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的余温尚未褪去,钢铁避风港已进入高速运转的节奏。林墨站在基地指挥中心的虚拟沙盘前,指尖划过南吴县周边的地图,七河、丰江、溪口等多个县区的标记被逐一点亮。“首战证明了搜救队的战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周边幸存者的困境。”他转头看向万凯路、鸡贵、李大伟、袁鹰等人,语气沉稳中带着果决,“接下来两周,全员动员,以钢铁避风港为中心,向周边县区展开全域搜救!不光搜救队上,两个合成营下辖的六个装甲步兵连全部出动,李大伟和袁鹰的侦察中队负责前探情报、标记幸存者位置,把能救的幸存者都他娘的接回来!”
吴星海站在一旁,挠了挠头补充道:“老大,我们盘点了基地物资,粮食、药品还能撑一阵子,但一下子涌进来大量幸存者,住房、水源和能源肯定会紧张。要不要先限制下接收人数,别来太多扛不住?”
“限制个屁!”林墨果断摇头,“末世里,人就是最大的资源!只要有人,咱们就能扩建基地、开辟农田、扩充产能,没人啥都白搭。鸡贵,你负责统筹物资调配和新幸存者安置规划,别让兄弟们来了没地方住、没饭吃;万凯路,搜救队分成六个梯队,和六个装甲步兵连一一搭配,轮班执行任务,每支队伍配三辆04A步兵战车,负责开路和防护,弹药管够;李大伟、袁鹰,你们的侦察中队分成十二个小组,提前渗透到各个县区,摸清丧尸分布和幸存者位置,给救援队伍带路,别他娘的走冤枉路;大宝,后勤保障交给你,食堂赶紧扩容,临时住房连夜搭建,务必让幸存者来了有热饭吃、有地方躺!”
“收到,老大!”众人齐声应道,眼神中满是干劲,连空气都透着一股热火朝天的劲儿。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钢铁避风港的大门便轰然敞开。六支搜救梯队搭配六个装甲步兵连,共计十八辆04A步兵战车、三十六辆东风军用卡车、十余辆民用改装汽车依次驶出基地,车身上涂着醒目的钢铁避风港标识,浩浩荡荡朝着不同县区挺进。与此同时,李大伟和袁鹰的侦察中队早已出发,十二支侦察小组穿着隐蔽服,带着无人机和通讯设备,悄悄渗透到各个目标区域。
李大伟的通讯频道同步开始广播,声音穿透无线电波:“这里是钢铁避风港!我们有装甲车、有机枪,还有充足的吃的喝的,正在向七河、丰江、溪口等县区展开搜救!有需要救援的幸存者,赶紧发送位置信号,我们他娘的马上就到!”
信号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迅速在周边区域扩散。侦察中队的效率极高,不到三小时,袁鹰便通过通讯器传来消息:“老大,七河县外围发现近千名幸存者,被数百只丧尸围困在一片废弃商铺区,处境贼鸡儿危险,他们快顶不住了!”
“收到!第一搜救梯队和第一装甲步兵连立刻驰援七河县!”林墨对着通讯器下令,“04A步兵战车开路,先把丧尸群轰散,搜救队和步兵连配合清剿,务必保住幸存者!”
