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庆功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清漓已恢复了往常的作息。
只是她并未立刻召见内阁大臣商议战后抚恤、封赏等事宜,而是先秘密传召了黎川。
黎川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内,如同融入阴影的一部分。
他本以为陛下是要听取关于内奸一案更深层次的调查进展,毕竟昨日献俘大典的辉煌之下,暗流的涌动并未停息。
然而,清漓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微微一愣。
“黎川,之前让你追查通敌叛国余孽的事情,暂且放一放,不必再投入主要精力了。”
黎川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但并未多问,只是恭敬地应道:“是,陛下。那属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
清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宫墙上湛蓝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声音却压得很低,带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你亲自带一队最可靠的人手,即刻出发,秘密前往天津港。朕要你去接应一支船队。”
“船队?”黎川更加疑惑,如今朝廷海禁未开,往来船队多是内陆商队,到底何种船队需要他这位暗卫首领亲自去接?
清漓转过身,从御案抽屉的暗格中取出一封用特殊火漆密封的信函,递给黎川:“看看这个。”
黎川双手接过,小心地拆开。
信纸是某种韧性极佳的特制纸张,上面的字迹是陈长风那特有的、融锋锐与克制于一体的笔锋。
信的内容不长,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黎川的心头!
信中,陈长风简要汇报了海外的情况。
他们凭借清漓提供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坚船利炮,经过这段时间“开疆扩土”,已在海外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信中称之为“华洲”)站稳脚跟,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基地,吸纳流民,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而最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后半段——
「……托陛下洪福,臣与唐司天(指唐婉茹,因其观测星象、导航有功,陈长风在信中给了个尊称)率华洲儿郎,并联合部分受倭寇欺凌之海商,已于三个月前,跨海东征,攻陷倭国本岛!倭王乞降,其国已在我掌控之下。尤要者,倭国境内着名之石见银山、佐渡金山等,现已尽入我手!此乃天赐陛下以资大业!首批满载白银之船队计宝船十艘,由臣之心腹统领,不日将抵津港!后续白银,将源源不断……望陛下早作安排,此批资财,或可解陛下燃眉之急,助陛下开创万世不朽之基业!……」
“倭国……石见银山……”黎川即便心志坚毅如铁,此刻握着信纸的手也微微有些颤抖。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那是一个以白银产量闻名、传说中银矿储量惊人的岛屿!
控制了那里,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几乎取之不尽的巨大钱袋!
他猛地抬头看向清漓,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终于明白陛下为何突然叫停内奸的调查,为何眼中没有丝毫战后常见的懈怠,反而燃烧着一种更加炽热的光芒!
这笔即将到来的、天文数字般的白银,正是陛下接下来所有宏大计划最坚实的基础,是点燃变革烈焰的第一桶金!与之相比,揪出几个隐藏的内奸,确实可以暂时缓一缓。
“看明白了?”清漓走到他面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支船队,以及船上的东西,关乎国运,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朕要你亲自去,确保船队安全入港,所有白银秘密入库,消息必须严格封锁!在朕没有下一步指示前,一粒银子都不能泄露出去!”
“属下明白!”黎川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属下以性命担保,必不负陛下所托!”他知道,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战役。
“去吧,带上朕的手令,津港上下,皆听你调遣。”清漓将一份盖有皇帝玉玺和兵部关防的密令交给黎川。
黎川郑重接过,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退去,迅速消失在宫殿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打发走黎川,清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因巨额财富即将到手而有些激荡的心情。
她走回御案前,铺开一张明黄色的诏书,提起了朱笔。
是时候了,该下一剂猛药了。
她沉吟片刻,开始落笔。这不是发给黎川的密令,也不是给内阁的谕旨,而是她登基以来,第一道正式关乎皇室宗亲的明发诏令!
