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首页 >> 再造山河三十年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天唐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暴君总想生三胎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全球战国扼元神武太医俏女帝伊庇鲁斯的鹰旗
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 再造山河三十年全文阅读 - 再造山河三十年txt下载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1章 定鼎汴梁 砺锋安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德元年,仲春之月,汴梁城。

新朝的气象已由那场极尽隆重的禅让与封后大典宣告天下,朱雀大街上御道的红毡尚未撤去,宫阙檐角的铜铃在春风中叮咚作响,仿佛仍在吟唱着天命更迭的乐章。

然而,端坐于紫宸殿御座之上的大吴皇帝徐天,眉宇间却无半分松懈,反而比征战沙场时更多了几分深沉的凝思。

他深知,攻城掠地靠的是铁与火,而巩固政权、梳理天下,则需要更精细、也更残酷的功夫。

殿内金砖墁地,雕梁画栋,仍残留着前梁宫廷的奢华气息,但空气却冷冽而肃穆。

巨大的舆图屏风矗立一侧,上面朱笔新标出的广袤梁地,在徐天眼中并非锦绣山河,而是纵横交错的潜在危机。

这片土地,名义上已匍匐在大吴的龙旗之下,实则每一州每一县都可能埋藏着不安的种子。

那些手握实权的旧梁节度使、刺史、地方豪强,不过是慑于他雷霆万钧的兵威,暂时收敛爪牙,蛰伏观望。

他们就像汴梁城外黄河滩涂上的饿狼,眼神绿油油地窥伺着,只待这新生的王朝显露出一丝疲态或裂痕,便会蜂拥而上,将这看似庞大的帝国撕扯得粉碎。

“杜仲。”徐天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亲军都指挥使杜仲即刻从殿柱旁的阴影中迈步而出,玄甲乌沉,鳞片摩擦发出极轻微的“沙沙”声,如同毒蛇潜行。

他躬身抱拳,动作干净利落,毫无冗余:“臣在。”如今的他,不仅是皇帝最信任的佩刀,更是一柄悬在整个朝堂之上、令人生畏的寒刃。

“朕予你铁签都最精锐的三千甲士。”徐天目光如炬,落在杜仲身上,“你亲自带队,再返广陵。朕要你万无一失,将皇子承岳、公主昭曦,以及瑶光殿诸位嫔妃,安然护送至汴梁。广陵旧宫,留一营老成兵马看守即可。自此之后,汴梁方为帝都,国本所在,不容有失。”

“末将领旨!”杜仲沉声应道,声音斩钉截铁,眼中唯有绝对的忠诚与冰冷的执行意志。

铁签都乃是徐天起家之本,历经血火淬炼的最核心武力,由他这指挥使亲自率领护送,足见皇帝对家眷安危的极度重视,亦是对他能力的绝对信任。

“徐忠。”徐天视线微转,投向另一侧。

宁江军节度使、总领江淮水师的徐忠踏步出列,虽身着朝服,依旧难掩一身久经风浪的水战悍将之气:“臣在。”

“你的楼船都,此次不走战阵,行护送之责。”徐天指令清晰,“朝廷各部主要官员、文吏属员,以及所有典籍、档案、图册、户牍、工坊秘要,皆由你部水师护送,沿漕河北上。

那些竹简帛书、纸张卷宗,是我大吴治国理政的根基,是比金银更重要的东西,一件都不容有失!”他特意顿了顿,加重语气,“尤其是各州郡的户籍、田亩鱼鳞册,以及工部军工坊关于震天雷、神臂弩、火龙油柜的所有图样文书,必须单独装箱,派心腹日夜看守,务必妥善运抵汴梁码头!”

