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首页 >> 再造山河三十年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孙山,科举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封侯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伊庇鲁斯的鹰旗末世:上古踏众寻园大唐万户侯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寒门崛起笔趣阁
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 再造山河三十年全文阅读 - 再造山河三十年txt下载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4章 定鼎之思 椒房献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德二年的初春,寒意虽未全消,却已少了隆冬时的凛冽。汴梁城外的护城河边,柳梢已隐约透出些许鹅黄,风拂过枝头时,能带下几片未化尽的残雪,落在解冻的河面上,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城内的市井早已恢复了生机,五更天刚过,南门外的早市便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菜农吆喝着新鲜的萝卜白菜,卖胡饼的摊贩支起鏊子,油香混着麦香飘出老远,甚至能传到皇城根下。

三个月的时光,在战报频传、疆土扩大的忙碌中转瞬即逝,大吴的玄色龙旗,已从江淮一路插至燕云,将这片失落近二百年的战略要地,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捷报如雪片般飞入汴梁,先是杜仲攻克幽州的消息传来,市井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了三日;接着是崔协、石守信肃清渝关残敌,燕云十六州残余州县传檄而定的喜讯,连宫中的内侍宫女,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然而,坐镇中枢的皇帝徐天,在最初的喜悦沉淀之后,眉宇间的凝重却未曾减少,他站在宣政殿的窗前,看着宫外熙攘的人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雕花,心中清楚,一场大胜背后,藏着更为棘手的难题。

是夜,宣政殿内灯火通明。殿中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一幅用三匹蜀锦拼接而成的巨大燕云舆图,绢布上用朱砂标注着新近归附的州县、山川险隘以及驻军要点,幽州城旁画着一面小小的 “吴” 字旗,渝关处用墨笔圈出 “重兵驻守” 四字,长城遗迹则用虚线勾勒,蜿蜒至辽东方向。

徐天独自立于图前,身着一件玄色常服,衣料是江南新贡的云锦,上面用暗金线绣着流云纹,未戴冠冕,长发仅用一根羊脂玉簪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身影在跳跃的烛光下显得有些孤峭。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舆图上那道长城遗迹,指尖从 “蓟州” 移到 “檀州”,最终停留在 “幽州” 二字上,久久不动。

燕云十六州是拿下了,这场仗打得酣畅淋漓,不仅震慑了契丹与伪唐,更让大吴的声威传遍四方,足以稳固国本。但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这块新拓的疆土,与大吴原有的江淮、中原核心区域之间,还横亘着一个虽已衰朽、却仍据有魏博、相州等地的伪唐!

燕云,成了悬于海外的一块 “飞地”。

这块飞地太重要了。它是中原的天然屏障,燕山山脉如同一道巨墙,能挡住契丹铁骑的南下;它更是未来北伐契丹、经略辽东的桥头堡,若能在此站稳脚跟,日后大吴北上便有了根基。

徐天太清楚耶律阿保机的性格,这位契丹可汗雄才大略,绝不会甘心此次战败,再过不久,胡骑卷土重来几乎是必然。必须派遣一位能力卓着、且绝对信得过的重臣宿将,前往燕云坐镇,统筹军政,安抚百姓,整军经武,以应对未来的大战。

可派谁去?

这看似简单的人事任命,实则牵动着整个帝国的神经,关乎未来北疆乃至朝堂的格局。

燕云远离中枢,从汴梁到幽州,快马加鞭也要十日路程,一旦有事,中枢难以及时反应;且此地地势险要,民风彪悍,自安史之乱后便多受胡族影响,百姓对中原王朝的归属感本就薄弱。

若镇守者心怀异志,手握重兵,极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重现唐末藩镇割据的覆辙,徐天自己便是从寿州溃兵起家,靠着军权一步步掌控淮南,深知兵权与地盘结合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他绝不能亲手再造一个可能威胁中央的庞然大物。

杜仲?第一个浮现在徐天脑海中的,便是这位北伐大军主帅。

杜仲的能力与资历毋庸置疑,从光州到幽州,他用兵如神,麾下张彦泽、王景仁等将皆服其调度;且他是徐天一手提拔起来的老臣,当年在寿州时便跟随左右,忠心无可置疑。

可徐天转念一想,又缓缓摇了摇头,北伐大军主力此次伤亡近万,亟需杜仲带回中原休整补充,以应对伪唐李存勖及西蜀、荆南等方向的潜在威胁;更重要的是,杜仲此战功高盖世,若再委以燕云方面之任,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即便他本人无反心,朝堂上也难免有人揣测,勋贵集团或许会借机发难,反而不利于朝局平衡。

