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诸位渠帅的去留与章程既定,接下来最紧迫的,便是张燕那远在太行山的二三十万部众的迁徙事宜。此事关乎数十万生灵,朱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召集麾下核心文武,于郡守府内详细商议。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空气中弥漫着灼人的热气。波才捻着短须,沉吟道:“主公,此时节迁徙,虽路途酷热难当,于老弱妇孺是一大考验,但比起寒冬腊月的风雪严寒,冻馁而死的风险确实要小上许多。且沿途野菜野果也较丰沛,可稍补粮秣之缺。”
周瑜亦点头附和:“波帅所言在理。再者,朝廷之前颁布的允许各路义士豪强剿灭山越、安定扬州的圣旨已通传各州郡,目前仍未废除,我等此时大规模迁徙黄巾余部,各州郡官员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乐见其成,以免这数十万人滞留其境,滋生事端。此乃天时、人和皆备。”
见两位军师都认为时机合适,朱明心中稍安,开始筹划派兵接应。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需派得力人选,且兵力不能少,以防沿途出现变故。
“既然如此,我意派遣赵云、太史慈、赵凡、李进、张辽五位将军,统率两万精锐,沿大江入海口北上,经徐州沿海水域进入青州,再由青州西进,接应张帅部众南下。”朱明指着悬挂的巨大地图,划出一条他认为相对稳妥的路线。两万兵马,足以应对大多数突发状况,也能彰显他对此次接应的重视。
然而,他话音刚落,张燕却猛地站起身,大手一摆,声若洪钟:“朱侯爷!且慢!”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他。张燕朝着朱明拱了拱手,脸上带着沙场宿将的笃定与豪迈:“侯爷好意,张燕心领了!但调派两万大军,千里迢迢北上,动静太大,且这一路人吃马嚼,粮草辎重消耗堪称巨万!如今会稽郡初定,百废待兴,处处都用得着钱粮,岂能因我部之事,如此靡费?”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道:“我那二三十万部众,能在太行山站稳脚跟,与官军周旋多年,也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其中能战之青壮,亦有数万之众,自保无虞!侯爷只需借我五位将军一用!”
“借将?”朱明微微一怔。
“不错!”张燕目光扫过赵云、太史慈等五人,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渴望,“就依侯爷方才所点五位将军,每人配双马,随我轻装简从,快马加鞭,直驱太行山!到了地方,如何集结、如何转移,我自有安排。侯爷这边,只需提前调拨好足够的内河船只,在预定河口接应即可!如此,既能以最快速度抵达,避免大军行动迟缓,又能节省大量开支,岂不两全其美?”
朱明闻言,眉头微蹙,心中仍有顾虑。毕竟太行山周边局势复杂,黑山军与各方势力纠缠,仅凭他们六人,带着少数亲卫,风险实在不小。“张帅,此举是否太过行险?万一……”
“哈哈哈!”张燕朗声大笑,打断朱明的担忧,胸脯拍得咚咚响,“侯爷放心!我张燕在太行山经营多年,这点把握还是有的!寻常州郡兵马,闻我黑山之名,避之唯恐不及,哪个敢来撩虎须?即便真有那不开眼的,有关羽……咳咳,有赵云、太史慈他们五位当世虎将相助,千军万马之中,我等亦能来去自如!侯爷莫非是信不过我张燕的本事,还是觉得我麾下那几万兄弟都是酒囊饭袋?”
话已至此,朱明若再坚持派兵,反倒显得不信任张燕及其部众了。他见张燕态度坚决,神色自信,再想到赵云等五人确乃万人敌,组合在一起,堪称当世巅峰战力,等闲军队确实难以奈何。思虑再三,他只得压下心中不安,点头应允。
“既如此,便依张帅之意!”朱明站起身,神情郑重,对赵云等五将下令道:“子龙、子义、赵凡、进勇、文远,你五人即刻准备,一人双马,携带足量盘缠金创药,一切行动,皆听从张帅调遣!务必要将太行山的兄弟们,平安接回!”