轰鸣的引擎声中,三支04A步兵战车带着搜救队和装甲步兵连火速赶往七河县。抵达目的地时,只见废弃商铺区外围的临时防线已摇摇欲坠,幸存者们拿着钢管、砍刀甚至菜刀,拼尽全力抵抗丧尸的冲击,不少人已经受伤,脸上满是疲惫和绝望。“坚持住!我们是钢铁避风港的救援队伍!”装甲步兵连的连长探出车窗嘶吼,话音未落,04A步兵战车的100毫米火炮便轰然开火,瞬间轰碎了丧尸群的核心区域,炸得丧尸肢体横飞。
搜救队员和装甲步兵连的士兵们迅速下车,qJb201班用机枪架起压制火力,95式自动步枪和171式冲锋枪精准点射,09式霰弹枪近距离清扫靠近的零散丧尸。幸存者们看到救援队伍,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原本疲惫的眼神燃起希望,不少人自发拿起武器,跟着救援队伍一起夹击丧尸:“兄弟们,跟他们冲!干死这些狗娘养的丧尸!”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七河县外围的丧尸被彻底肃清。当搜救队员们喊出“跟我们回钢铁避风港,有吃有住有安全保障,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时,幸存者们毫不犹豫地响应。“我们早就听说过钢铁避风港的名声,还以为是传言,没想到你们真的会来救我们!”一名中年幸存者激动地握住队员的手,眼眶泛红,声音都在发抖。
首批近千名幸存者被接上卡车,朝着钢铁避风港驶去。途中,梯队队长通过通讯器汇报:“老大,七河县县城内部还有不少幸存者,被丧尸堵在几个小区里,我们打算深入搜救,预计还能收拢两千人左右!”
“干得好!注意安全,遇到三阶以上变异体及时求援,别他娘的恋战,优先保证幸存者安全!”林墨叮嘱道。
与此同时,鸡贵已在基地西侧规划出大片临时安置区。数十名工人正连夜搭建活动板房,大宝带着后勤人员扩容食堂,一口口大锅支起,变异谷物磨成的面粉、腌制的变异兽肉被搬上灶台,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大家加把劲!”大宝撸起袖子,亲自揉面,圆滚滚的身子沾满了面粉,“让兄弟们和新来的幸存者,都能吃上热乎的馒头和肉汤,别让他们觉得来了受委屈!”
三天后,丰江县传来捷报。第二搜救梯队和第二装甲步兵连在县城中心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聚集地,近三千名幸存者依托县体育馆构建了防御工事,由几名退役军人带领,抵抗丧尸的同时,还在体育馆内尝试种植少量作物。“我们收到了你们的通讯信号,本来还半信半疑,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聚集地负责人是一名叫沈磊的退役军官,握着万凯路的手,感慨不已,“我们这里粮食快吃完了,药品也短缺,好多人受伤了没法治,再撑几天就真他娘的顶不住了!”
“沈哥,跟我们回钢铁避风港吧!”万凯路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里有医院、有农田、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比在这里死守强得多,起码能让兄弟们吃饱穿暖,受伤了能得到救治!”
沈磊犹豫了片刻,转头看向身后的幸存者,大声喊道:“兄弟们,钢铁避风港的队伍是真心来救我们的,他们有装甲车、有机枪,还有充足的物资,跟他们走,我们才有活路!愿意走的,收拾东西跟我走!”
幸存者们早已蠢蠢欲动,听到沈磊的话,立刻欢呼起来,纷纷收拾简单的行李。当天下午,这支三千人的队伍便跟着救援队伍出发,前往钢铁避风港。途中,沈磊看到救援队伍默契的战术配合和精良的装备,忍不住赞叹:“你们老大林墨真是个能人,能把队伍带得这么强,还愿意敞开大门接纳我们这些陌生人,这份格局,老子佩服!”
随着搜救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幸存者被收拢。有的是被丧尸围困的零散群体,有的是抱团取暖的小聚集地,还有的是独自求生的独行侠。李大伟和袁鹰的侦察中队每天都能传回上百条情报,标记出一个个幸存者位置。“卧槽!丰江县北边废弃工厂里有五百多号幸存者,被三只三阶变异体堵在里面了,情况紧急!”李大伟对着通讯器大喊,“第三搜救梯队和第三装甲步兵连,赶紧调整路线去支援,晚了就他娘的来不及了!”
