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啥脊梁?”李云龙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两台并排而立、如同钢铁兄弟般的“铁祖宗”。
想的都是用它们造出成千上万的“钻天猴”和迫击炮。
他恨不得兵工厂从现在开始,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造炮弹就是造炮弹。
“步枪。”
周墨吐出两个字,平静,却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李云龙的火头上。
“步枪?”
李云龙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脸上的狂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错愕与不解的表情。
“周老弟,你没搞错吧?咱们现在放着能炸铁王八的‘钻天猴’不造,放着能把炮弹扔到两公里外的迫击炮不弄,去搞那玩意儿?”
他伸出粗大的手指,指了指墙角一支保养得油光锃亮、却依旧难掩老旧的缴获品——
三八大盖,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不屑。
“这玩意儿,咱们仓库里多的是!汉阳造,中正式,三八大盖,万国造!“
”要多少有多少!虽然旧了点,但擦擦油,照样能打鬼子!”
“咱们现在缺的,是能啃硬骨头的重家伙!不是这烧火棍!”
李云龙的话,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就连葛老铁和钱老木匠,都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在他们看来,厂长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团长,你觉得,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周墨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那还用问?当然是炮!是重机枪!”
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
“是能压得住鬼子,能让弟兄们少流血的家伙!”
“不对。”周墨摇了摇头。
“一支军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士兵。而陪伴士兵时间最长,在战场上最可靠的伙伴,就是他手里的那支步枪。”
周墨走到那支三八大盖前,将它拿了起来,动作熟练地拉了一下枪栓,发出“咔哒”一声清脆的声响。
“三八大盖,是好枪。精度高,射程远,结实耐用。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周墨看向李云龙。
“团长,你手下的兵,有多少人能熟练地分解、保养、并排除这支枪的常见故障?”
李云龙被问住了,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他手下的兵,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
能把枪打响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保养?
坏了,都是直接送到修理厂。
“而且,”周墨继续说道。
“这支枪的枪栓,能跟另一支三八大盖的枪栓,完美互换吗?”
“这……”李云龙更说不出话来了。
别说不同枪的枪栓了,有时候同一支枪,拆下来再装回去,都可能出问题。
这就是手工作坊的弊病,每一件武器,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周墨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
“我们的士兵,不懂他们的武器。我们的武器,也无法做到标准化。一支枪坏了,就是一根废铁。一个零件坏了,整支枪都得报废。”
“战场上,瞬息万变。一支突然卡壳的步枪,就要了一个战士的命!”
“我要造的,不是一支比三八大盖更准,或者威力更大的枪。”
周墨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要造的,是一支,结构简单到,任何一个不识字的士兵,都能在半个小时内学会分解和组装的枪!”
“是一支,所有零件,包括枪管、枪栓、扳机,都可以完全互换的枪!这支枪的枪栓,可以装到另一支枪上,拿起来就能打!”
“是一支,生产成本低到,我们可以用钢铁洪流,将它武装到每一个民兵,每一个老百姓手里的枪!”
“我要的,不是一件武器。而是一套,可以被无限复制的,标准化的,工业体系!”
“这,才是一支现代化军队,真正的‘脊梁’!”
周墨的这番话,如同黄钟大吕,震得在场的所有人,脑子里嗡嗡作响。
李云龙呆呆地看着周墨,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和这个年轻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技术上。
更是在思想上,在格局上!
他想的是怎么打赢下一场战斗,而周墨想的,是怎么打赢整场战争!
“零件……完全互换……”
葛老铁喃喃自语,他想起了周墨刚来兵工厂时,就提过的“标准化”三个字。
那时候,他还不懂。
现在,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厂长……这……这能做到吗?”葛老铁的声音都在发颤。
他打了一辈子铁,修了一辈子枪。
他太清楚,想让两个铁疙瘩做到严丝合缝,有多难。
更别说,是成千上万个零件,都一模一样了。
“能。”
周墨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从一堆图纸里,拿出了一张他熬了好几个通宵才画好的,全新步枪的总装图。
他将图纸,拍在机加车间的墙上。
“都过来看!”
李云龙、葛老铁、钱老木匠,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当他们看清楚图纸上的东西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支枪……长得太奇怪了。
它没有三八大盖那种由一整块木头和钢铁构成的,充满古典美感的枪身。
它的整个机匣,也就是枪的“身子”,竟然是由一块……铁皮,弯折而成的!
上面布满了各种铆钉和焊点,显得粗糙,甚至有些丑陋。
“厂长……这……这是啥?”
葛老铁指着那个铁皮机匣,结结巴巴地问。
“这玩意儿……能结实吗?开一枪,不得散架了?”
“对啊,周老弟,这玩意儿也太磕碜了点吧?”李云龙也皱起了眉头。
“跟个铁皮玩具似的,能打仗?”
“它不仅能打仗,而且,它将是这个时代,最高效,最廉价,也最适合我们的杀人武器。”
周墨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他指着那个被众人嫌弃的“铁皮机匣”,开始了又一次的,颠覆时代的知识灌顶。
“你们看,传统的步枪机匣,比如三八大盖,它是由一整块钢,用铣床,一点一点,把多余的部分给‘刨’掉,加工出来的。“
”这个过程,叫‘铣削’。”
“这个法子,浪费材料,浪费时间,而且对机床和工人的技术要求,都非常高。咱们玩不起。”
“而我的这个设计,”
周墨的手指,重重地敲了敲图纸上的铁皮机匣。
“它,不需要铣削。”
“它只需要一块普通的钢板,然后,用一个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力量,‘duang’的一下,把它冲压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这个过程,叫‘冲压’!”
“冲……冲压?”
葛老铁和钱老木匠,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对!冲压!”周墨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狂热的光芒。
“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咱们过年打月饼!面团放进模子里,用手一按,一个带花纹的月饼就出来了!”
“冲压,就是用一个力气比人手大几万倍的‘铁拳头’,去‘打’铁皮!”
“只要我们有足够坚硬的模具,有足够大的力量,我们就能像印月饼一样,一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就冲压出一个标准化的机匣!”
“它的精度,取决于模具的精度!它的效率,取决于我们冲压的速度!”
“这,就是现代工业的力量!用机器,去代替人手!用标准,去代替经验!”
周墨的这番话,让整个机加车间,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叫“冲压”的,简单粗暴,却又充满了无穷魅力的概念,给彻底震慑住了。
用打月饼的方式,去造枪?
这……这是何等疯狂,又是何等天才的想法!
“我操……”李云龙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梦呓般的呻吟。
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幅画面。
水力锻锤那重达半吨的巨锤,每一次落下,不再是发出“咚”的巨响,而是一声清脆的“duang”!
然后,一个完美的,标准化的步枪机匣,就像刚出炉的烧饼一样,从模具里掉了出来。
一分钟一个!一个小时六十个!一天……
李云龙不敢再想下去了,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
如果真能做到,那别说是一个月造一百支枪了,一个月造一千支,一万支,都不是梦!
到那时候,他李云龙还怕他娘的什么坂田联队?
他能拉起一个师!一个军!用钢铁和子弹,把整个山西的鬼子,都给平推了!
“周……周老弟……”
李云龙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变得尖锐刺耳,他一把抓住周墨的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这个‘冲压’……需要啥?”
“需要两样东西。”周墨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一台力气足够大的,专门用来冲压的机器。这个,我们可以改造我们的水力锻锤,问题不大。”
“第二,”周墨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也是最关键的。”
“一套,比钻石还硬,精度比头发丝还细的,冲压模具!”
喜欢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