“陛下放心!”徐忠抱拳,声如洪钟,“臣已挑选最稳当的漕船五十艘,配以经验最老到的舟师水手,另遣两营精锐水军沿途护航。臣必躬亲其事,以性命担保,将所有人与物,毫发无损地送达帝都!”楼船都经巢湖、濡须口、牛渚山乃至钱塘江一系列恶战锤炼,已是当世无敌水师,执行此类护送任务,虽繁琐,却难不倒这位水战名将。

二人领命,躬身退出大殿,脚步声渐行渐远。

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炭火偶尔爆起的噼啪轻响。徐天缓缓走回御案之后,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以指节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光滑冰冷的紫檀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在叩问着未来的棋局。

迁都之事既定,接下来便是更为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部整合与权力分配。

首要便是酬功定爵。

自光州溃兵中挣扎而起,至今已十载寒暑,那些跟随他一路浴血厮杀、从尸山血海中趟出来的老兄弟们,如今皆已身居高位,手握重兵:李仁镇守光州,屏障西翼,威压荆襄。

周本经营清淮,虎视齐鲁,经略东北。

徐忠节制万里水师,雄踞大江。

杜仲宿卫宫禁,权倾朝野,掌天下情报。

还有王神机督造军械,张谏总揽朝政,高郁执掌财赋……

这些人是他权力的基石,是无双的利刃,但若赏酬不当,安置失宜,利刃亦可能伤及自身,重现唐末藩镇割据之祸。

“爵位……”徐天低声沉吟。

乱世之中,赏罚分明乃立身之本,如今开国称帝,更不可寒了功臣之心。

但这名器之赐,关乎国体,轻重缓急需极有分寸。

需得既能彰显殊荣,激励将士,又要循序渐进,避免一下赏赐过厚,导致日后赏无可赏,更要预先机制,防止尾大不掉。

他心中对此已有通盘考量,但具体等级、食邑多寡、是否世袭、有何特权与限制等诸多细节,还需与张谏、高郁这两位左膀右臂细细斟酌,拟出条陈,再交廷议。

然而,比起酬功安定内部,更紧迫、更凶险的是消化新得的、庞大而陌生的梁地。

朱友贞的那一纸禅让诏书,固然给了大吴法理上的正统名分,却无法瞬间抹去后梁二十余年统治刻下的深深烙印。

各地刺史、镇将、观察使,十之七八仍是梁室旧臣,虽迫于形势上表归顺,言辞恭谦,实则多是阳奉阴违,依旧牢牢把持着地方军政大权,税赋征收、官员任免、刑狱决断皆出自其手,朝廷政令能否出得了汴梁城,尚需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军政分离……”徐天眼中寒光一闪,指尖停下敲击。

这是在初创基业时便已定下的铁律,如今必须推行于全国,绝无折扣可言。

绝不能再允许出现节度使既掌虎符兵权,又控民政权钱粮,上马管军、下马治民,成为听调不听宣的国中之国!

此事关乎中央集权,关乎帝国长治久安,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李肆。”徐天扬声唤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内侍监知枢密事、宣徽院使李肆悄无声息地如鬼魅般出现在御阶之下,躬身候命:“大家有何吩咐?”(“大家”为唐五代时期近侍对皇帝的亲密尊称)

“传朕口谕,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谏、户部尚书兼三司使高郁,即刻放下手中事务,入宫觐见。”

“诺。”李肆应声,身形微微一晃,便已悄然后退离去,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

约莫一炷香后,张谏与高郁二人联袂而至。虽已是新朝宰相与财赋重臣,二人衣着依旧保持着一贯的简朴,只是眉宇间较之以往,更多了几分总揽全局、沉毅决断的气度。

“臣张谏(高郁),参见陛下。”二人躬身行礼。

“平身。赐座。”徐天抬手,示意内侍搬来绣墩,开门见山,毫无寒暄,“眼下局势,二位爱卿心中定然了然。梁地虽附,实如盘散沙,政令不通,军令难行,赋税不入中枢,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朕欲雷厉风行,彻底整顿,犁庭扫穴,二位有何具体方略?”