徐忠?这位靖海侯是水师栋梁,当年跨海征闽时立下大功,对徐天更是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

可徐忠长于水战,麾下水师精锐多是江淮子弟,对陆上守御、民政治理并不擅长。燕云乃陆战之地,多山地平原,水师无用武之地,若让徐忠去坐镇,不仅浪费其才,更可能因不熟悉北地情况而误事,徐天还记得,去年徐忠率水师支援渝关时,麾下士兵因不适应北方严寒,冻伤了近千人,可见水土不服之害。

崔协、石守信?这两位都是新立大功的猛将。

崔协沉稳持重,在渝关死守半月,硬生生挡住了耶律德光的猛攻,守御能力出众;石守信更是出身徐天亲军 “铁签营”,根正苗红,当年在光州城下曾单骑冲阵,斩杀淮南悍将柴再用,勇毅果敢,在军中威望已立。

可徐天还是有些犹豫,二人资历稍浅,骤登方面之任,坐镇燕云这等重要之地,恐难服众。

尤其是燕云新附,当地还有不少原伪唐、契丹的降官降将,若镇守者威望不足,难以约束这些人,极易引发叛乱。

张彦泽、王景?这两位也是能征惯战之将。

可这二人有个共同的问题,独立性较强,早年曾在伪唐军中任职,后来才归顺大吴,虽作战勇猛,却未必能完全秉承中枢意志。

燕云之地复杂,若他们在当地擅自决策,与中枢产生分歧,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个名字在徐天脑海中闪过,又被一一否决。

他踱步至窗前,推开一丝缝隙,冰冷的夜风涌入,带着远处宫檐下风铃的细微叮当声,那是坤宁宫方向传来的,朱清珞素来喜欢这些小巧玩意儿,去年生辰时,徐天还特意让人从江南运来一批风铃,挂在坤宁宫的廊下。

他已经连续数月宿在宣政殿偏殿,批阅奏章到深夜,与张谏、高郁等重臣商议军政至天明,连坤宁宫都许久未曾踏足。即便是铁打的身躯,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太阳穴隐隐作痛,眼前甚至开始出现轻微的眩晕。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女低低的禀报:“陛下,皇后娘娘来了,还带来了小厨房炖的参汤。”

徐天微微一怔,收回思绪,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请皇后进来。”

殿门轻启,一股淡淡的、熟悉的暖香随风而入,那是朱清珞常用的沉水香,混着参汤的醇厚香气,瞬间驱散了殿内的清冷。

皇后朱清珞身着藕荷色宫装,衣料是蜀地新织的绫罗,上面用银线绣着缠枝莲纹,外罩一件玄狐披风,那狐裘是去年辽东节度使送来的贡品,毛色油亮,质地柔软。

她乌发轻绾,仅簪一支素玉簪,脂粉薄施,容颜在宫灯映照下更显温婉清丽,手中捧着一个红漆食盒,食盒上雕着缠枝牡丹,边角包着黄铜,显得精致而贵重。她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裙摆扫过地面时,几乎没有声音,尽显皇后的端庄仪态。

“陛下万福。” 朱清珞走到徐天面前,盈盈一礼,声音柔和得像初春的溪水。

徐天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柔和,上前几步,很自然地伸手将她揽了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朱清珞猝不及防,轻呼一声,脸颊瞬间飞起红霞,下意识地便要挣脱:“陛下… 这… 殿内还有内侍在,于礼不合…”

“夜深人静,朕的皇后来看看朕,有何不合礼数?” 徐天却抱得更紧了些,将头埋在她颈窝间,闭着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嗅着她身上令人安心的淡雅香气,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别动,让朕靠一会儿。连日操劳,朕有些累了。”

感受到怀中男人沉重的依靠和那无法掩饰的疲惫,朱清珞的心瞬间软了下来。

她知道徐天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从淮南到中原,再到如今的燕云,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每一场仗都打得凶险。

她不再挣扎,反而伸出双臂,轻轻环住他的腰,让他能靠得更舒服些,又细心地将披风的一角拉过来,盖住他的肩膀,轻声道:“臣妾听闻陛下又熬到深夜,特意让小厨房炖了参汤,加了红枣和桂圆,温补不燥,陛下趁热用一些,也好提提神。国事固然重要,但龙体更是社稷根本,陛下要是累垮了,大吴的百姓可就没了主心骨。”

