滥手段。我们‘新风’店做生意,讲的是诚信和质量,大家有目共睹!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吓不到我们!”
他语气坦然,态度不卑不亢,反而赢得了一些围观者的同情。
“是啊,林老板这店东西不错,人也厚道。”
“肯定是同行眼红呗!”
“太缺德了!”
舆论开始转向对“新风”有利的一面。林凡趁机对大家说:“谢谢各位街坊明鉴!今天小店照常营业,所有商品九折,感谢大家支持!”
用一个小小的折扣,既安抚了顾客,也冲淡了晦气事件的影响。
忙碌了一早上,终于把门口清理干净,虽然门板上还残留着淡淡的红色印记和臭味,但总算能开门营业了。经过这么一闹,上午的生意果然冷清了不少。
中午,苏晚晴来店里,知道了早上的事,又气又急:“太可恶了!报警了吗?”
“报了,也跟街道说了。”林凡给她倒了杯水,“别担心,这种事,你越在意,他们越来劲。咱们该干嘛干嘛,生意照做,质量抓好,就是最好的回击。”
话虽如此,林凡心里清楚,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被动防御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必须想办法,让对方有所顾忌。
下午,林凡把陈远叫到里间,低声商量。
“陈大哥,这事,明着来我们吃亏。但暗地里,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林凡眼神锐利,“你认识的人里,有没有靠得住、又跟道上那些人能说上话的?不用打架,就是递个话,告诉他们,做生意各凭本事,玩阴的,谁都不会好过。咱们光脚不怕穿鞋的,逼急了,谁也别想安生。”
陈远明白了林凡的意思,是想找个中间人“敲山震虎”。他想了想,说:“我以前在部队的一个战友,退伍后分在运输公司开车,他有个表哥在火车站那片混得开,好像有点面子。我晚上去找他聊聊,看看能不能递个话。”
“好!注意方式,千万别动手,就是传话,表明我们的态度和底线。”林凡叮嘱道。
陈远点点头:“我明白,我有分寸。”
就在林凡积极应对骚扰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微光,悄然照进了略显灰暗的局面。
第三天下午,苏晚晴兴冲冲地来到服装店,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林凡!有消息了!”她声音都有些发颤,“柳青青托人带话来了!说她爸,王指挥,昨天在家又提了我们的事,好像…好像有点松口了!”
林凡精神一振:“哦?具体怎么说?”
“柳青青说,她爸觉得我们年轻人有想法,做事也踏实。好像团里最近经费有点紧张,正在想办法搞‘三产’(第三产业)创收。王指挥在团务会上提了一下,说或许可以尝试把一些非重点的、演出效果好的节目的录音资料,以‘音响资料交换’或者‘支持群众文艺’的名义,有限度地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当然,这‘单位’怎么界定,还有费用怎么算,都没定,但至少…有戏了!”苏晚晴激动地说。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积极信号!说明省歌舞团内部确实在考虑合作的可能性,而且可能与经费压力有关,这反而增加了合作的成功率!
“太好了!”林凡也难掩兴奋,“这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晚晴,你立刻以‘新风文艺社’或者…嗯,就以你个人的名义,给王指挥写一封更正式的信!信里要强调我们推广优秀文艺的初衷,表达我们愿意遵守一切规定,并愿意支付合理的‘资料复制工本费’和‘版权补偿费’,具体金额请他们定,我们尽量满足!态度要极其诚恳、谦逊!”
“好!我回去就写!”苏晚晴立刻答应。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像一阵清风,吹散了连日来的阴霾。虽然竞争对手的骚扰依旧存在,省歌舞团的合作也还是未知数,但至少,他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希望。
暗流依旧在脚下涌动,但微光已经在前方闪现。林凡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坚韧,同时也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在黑暗中凿壁偷光。
他的商业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每一次挑战,都让他和他们的团队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大。
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