诏书的内容,让在一旁伺候笔墨的掌印太监王瑾都暗自咋舌。
诏书中,清漓以无比恳切和自责的语气开头,言及自己登基之初,因国事繁忙,加之体恤百姓,不欲劳民伤财,故而未曾令各地藩王、宗亲入京朝贺,深感有亏于皇家亲情与礼数,每每思之,心中不安云云。
笔锋随即一转,说道如今天下初定,四海升平(自动忽略了刚结束的战争),又恰逢自己的万寿节(生日)将至,为了“敦睦宗亲,彰显天家恩典,与民同乐”,决定大办万寿庆典!
特旨令各地藩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所有有爵位在身的宗室,以及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等封疆大吏,务必在万寿节前一个月,抵达京师,共襄盛举,参加朝贺与庆典活动!
诏书中还特意强调,所有宗亲、大员,皆需亲自前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缺席,否则以藐视君上论处!
这道诏书,经过礼部润色和明发天下后,立刻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普通百姓觉得女帝陛下登基后第一个万寿节,热闹一下是应该的,皇家气派嘛,还能瞧瞧热闹。
一些清流言官虽然觉得有些铺张,但想到刚刚取得的大胜,陛下想要庆祝一下也无可厚非,何况理由冠冕堂皇,是为了“敦睦宗亲”,这是孝道和仁德的体现,也不好过多反对。
但那些散居各地、尤其是某些心怀鬼胎的藩王宗室和封疆大吏们,接到这道诏书时,心情可就复杂多了。
有的觉得是露脸和表忠心的好机会,立刻开始准备贡品和行装;有的则觉得长途跋涉,耗费不小,心中抱怨;而更有一些,则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这位登基后一直没怎么理会他们这些“皇叔”、“皇伯”的女帝陛下,为何突然如此高调地要求所有人齐聚京师?真的只是为了过个生日,热闹一下?
但无论他们心中作何感想,却不得不尊令而行,不然便是抗旨之罪了。
这道诏书,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被摆在了南疆平南王司徒星河的案头。
司徒星河看着电报传来的诏书内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毫无形象地哈哈大笑起来,把旁边伺候的亲随吓了一跳。
“好!好啊!哈哈哈!”司徒星河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丫头!这狠劲,像我!”
他指着诏书对心腹谋士道:“你看看!‘敦睦宗亲’?‘与民同乐’?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这哪是过什么寿?这分明是摆下了鸿门宴!要把那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全都拎到太阳底下晒一晒!”
谋士捻须沉吟:“王爷的意思是……陛下这是要借机清理……”
“废话!”司徒星河冷哼一声,眼中精光闪烁,“仗打完了,该秋后算账了!有些人,以为躲在封地,或者仗着天高皇帝远,就能糊弄过去?做梦!这下好了,陛下直接下旨,把所有嫌疑对象,一锅端到京城里去!到了她的地盘,是圆是扁,还不是随她拿捏?”
他之前发那封嘲讽电报,就是怕女儿被胜利冲昏头脑,或者碍于情面,对内部的隐患下手不够狠。
如今看来,他的暗示,女儿不仅听懂了,而且立刻就有了对策,还是如此雷霆万钧、不容抗拒的对策!
“这下有意思了。”司徒星河摸着下巴,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本王倒要看看,这次万寿节,京城里会唱一出怎样的大戏!嗯,本王也得准备准备,按时‘进京朝贺’才行,可不能错过了这场好戏!”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或倚老卖老、或暗通款曲的宗室勋贵、封疆大吏们,在京城被女帝陛下用各种手段拿捏得欲仙欲死的场面了。
而此刻的紫禁城中,清漓正看着内务府初步拟定的、可能进京的宗室及大员名单,指尖在一个个名字上缓缓划过,眼神平静无波,却深邃得让人心寒。
她的万寿节,注定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庆典。
那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对内部势力的重新洗牌和绝对掌控的开始。
而即将到港的白银,将为这一切,提供最坚实的底气。
喜欢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