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上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已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无禅带领众人将伏魔拳练了七遍,孩子们的动作从最初的生涩渐至纯熟,拳风里也多了几分章法。
“歇口气,”无禅抬手示意暂停,额角虽有薄汗,气息却依旧平稳,“接下来,羡羡留在此地,将伏魔拳再练三遍,用心体会每一式的意。”
“是,无禅哥哥!”魏无羡用力点头,小跑到场地一侧,认真地摆起起手式。
无禅转向其余五人:“我们去那边练大罗汉拳。此拳重根基,讲究步步为营,你们且看好了。”
他走到演武场另一侧,沉腰立马,起手式“罗汉开山”刚劲有力,双臂如磐石般稳立,随即拳似流星,一招“金刚怒目”打出,带着千钧之力,脚下青石板竟微微震动。五式罗汉拳,招招沉稳,如老树盘根,将“刚”与“稳”演绎得淋漓尽致。
孟瑶五人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拳路。待无禅收势,孟瑶率先上前:“师兄,我来试试。”
他依样摆出“罗汉开山”,身形挺拔,却少了几分厚重。无禅上前纠正:“肩再沉些,脚下生根,想象自己与大地相连。”
孟瑶调整姿势,再出拳时,果然多了几分沉稳。叶安世紧随其后,他练剑多年,身手敏捷,将罗汉拳的刚劲与剑法的灵动融在一起,倒有几分新意。无禅看了,点头道:“不错,能举一反三,但切记罗汉拳重‘稳’,不可过于飘忽。”
温旭打得中规中矩,一招一式都力求标准,虽稍显僵硬,却透着股韧劲。无禅赞道:“心诚则灵,你这般踏实,日后定能有所成。”
薛洋性子跳脱,打了两招便觉得枯燥,出拳渐渐随意。无禅看在眼里,没多说,只是在他出拳时,伸手轻轻一挡——薛洋只觉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道传来,拳头竟被稳稳架住。
“罗汉拳看似刚猛,实则暗藏卸力之法,”无禅道,“心不静,拳便散,你自己体会。”
薛洋愣了愣,脸上闪过一丝愧色,再出拳时,果然收敛了浮躁。温晁最是好动,打了没几招便想偷懒,被温旭瞪了一眼,只好乖乖站好,却还是忍不住偷偷看一眼场地另一侧的魏无羡。
魏无羡一个人练得认真,小拳头挥舞得有模有样,虽力道不足,却一招一式都没含糊。偶尔停下擦汗时,看见哥哥们在练新拳法,眼里满是羡慕,练得更卖力了。
日头渐渐升高,演武场上的身影愈发矫健。无禅因材施教,对孟瑶讲“势”,对叶安世讲“融”,对温旭讲“恒”,对薛洋讲“静”,对温晁讲“专”,五人听得专注,拳路也愈发精进。
朱厌和离仑不知何时站在了山道旁,看着演武场上的景象。离仑轻声道:“无禅教得很用心,他们也肯学。”
“这伏魔神通本就是护己护人的本事,”朱厌道,“多一分精进,日后便多一分底气。”
场中,孟瑶五人已能连贯打完一套罗汉拳,虽仍有不足,却已初见锋芒。魏无羡也练完了三遍伏魔拳,跑过来凑趣:“我也要学罗汉拳!”
无禅笑着揉了揉他的头:“等你再长大些,身子骨结实了,便教你。”
孩子们围在一起,互相打趣着彼此练拳时的糗事,笑声在山林间回荡。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拳路的汗水与相携的暖意交织,成了这寒水寺里,最动人的成长注脚。
喜欢少年歌行之锁山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少年歌行之锁山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