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李肆见状,早已机警地垂下眼帘,手中的拂尘轻轻搭在臂弯,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并轻轻带上了殿门,将这一方温暖的天地留给帝后二人。

李肆跟随徐天多年,最懂陛下的心思,此刻陛下需要的不是君臣之礼,而是夫妻间的温情,他若是不识趣地留在殿内,只会惹来不快。

徐天靠在妻子温暖柔软的怀中,紧绷的神经似乎松弛了些许。

他闭目养神片刻,耳边是朱清珞轻柔的呼吸声,鼻尖是她身上的香气,心中的烦躁渐渐散去。他忽然开口道:“清珞,燕云十六州虽已拿下,可朕心中却有一难题,连日辗转反侧,始终难以决断。”

朱清珞柔声道:“陛下忧心国事,臣妾本不该置喙。只是见陛下这几日日渐消瘦,眼下都有了青黑,心中实在难安。不知是何难题,让陛下如此困扰?若是臣妾能帮上忙,哪怕只是听听陛下倾诉,也好让陛下减轻些负担。”

徐天睁开眼,看着舆图上那片广袤的北方疆土,手指在 “幽州” 与 “汴梁” 之间画了一条线,将 “飞地” 之忧与镇守人选之难缓缓道出,他说起燕云与中原的阻隔,说起契丹可能的反扑,说起对藩镇割据的担忧,也说起对杜仲、徐忠等人的考量。

他并非真的要后宫干政,只是在这极度疲惫和决策压力的时刻,面对自己最信任的妻子,忍不住想倾诉一番,有时候将难题说出来,或许就能理清些思路。

朱清珞听完,沉默了片刻,神色变得庄重起来。她轻轻挣脱徐天的怀抱,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对着徐天郑重一福,道:“陛下,臣妾身为后宫之主,深知‘妇人不得干政’。历朝历代,但凡后宫擅权,往往导致朝纲混乱,外戚祸国 当年东汉的外戚专权,西晋的贾南风乱政,皆是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此等军国大事,陛下当与张相、高尚书等股肱之臣商议决断,臣妾不敢妄言,以免乱了陛下的心思。”

徐天看着她谨守本分的样子,心中既欣赏又有些复杂。

朱清珞虽是后梁宗室出身,却从未有过丝毫外戚之念,反而始终以 “后宫不预政” 自律,这一点让徐天十分放心。

他伸手将她重新拉回身边坐下,握着她微凉的手,叹道:“清珞,你总是这般识大体,明事理,朕心甚慰。不过,今夜此处只有你我夫妻二人,并非朝堂之上的君臣。你我是结发夫妻,从寿州时便一路相伴,早已一体同心。朕想听的,不是皇后娘娘的谏言,而是妻子朱清珞的见解。你素来聪慧,心思缜密,看事情往往能有朕未曾想到的角度。但说无妨,出你之口,入朕之耳,权当夫妻间的闲话,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感受到丈夫话语中的信任与期待,朱清珞抬起头,望向徐天深邃的眼眸。

她看到他眼中满是真诚,没有丝毫试探,只有疲惫后的依赖和对她的认可,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她沉吟良久,手指轻轻绞着衣角,方才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条理清晰:“既然陛下垂询,臣妾便斗胆妄言几句。若有不妥之处,请陛下恕臣妾无知之罪。”

“燕云之地,确如陛下所言,乃国之屏障,重中之重。镇守之人,需有三长:一曰忠心,二曰能力,三曰能得当地军民之心。追随陛下起于微末的诸位将军,如杜大将军、徐侯爷等,忠心毋庸置疑,然皆有其重任杜大将军需返回都城统帅禁军,震慑宵小;徐侯爷需坐镇水师,守护海疆,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舆图上 “魏州” 的位置,继续道:“臣妾浅见,或可考虑定远侯李莽将军。”

“李莽?” 徐天目光微动,指尖下意识地敲了敲案几。

李莽确实是老部下,当年在寿州时便跟着他,从一个普通的伍长一步步升到定远侯,作战勇猛,从不畏死。

“是。” 朱清珞点头,语气肯定,“李将军久在魏州前线,与伪唐作战已久,熟知北地的气候、地形,更清楚契丹人的作战习惯,去年他在魏州城外,曾设伏击败过契丹的游骑,缴获了不少战马和军械,可见其对北地战事并非外行。更重要的是,他乃陛下亲军‘铁签营’出身,是陛下从寿州时就带在身边的老人,他还曾为陛下挡过一箭,这份忠心,绝非后来归附的将领可比。将其置于燕云,陛下可免却许多猜疑之忧,无需担心他与当地势力勾结。”