“末将领命!”五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他们个个眼神锐利,跃跃欲试,显然对此行也充满了信心。
张燕见朱明最终采纳了自己的建议,眼中欣慰之色更浓,暗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位新任大贤良师,不仅实力雄厚,更能虚心纳谏,体恤部属艰难,确是可托付之人。
事不宜迟,张燕当即起身抱拳:“侯爷,事态紧急,我等这就出发!”
“好!一路保重!我等在会稽,静候佳音!”朱明亲自将六人送出郡守府,目送他们带着亲卫,牵着备好的骏马,在烟尘中快马加鞭,向北疾驰而去,心中默默祝福。
安置完黄巾余部北归的大事,朱明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批在此战中功不可没的群体——那一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侠儿。
这些侠儿在此次抗击山越的战争中,凭借高强的武艺和灵活的身手,刺探军情、袭扰敌后、狙杀头目,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明特意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功宴。宴席就设在城外开阔之地,大块肉,大碗酒,气氛热烈奔放,与军中宴席的肃整截然不同。
朱明亲自到场,与几位颇有名望的侠儿首领把臂言欢,谈笑风生,毫无官身架子。几场宴会下来,他与这群桀骜不驯的侠儿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
这一日,朱明再次将万余侠儿召集至点将台下。他登高而立,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粗犷、或精悍、或年轻、或沧桑的面孔,运足中气,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诸位侠士!此次会稽郡能平定山越之乱,尔等功不可没!朱明在此,拜谢了!”说着,他对着台下众人,郑重地行了一礼。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骚动,许多侠儿面露激动之色。他们习惯了被官府打压、被世俗轻视,何曾受过这等朝廷命官(虽然后来知道朱明身份不一般)如此郑重的礼遇?
朱明直起身,继续高声道:“为酬谢诸位之功,也为凝聚天下侠义之心,我朱明决定,于九月十八日,在这会稽郡,召开武林大会,号召天下侠儿,共镶盛举,推举一位德才兼备、武功高强之人,担任武林盟主,领袖群伦!”
“武林大会?”
“武林盟主?”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四起。这可是前所未有之盛事!
选择九月十八日,朱明自有其深意。对于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而言,“九一八”是刻骨铭心的国耻之日,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永远的痛。他将武林大会定于此日,就是希望在这个时空,赋予这一天截然不同的意义——武林驱虏锄奸日!他要让后世所有的武林人士,都铭记这一天,将这一天定为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并时刻牢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远,想到了后世那些平日里在深山道观中清修,不同俗事的道士们。正是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毅然放下经卷,手持长剑,愤然下山,投身于抵抗外侮的洪流之中,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华史册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
“正所谓,”朱明声音高昂,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盛世封山苦行修,乱世下山济苍生!”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下被他话语吸引的侠儿们:“我希望,在场的每一位侠士,以及未来天下所有的习武之人,都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怀揣侠肝义胆!平日里,可切磋武艺,可行侠仗义,可逍遥江湖!但每当外敌来犯,国土沦丧,民族受辱之时……”
朱明的声音陡然变得无比肃杀凌厉:“我希望所有侠儿,皆能入杀道,挺身而出,上阵杀敌,救国于危难之际!用你们手中的剑,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你们的态度,来扞卫我华夏衣冠,民族脊梁!”
这番话,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每一位侠儿的心头,让许多原本只知好勇斗狠、争强好胜的武人,胸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与责任感。
“同时,”朱明语气缓和下来,“也请诸位广邀好友,传讯同门,将九月十八日会稽武林大会的消息,传遍天下!凡此次前来支援抗击山越的侠士,我朱明将特制铜质荣誉勋章一枚,颁发给每一位功臣!此勋章,将作为诸位的荣誉象征,日后在我治下的会稽郡与云梦泽地界,凭此勋章,可享诸多优待!”
听闻此言,台下万余侠儿彻底沸腾了!荣誉勋章!官方认可的优待!这对于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甚至被官府打压的他们而言,简直是破天荒的尊重与认可!
“朱侯爷仗义!”
“我等必不负侯爷所托!”
“九月十八,会稽郡,我等定准时赴会,并广邀同道!”
欢呼声、承诺声响成一片。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侠儿们,朱明知道,他播下的这颗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这股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强大力量,若能引导得当,未来或将成为他匡扶天下、抵御外侮的一柄利剑。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