第三搜救梯队和第三装甲步兵连火速驰援,04A步兵战车的火炮率先开火,轰退三只三阶变异体。搜救队员们趁机突入工厂,张响架起qbU203狙击步枪,精准命中一只三阶力量型变异体的眼部,其余队员们配合默契,qJb201班用机枪持续压制,近战手手持171式冲锋枪清理残余丧尸。不到半小时,危机解除,五百名幸存者被成功解救。一名年轻女孩抱着刚获救的弟弟,对着搜救队员们哭着道谢:“谢谢你们,我还以为我们姐弟俩要死在这里了,你们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一周时间里,救援队伍的足迹遍布七河、丰江、溪口等六个县区,侦察中队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04A步兵战车的轰鸣声回荡在各个城镇,累计解救幸存者超过一万二千人。钢铁避风港的临时安置区早已爆满,鸡贵不得不临时调整规划,将基地东侧的废弃厂房全部改造为宿舍,同时组织青壮年幸存者参与扩建工程。“大家搭把手!多盖一间房,后面的兄弟就有地方住!”鸡贵穿着轻便工装,清瘦的身形在工地上穿梭,一边协调物资,一边带头搬运建材,脸上沾着灰尘,却干劲十足,“别偷懒!咱们都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才能活下去!”
他的交际能力在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天都有大量幸存者主动找他登记技能:“我以前是建筑工人,会砌墙、搭架子,有啥活尽管吩咐!”“我是电工,能维修电路,基地的线路有问题可以找我!”“我是医生,虽然没多少药品,但处理伤口、做简单手术没问题,医疗部缺人我可以上!”鸡贵把这些信息逐一记录在终端里,分类整理后交给林墨:“老大,新幸存者里有不少技术人才,建筑、医疗、农业、机械方面的都有,咱们可以组建专门的部门,让他们各司其职,比单纯干体力活管用多了!”
林墨看着名单,满意地点头:“干得好!就让有技能的人发挥特长,成立基建部、医疗部、农业部和工程部,让沈磊这些有管理经验的人牵头,尽快让基地的各项功能运转起来,别让人才浪费了!”
第八天,搜救队在溪口县遇到了一个特殊的聚集地——这里有近两千名幸存者,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由十几名女性幸存者保护。她们没有强大的武器,只能依靠地形周旋,物资早已耗尽,全靠采摘野果和捕猎小型变异生物为生。“我们以为没人会来救我们了,毕竟我们都是老弱妇孺,没什么用处,还会拖累别人。”聚集地的带头人是一名叫周晨曦的女教师,声音带着疲惫,却眼神坚定。
“别他娘的胡说!”万凯路递过几袋压缩饼干和饮用水,“在钢铁避风港,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价值,老人和孩子是希望,你们是守护希望的英雄!跟我们走吧,以后不用再担惊受怕,有我们保护你们!”
当卡车驶入钢铁避风港,周晨曦和幸存者们看到整齐的房屋、巡逻的士兵、冒着炊烟的食堂,眼中满是震撼。大宝快步迎上来,递上刚出锅的馒头:“快尝尝,热乎的!老大特意交代,给老人和孩子准备了软一点的食物,医疗部也准备好了,有不舒服的随时可以去检查,别客气!”
十天后,主动联系的聚集地越来越多。李大伟通过通讯频道联系上了丰江县南部的一个大型聚集地,那里有近五千名幸存者,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却缺乏重型装备和稳定的物资供应。“我们听说你们有装甲车和大量武器,还能提供充足的粮食?不会是骗人的吧?”聚集地负责人在通讯器里试探道。
“骗你有啥意思?”林墨接过通讯器,直接回应,“钢铁避风港有能力保护你们的安全,也能让大家吃饱穿暖,但有一个条件:加入后,必须服从基地管理,参与基地建设和防卫,我们不养闲人,想白吃白喝的就别来了!”
“我们可以接受!”负责人立刻答应,“我们早就受够了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只要能有安稳的生活,我们愿意配合任何安排,绝不拖后腿!”
两天后,这支五千人的队伍在搜救队的接应下抵达钢铁避风港。当他们看到基地高大的围墙、整齐的防御工事、充足的物资储备时,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负责人感慨道:“林老大,果然名不虚传!跟着你,我们心里踏实,以后你指哪我们打哪!”