“然李莽勇猛有余,谋略或恐不足。” 徐天提出疑虑,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燕云新附,百废待兴,不仅要治军,还要安民、理财、处理降官降将,这些都非独勇力可治。他性子急躁,若是在处理民政时与人起了冲突,或是被降官蒙蔽,反而会误事。”

朱清珞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道:“陛下所虑极是。正因如此,方需良将辅佐,以补其短。石守信将军刚经历渝关血战,在军中威望已立,且他性子沉稳,虽不善言辞,却极善治军,可令他辅佐李莽统领兵马;崔协将军长于守御,可令他负责燕云各地的城防修缮;张彦泽、王景将军皆为沙场骁将,可令他们分管蓟州、檀州等地的驻军,抵御契丹游骑。”

她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画出一个布局:“如此一来,便形成一个以李莽为核心、众将辅佐的集体领导格局,李莽主决断,石守信主治军,崔协主守御,张彦泽、王景主边防,四人各有专长,互为补充,共守北疆。既不至于令一人独大,形成割据之势,又能集众之长,应对燕云的复杂局面。陛下还可派一名文官前往,比如户部的陆贽大人,他通民政、善理财,可让他担负责粮草、赋税之事,与武将形成制衡,确保中枢政令能在燕云推行。”

徐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在舆图上沿着朱清珞说的布局划过,李莽居中,石守信、崔协左右辅佐,张彦泽、王景分守两翼,再加上文官制衡,这个格局确实稳妥,既解决了李莽谋略不足的问题,又能防止兵权集中,可谓一举两得。

朱清珞见徐天认可,继续道:“至于兵马来源,臣妾以为,陛下或可考虑将此次征讨燕云的部分禁军精锐撤回中原。”

“撤回精锐?” 徐天挑眉,有些意外,“若撤回精锐,燕云兵力不足,如何应对契丹?”

“陛下莫急。” 朱清珞柔声解释,“撤回禁军,一来是为了让这些百战老兵回中原休整,补充伤亡,将来可作为中枢的机动兵力,威慑四方,以示中央权威;二来,也是为了给燕云本地兵马腾出空间。臣妾以为,当大力就地招募燕云子弟为兵。”

“就地招兵?” 徐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燕云百姓久受胡族影响,对中原王朝未必有归属感,招募他们为兵,恐难保证忠心。”

“陛下有所不知。” 朱清珞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臣妾曾听来自燕云的宫女说,契丹胡虏视燕云汉民如猪狗,每年不仅要征收重税,还要强征青壮为奴隶,若是反抗,便屠村掠地,无恶不作。去年冬天,契丹骑兵还曾突袭蓟州城外的村落,抢走了百姓的粮食和衣物,冻死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燕云百姓苦契丹久矣!他们心中积郁的仇恨,正是可为我所用的力量。”

她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丝激动:“陛下若能善加安抚,入燕云后便下旨轻徭薄赋,比如免除燕云百姓三年赋税,将契丹贵族留下的无主土地分给流民,再开仓放粮,赈济贫弱,百姓必然感恩戴德。此时再以‘保家卫国、复仇雪耻’为号,招募当地青壮从军,他们为守卫自己的田宅家园,为报亲人被杀之仇,必然奋勇争先,忠心不贰。此乃以燕云之人守燕云之地,既无需从中原调兵,节省粮草转运之费,又能让当地百姓产生归属感,可谓事半功倍。”

徐天听着听着,眼中光彩越来越盛。

他之前只想着派心腹将领镇守,却忽略了 “民心” 这一根本,朱清珞这番话,不仅解决了镇守人选和兵源的难题,更点出了治理新附之地的关键。

利用当地民众对契丹的仇恨,将其转化为保卫家园的动力,这远比单纯派驻南方军队更可持续,也更利于大吴在燕云扎根。

他忍不住抚掌赞叹,拉着朱清珞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清珞啊清珞,你真是朕的贤内助!此策深得朕心!若不是你提醒,朕险些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奈何你身为女儿身,若为男子,必是朕的萧何、张良,能为朕运筹帷幄,安定天下!”

