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岭的山洞里,潮气混着烟火气,闷得人发慌。
张远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简易地图,紫云山、封龙山、红岩岭的位置被圈出来,像三颗孤零零的石子,散落在井陉县周边。
“原本想着,把苍岩山、青龙山也占了,像五根柱子,把井陉县圈起来,”他敲了敲南面的空白处,“井陉,井陉,‘四面皆山,如井之陉’,本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可惜……”
可惜灾荒来得太猛,五万人的吃穿压得他喘不过气,别说扩张,能守住现有的三座山就已耗尽心力。
“刘兰,”张远捡起颗石子,按在苍岩山的位置,“让人给各山传信,分一批人去苍岩山,让徐晃去主持。”
刘兰刚把分粮的账册记完,闻言抬头:“先生,苍岩山那边啥都没有,连口水井都得重新挖,这一过去,怕是……”
“怕也得去。”
张远打断她,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红岩岭快挤不下了,紫云山和封龙山也满了,再不分出去,真要出乱子。
让徐晃带些能吃苦的弟兄,凑点杂粮,哪怕先搭个草棚,也得把脚站住。”
刘兰咬了咬唇,点头应下:“我这就去安排。”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山头,天地间一片萧索。
张远站在岭上,望着下面忙碌的人影——流民们在石匠的指导下凿石头,想把山洞拓宽些。
妇女们蹲在溪边,把野菜洗了又洗,想多淘出点能吃的碎屑;孩子们则帮着拾柴,小小的身子背着比自己还高的柴捆,一步一晃。
他自己也瘦得脱了形,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咳嗽声没断过。
可每天天不亮,他还是得撑着起来,去看粮仓的余粮,去查新挖的水井,去教那些负责屯田的人怎么选种——哪怕今年的收成早已指望不上,也得为明年开春做打算。
“先生,喝口热水吧。”
刘兰递过个豁口的陶碗,里面飘着几片干枯的草药,“您这咳嗽老不好,得歇歇。”
张远接过碗,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刺得喉咙发紧。“歇不得啊。现在这情况——”
刘兰说:“先生,等熬过这半年,开春种上庄稼,就好了。”
可她眼里却没多少底气。
张远看出她的心思,苦笑一声:“别以为开春就好了。这只是乱世的开头,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呢。”
他望着天边,心里默念着那个年份——明年,就是甲子年了。
太平道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怕是要应验了。
可眼下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一封从封龙山传来的急报,让张远刚沉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冀州刺史李邵突然下令“剿匪”,派往西面的将领,名叫文丑。
“文丑?没听过。”刘兰说,“看那样子,怕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弟兄们能应付。”
张远却拿着信,手止不住地抖。
文丑……河北四庭柱之一,后世与颜良齐名的猛将。
这个时候的他或许还没名气,可那一身武艺、领兵的狠劲,绝不会差。
“先生,怎么了?”刘兰见他脸色发白,忙问。
“没什么。”张远把信揉成一团,深吸一口气,“让孙轻在封龙山抓紧戒备,别大意。”
他知道,文丑这样的人,从来不是靠运气成名的。
所谓的“剿匪”,不过是他们积累军功的垫脚石。
这一世,自己会不会成了那块被踩碎的石头?
绝望像潮水般涌上来,几乎要将他淹没。
偏偏这时,徐晃从苍岩山传来消息:山被一股流匪占了,弟兄们正和他们对峙。
“祸不单行啊。”张远捂住额头,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好在第二天,徐晃的信又到了,说流匪已经投降,匪首还指名要见他,已经派人送来了。
张远没心思管这些,他让王当从紫云山赶来,守好红岩岭,自己则准备回封龙山——那里才是应对文丑的前线。
“到了封龙山,先抓生产,再抓训练,”张远嘱咐王当,指着那些新做的竹竿、木棒,“没铁就用这些练,至少把队列、阵型练熟了。”
王当是个实在人,用力点头:“先生放心,我盯着他们练,一天都不歇。”
张远刚要动身,苍岩山送来的人也到了。
那是个铁塔似的汉子,身高八尺,满脸虬髯,见了张远“噗通”就跪:
“周仓拜见张先生!俺们不是流匪,是来投奔您的,路上被徐晃大哥误会了……”
“周仓?”张远心里猛地一跳,急忙把他扶起来,“快起来,我们不兴这个。”
周仓愣了愣,挠挠头:
“俺在山下就听说,张先生为百姓分粮、治病,从不欺负人,比官老爷强百倍。俺带了几十个弟兄,想跟着您干,哪怕是扛锄头也行!”
张远看着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看着他眼里的真诚,连日来的憋闷忽然散了大半。
周仓,那个在另一个时空里跟着关羽出生入死的汉子,忠诚得能把心掏出来的人!
“好!好!”张远连说两个好,拉着周仓的手,“来得正好!封龙山正缺你这样的汉子!”
周仓见他如此热络,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起来:“俺啥也不会,就会抡刀、扛粮,张先生别嫌弃就行。”
“嫌弃啥?”张远拍着他的胳膊,那肌肉硬得像石头,“有你在,咱们底气都足了三分!走,跟我回封龙山,让你见识见识咱们的弟兄!”
秋风依旧萧瑟,可张远的脚步却轻快了许多。
文丑也好,乱世也罢,至少又多了个能并肩的人。
他回头看了一眼红岩岭,那里的流民们还在开荒,火把的光在暮色里连成一片,像一条不肯熄灭的火龙。
总有希望的。他想。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有人跟着走,就不能停。
秋风依旧萧瑟,可张远的脚步却轻快了不少。
他抬头望着通往封龙山的山路,心里默念:文丑,来吧。
不管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这一仗,他接了!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