张谏略一思索,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在于稳定人心,宣示新政,同时釜底抽薪,瓦解旧梁根基。

其一,应立即颁下明诏,开科取士,打破门第之见,真正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梁地承平稍久,文风颇盛,民间不乏怀才不遇的寒门俊杰。

若能以科举正途广纳贤才,既可迅速充实朝廷及地方州县官吏之缺,亦可向天下士子示以陛下公允之心,从根本上瓦解旧梁官僚体系之壁垒,使其为我所用。”

高郁紧接着补充,语速稍快,带着财政官员特有的精明与务实:“张相所言,乃治国长久之道。臣补充两点:其一,立即派遣干练可信之臣为宣慰使,分赴各道、各州,持陛下明诏与三司文书,大张旗鼓宣讲《武德新政》之要义: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整顿吏治、清丈田亩。

尤其要明确宣告,自即日起,各州税赋钱粮,必须按新制定额,如期解送三司衙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

其二,严厉申明军政分权之铁律。各地军府、镇将,专司戍卫、操练,缉捕盗匪,无诏不得干预地方民政、司法、税赋一事。若有抗命不遵、阳奉阴违者……”

高郁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酷厉之色,“正当新朝初立,需立威天下之时,正当以此辈头颅,警示四方!当以雷霆手段,迅疾扑杀,方可收杀一儆百之效!”

徐天缓缓颔首,二人的建议深合他意,且比他想的更为具体:“甚好。科举之事,张相即刻会同礼部操办,旨意要明发天下,各州张榜,今岁秋闱,务必办得隆重、公正、透明,让天下寒士看到希望。

宣慰使之选,由你二人共同拟定名单,要选那些熟知地方情弊、胆大心细、口才便给,且对朕绝对忠心不贰之臣。每路宣慰使,配一队百人精骑护卫,既是保护其安全,亦是代表朝廷威仪,形成威慑。”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数九寒冰:“至于那些拥兵自重、试图螳臂当车者……朕的刀,新磨之锋,正需试血。

杜仲的铁签都、徐忠的楼船都虽各有重任,但李仁的光州军、周本的清淮军已奉密旨渐次北调,驻扎于汴梁周边要地。

整合旧梁降军与朕的百战精锐,便是推行新政的底气。若有那不识时务、跳出来作乱的,正好拿来祭旗!

不仅要灭其族,更要抄其家,将其罪状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违逆大吴、对抗新政的下场!”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张谏与高郁齐声应道,心中凛然。

他们深知,这位从最底层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皇帝,从来不乏洞察局势的智慧与刮骨疗毒的铁腕决心。新朝的秩序,必将用铁与血来铸就。

“至于北面……”徐天目光再次投向屏风舆图上标着的魏州,“李存勖新遭惨败,精锐丧尽,仓皇北窜,如丧家之犬。

沙陀骑兵虽悍,然经此一役,没有三年五载,绝难恢复元气。眼下,我大吴的战略重心不在急于外扩,而在全力内修。

消化梁地,整合力量,推行新政,巩固根基,富国强兵,方是上上之策。

待朕内部铁板一块,政令畅通,兵精粮足之时,再北渡黄河,收拾伪唐残局,不过是水到渠成,易如反掌。”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经过深思熟虑的强大自信和清晰无比的战略规划。

现阶段,与困兽犹斗的李存勖进行大规模决战,徒耗国力,并非明智之举。稳扎稳打地将已掌控的中原大地彻底转化为坚实的战争基础,才是真正的王道。

诏令既下,整个汴梁城乃至新生的吴王朝,立刻如同一架庞大而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开始向中原四面八方辐射其力量与意志。