搜救行动进入尾声时,各梯队陆续返回。经过两周的全域搜救和聚集地联络,钢铁避风港共收拢幸存者两万三千余人。加上基地原有的一万两千多名军民,平民数量正式突破三万五千人,规模较之前扩大了近三倍。
这天傍晚,林墨站在基地的了望塔上,俯瞰着下方热闹的场景。临时安置区的活动板房整齐排列,炊烟袅袅;工地上,幸存者们正在扩建围墙和宿舍,机器轰鸣声与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食堂外,长长的队伍有序排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久违的安稳;医疗部里,医生们正在为受伤的幸存者处理伤口,孩子们的哭声渐渐被笑声取代。
万凯路走上了望塔,递过一瓶水:“老大,所有梯队都回来了,牛逼的是无一人牺牲,只有二十七人受了轻伤。这次搜救共清理丧尸四千多只,三阶变异体三十五只,收集物资两车,算是大获全胜!”
林墨接过水,喝了一口,目光望向远方:“这只是开始。三万五千人,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强的力量。”他转头看向万凯路,“搜救队和装甲步兵连休整三天,这段时间重点总结实战经验,把遇到的问题都梳理清楚,后续更好地执行搜救任务,别他娘的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
“明白!”万凯路点头,“我已经安排人整理这次任务的复盘资料,到时候组织全员学习,确保大家都能吸取经验!”
不远处,鸡贵正在和沈磊、几名幸存者骨干商量农田规划:“基地东侧有大片空地,我们可以开辟成农田,种植变异谷物和蔬菜,再挖几口井,解决灌溉问题。这样一来,粮食自给率能提高不少,不用总担心断粮!”
沈磊附和道:“我看可行!我带过工程兵,挖井、修水渠这些活我熟,明天就能组织人动工!”
李大伟和袁鹰则带着技术团队升级基地的通讯和监控系统,新搭建的信号塔矗立在基地最高处,能覆盖周边五十公里范围。“老大,通讯系统升级完成,以后再开展搜救,信号会更稳定,还能实时传输画面,再也不用担心联系不上了!”李大伟兴奋地跑来汇报,脸上沾着油污,却难掩得意。
大宝的后勤团队也传来好消息:“老大,食堂已经扩容完成,能同时供五千人就餐,临时住房也搭建了两千多间,足够容纳所有幸存者。我还组织了几个烘焙小组,每天能制作大量馒头、面包,保证大家能吃饱吃好,再也不用啃压缩饼干了!”
林墨看着眼前各司其职、充满活力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末世前,他是“龙盾”特战支队的精英,习惯了冲锋陷阵;末世后,他成了钢铁避风港的领袖,学会了运筹帷幄。三万五千人的到来,让这个原本略显单薄的基地变得厚重起来,也让“重建文明”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老大,你看!”李大伟指向基地入口,那里有一队幸存者正抬着一面自制的旗帜走来,旗帜上写着“钢铁避风港,我们的家”九个大字,虽然简陋,却格外醒目。
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围了过来,跟着欢呼:“钢铁避风港,我们的家!”声音此起彼伏,在基地上空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林墨丹田处的淡蓝色空间晶体微微闪烁,三阶空间异能的能量在体内平稳流转。他知道,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加艰巨:物资短缺、基地扩建、内部管理、更强的变异体威胁,还有可能出现的其他幸存者势力冲突。但看着眼前这三万五千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感受着这份众志成城的力量,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通知各部门负责人,今晚八点开会!”林墨转身对万凯路说道,“重点商量基地扩建、物资分配和人员分工的事,尽快让基地步入正轨。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夜色渐浓,钢铁避风港的灯光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三万五千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却在这一刻,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搜救队和装甲步兵连的战车整齐排列,如同忠诚的卫士;新建的房屋鳞次栉比,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田地里,新播下的种子孕育着生机;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预示着产能的提升。
林墨站在了望塔上,望着这片由自己和兄弟们一手打造的家园,心中默念:“末世再难,只要人心不散,就有希望。钢铁避风港,终将成为末世里最坚固的堡垒,最温暖的港湾。”
基地里,炊烟袅袅,人声鼎沸。有人在搭建房屋,有人在开垦农田,有人在维修设备,有人在照顾老人和孩子。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共同的家园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对未来的坚定。
喜欢末世:空间造物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末世:空间造物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