朱清珞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轻声道:“陛下过誉了。臣妾不过是听了几个宫女的闲谈,偶有所感,胡言乱语罢了。

具体如何施行,还需陛下与张相、高尚书等大臣详加斟酌,比如如何制定招募章程,如何划分防区,如何确保文官与武将互不掣肘,这些都需要细细谋划,不可操之过急。”

徐天却哈哈一笑,多日来的郁结一扫而空,只觉心胸豁然开朗。

他站起身,用力将朱清珞也拉了起来,紧紧拥入怀中,手臂收得极紧,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这些日子冷落你了。” 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一丝歉意和重新燃起的热情,“政务繁忙,竟连坤宁宫都许久未踏足,连你喜欢的风铃,都没时间陪你去看。今夜不听政了,朕陪你回去,好好陪陪你和孩子们。”

朱清珞依偎在他怀中,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和话语中的温情,脸上红晕更甚,心中满是甜蜜。她轻轻 “嗯” 了一声,声音细若蚊蚋,却带着满满的幸福。这些日子,她虽牵挂徐天,却从不多言,只在后方打理好后宫,照顾好一双儿女,让他能无后顾之忧地处理国事,这是她作为皇后的本分,也是她作为妻子的心意。

徐天揽着皇后的腰,走到案前,吹熄了案头大部分烛火,只留下两盏牛油烛照明 ,他拿起朱清珞带来的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白瓷碗,碗中盛着琥珀色的参汤,红枣和桂圆浮在汤面,香气扑鼻。他舀起一勺,吹了吹,递到朱清珞嘴边:“你也辛苦了,先喝一口。”

朱清珞顺从地喝下,参汤温热,入口醇厚,带着红枣的甜味,瞬间暖了脾胃。

她也舀起一勺,送到徐天嘴边:“陛下也喝,补补身子。”

帝后二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将参汤喝完。

徐天放下食盒,牵着朱清珞的手,走出宣政殿。殿外月色如水,清辉洒在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宫道两旁的宫灯早已点亮,昏黄的灯光映着积雪,显得静谧而安宁。

李肆等内侍早已备好銮驾,见陛下与皇后出来,悄无声息地跟上,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了这难得的温情。

回到坤宁宫时,殿内早已备好热水和夜宵。

朱清珞伺候徐天换下常服,穿上舒适的锦袍,又让人端来热腾腾的羊肉汤面,徐天征战多年,素来喜欢吃些温热的食物,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

两人坐在暖阁里,围着小桌,慢慢吃着面,偶尔说几句话,话题从孩子们的近况说到江南的春色,再说到燕云的治理,没有朝堂的纷扰,只有夫妻间的家常。

夜深了,内侍宫女们都已退下,红绡帐暖,烛火摇曳。徐天拥着朱清珞躺在床上,手指轻轻拂过她的长发,心中满是安宁。

他想起朱清珞的建议,在心中默默完善着细节,明日便召张谏、高郁入宫,商议任命李莽之事,同时调石守信、崔协等人辅佐,再派陆贽负责粮草民生;至于就地招兵,可先在幽州、蓟州试点,制定详细的招募标准和军规,确保新兵能尽快形成战力。

朱清珞靠在徐天怀中,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知道他还在思考国事,却没有打扰,只是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哄孩子入睡一般。

她知道,徐天肩上的担子还很重,燕云的治理只是第一步,未来还要面对伪唐、契丹,甚至统一全国的大业。

但她相信,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君臣协力,大吴必然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开创一个新的盛世。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上,映着帝后相拥的身影。

宣政殿的舆图还在等着徐天去批阅,但今夜,他只想陪着自己的妻子,暂时将朝堂纷扰与万里疆场,隔绝在这温暖的坤宁宫之外。而关于北疆镇守的最终决策,在朱清珞的启迪下,早已在他心中,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

喜欢再造山河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再造山河三十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穿越自救修仙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窥命救赎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温家有娘子霸道凌少的小妻子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星空奇幻科学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迷雾岛奇遇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医武天骄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
经典收藏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宋神宗的新宋诸葛亮魂穿崇祯鬼明请叫我威廉三世男配个个是戏精三国之极品纨绔药满田园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苏丹的新月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最近更新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奋斗在激情岁月红楼第一宗师山河红颜赋朕的北宋欢乐多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七星大罗盘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美利坚望族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红楼梦白话文版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 再造山河三十年txt下载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 - 再造山河三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