一队队身着绯袍或青袍的宣慰使,手持皇帝诏书和三司印制的新政文书,在盔明甲亮的精锐骑兵护卫下,浩浩荡荡驰出汴梁各门,奔赴四方。

他们所到之处,召集州县官吏、地方耆老,宣读新政,核查户籍田亩,接收府库账册,态度虽然保持着朝廷天使的威仪,但言辞背后的强硬与坚决,却让许多旧吏感到胆寒。

与此同时,开设科举的皇榜被快马送至各州县,高高张贴在城门、市集等醒目之处,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无数蛰伏于乡野、困顿于市井的寒门士子闻讯,无不激动万分,奔走相告。

他们看到了凭借才学改变命运、阶跃迁的希望曙光。

这股新兴的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冲击和瓦解着旧有的门阀举荐体系,为徐天的中央集权注入新的血液。

军队的整合与调动也在悄然而迅速地进行。来自光州、申州、淮南的吴军老卒作为绝对忠诚的骨干,被有计划地打散,编入接收的庞大梁军之中,担任都头、指挥使等中下级军官,既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也将吴军严明的纪律、高效的战术逐渐渗透下去。

王神机麾下的工匠营,则在汴梁郊外重新选址,大规模重建军工坊,高炉立起,风箱轰鸣,震天雷的生铁外壳、神臂弩的精密构件开始流水般生产出来,优先装备给直属中央的禁军各部。

当然,权力的让渡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总有人利令智昏,或是错判形势,试图挑战汴梁宫中发出的权威。

汴梁以西三百里的洛州,刺史兼镇遏使刘岩,自恃手握五千本镇兵马,又地处洛阳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前来宣旨的朝廷使者态度傲慢。

他不仅拒绝上交今春赋税,借口“军饷匮乏,需留州自用”,更公然驱逐了朝廷派去接管州府政务的录事参军,甚至纵容部下殴打了宣慰使的随行书吏。

消息通过驿道快马加鞭传回汴梁,呈至御案。

徐天览毕,不怒反笑,只是那笑容冰冷彻骨,令殿内侍立的宫人都下意识地缩紧了脖子。

“好一个刘岩!朕正愁无人祭刀,以儆效尤,他便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徐天将奏报掷于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李仁的先锋军到了何处?”

一直如同雕像般侍立在侧的李肆立刻回禀:“回陛下,李节度使麾下先锋将赵夯,已率八千步骑抵达郑州休整,距洛州不过两日路程。其所部装备精良,配有炮车五辆,震天雷二百枚。”

“传令赵夯!”徐天声音斩钉截铁,不容任何置疑,“即刻拔营,兵发洛州!不必劝降,不必废话,抵达之后,立刻攻城!

朕要他以最快速度,碾碎洛州城防!城破之后,刘岩及其负隅顽抗之心腹党羽,不必审讯,尽数诛灭,悬首城门示众!其家产全部抄没,眷属一律没入官婢!”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张谏和高郁:“让随行的宣慰使做好准备!

城破之后,立即当着洛州全体军民之面,大声宣读朕的《武德新政》!

朕要让洛州血淋淋的现实告诉天下所有人:顺朕者,科举起家,安居乐业,分享新政之利;逆朕者,身死族灭,遗臭万年,成为新政祭坛上的牺牲!”

“诺!”李肆领命,即刻转身,安排身边最得力的内侍持皇帝金牌,飞马驰向郑州传令。

三日后,赵夯的大军抵达洛州城下。

刘知远站在城楼上,看着吴军的阵型,心中有些发慌,但还是强装镇定:“赵夯,你若识相,就赶紧退兵。否则,我洛州城防坚固,你休想攻进来!”

赵夯冷笑一声:“刘知远,你以为凭这破城,就能挡住陛下的大军?痴心妄想!”他下令:“来人,用地道埋火药,炸城墙!”

吴军士兵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城墙下挖了一条地道,埋上火药,然后点燃引信。

“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冲锋!”赵夯拔剑高喊,重甲步兵手持巨盾,朝着缺口冲去。

刘知远派死士堵住缺口,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死士们拿着马槊,疯狂地刺杀吴军士兵,吴军士兵则用盾牌挡住攻击,用长矛反击。

激战正酣时,刘知远派死士夜袭吴军营寨。

可他没想到,赵夯早就识破了他的计谋,在营寨周围设下了埋伏。死士刚进入营寨,就被吴军士兵包围,尽数诛杀。

刘知远得知死士全军覆没,彻底绝望了。

他知道,洛州城守不住了。当晚,他带着心腹,试图从北门突围,却被赵夯的伏兵拦住。“刘知远,束手就擒吧!”赵夯高声喊道。

刘知远不甘心,拔出佩刀,朝着赵夯冲去。“我刘知远,就算死,也不会投降!”

赵夯冷哼一声,举起马槊,朝着刘知远刺去。“噗嗤”一声,马槊刺穿了刘知远的胸膛。

刘知远倒在地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赵夯严格执行皇帝冷酷的命令,将刘岩及其主要党羽、顽抗将领的头颅砍下,清洗干净后,高悬于洛州北门之上。

抄家时,士兵们发现刘知远藏匿了大量的粮秣,赵夯下令将这些粮秣分给百姓。

百姓们捧着粮食,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朝着汴梁的方向磕头:“陛下万岁!”

抄家、清算、宣政……一系列动作如狂风暴雨,雷厉风行。

洛州城门上那一排血淋淋的人头,如同一声炸雷,瞬间传遍了中原大地。

那些原本心存侥幸、还在观望摇摆、甚至暗中串联的地方势力,无不悚然心惊,脊背发凉。

他们彻底明白了,这位靠军功起家、杀人如麻的吴皇帝,绝非朱友贞那般优柔寡断、可欺之以方的庸主。

他的新政,不是商量,不是怀柔,而是必须用鲜血和生命来执行的铁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时间,各州县归顺、输诚、表示全力支持新政的奏表如雪片般飞向汴梁,原本拖延搪塞的赋税钱粮也开始陆续解送。

新政的推行,阻力骤减,效率大增。

徐天坐镇汴梁紫宸殿,每日批阅着如山的奏报,听着张谏、高郁等人关于政务进展的汇报,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掌控全局的、冷峻而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消化梁地、强化集权、奠定帝国根基的这场硬仗,已经成功地踏出了血腥而坚实的第一步。虽然前路依然漫长,暗礁潜流无数,甚至可能遇到更大的风浪反扑,但他无所畏惧。

他的军队,他的谋臣,他正在推行的制度,乃至他脑海中那超越时代的“寰宇星图”,都是他扫平一切障碍、将这乱世彻底纳入掌中的底气。

他偶尔会步出大殿,负手立于高高的汉白玉阶之上,望向南方官道延伸的方向,心中计算着杜仲和徐忠的行程。

他在等待,等待他的骨血至亲,他的旧部班底,他统治的所有根基,彻底汇聚到这中原之心、天下之枢的汴梁城。

那时的汴梁,才将是真正意义上,固若金汤、威加四海的大吴帝都。

武德元年的这个春天,汴梁城内外,一派肃杀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朝的锋芒,在内部政务的砥砺与血腥洗礼中,愈发显得寒光四射,令人不敢直视。

喜欢再造山河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再造山河三十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海贼之疾风剑豪全球战国苟在修真世界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霸天龙帝大唐狂士妙手风流小神医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随身一个迷雾世界茅山升棺人宝贝乖乖,跟我回家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我的高中生活日常一世容晴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
经典收藏重生之极品姑爷我的军火商人生涯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三国第一奸贼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金牌帝婿卫青传奇人生大唐中兴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庶女攻略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史上最强太子!大唐第一将惑世歹妃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最近更新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大明第一权术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蟠龙谜局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红楼梦白话文版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异世界的大明天下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宫闱明君路红楼第一宗师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飞刀圣剑2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谋杀三国精编版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再造山河三十年 走夜路不怕黑 - 再造山河三十年txt下载 - 再造山河三十年最新章节 - 再造山河三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